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 SalinaMing 的帖子 我想起来我家初中有一年好多C。可能是6或者7年级。不过我们那时没有看过小孩成绩,小孩也从来不知道在哪里看成绩,所以大家都不焦虑。是他们校长还是counselor找到我们我们才知道的。说是从来不提交作业。我就很奇怪,我们孩子不是淘气的那种,在家非常乖。后来知道要拿全A是高中之后的事情,到10年级才比较自律,懂得要在奥赛上拿奖。 可惜,我们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小孩考上了一个提前学数学的班,导致一个不是A的初中成绩(高中课程),带到了transcript上。这也是在9年级时才意外发现的。 小的娃现在也在走老大的路子。大概是老大的那些C吧。让我学会了不要太焦虑,everything will work out,只要小孩健康。
falcon1 发表于 2024-09-03 12:16 下一代年轻人,虽然物质条件好了很多,但是他们的struggle and mental problems比我们这一代大多了。一个主要原因是digital world, especially social media, short vedios,照成对大脑的伤害。 其实就是addiction. 后果就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很难感受到快乐pleasure,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anxiety and depression. 在所有的soical media, titok危害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大的!强烈建议立法 ban tiktok, 不然我们下一代都毁了。 前面有人推荐这个文章,建议大家读一读。 https://www.honest-broker.com/p/the-state-of-the-culture-2024
我家老大属于循规蹈矩,没有不完成作业的问题。而老二,已进入初中就连续出现作业迟交,没交的问题。我们学区有网上的parent portal,可以看见作业情况和成绩。我一开始确实有一个冲动,要盯着老二作业。但是冷静下来想,如果我过度干涉,那么约束他的永远是我,而不是他自己。为了尽早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我“忍痛”不插手。唯一做的就是一个星期检查一次,没交的作业要求孩子立刻补好。平时仍然交给孩子自己管理。我没有对孩子miss homework有额外的惩罚。唯一惩罚是,不补交missed homework。有一个期限,比如我发现missed homework,一个星期内补交,不补交才会take away computer privilege一天。
只能说,6年级一年,陆陆续续一直有miss homework的问题。我一直咬牙坚持不过度干预。其实6年级,父母干预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我知道,孩子越小学习的代价就越少。这个时候miss 几个homework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我一直干预,到了高中,学业更重,同学之间关系可能更复杂,孩子又正好青春期,这个时候我很难再控制孩子,再去让孩子补自我管理和约束的漏洞,会让孩子更加焦头烂额。
幸好的是,孩子进入7年级,自我管理能力一下子进步了。以前每个星期都有missed homework,7年级频率降低了很多。会连着两三个星期都没看到missed homework。进入8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更游刃有余了。虽然8年级偶尔还是会有(一两次吧),但是孩子补交作业不需要我盯着,也会自己主动跟老师沟通。
我觉得越早放手越好。让孩子跟着学校的节奏去学习自己应该学习的能力。家长盯着只是让眼前的“成绩”保持优秀了,却没有让孩子真正提高,而是把孩子应该面对的问题延后了。
孩子心智成熟的时间不一样,但是相信大多孩子们内心里都是向好的,他们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有时候是知道怎么做但是能力达不到。只要孩子们肯分享,大家有一起解决问题的心态,不管结果如何,毕竟大家一起体验了、成长了
很棒的分享。
我家老二有相似问题,我最近在反思,觉得家长耽误她了,从小到大注意力没放到她身上,她就放羊,她是全A但学习上多一点事都不肯做,一个5分钟小事,要跟大家吵一个多小时还不做。我老公是上篇大论说服教育很久也没见效,我就粗暴简化教育,把问题说得简明扼要,后果也清晰明确,娃恨了我一段时间发觉没退路,立马倒下,逐步改变。不过她的心理素质强,有时被骂得泣不成声睡一觉就笑容灿烂,我有时都怀疑前面的哭是装的,但也许后面的笑也是装的。
这话我家娃肯定不会同意你的。这个过程长达N年,我给他造成的伤害也是很显著的。
虽然我想现在他不会记恨我。回想起来我还是有点后怕的啊。要不是这个孩子心性是宽厚的,也许真的会记恨父母呢也说不定。
不过随着孩子长大,我想他也会越来越理解父母之前的焦虑担心,并不是无中生有。他也会更加清楚的知道,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的做法也许不够好,我们的出发点,只是爱他。
不完美的父母子女关系,但是终于会彼此理解。这我就很感恩了。
这个大环境不是我们可以一力改变的。时代,都是优点缺点兼具的。
只能适应时代。
每个年代每个不同国家的父母都有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放假期间孩子打一天游戏没什么,只要take 足够的break,让眼睛休息,出去晒晒太阳,该干的家务干了,就行。
真的,看到0分这种头皮都要炸了的。但凡有一个0分以后也基本拿不到A 了,这门课基本判死刑似的。
我目前就处于要不要check canvas看一下他交没交作业的阶段。一边不想受刺激,一边不断收到notification哪科又有新update了。打开一看,要么missing要么late。真是要不断修行,调整心态
握个手,我家老二也这样。我家老二还发育DELAY 。愁死人。 老大和老二完全愁的东西不一样。
我想起来我家初中有一年好多C。可能是6或者7年级。不过我们那时没有看过小孩成绩,小孩也从来不知道在哪里看成绩,所以大家都不焦虑。是他们校长还是counselor找到我们我们才知道的。说是从来不提交作业。我就很奇怪,我们孩子不是淘气的那种,在家非常乖。后来知道要拿全A是高中之后的事情,到10年级才比较自律,懂得要在奥赛上拿奖。
可惜,我们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小孩考上了一个提前学数学的班,导致一个不是A的初中成绩(高中课程),带到了transcript上。这也是在9年级时才意外发现的。
小的娃现在也在走老大的路子。大概是老大的那些C吧。让我学会了不要太焦虑,everything will work out,只要小孩健康。
是啊是呀层主说的太好了。
他们真的有他们的不容易。很多时候他们可能没法和我们解释清楚。或者他们知道我们不会理解他们,我们习惯于家长权威式的对一切的解读,他们甚至都不会选择来和我们argue了。
这个其实也是我后来反省的一个点。我们真的从小有和孩子建立一个合理的交流沟通的模式吗?还是我们永远都高高在上,或者直接给出答案让他们follow,不由分说。尤其当他们有不同想法意见(可能是明显的错误的时候),都绝对不会给他们试错的机会?
你给你儿子的伤害会比你父母给得轻了 到下一代你儿子再进步一些,孙子那里又好些 家庭创伤就逐渐愈合了 这里的重点不是是否记恨吧 而是你儿子自己能不能进一步成长,走出这样的家庭pattern。 他走得出来,自然有那个成熟度不去记恨,接受自己的人生的这个起点和享受自己的成长。
一句话,越小犯错越是容易改正,损失越少
靠父母一路保驾护航到18岁离家那种,直接给开个大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这么想呢。
这么想的好处是,会比较没有压力,会让亲子关系比较不紧张,比较温和的关系应该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更加有利的。
不过也不排除,有一些孩子是更适合高期望的。他们会觉得为啥你就总觉得我不行呢?反而觉得你就是看轻了我呢。
虽然我家娃不是,我后来意识到我家娃属于不需要太大压力,需要空间和时间成熟的类型。我后来高度怀疑他初中表现出来的缺乏上进心是因为更小的时候我either设置了过高的目标,太多的帮他做了决定。可能给他更自由的环境会更好。
于是对老二我倾向于放养。结果看到周围一些家庭确实对孩子个方面都比我上心的多,包括非亚裔家庭。我又有点小小的怀疑。于是变得又回去了一点点。还是中庸吧哈哈哈。
我发现我现在收到0分notification一点都不着急了 LOL 这也是一种境界
感谢楼主细致入微的分享,为家长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这位层主摘取的这几条也是我关心的,对实操有指导意义的几条。 关于楼主说的不完成作业情况,当初有没有规定他必须先完成作业然后再看视频?不是质疑楼主,我们现在小学娃也是看视频停不下来,但作业都做完了。我想请教看看有没有其他情况打破这个习惯,我们可以防范一下。 还有会不会作业很难他不会做,所以想先看看视频放松一下,过会儿再回去想。于是一边有压力地看视频一面又想着难题,觉得还是没有解题思路,看着看着就决定放弃了。我大学以前都是把作业作为最高优先级的。但是记得很清楚大学的C++编程是一点不开窍,作业完全不会写。看了别人作业也不完全明白,也不愿意抄,就空白了,老老实实写老师我不会。所以我在试图理解你孩子为什么5分钟的作业就是不做的时候想到我自己,会不会他就是不会做呢?或者一开始没有解题思路,但没有花时间深入思考就轻言放弃去看视频了。
很多孩子的问题不是限定在男孩的。
还是要相信时间的力量。一点一滴的付出,都在慢慢的累积。
可能是某一次他失败以后你没有斥责,而是给他一个拥抱,一句从他的角度理解的话。
可能是持之以恒的默默的付出,做好的饭菜,按他的爱好买来的礼物。
可能是那种我相信你可以我才严格要求你的态度。
可能是他需要你你随时永远都在那儿的决心。
我也不是想好了要做哪些哪些。我也是身不由己,被内心的爱驱使,一次次的还是去接受孩子,努力也去改善自己。
最后,会变好的。
也许是吧。我们当年的生活真的很简单。除了读书,别无他的要求。
现在的孩子有他们很不容易的地方。
初中的成绩如果不是要申请特别的高中可能确实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习惯的养成还是有点关系的。
虽然到了高中吃了苦头之后,再来改也可以改过来。
你家娃至少还是很有自省的,所以他这样的孩子可能会符合传说中的 “高中了就懂事了” 定律。
为什么这么美化当年呢
你当年也吃下来了很多的内伤,才有了后来的爆发啊。 绝大部分的冲突都是你的孩子陪着你疗你的伤啊
不是没有可能啊。
不过孙子的事情留给儿子女儿去焦虑吧。
我到时候只需要提供无条件的宠爱就好了呀。
好期待娃被孙子们虐的那一天!
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孩子很聪明,我不希望浪费他的天赋。另外一个是,他进不了某某大学就无法达到某个生活水平。首先说天赋,其实天赋是一个total package,父母往往只能看见孩子小的时候的早慧和智商,忘记了情商,自律,努力,对世俗的名利的渴望等等都是天赋的一部分。老天爷是公平的,他给你一些东西就要拿走一些东西,你不能说一个智商高但是天生不自律的孩子在浪费他的天赋。至于怕孩子无法达到某个生活水平的焦虑,美国是一个容错率非常高的国家,任何时候孩子想努力都不晚。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不想努力只想躺平,只要他能维持基本生活,低投入低欲望的生活不一定是不幸福的。不知道楼主是否记得我们原来学过的论语的文章,孔子问学生们志向是什么,学生们有大志向,有小志向,唯有最后的学生说,希望 “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连孔子听了都同意最后一个学生的志向,我们何必如此执着。
另外给楼主推荐一本书,伊藤比吕美的散文集《身后无遗物》,是作者60岁的时候写的,她在五十到六十岁的十年间,养大放飞了三个孩子,送走了父母和老公,非常真诚的文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孩子没有高要求高期望不等于就觉得孩子不行了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对孩子没有高要求,但我会全力支持他们的决定,在我觉得合适的范围内出钱出力,支持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最后做不成,我也安全不埋怨,这是我心甘情愿跟孩子一起的闯荡和经历,过程比结果重要。
我们很包容不确定性,这件事情你现在做不好不代表你以后做不好;不是说父母没有高要求那就必定是打压孩子;不是事事都要有个黑白对错,而可以是一种未知,我们拥抱未知,因为它代表了无限潜能。
咱都不说老人了,就说说咱们自己吧。
有比孩子好很多吗?
当然我们可能不至于上班时间一直盯着手机。但是WFH的人有多少可以真的高效率工作从不摸鱼的?多少人吃完晚饭就手机不离或者盯着电视的呢?
网络上好玩的东西确实太多了啊。
再次感谢楼主真诚分享!
很有共鸣,我也经历了 “情绪,会过去。爱,还是会回来的”,所以非常同意
想问一下,刚上小学的娃没有screen time 算管得太严吗?家里没有人看电视也没有电视,平时会用电脑做一下raz kids,duolingo,做完就关了,不给看视频。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特别喜欢看书,有空就捧着书看,目前没听到她抱怨,但是去表姐家能看电视会很期待。不知道将来年纪大了,有自己的电子产品了,会不会一下子报复性看视频?我自己属于用手机看视频容易上瘾的,觉得孩子性格像我,不知道现在这么限制screen time对不对
我私心认为我们的平平无奇也是有大环境的影响的。
我们大部分来到美国的当年的年轻人其实还是很有闯劲才来到美国的。
但是在美国得到很好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soft skills是我们成长时期并没有机会去很好的学习的。甚至都是工作很多年以后才开始认识到,自己很多方面软技能的欠缺。有些人可能更早的觉察并主动学习改善了。更多的人是逃避,安于现状。反正收入也还可以,日子过的下去。
倏忽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年龄再挣扎也挣扎不动了。有时候推娃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希望孩子比我们可以发展的更好点吧。
个人经验,小学阶段是家长唯一有掌控的阶段,一定要严管。幼儿园阶段一定要多陪。 我家老二后者没做好,所以比老大难管。 初中前一定不能散养的。除非你知道娃属于天命很好的。不过看了一下,我家比你家宽松。
我们是8年级给的。给的时候也按照网上一些建议,签订了合同的。但是对于孩子的影响可能我们估计的不够。
我觉得不给也不行的。孩子是需要社交活动的,而这个时代的孩子的社交是基本不太可能脱离各种平台的。
这个可能就好比孩子早上daycare,就早点过一遍病毒?晚点上,可能病毒集中遭遇,也挺痛苦的。
对于老二,我们可能也还是会在大部分孩子都有,他有社交需求的时候给。不过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可能能相对处理的好一点吧,不会那么急躁。
我觉得父母及早认清自己的不足,补足soft skills,集中精力推自己,比推娃更实际。
每个人要为自己负100%的责任并只能为自己负责。
有这样的朋友的存在,是一个blessing。可以转化成对孩子的一个激励。
一个这样的朋友的存在,比父母讲100遍都管用多了。尤其这个朋友取得啥实质性的成绩的时候。你啥都不需要说任何风凉话,默默听着表示理解就可以了。她如果可以发奋的话,是一定会的。
❤️ 你说的可太对了。
真的其实是自我的认知,自我的提升。
特别同意这位层主分享的焦虑的两个方面,我也是把这两件事情想清楚了之后决定对上高中的老大全面放手(包括不去canvas上看他交没交作业,LOL)。另外我认为高中阶段是培养男孩自制力和自推力的好时机。如果父母能够放下对升学的焦虑,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成长,也许孩子以后会走得更远。
各种方式都试过。
切断网络,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啊。还听说一个朋友的娃凌晨穿单衣坐外面,就为了偷邻居家网络来上网的。
设置手机Screen time,他总是有办法破解啊,破IPHONE!
我们有过几次偷到screen玩到凌晨5点才昏睡过去的经历。后来就防盗防贼一样的,每天孩子睡前必须把家里所有screen都收好 锁起来。偶尔父母中间谁一个不小心出错了,就会被孩子搞到手,因此导致父母吵架都有好几次。
哦,后来甚至还发生过一次,想要撬锁进去拿screen的经历。
基本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
现在说起来戏谑轻松,当时我是真的很抓狂的啊。难道这孩子就这样了,以后是不是要走上犯罪的道路啊,我的天哪。
这是肯定的。 娃要承受很多父母的不成熟。 看起来是父母在管娃的事, 其实是娃在陪伴父母治愈。
所以人生真的是福兮祸所藏,祸兮福所倚啊。
我就总觉得拿个A那不是轻轻松松手到擒来的事么?你把作业都做完了就可以了啊。我不知道只是完成作业,按时交上去(有时候会有做了但是忘记交的,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对有些孩子都是困难的事。
我不知道有的孩子在TEEN,PRE-TEEN的时期,大脑可能真的没发育完整,不能做到我们觉得可以轻松完成的事的啊。
我觉得我们的平平无奇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被学习成绩这个光环掩盖了。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国内的教育环境是以高考为指导方向的,和高考相关的成绩出色就是“一俊遮百丑”。直到来了美国,开始工作,才注意到自己其他方面的短板,最后接受自己其实平平无奇。
我们的孩子出生就被扔到一个和我们幼时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了,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就被人捧在掌心的。同时,那些从我们身上遗传下来的 poor (or less advanced) soft skill基因明显的表达出来。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年轻时候的日子艰难不少。
我自己推娃,是很希望娃知道我自己走过的弯路,有针对性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和弥补自己的短处。但是现在看来,基因的力量太大了;而且,每个人的弯路必须每个人自己走,爹妈磨破嘴皮子也改不了娃的命数。
我觉得小孩成长过程特别不容易。我就想想他们需要经历的那些人(同学老师和其他小孩的家长,未来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那些事,这样的社会,我就想哭。如果说我对现状还有什么不满,那就是我还没有能力让小孩不需要去上学,未来不需要去工作,更不用去接触社会上那些讨厌的人和事(虽然我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吧。
我有时会跟小孩说,只要你一直努力,到了35左右,你就会有足够的钱和资本再也不需要去接触这些人和事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做就不做,不想理的人永远不用理。算是一种对他们一种鼓励吧。就是这之前所要吃的苦太多了!
这个真的因人而异啊。很难说到底应该怎么处理的。
我娃很多朋友有类似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他的朋友一样有手机,有screen,但是完全不会影响到成绩,可以比较好的处理和平衡一切的。
是啊,很多事情真的要去做了,会发现,哎呀,没有那么容易。
你这就是抬杠了啊,lz写的很真实啊,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混的好啊
我也这样想过的。你你你但凡给多1/10的努力都何至于此!
但是,事儿是不能这么看的。
你觉得1/10的努力,但是对于他可能就是11/10的努力了。他可能真的是控制不住啊。我们试过各种方法激励他,控制他。做不到或者作业欠交了就收走手机,这是多么天大的惩罚啊。但是那时候真的是罚到尽头都没用。多痛苦他也做不到啊。
现在知道了,那会儿他真的就是不能。做不到。
有信仰真的是个很好的事情。让人看到现在看不到的远景。
不一定是主真的帮到孩子实现了我们的预期。仅仅是让人不焦虑,放下心结,这个就功德无量了。
我虽然无神论,但是信仰真的对于信的人会是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一代留学生的家教缺乏( 指的是家庭教育传承上的空白, 我自己也是)这个问题,在美国真的是非常大的一个短板。 看有些上中产的美国父母教育孩子驾轻就熟,角度,用词,都很有水平, 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童年就习得的本事。
嗯 我有过非常强烈的自我怀疑。
一方面我真的算是认真负责充满passion的家长。我觉得我付出这么多,为啥你还这么渣啊。这个反差也是一度我焦虑的来源。
倒不是在乎别人怎么看。而是我内心的期许和现实的差距吧。
真的,这个说的非常精辟。
我家老二就比较会和父母讨价还价。现在就经常有点要被他惹毛。看看以后青春期会不会反而好一点呢。
关键怎么定义“混的好”?
如果是物质和社会地位,那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靠金钱物质和社会地位来评断是否“混的好”,那应该怎么评价?
这才是整个帖子核心的问题,也是楼主焦虑的根本来源:她已经达到了靠金钱物质来判断“混的好”的标准,但发现自己仍然焦虑重重,生活中的问题一点都不少,那这个“混得好”有什么意义?
孩子的问题导致楼主对自己的整个价值观产生了动摇。
现在家长都这么自律的吗?我小镇做题家纪律只保持到了大三,当时申请学校写毕业论文,焦虑、拖延症,宿舍又有了网线,成天上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后面读博时也困难重重。现代人能控制住不玩手机的很少吧,我爹妈70多了也刷视频看网文。
我觉得我家基因估计就不太行,所以我对娃一直没有太高的期望,handle不了压力太大的事情,不爱学习就做做手工什么的,有点其他兴趣爱好打法时间,最好找个体力劳动工作有益身心。打游戏玩手机也没什么,只要不吸毒一切都好说。
但是这些所谓的特质,是很抽象的。
一个学生,如果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你作为父母,真的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前途一片光明?当他为了玩游戏可以撒谎可以撬锁,你真的还觉得没事儿一切都会好的?
真的,也是很难不焦虑的啊。这些肯定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希望看到的品质啊。
我记得你家老大是有ADHD(记错了莫怪哈,华人上"熟悉的陌生人"有点多)? 你家老二是不是高中就管的比较少了?
以及还在逼孩子练钢琴学中文的家长 LOL
对,我家孩子一个比一个管得少,所以孩子和孩子太不一样了。所以我有时候有些烦牛娃的家长,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孩子不用管,我家啥娃都有,知道其中的差别。
我年少的时候还是很自推的。
现在的我则是非常躺平的。
我自我分析下来,和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是很大关系的。
小时家里物质条件比较的差,BOTTOM 20%, 30%那种吧。所以我知道需要很努力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而现在物质生活肯定是很大程度的丰富了。对于物质或者说更高的职业发展也没用那么高的需求,很自然就躺平了。
孩子们从小物质生活可能也是太过于优越了。要啥有啥。他们所稀缺的其实就有强烈的缺乏感吧。
确实是个好帖。一般还有点正能量积极意义的帖子我都会打赏。唯独这个帖子,我打了200.好像也不能更多了
因为当时的假象是样样儿都挺好的。我觉得和我的付出有很大的关系。
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小娃父母的洋洋自得。
也不要怪自己,很多靠读书来美国的人就是靠成绩被筛选出来的,就是靠读书这根大刺
但是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全面优秀的能力,只有一根大刺是不够的,很多人因为从小的认知教育受限,无法接受自己从众星捧月落为平平无奇,所以把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全面发展只是因为国内的教育体制原因
其实他们不懂的是,人的特征大部分产生于基因,教育只能起到修正改进的作用,不可能无中生有。所有教育体制,说白了都是挑选出体制想要的人才,而不是去从0生产出来100。他们只是在当时的中国刚好被体制通过成绩选拔出来而已,而时代是一直进步的,孩子即使完全复制他们的读书能力也不可能刻舟求剑获得同样的结果。
这种认知上的错误和偏执是导致和孩子产生很多矛盾的根源。“我明明是对的,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可是父母真的就是对的么?40年前的观点真的就能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path么?别自不量力了
这些特质一点都不抽象,觉得抽象是因为没有在生活中“不带评判地观察孩子”。
我就这么说吧,人生有不测风云,我的至亲也刚去世,可能因为意外我在某一天就不在了,甚至不能陪着孩子们成年。
但我有信心,就算此时此刻我就离开这个世界,我也相信他们(小学和初中)会有不差的人生,不是因为我有多少钱和人脉,而是我给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不论面对什么困难,他们都不会被打败,都会拥抱这个世界。
嗯,我觉得social media确实有害。
但是可能也不是BAN掉那么简单的。没有TIKTOK也会有别的。
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是不可逆转的。
特别同意最后一句话!我家老大遗传到了我们智力中的优点,可惜没有我们当年的自推,所以没有办法成为"学霸"。当然我也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决定半躺平了,LOL 。
完全不玩肯定很难,但是大多数还是能兼顾学业和工作吧。比如说我也拖延症,但是肯定不会拖到最后一天,只是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做这个事儿。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边玩一边做事情,进度慢但是一直有进度,也不Miss timeline。我是很佩服很多同事能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做事。这些人好像就看不得手里有事儿堆在那。 但是似乎有的小孩就是不行,没有timeline的观念。不知道长大一点是不是就好一点。
我也觉得完全分人。有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害者一些。我家娃周围的大部分孩子都有过半夜玩screen不睡觉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过。
但是大部分孩子被父母抓到,训斥,痛陈利害,就改了。
我家的,持续了N年。直到年级比较大才稍微好点,但是也不是完全可以自控。我们现在还是晚上得收走screen呢。很多孩子8,9年级就可以自控了。我希望孩子离开家的时候可以做到自控,就很好了。
毕竟也有朋友的孩子是到了大学都不能控制的很好的。唉,那是一个新的篇章。我还没完全准备好怎么应付呢。
我跟你的困境很像啊,也正在痛苦中。希望学习你的智慧。
这种类型的孩子就是属于可以高度集中精神,所以游戏视频一样很容易高度集中,一旦开始就不容易停下来。
是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学会把握lead和尊重的平衡。
孩子还小,是肯定需要父母的引导,设置一定的规则的。但是同时也需要慢慢加强尊重,以及让孩子自我选择的机会。随着年龄增长,这个度要一点点的放宽。
我们不能说孩子小时候没有主动去做这些。但是可能是对于我家这个孩子来说,推的略多,放的略少了。
哈哈哈,没有0分过的人生不完整。
家长要的不是养宠物一样的给孩子一个无忧的未来。而是让他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的productive的个人。
是啊,比起游戏给到的instant gratification,学校学习也好,运动也好,带来的满足感都是需要长时间付出才有的。虽然那种长时间付出带来的满足感会更加深刻,但是孩子可能还觉察不出区别。更容易被浅表的即时的满足感吸引过去。
不集中,要是集中,我就不用焦虑了,我家玩游戏都要开两个GAME,有时还看到她 玩两个GAME 还在做手工。我一直觉得她有ADHD 。 我说她干其他正事特别投入是指 玩啥都够疯。
就是这样啊,不是要他一定要上好学校,但是总是希望他能够manage自己的那点事儿,能看到他的effort。
也只能不断说服自己静待花开。我儿子之前有段时间总是不洗澡,味儿的不行,需要威逼利诱才洗澡。后来我也不管了,反正在你自己房间臭着吧。现在大点了,不知道是peer pressure还是啥,知道每天洗澡了。也许再过两年,能知道GPA重要性,可以manage自己的学业
我个人的经历是孩子差别蛮大的,父母不但要引导、还要适时帮助,建立自信、正循环也很重要。
我觉得古文对这些特质总结得特别好,那就是:仁、智、勇。可惜几句话讲不清楚这些特质的精髓以及日常表现,这里值得几十本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书籍。
家长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社会怎么样,只能教给孩子必要的技能去应对未知的世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家娃有点类似。前一天痛斥他,第二天早上起来都还是开开心心的满脸笑容。
是优点也是缺点吧。好处是他真的很少有不开心抑郁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很快就过去。高中做EC遇到很大挑战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大的情绪波动。
缺点是,真的很难通过父母或者外界的压力来让他自己产生改变的动力。可能他真的只有自己意识到了,才可能变化。
那么,当你觉得该做的事情孩子总是不错,一天打游戏完全不take break,不让眼睛休息,不该该干的家务,各种劝说完全不管作用的时候,你会不会开始着急,甚至焦虑呢?
其实我后来也想过。
如果有些事情,做了会让孩子更好,但是会损害亲子关系。我要做吗?
有的父母会说,一切以亲子关系为最高priority。
我可能不是。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对孩子更好。
只是,现在在到底怎么样对孩子最好这个问题上,我不会那么自信了。必须要参考孩子的input才知道什么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