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有牛字,不料成千古经典

i
iijl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千年前的那个东汉末年,各方英雄轮番上阵,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曹魏、刘蜀、孙吴成鼎立之局。 说是三足鼎立,然而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称霸中原的曹魏一家独大,让其余两方联手才能与之抗衡。 给曹魏打下这一片大好基业之人,就是曹操,曹孟德。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滚滚浪花淘尽英雄,曹操阉人之后,却能凭借自身的能力、胆魄、人格魅力在乱世中崛起,占据了大半个版图,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难得的是,曹操不仅军事武功扬名四海,文治文化也引领风骚。
他带头写诗,他笔下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引领了一代建安学子的思想。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们也紧随父亲之后,为“建安文学”添砖加瓦,发扬光大。 儿子曹丕的作品语言婉转流畅,感情真挚凄怆,字里行间充斥着人生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另一个儿子曹植更是才华横溢,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曹植较之他老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三国时期成就最高的诗文全才。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是谢灵运对曹植的称赞;“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是诗仙李白对曹植的评价。 最是无情皇帝家,曹植有如此盖世才华,深受曹操的喜爱的同时,但他也遭到了哥哥曹丕的敌视。
毕竟世子之位只有一个,曹魏的继任者也只能有一个,这必然会引起曹操各儿子之间的竞争。 诗人大抵是更加感性,故而史上大部分有才华的人,在政事才能方面都稍有欠缺。 曹植才华比曹丕要强上不少,但政治才能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一次曹植大醉乘着酒兴,竟然不管不顾的“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受到了严重的惩罚; 建安二十年,关羽困住了曹仁,曹植接受曹操命令前去支援,可临到出发时曹植还在醉酒,并且喝得伶仃大醉,这让曹操十分恼怒的同时又大失所望。 或许在曹植的心里,文学和酒比权力更加有意思吧,所以才昏招频出,最终在“储位”之争落败。
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王位,便有意剪除自己的兄弟。他夺了弟弟曹彰之兵权,又逼曹雄自缢,对于曾经的竞争对手曹植,他当然也不会遗漏。 曹丕先是找理由将曹植的朋友,如丁仪等人除掉,而且多次想在曹植最擅长的领域羞辱他。

其中就以华歆出的“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的主意最为知名,也就是历史上以七步为限让他作《七步诗》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七步诗之前,曹植还写过一首诗。
根据《太平广记》中记载,曹丕曾令曹植看一幅两牛相斗、一牛不慎坠井的画成诗一首。 但同时也有要求,既要描写两牛争斗,但又不许出现“牛”字。 这摆明就是刁难,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曹植只能应下。
不过曹植确实也非常有才,只是略加思索,便胸有成竹的吟出自己所作的诗。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相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植不愧是盖世大才子,在顶着生命危险的巨大的压力下,短时间完成了曹丕的命题作为的同时,也将两头牛的特征特性和互相争斗不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尤其是“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这一句,更是设身处地的将落败之牛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了。它并非是实力不行,而是它不忍心手足相残,所以才没有尽全力。 一诗吟完,令在场众人敬佩不已,但曹丕心理还是有点不服气,于是又让他在七步以内写一首诗,这才有了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
七步诗一出来,让曹丕彻底佩服了自己兄弟的才华,也想到了二人的兄弟之情,于是大发慈悲的放走了他。 曹丕虽然对曹植没彻底放下戒心,但已没有那么大的杀心了。一场残忍的兄弟之斗,凭借着曹植过人的才华,最终在无声的硝烟中落下帷幕。 在此之后,曹植也远离了政治斗争,专心于文学创作和玩乐休闲。
来源:长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