Why we’re polarized 10/21/2024 Ezra Klein是我挺尊重的一位政治记者。我并不喜欢听podcast,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所以没有主动去跟他。但听过的有限几个采访都非常犀利,而且几乎每一个都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一个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有一个甚至是立刻让我改变了既定的观点。Ezra Klein让我佩服的就是这一点,虽然他自己liberal,但他对采访者的提问也绝不留情,也不给我们左派占据道德高地的机会。所以当我发现他有一本书的时候立刻就去借了。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political science方面的书,看完就打破了我对这个学科的偏见了 - 居然真可以做science来讲哎。Ezra Klein再次保持了他不断打破我成见的记录。 书里讲的东西很多,我自认没有能力总结。就记一下散装的观点吧。 书里面他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讲group identity。人类是很奇怪是动物,就算无缘无故被放进一个随机的群体,一旦他认同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立刻就会出现us vs them的行为。Group identity就是现在美国两党阵营的立脚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党的identity其实是给选民一个略微简单点参政选择:你信任谁去帮你做政策上的决定。但美国两党在6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两边太同质化了,相互之间太合作了,选民分不出来这个identity。之后在种种因素下双方分歧越来越大,而且因为选民更加polarized,political institute也变得更加polarized去吸引选民。恶性循环下来,现在两边选民对自己政党的支持率没高多少,但对对面党的厌恶则增加了许多。现在选的已经不在再是“我支持什么”,而是“我讨厌什么”了。 那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分歧呢。他有大段讲policy的,我没有完全听懂也忘掉了。但有两点是我记得的。一个是人口分布的变化,原本的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白,或者说,非常黑白分明的国家。但随着时间推移,移民越来越多,跨族婚姻越来越多,现在面对的是一个browning America。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identity protection的问题。为什么川总可以靠白人至上,靠maga这个口号吸引这么多选民,原因之一就在于白人,尤其是白人男性感受到的危机感。他的演讲做到的就是identify the groups feeling under threats,promise protection。 书里有一段说得很好,是我没有想过的:“Loss of privilege feels like oppression”。 这和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里的“排队理论”类似,但更加简明。他的主张是这种感受需要被recognized,而不是一味压制(We need to recognize that the feeling is real)。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双方的相互理解的桥梁。 其二是来自于媒体的演化。以前的媒体都是大众媒体,电视台也好,广播也好,报纸也好,受众是大部分人。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读者。而报纸,因为通常大家订阅的都是本地报纸,也是更加关心本地的议题。随着互联网和媒体的演化,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channel越来越个人化,比如如果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可以看一整天mtv根本不用听新闻。在这种形势下,媒体第一是可以afford to be more radical,第二是要要在这么多竞争中脱颖而出,极端的观点输出更加容易吸引到受众。所以媒体从opinion journalism转向了identity journalism。 由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group identity的渠道,加上各种社交媒体的推荐机制,也就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个回音壁。雪上加霜的是网上的新闻传播,让每个人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全国性的新闻,所以“本地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小,看到的不再是这个议员可以如何影响我这个社群的政策法规,而是全国性的,比如“这个总统会如何影响德州边境安全”这种话题。但仔细想想,这些话题跟选民真的有切身关系吗? 作者说,到了现在,因为这么一个分裂的政治环境,其实已经没有所谓的“中间选民”了。双方政党做的,无非也就是看谁能激发出更多选民去投票。那如何激发,当然还是靠group identity,靠激发对对立方的厌恶,靠fear和promise protection。正好大选当前,放眼望去全都是这些宣传,不免让人有些绝望。 那如何解?作者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他的提议之一是vote by ranking,而不是二选一,这样或许可以弱化“非我即他”的这种心态。另一个提议是自动注册选民。给投票设置的障碍越多,就会有越多选民嫌麻烦不去投票,去投票的就是更加polarized的选民,那么就会导致政党为了争取这些选民提出更加polarized议题。只有鼓励更多人去投票,才有机会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这本书有点烧脑,适合读而不是听。虽然书是在2016年大选后写的,但反思20年大选和观察今年的大选,其实一样适用。 #读书笔记
或许我写得不清楚,group identity不是简单的racial identity,it can be anything,保守派 v 自由派, 支持堕胎权 v 反堕胎, 支持以色列 v 反以色列,华裔 v 印度裔 只不过川总特别address到了觉得loss of privilege 的白男群体,拿出来做个例子而已
所有工业化半工业化国家中,只有美国有长期奴隶制这个包袱。所以在美国race identity issue大于天。The Society is still paying for it 150 years after the civil war, and will continue to pay for it.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political science方面的书,看完就打破了我对这个学科的偏见了 - 居然真可以做science来讲哎。Ezra Klein再次保持了他不断打破我成见的记录。
书里讲的东西很多,我自认没有能力总结。就记一下散装的观点吧。
书里面他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讲group identity。人类是很奇怪是动物,就算无缘无故被放进一个随机的群体,一旦他认同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立刻就会出现us vs them的行为。Group identity就是现在美国两党阵营的立脚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党的identity其实是给选民一个略微简单点参政选择:你信任谁去帮你做政策上的决定。但美国两党在6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两边太同质化了,相互之间太合作了,选民分不出来这个identity。之后在种种因素下双方分歧越来越大,而且因为选民更加polarized,political institute也变得更加polarized去吸引选民。恶性循环下来,现在两边选民对自己政党的支持率没高多少,但对对面党的厌恶则增加了许多。现在选的已经不在再是“我支持什么”,而是“我讨厌什么”了。
那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分歧呢。他有大段讲policy的,我没有完全听懂也忘掉了。但有两点是我记得的。一个是人口分布的变化,原本的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白,或者说,非常黑白分明的国家。但随着时间推移,移民越来越多,跨族婚姻越来越多,现在面对的是一个browning America。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identity protection的问题。为什么川总可以靠白人至上,靠maga这个口号吸引这么多选民,原因之一就在于白人,尤其是白人男性感受到的危机感。他的演讲做到的就是identify the groups feeling under threats,promise protection。
书里有一段说得很好,是我没有想过的:“Loss of privilege feels like oppression”。 这和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里的“排队理论”类似,但更加简明。他的主张是这种感受需要被recognized,而不是一味压制(We need to recognize that the feeling is real)。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双方的相互理解的桥梁。
其二是来自于媒体的演化。以前的媒体都是大众媒体,电视台也好,广播也好,报纸也好,受众是大部分人。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读者。而报纸,因为通常大家订阅的都是本地报纸,也是更加关心本地的议题。随着互联网和媒体的演化,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channel越来越个人化,比如如果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可以看一整天mtv根本不用听新闻。在这种形势下,媒体第一是可以afford to be more radical,第二是要要在这么多竞争中脱颖而出,极端的观点输出更加容易吸引到受众。所以媒体从opinion journalism转向了identity journalism。
由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group identity的渠道,加上各种社交媒体的推荐机制,也就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个回音壁。雪上加霜的是网上的新闻传播,让每个人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全国性的新闻,所以“本地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小,看到的不再是这个议员可以如何影响我这个社群的政策法规,而是全国性的,比如“这个总统会如何影响德州边境安全”这种话题。但仔细想想,这些话题跟选民真的有切身关系吗?
作者说,到了现在,因为这么一个分裂的政治环境,其实已经没有所谓的“中间选民”了。双方政党做的,无非也就是看谁能激发出更多选民去投票。那如何激发,当然还是靠group identity,靠激发对对立方的厌恶,靠fear和promise protection。正好大选当前,放眼望去全都是这些宣传,不免让人有些绝望。
那如何解?作者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他的提议之一是vote by ranking,而不是二选一,这样或许可以弱化“非我即他”的这种心态。另一个提议是自动注册选民。给投票设置的障碍越多,就会有越多选民嫌麻烦不去投票,去投票的就是更加polarized的选民,那么就会导致政党为了争取这些选民提出更加polarized议题。只有鼓励更多人去投票,才有机会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这本书有点烧脑,适合读而不是听。虽然书是在2016年大选后写的,但反思20年大选和观察今年的大选,其实一样适用。 #读书笔记
握手。同强推他今天的podcast https://m.youtube.com/watch?v=CxA3mLuwzp8
今天是看到Wait wait don’t tell me的Peter Sagal推荐,两个人我都挺喜欢的,果然好。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愚民”就能简单解释的事情。人自古以来都会被愚弄,没有变得更笨或者更聪明(套我朋友多年前的一句名言:人类的群体智慧略等于零),那为什么现在格外的两极化? 这是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人们接受讯息的渠道(想想现在的各种自媒体尤其是微信号),以及美国社会变化的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他声音真是镇定中透着凄凉啊!印象最深的就是拜登辩论崩盘那次:民主至暗时刻。
两党制下,不两极化还有别的可能?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颇为同质化啊。有分歧,各有各的观点没有问题,是正常的。都走两极化的路线才有问题。
或许我写得不清楚,group identity不是简单的racial identity,it can be anything,保守派 v 自由派, 支持堕胎权 v 反堕胎, 支持以色列 v 反以色列,华裔 v 印度裔 只不过川总特别address到了觉得loss of privilege 的白男群体,拿出来做个例子而已
全世界都在两极化。想到正在看的科幻小说里,一个因为内战终于整个种族都灭绝的外星人说,人类没有和我们一样的结果,只不过是因为地球先被人类整垮了,没有来得及finish the job。我悲观的觉得我们就在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
不是说是奥巴马的错,不过它代表的那个群体开始意识到了参政,和在这个社会更有角色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