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养娃父母要纠结陪伴是否高质量,然后养出来的娃一堆问题

A
Alohasubshi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们现在自己做父母,精细到不行,生怕养不好,要物质给物质,基本上有求必应,但新一代娃各种情绪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简直就是pandemic.
再回来看我们自己做孩子的年代,物质完全没有现在丰富,父母也几乎没有任何的陪伴,更不用提高质量低质量了,几乎就是吃饭的时候桌上有食物,晚上睡觉有张床的当猪养大的。但我们这代人该干嘛就干嘛,情绪算稳定到正常生活,该扛的压力还是无脑抗下来。
短短二三十年,我们自己的孩子们的抗压能力为何退化了这么多?能用什么方式找回来?难道和全球变暖一样势不可挡了吗?

 

🔥 最新回帖

l
louaci
122 楼
陪伴需要时间,现代人overwhelmed overscheduled overstimulated 一堆破事啥都想要全面发展既要又要还要,所以干一件事脑子里想着下面无数件事,然后回头又觉得没专心陪娃,纠结万分。
t
tuesb
121 楼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2:53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感谢分享总结,以后一定要读一读。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读的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感觉它的宗旨也是要接纳孩子的感受。然后帮助他们认识情绪,从而做到自己解决问题。但是以我们从小长大的经验,几乎是条件反射就要否定情绪、或者给孩子提建议。只能慢慢修炼了。 楼里的很多回复都很有启发,好楼!
湫湫
120 楼
以前小孩是当动物养,能活几个是几个,活下来的自然是家庭中最强的孩子们,现在就一个二个,那舍得当动物养,连宠物 都当孩子养的年代,怎么可能对孩子不精养呢。
s
shanggj
119 楼
High.eee 发表于 2024-08-29 20:22
完全没有期望成为超人。但是,期望还是有的,都是比较普通的期望,娃无数次反复犯错,忍着不责备,换无数种方式帮她。这个漫长的反复失败的过程还是非常考验家长的。 比如让娃每天好好刷牙,从小就唐,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现在依然不能好好做,但也只能接受。

不期望成为超人 但至少也得是 clearly above the average 吧
H
High.eee
118 楼
whatever. 发表于 2024-08-29 18:08
我觉着陪伴不是为了让孩子升级,而是让孩子在有引导的情况下更健康平安的成为他们自己
如果陪伴的目的是孩子成为超人,那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完全没有期望成为超人。但是,期望还是有的,都是比较普通的期望,娃无数次反复犯错,忍着不责备,换无数种方式帮她。这个漫长的反复失败的过程还是非常考验家长的。 比如让娃每天好好刷牙,从小就唐,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现在依然不能好好做,但也只能接受。

 

🛋️ 沙发板凳

L
LiuX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现在一家才养几个 都捧在手心里。。 本来活不下来的也都活下来了
L
LiuX
我记得以前我奶奶和再往上一辈的 一般生7-10个 最后活3-4个 淘汰率50%吧
举例:伊能静她家就是生7个活4个
e
elastigirl
LiuX 发表于 2024-08-28 15:52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现在一家才养几个 都捧在手心里。。 本来活不下来的也都活下来了

是的.而且现代人对以前不在意的问题在意了.以前的没问题可能只是一种无知或者说冷漠.
i
ismajia
就是踏马的日子过太好了,有求必应,无求硬塞,饭前装好,饭时喂饭, 结果完全失去了自我,不知道吃饭还可以自己很happy的找着吃, 结果没饭了就说要饿死了不活了.....哈哈哈
b
birdffly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8 15:46
我们现在自己做父母,精细到不行,生怕养不好,要物质给物质,基本上有求必应,但新一代娃各种情绪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简直就是pandemic.
再回来看我们自己做孩子的年代,物质完全没有现在丰富,父母也几乎没有任何的陪伴,更不用提高质量低质量了,几乎就是吃饭的时候桌上有食物,晚上睡觉有张床的当猪养大的。但我们这代人该干嘛就干嘛,情绪算稳定到正常生活,该扛的压力还是无脑抗下来。
短短二三十年,我们自己的孩子们的抗压能力为何退化了这么多?能用什么方式找回来?难道和全球变暖一样势不可挡了吗?


奥数害的。。。
A
Alohasubshine
LiuX 发表于 2024-08-28 15:54
我记得以前我奶奶和再往上一辈的 一般生7-10个 最后活3-4个 淘汰率50%吧
举例:伊能静她家就是生7个活4个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时代了,和爷爷奶奶辈差太多了
h
hideandseek
ismajia 发表于 2024-08-28 15:56
就是踏马的日子过太好了,有求必应,无求硬塞,饭前装好,饭时喂饭, 结果完全失去了自我,不知道吃饭还可以自己很happy的找着吃, 结果没饭了就说要饿死了不活了.....哈哈哈

一点不错,日子过太好了,开始无病呻吟,既不懂人间疾苦,也不懂人情冷暖。
e
elastigirl
ismajia 发表于 2024-08-28 15:56
就是踏马的日子过太好了,有求必应,无求硬塞,饭前装好,饭时喂饭, 结果完全失去了自我,不知道吃饭还可以自己很happy的找着吃, 结果没饭了就说要饿死了不活了.....哈哈哈

听说过代际创伤吗?我们这一辈开始认识到问题,想改变,但是我们自己是有很多创伤和不足的.而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一代一代不断努力,总能改善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就像癌症,要攻克癌症需要多少代的努力,但是努力不会白费.
b
bye2020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b
bellamia
凡事过犹不及,隔壁宠娃贴就有答案。
i
izz.ling
回复 1楼 Alohasubshine 的帖子
真的觉得起码有一部分是食品工业的锅,另一部分单一社会价值观和由此而来的攀比。
i
ismajia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bye2020 发表于 2024-08-28 16:01

那你觉得他们现在快乐吗? 很多的快乐(我们当年的话说,是低级趣味的快乐)是顺着人的惰性和劣根性的, 比如整天躺平游戏,甚至吸毒,你愿意给吗? 高级的快乐(比如自我价值实现)往往是需要人付出很多才获得的,需要人自我推动的, 你也给不了, 因为是需要内推的,外推没用.
--- 再加一句, 自己找到的快乐,内心驱动的快乐, 才是真正的快乐. 外在给的,很容易就不再珍惜和快乐了.
馒头的姥爷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8 16:02
凡事过犹不及,隔壁宠娃贴就有答案。

隔壁宠娃贴,有些宠娃行为真的是叹为观止
T
The2ndLaw
我们这代人抑郁的还少啊,好多家里家庭关系也很差
d
djakdyhekw
因为本来有一半的小孩放在过去就是该优胜劣汰淘汰掉的(夭折或者活不到成年)。现在科技太先进生活条件太好,本该淘汰掉的基因都好好的留下来了,那不得pandemic嘛
J
June6666
馒头的姥爷 发表于 2024-08-28 16:08
隔壁宠娃贴,有些宠娃行为真的是叹为观止

我看完也惊呆了。又想起来前几天有个一个妈妈问上大学怕生病的帖子。
s
stacych8008
我对自己养娃的要求,就是不犯我爹妈当年犯的错误。这样下来确实有点累,但是心里好受。
2
2021majia
80后独生子女表示童年挺幸福的,父母也是精心把我养大的,而且我们小时候学业和心理压力远不如现在的国内娃
H
High.eee
楼主是幸存者偏差啊。咱们熬出来的可以说放养没什么,其实有大把大把没熬出来的。 你如果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可能比现在更好,毕竟起点高了。
T
The2ndLaw
June6666 发表于 2024-08-28 16:13
我看完也惊呆了。又想起来前几天有个一个妈妈问上大学怕生病的帖子。

那是妈妈控制欲太强了。 但是quality time 是人和人bonding必须的。 是爱, 不是溺爱。
有风吹过窗棂
回复 11楼 bellamia 的帖子
那帖子太可怕,各个还引以为豪,十几岁还要陪睡,五岁还要喂饭,孩子起床晚了家长帮着给请假偶尔还撒谎…
b
birdffly
有风吹过窗棂 发表于 2024-08-28 17:21
回复 11楼 bellamia 的帖子
那帖子太可怕,各个还引以为豪,十几岁还要陪睡,五岁还要喂饭,孩子起床晚了家长帮着给请假偶尔还撒谎…

这个是真的么?当废物养的。。。
有风吹过窗棂
birdffly 发表于 2024-08-28 17:22
这个是真的么?当废物养的。。。

是哦 还有什么screen time不限制 交钱的课外活动不想去就不去,我觉得有人对宠娃和溺爱分不清楚。
M
MountainDu
because our parents suck
大衣被禁
就我看华人的经验,放养长得的70后85前中国女性心理问题还是很大的。 85后大部分城市家长都是intensive parenting 跟现在没什么区别。
S
Slou9900
说实话,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做合格的父母,性格,态度,眼界,都 leave a lot to be desired,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陪伴得多,孩子受到的负面影响就更多。没时间管孩子,让孩子自我管理,比让这样的父母管得多要好。
A
Alohasubshine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4-08-28 17:30
就我看华人的经验,放养长得的70后85前中国女性心理问题还是很大的。 85后大部分城市家长都是intensive parenting 跟现在没什么区别。

哪些心理问题?不安全感?
s
shasha11
不要把不同代的人一起比
我们的苦孩子不会知道 孩子经历的烦恼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
大衣被禁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8 17:35
哪些心理问题?不安全感?

你看华人啊。就是跟配偶子女父母公婆的关系都有各种矛盾。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啊
k
kittenpuppyplay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8 16:02
凡事过犹不及,隔壁宠娃贴就有答案。

哪个是宠娃贴呀?
云云@huren
现在是过犹不及吧,我家娃3岁刚去preschool时发现好多中国娃不会自己吃饭,睡觉也是必须爸妈在旁哄睡的,想象不出爸妈为了3年饭哄了3年觉,对比看我这种从来没cosleep过得像后妈
当时同学妈妈微信讨论不喂饭这事可以说几百条,那些娃不睡还会坐起来抠旁边其他小朋友眼睛,私以为都是爸妈在家陪睡被抠眼睛不制止养成习惯了
k
kittenpuppyplay
话说我觉得世道越来越艰难呀。我小时候觉得努力就有希望,现在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乱,我自己都郁闷,别说年轻人了。
w
wenwen007
bye2020 发表于 2024-08-28 16:01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你的想法没错, 但十有八九事与愿违。
w
whatever.
人在吃饱之后,总有其他需求,比如精神愉快
楼主这种调调就是,希望孩子没苦硬吃
M
Mochi诺尔
看啥宠娃贴,就看看这版上有多少反对sleep training的就知道宠娃是华人中的大多数,并且还自己不知道。哎哟还什么:“安全感满满”
a
abrams7g
In regards to child rearing: We often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our intentional effort and underestimate the influence from our unintentional behavior.
开心一下
我的童年不快乐,有很多遗憾,我提醒过我父母我需要帮助的地方,可是他们并不上心,也没想帮我。我对我的两个孩子下了很大功夫,不是学业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在老大上初中的时候,我被裁了以后就没再找工作,而是在家里全职照顾他们。现在我家老大已经上大学了,他说他这辈子到目前为止,得到了全部他想要的东西,没有任何遗憾。我听了以后很是感慨。我家老二小时候胆小,自私,经过我多年的陪伴和开导,现在已经很阳光自信了,虽然遇到问题还是不能换位思考。
M
MajiaLove
LiuX 发表于 2024-08-28 15:54
我记得以前我奶奶和再往上一辈的 一般生7-10个 最后活3-4个 淘汰率50%吧
举例:伊能静她家就是生7个活4个

小流星还是偶尔能抓住关键的。广种薄收时候的策略和精耕细作时候的策略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父母执行不了有效的精耕细作策略,错以为使劲儿浇水玩命儿施肥就是“高质量”了,完全没搞清楚精耕细作是门儿科学得花不少时间才能掌握技巧。当然如果使劲儿浇水玩儿命施肥玩不转了,又直接调头用广种薄收策略只播种剩下听天由命,肯定也是刻舟求剑的悲催下场。大部分人能力不行的时候自动切换成二极管模式,结果只是朝左躺平还是朝右躺平的区别。
你什么你
优质量的陪伴不等于有求必应或者物质上的满足。现在小朋友尤其abc,生活环境比我们小时候复杂多了,多种族多语言,各种网络上的信息到处飞,自己不看也有同学说,大孩子传。陪伴才能了解才能提供保护和纠正啊。
时代和大环境在变,父母能提供和需要提供的东西不一样了。就像爷爷奶奶那辈看咱父母那辈怎么带孩子的也觉得太作会带坏,大部分人还不是长大了成为这个年代的正常中年人。每个人都有毛病,不能就怪是父母造成的。
散养出来,甚至家庭里自己去跟兄弟姐妹抢资源的那一代,亲情都很玻璃,看到很多跟父母亲戚闹翻断交的。更有甚者自己没有体会过关爱,想关爱下一代都不知道怎么给。

p
patrickcp
闲的呗,和平太久了就是会矫情,然后妖魔鬼怪掌握话语权
p
patrickcp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4-08-28 17:37
你看华人啊。就是跟配偶子女父母公婆的关系都有各种矛盾。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啊

90后的婆媳关系也一大堆啊,感觉我们也没少
S
SheldonCooper
父母的authority在下降 这个在越来越重视每个人的意见的今天很难避免。 我自己也常常觉得,孩子说的有道理啊,如果我小时候能这样被听见就好了。 确实可能养出很脆弱的小孩,但是每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命运,我知道自己做的肯定不会是最好最对的。如果我们真的养出了脆弱的下一代,说不定下下一代又能变回以前那样了呢
w
wonderingkid
June6666 发表于 2024-08-28 16:13
我看完也惊呆了。又想起来前几天有个一个妈妈问上大学怕生病的帖子。

当时我以为我理解错了
9
98395E
你别搞笑了。华人上那么多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有。。。以前不重视不代表没有心理问题。
c
cocaok
bye2020 发表于 2024-08-28 16:01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这个问题我也常常在想。现在想来是很多父母过于弥补了。比如我们小时候少衣服少吃的,小时候不能爱美打扮,而我们给孩子的弥补往往不是让他们吃饱穿好,饭菜送到嘴边,甚至是孩子过分的要求都有求必应,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欲望却总不满足。 又比如,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严苛,到了自己的孩子呢,几乎没有底线,孩子听不听父母的话都okay, 认为爱可以解决一切。 我们错了,我们像ptsd 一样的养孩子。
8
85打酱油
我们小的时候虽然父母的陪伴少,但是同龄人的陪伴多哇,放学周末寒暑假大家都在院子里玩,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现在的孩子各过各的,一放学都不怎么打交道,只能依靠和家长的情感交流,不够啊
i
iammaja
High.eee 发表于 2024-08-28 16:16
楼主是幸存者偏差啊。咱们熬出来的可以说放养没什么,其实有大把大把没熬出来的。 你如果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可能比现在更好,毕竟起点高了。

是的,我家我和队友都是被父母放养的,一路人生都很顺利,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我俩很多年以来,还以为娃放养就行,还以为凭我俩的基因,娃们轻松就能升学当学霸……RP守恒,被打脸了,我俩就是幸存者偏差。
H
High.eee
iammaja 发表于 2024-08-29 09:16
是的,我家我和队友都是被父母放养的,一路人生都很顺利,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我俩很多年以来,还以为娃放养就行,还以为凭我俩的基因,娃们轻松就能升学当学霸……RP守恒,被打脸了,我俩就是幸存者偏差。

握手,我也是有了娃以后才懂的……😭
t
tuer
借着帖子问个问题,为啥白人妈在孩子面前就是说一不二的?娃特别乖,咋弄的
t
tuer
iammaja 发表于 2024-08-29 09:16
是的,我家我和队友都是被父母放养的,一路人生都很顺利,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我俩很多年以来,还以为娃放养就行,还以为凭我俩的基因,娃们轻松就能升学当学霸……RP守恒,被打脸了,我俩就是幸存者偏差。

环境不一样了
c
cloudymind
回复 1楼 Alohasubshine 的帖子
我以为是我发的。我就一个儿子。从小宠到大。结果他说他从小没有动力,大了也不想工作。好好的大厂马公工作丢了。现在无业游民。说是由儿时的创伤引起。现在是治愈期。我说他了他还拉黑我。
玫瑰的故事
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不同时代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两代人成长的时代环境太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在单位家属院长大,有很多小伙伴,外面有山有河,一群孩子是在山间奔跑、河边玩水、一起捉迷藏、玩游戏、打球长大的,那时父母确实管得少。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social media。那时候好像不需要太多努力学习就名列前茅、基本上没有卷的概念。逢年过节都是大家庭一起,很多欢乐。
现在的孩子这一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好的坏的难以辨别;手机以及各种apps在潜在的改变他们的大脑;social media让他们迷失;大多数孩子处在人际封闭的环境里;学业上不得不卷;如果加上ABC这个特殊的记号,他们不得不去handle的就更多:文化差异、很难找到的认同感。。。
不能简单地想当然,说我们当年怎样怎样。。。


w
wsher
我感觉主要是陪伴方式吧,有人觉得溺爱有求必应就是陪伴……虽然很多人意识不到。其实小孩能自己explore的东西就看着就好了。
t
tuer
有风吹过窗棂 发表于 2024-08-28 17:25
是哦 还有什么screen time不限制 交钱的课外活动不想去就不去,我觉得有人对宠娃和溺爱分不清楚。


该内容需要20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b
bellamia
有风吹过窗棂 发表于 2024-08-28 17:25
是哦 还有什么screen time不限制 交钱的课外活动不想去就不去,我觉得有人对宠娃和溺爱分不清楚。

因为溺爱是最轻松的养娃方式啊, 帮孩子做事比教孩子做事容易多了,对孩子permissive比对孩子说no容易太多了。
t
tuer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9 10:04
因为溺爱是最轻松的养娃方式啊, 帮孩子做事比教孩子做事容易多了,对孩子permissive比对孩子说no容易太多了。

对我娃的儿医听了我讲的我们家的育儿方式就是,娃爹对娃太permissive了。
b
bellamia
对我娃的儿医听了我讲的我们家的育儿方式就是,娃爹对娃太permissive了。
tuer 发表于 2024-08-29 10:14

Parenting style基本三种:authoritarian和permissive是两个极端,一个就是以前的my way or Highway,permissive就是you say jump I ask how high:)
中间的也就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不容易最需要consistency的)是authoritative,指父母有权威,但是和孩子bonding也很好,是以爱为基础的,positive的,会听孩子的意见然而final say大方向肯定还是父母把握,有boundary,有原则,孩子look up to parents as role model,有事也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这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和孩子双方的growth),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t
tuer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9 10:21
Parenting style基本三种:authoritarian和permissive是两个极端,一个就是以前的my way or Highway,permissive就是you say jump I ask how high:)
中间的也就是最好的方式是authoritative,指父母有权威,但是和孩子bonding也很好,是以爱为基础的,positive的,会听孩子的意见然而final say大方向肯定还是父母把握,有boundary,有原则。。。这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和孩子双方的growth),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嗯谢谢MM,我娃现在纠正应该还来得及,她本质是个很好的小孩,也很爱家,亲爸妈。
b
bellamia
嗯谢谢MM,我娃现在纠正应该还来得及,她本质是个很好的小孩,也很爱家,亲爸妈。
tuer 发表于 2024-08-29 10:23

养孩子对孩子和父母都是growth,对这点我体会相当深。
另外加一句,父母有authority,说话算话有规矩,能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越没规矩孩子越闹腾
A
Anotherfacet
bye2020 发表于 2024-08-28 16:01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不快乐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童年还是很快乐的
小小雀雀
是网络的问题。 以前那个年代, 心理有毛病的孩子也不少, 但是大家没有办法上网去发泄去说。成年以后 , 慢慢就承受了习惯了。
t
tuer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9 10:25
养孩子对孩子和父母都是growth,对这点我体会相当深。
另外加一句,父母有authority,说话算话有规矩,能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越没规矩孩子越闹腾

嗯好!MM你每次育儿方面的答复我都仔细看,非常感谢!
t
tomjust
“为什么现在养娃父母要纠结陪伴是否高质量,然后养出来的娃一堆问题
这个标题的假设本身就有大的问题,所以引出的结论不成立。 “纠结陪伴是否高质量”并不等于给了娃“高质量的陪伴”,既然不一定给了高质量的陪伴,那出问题很正常。 既然“纠结”,那说明父母连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都不清楚,养出来的娃一推问题就更合理了。 这标题就是一文字游戏,头脑制造的问题,跟实际情况没什么关系。
h
hmitsui
时代在变化
t
tomjust
这个标题的类似表述有:
为什么现在要纠结健康饮食,然后人群中肥胖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在要纠结精神健康,然后精神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然后”用得很有欺骗性,明明没有因果关系,却被明晃晃地暗示了。
2
2wawa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独特的 pros and cons.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流水线的物件需要合适的方法. 我们比父母辈不一定专业知识高, 但是物质和儿童心理学知识肯定是多一些的. 养育孩子的方式不一样而且也得符合现在的social standard 和norm.
o
oldbear1
这代人长大了,很多人都缺乏同理心,这个帖子就是很好的佐证
c
crystalhuang
因为自推娃们长大了成了父母继续推自己做“最好”的父母,而下一代经过基因重组后智商和/或自推力不如父母。
b
birdffly
crystalhuang 发表于 2024-08-29 11:28
因为自推娃们长大了成了父母继续推自己做“最好”的父母,而下一代经过基因重组后智商和/或自推力不如父母。

可以给下一代一个财务自由
t
tomjust
还有一个问题,“高质量的陪伴”是一个很复杂深层次的概念,不是你银行账户里的钱,决定给了就能给。
就跟“真正的爱”一样,很多人小时候没被无条件地接受过,自然不懂得怎么去“爱”孩子,以为嘴巴上喊着“都是为了你好” “我都是因为爱你”,这个“爱”就是现实了吗?
“高质量的陪伴”在大众中,都没进入大部分人的词汇范畴:很多人不知道高质量的陪伴是什么,看到了也当看不到。 少部分接受了这个词汇,会使用和知道说的是什么。 更少一部分的人不光是嘴巴学会了这个词,脑子也学会了,明白了什么是高质量陪伴的精髓。 只有极少数的人,不光嘴巴会了,脑子会了,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子女的时候可以实践出来。
对于一个没有从原生家庭得到“高质量陪伴”的父母,要知道这个词汇,理解这个词汇,到活出这个词汇,至少要十年,而且是日日自省毫不懈怠的十年。
一个概念在嘴里脑里很容易表达和形成,但在生活中要有具体的体验和触动非常不容易。
就像这版上热衷于各种科普的名ID,以为看看review/paper/book,就掌握了真理,就拥有了谈论该话题的绝对话语权,这一切都是头脑的游戏,臆想不等于现实。 会看paper/review/book的人很多,但把这些人仍去开发疫苗/治疗抑郁症病人/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能做到吗?
可以讨论“高质量陪伴”的人很多,就因为可以打出这几个字,就说明她/他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做到高质量陪伴,并有资格申讨高质量陪伴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问题?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1:49
还有一个问题,“高质量的陪伴”是一个很复杂深层次的概念,不是你银行账户里的钱,决定给了就能给。
就跟“真正的爱”一样,很多人小时候没被无条件地接受过,自然不懂得怎么去“爱”孩子,以为嘴巴上喊着“都是为了你好” “我都是因为爱你”,这个“爱”就是现实了吗?
“高质量的陪伴”在大众中,都没进入大部分人的词汇范畴:很多人不知道高质量的陪伴是什么,看到了也当看不到。 少部分接受了这个词汇,会使用和知道说的是什么。 更少一部分的人不光是嘴巴学会了这个词,脑子也学会了,明白了什么是高质量陪伴的精髓。 只有极少数的人,不光嘴巴会了,脑子会了,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子女的时候可以实践出来。
对于一个没有从原生家庭得到“高质量陪伴”的父母,要知道这个词汇,理解这个词汇,到活出这个词汇,至少要十年,而且是日日自省毫不懈怠的十年。
一个概念在嘴里脑里很容易表达和形成,但在生活中要有具体的体验和触动非常不容易。
就像这版上热衷于各种科普的名ID,以为看看review/paper/book,就掌握了真理,就拥有了谈论该话题的绝对话语权,这一切都是头脑的游戏,臆想不等于现实。 会看paper/review/book的人很多,但把这些人仍去开发疫苗/治疗抑郁症病人/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能做到吗?
可以讨论“高质量陪伴”的人很多,就因为可以打出这几个字,就说明她/他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做到高质量陪伴,并有资格申讨高质量陪伴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问题?

说具体一点、到底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C
COHomeSearch
正是现在做父母的人这一代小时候没有经历过正常的parenting 现在才不知道怎么做父母。。trauma 都是代代相传的
i
ismajia
玫瑰的故事 发表于 2024-08-29 09:26
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不同时代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两代人成长的时代环境太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在单位家属院长大,有很多小伙伴,外面有山有河,一群孩子是在山间奔跑、河边玩水、一起捉迷藏、玩游戏、打球长大的,那时父母确实管得少。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social media。那时候好像不需要太多努力学习就名列前茅、基本上没有卷的概念。逢年过节都是大家庭一起,很多欢乐。
现在的孩子这一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好的坏的难以辨别;手机以及各种apps在潜在的改变他们的大脑;social media让他们迷失;大多数孩子处在人际封闭的环境里;学业上不得不卷;如果加上ABC这个特殊的记号,他们不得不去handle的就更多:文化差异、很难找到的认同感。。。
不能简单地想当然,说我们当年怎样怎样。。。



算了吧 现在这边小区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真要出去玩,也可以约到不少玩伴自己在playground玩的, 他们出去么? 还不是都窝在家里各种游戏,躺平之类的.
t
tomjust
说具体一点、到底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9 12:24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c
crystalhuang
birdffly 发表于 2024-08-29 11:29
可以给下一代一个财务自由

嗯,我印象中你在英伟达?是不是已经财务自由了?你觉得学EE前途如何?
y
youyouzou
有风吹过窗棂 发表于 2024-08-28 17:21
回复 11楼 bellamia 的帖子
那帖子太可怕,各个还引以为豪,十几岁还要陪睡,五岁还要喂饭,孩子起床晚了家长帮着给请假偶尔还撒谎…

啥帖子?
L
Lisally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2:53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多谢推荐!
y
youyouzou
tuer 发表于 2024-08-29 09:22
借着帖子问个问题,为啥白人妈在孩子面前就是说一不二的?娃特别乖,咋弄的

因为能做到,自然孩子就被训练了。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2:53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多谢分享! présence很重要
y
youyouzou
回复 55楼 tuer 的帖子
三观不合,娃在父母观念冲突之中,总是会现选让自己容易的那个父母,也就是低标准的那个。
慈“母”多败儿,都是(娃)人性决定的。“母”是个placeholder, 可以是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任何一个护着娃的长辈。
父母育儿观念一致,对娃品行要求严格,有对娃放养宽松但不放思想交流的这种,可遇不可求。 娃是啥命,真心老天给啥父亩决定了太多。


大衣被禁
tuer 发表于 2024-08-29 10:14
对我娃的儿医听了我讲的我们家的育儿方式就是,娃爹对娃太permissive了。

我老公跟你老公差不多。 我觉得吧,你要管理老公。如果他的行为像个10岁小孩,你就把他当成10岁小孩子用。 如果不能管理,可以考虑离婚。
y
youyouzou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8-29 10:21
Parenting style基本三种:authoritarian和permissive是两个极端,一个就是以前的my way or Highway,permissive就是you say jump I ask how high:)
中间的也就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不容易最需要consistency的)是authoritative,指父母有权威,但是和孩子bonding也很好,是以爱为基础的,positive的,会听孩子的意见然而final say大方向肯定还是父母把握,有boundary,有原则,孩子look up to parents as role model,有事也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这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和孩子双方的growth),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1
自己做不到 😢
扶苏
有求必应不是好的养育模式。怕孩子不开心,更不是好的养育模式。其实网上的资讯非常多。快乐教育早已经被指出各种问题了。做父母的只要有心就能找到许多讯息。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2:53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如何做到present?
s
summermiao
现在小孩抑郁跟爸妈不一定有关,但绝大部分跟社交媒体有关。Zuckerberg听证的时候一个人说的没错,你手上有血,maybe not intentionally but you do.
b
bellamia
有求必应不是好的养育模式。怕孩子不开心,更不是好的养育模式。其实网上的资讯非常多。快乐教育早已经被指出各种问题了。做父母的只要有心就能找到许多讯息。
扶苏 发表于 2024-08-29 13:18

一个“怕”字完美的诠释了问题的根源
在这里看过不少父母求助的帖子,一个共同点是“我怕孩子。。。。”,这个怕既说明了父母把孩子放在了center of universe的位置,这个不多说都懂;同时也说明了父母没有把孩子看作和自己平等的“grownups”,虽然看似是父母在“哄着”孩子,其实对孩子没有尊重和信任。孩子虽然并不是成年人,但是并不等于他们没有沟通和理解的能力,相反我觉得当父母把孩子作为成熟的人来对待的时候,和孩子平等平静沟通的时候,你会惊讶孩子有多成熟懂事,因为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多说一句关于快乐教育,或者gentle parenting吧,人不需要一直快乐,那样感知快乐的threshold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快乐,正常的挫折,伤心,不愉快,无聊,被嫌弃,甚至被欺负。。。都对孩子的成长是健康的,尤其对resilience的培养。
t
tomjust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9 13:33
如何做到present?

Present又涉及一个宏大的概念,简单来说是“生活在此时此地”,具体是所有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人、事、感受和环境,而不是在自己头脑的记忆、分析和推论中。
Be present才可能做到第一条,这里的pause是pause头脑中水流一样的念头,完全地去觉知孩子的需求(看见),然后才可能精准回应。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大部分人的头脑里都是不停的念头,比如我等会儿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想要孩子做到什么成就,为什么那个人那么说那么做,他肯定有什么阴谋等等。
大脑有自己的惯性,不是你想改变思维方式就能立马改的,比如《象与骑象人》,骑象人不是唯一主宰,那头象怎么运作更重要。
t
tuer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4-08-29 13:16
我老公跟你老公差不多。 我觉得吧,你要管理老公。如果他的行为像个10岁小孩,你就把他当成10岁小孩子用。 如果不能管理,可以考虑离婚。

忍住没笑,还真是,当10岁小孩用可以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3:49
Present又涉及一个宏大的概念,简单来说是“生活在此时此地”,具体是所有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人、事、感受和环境,而不是在自己头脑的记忆、分析和推论中。
Be present才可能做到第一条,这里的pause是pause头脑中水流一样的念头,完全地去觉知孩子的需求(看见),然后才可能精准回应。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大部分人的头脑里都是不停的念头,比如我等会儿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想要孩子做到什么成就,为什么那个人那么说那么做,他肯定有什么阴谋等等。
大脑有自己的惯性,不是你想改变思维方式就能立马改的,比如《象与骑象人》,骑象人不是唯一主宰,那头象怎么运作更重要。

我育儿最大问题就是急!没法静下来活着当下
b
bellamia
ismajia 发表于 2024-08-29 12:51
算了吧 现在这边小区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真要出去玩,也可以约到不少玩伴自己在playground玩的, 他们出去么? 还不是都窝在家里各种游戏,躺平之类的.

这不能够怪孩子,不信你问一下这里的家长有几个可以允许孩子自己出去玩
b
bellamia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9 13:53
我育儿最大问题就是急!没法静下来活着当下

你着急干嘛?:)
K
Kirakira2020
因为现在很多所谓的高质量陪伴也就是物质上的满足和一些表层的陪伴(陪读书陪学习)。美国是个丛林社会,从小把孩子呵护的太好,不给他们淋雨的机会,以后吃苦的事情多的是,很多事只是还没到这一步而已。也就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的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这批小孩现在也大多还在学校,没有进到社会里去。
t
tomjust
Alohasubshine 发表于 2024-08-29 13:53
我育儿最大问题就是急!没法静下来活着当下

能意识到的情绪“急”就已经不容易了。
人脑的习惯性思维要看见明显的完全改变,一般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年龄的四分之一,当你2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问题,7年后可能脱胎换骨;如果40岁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到50岁的时候可能焕然一新。
每天努力一点点,瑜伽,散步,露营,接近大自然,沉浸在正能量中。只要感受过一瞬间的“活在当下”,都会被它吸引,想感受很多。
H
High.ee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2:53
Daniel Siegel是我非常喜欢的育儿作者,他的书给了我很多清明和力量,其中就有一本《高质量陪伴》The power of showing up:How Parental Presence Shapes Who Our Kids Become and How Their Brains Get Wired 他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标题的presence不是肉身在就行,而是心在不在,心要在,那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还有五个高质量陪伴的具体做法,来源于网络: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对于华人父母来说,要他们“放弃主导”就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社会氛围和从长辈那里继承到的无意识的焦虑情绪,就导致了超强的控制欲,让父母放弃主导就跟要了父母的命一样。 父母表面的“溺爱”背后是一种控制欲,让孩子长成废人,父母才可以一辈子控制孩子。

厚着脸皮说,我还真做到不少。 所以孩子还是原本的样子,普娃就是普娃。
V
VV_CC
bye2020 发表于 2024-08-28 16:01
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然而我选择默默承受,也长大了,没长歪,我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错吗?

如果导致了LZ说的结果 就是有错 因为你的论点重心是你想 所以你是满足自己的私欲的快乐 你觉得你这样做你爽了 结果孩子到头有LZ说的问题 倒霉的不仅是你 还是你孩子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4:09
能意识到的情绪“急”就已经不容易了。
人脑的习惯性思维要看见明显的完全改变,一般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年龄的四分之一,当你2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问题,7年后可能脱胎换骨;如果40岁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到50岁的时候可能焕然一新。
每天努力一点点,瑜伽,散步,露营,接近大自然,沉浸在正能量中。只要感受过一瞬间的“活在当下”,都会被它吸引,想感受很多。

我急主要是有一堆事我要做,要上班,以前光路上来回奔波就要三小时,晚上回家做饭吃饭打扫就得准备睡觉了。所以看到娃推着到要半夜了作业还没做自然就急啦。我家可能属于陪伴都很少的,不要谈质量了
A
Alohasubshine
tomjust 发表于 2024-08-29 14:09
能意识到的情绪“急”就已经不容易了。
人脑的习惯性思维要看见明显的完全改变,一般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年龄的四分之一,当你2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问题,7年后可能脱胎换骨;如果40岁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到50岁的时候可能焕然一新。
每天努力一点点,瑜伽,散步,露营,接近大自然,沉浸在正能量中。只要感受过一瞬间的“活在当下”,都会被它吸引,想感受很多。

我一直到最近才觉得自己思维方式有问题、之前属于太过于原始,只顾自己感受,和人对话不能摸到对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