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dretes 发表于 2024-08-18 22:20 10年前,我们采访过一位学生,那时他还在上海中学国际部就读,不仅IB满分,还选修了15门AP课程,一度刷新了学校的历史纪录,并顺利拿到了剑桥大学offer。 一转眼十年过去,他已经从MIT博士毕业,还在25岁的年纪,从近2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上了哈佛助理教授,如今在哈佛商学院讲授数据分析课程。 左图:十年前接受采访的Michael 右图:十年后,Michael在哈佛校园 他的履历,听上去简直就是国际教育赛道最优秀孩子的成长范本。 可是,当我们联系到这位主人公,Michael,和他聊了聊自己这十年的留学、科研和求职经历,才发现,在这一路名校光环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挣扎和焦虑。 他的成长经历、在英美两国顶级学府的求学、实习和求职感悟,都能给后来者,尤其是同样走在国际教育这条路上的学生,诸多启发。 Michael 应聘哈佛教职, 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2年前,正在MIT读博的Michael,看到哈佛大学招聘的消息。 按照要求,他准备好阐述自己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的个人简历,并挑选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2-3篇科研论文,以及3-4篇推荐信,一股脑儿发了过去。 “一般来说,应聘基础学科的教授岗位,比如数学系、物理学系教授,至少要做过三轮博士后,每一轮需要2-3年时间,而且竞争非常激烈。”Michael介绍说。 Michael申请的商学院教职岗位,虽不如基础学科那么竞争激烈,但也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200位候选人,最终录取率差不多是0.5%,他开玩笑说,“比我高中时申请哈佛大学难多了。” 在经历几轮面试初筛后,候选人中的胜出者会被请去做现场报告。那一天里,还会有20-30个小型Meeting,相当于全天候面试。 Michael没想到,自己真的收到了哈佛发来的录取邮件,成功应聘成为这所顶级学府的助理教授。年仅25岁的年纪,让很多哈佛老教授,惊掉了下巴。 如此年轻、且几乎没有大学教职经验的他,究竟是怎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 Michael谦虚地表示,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大家科研实力都差不多,很难量化和比较,背后还是有运气成分的。 他很庆幸自己的博士专业是运筹学,主要做技术和算法上的研究,而算法研究,是很多美国大学的着力发展方向,职位空缺会多一些,相对没那么卷。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还不错的博士研究项目,毕业前尝试申请30-50所美国大学的教职,起码会收到保底校的offer;运气不错的话,会拿到3-5份offer。” 至于能被哈佛青睐,Michael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对学校来说很有吸引力。 博士期间的Michael 运筹学专业需要将算法和模型,落地到实际应用中,区别就在于不同学生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尝试和能源行业相结合、有的人做航空业、汽车行业,还有人做农业... 而Michael一直对医疗行业感兴趣。他并非只是发了几篇相关论文,而是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和医疗相关的研究项目,并运用到实际中。 剑桥本科期间,他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做了一个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模型; 在MIT,他有一位同学是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两人合作将数学模型,运用到病情筛查、手术的改进、设备的优化等方面; 读博时,新冠疫情爆发,他设计出新冠疫情预测模型,为政府、医院、医疗机构提供了决策支持,并收到了来自白宫的感谢信..... 这些经历,为他的履历添了不少亮色。 在Michae眼里,自己并非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他习惯于反思,经常会思考一些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样的思维习惯,也让他在毕业后的十年里受益匪浅,并帮助他在是否读博、选择什么就业和科研方向等选择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比如,在申请哈佛教职前,他已经对自己为什么要进医疗行业;未来5-10年计划做什么;想要推动医疗行业发生怎样的变革...都有系统性的思考。 他观察发现,很多留学生的技术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为什么要做这类研究欠缺考虑,“其实就是没把自己想清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放弃顶尖投行 用数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时间回到十年前,那时,Michael心中的梦校是MIT。这十年里,他是如何从数学系,转战运筹学,还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 他的答案是,做好眼下该做的事情,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机会并不时时都有,那也没关系,That’s not the right time。但我相信,一直往前走,就会有好事发生。” 一直往前走的Michael,也经历过很多学生都有的迷茫和挣扎。 高中时期,他曾凭借IB满分、15门AP选修(仅有一门是4分,其余都是5分)的出色成绩,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伯克利等一众美国顶尖大学乃至藤校的offer,却很遗憾地和MIT失之交臂。 辗转反侧下,自幼喜爱数学的他,最终选择前往英国,就读剑桥大学数学系。 虽说是剑桥是世界一等一的学府,可在Michael和很多首选美国的学生看来,英国的大学多少有点保守、落伍了,不如美国那般开放、多元、生机勃勃,这让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好在,Michael并没有心灰意冷太久,而是很快就投入到了挑战性极高的剑桥数学系学习中。 与此同时,他也并非盲目学习,而是始终思考、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自己喜爱数学,并不是痴迷数学这门学科本身,而是享受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实现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课余时间,Michael(最右)和剑桥的同学 成功排演话剧《茶馆》,被BBC采访报道 但未来要用数学来干些什么?他还没想清楚。 和很多学生一样,他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无迷茫:高中时期,他曾对医学感兴趣,想过做一名医生,但是自觉拿不了手术刀...... 大学阶段,他也和很多同学一样,拼命挤进那些最受欢迎、名校生扎堆的大公司实习,将投行、咨询、科技等行业,都试了个遍。 想要申请到这些头部公司的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他也曾为了一个宝贵的跨国实习机会,付出了很多努力,经历了多轮面试,直到临行前,突然被通知取消实习,这让他一度焦虑失眠。 最终,临近毕业的Michael,以剑桥一等荣誉学位、光鲜的实习履历,收到了来自顶尖投行、著名科技公司的offer,薪资非常诱人。 Michael(右)以一等荣誉学位从剑桥本科毕业 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心中升起的那个声音是:去MIT深造,读运筹学专业。 Michael也是偶然间,因为大二时跟着导师做和埃博拉病毒相关的数据模型,才了解到了这个博士阶段才有的小众专业。 这段项目经历,意外为Michael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也完美匹配了Michael的兴趣:以数学为工具,实现在其他行业的运用,比如医疗领域。 “很后悔,怎么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专业,真是相见恨晚。”Michael欣喜地发现,目前全世界运筹学发展得最好的学校、也是最早成立该专业的学校,正是MIT。 命运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圆,虽然晚了几年,他还是来到了曾经的梦校。 不曾想,MIT读博期间新冠疫情爆发,校园关闭,Michael的计划全被打乱。焦虑中,他决定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 疫情期间的Michael 因为有本科阶段的埃博拉项目经验,Michael主动向导师请缨,要贡献自己的所学,设计出一个帮助预测疫情的数据模型。 “从3月7号第一版模型上线,一直到七八月份,我基本上都在研究数据和建模,每周工作时长不低于100个小时。” 他介绍说,过去传染病的防控,往往仅限于传染病学专业的工作;但现在,通过优化数据模型,可以更精准地实现预测,提供防疫决策。 比如,医院每一天需要准备多少床位、呼吸机该怎么分配;疫苗该如何分配、疫苗生产的选址;乃至美联储是否需要降息...... 这也意味着,他需要和美国疾控中心、美国紧急管理处、医院、药企、美联储等进行多方合作沟通。 经此一疫,Michael不仅收到了来自白宫的感谢信,也真切感受到,运筹学在优化决策上的作用。 Michael(左)和剑桥教授 Michael和剑桥同学在一起讨论 故事的另一面 “普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这次,我们也联系了Michael的母亲,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这位堪称精英教育成功范本的大男孩,如何成长为今天的他。 Michael硕士毕业,和父母在MIT合影 没想到,在妈妈眼里,Michael完全就是一个“普娃”: 小初阶段,成绩一直都处于中游,除了在数学上小有天赋,语文和英语都不冒尖。 可到了高中阶段,他却像一匹黑马,GPA冲进年级前十,还拿下IB满分、15门AP。 逆袭是怎么发生的? 聊起孩子的成长,Michael妈妈表示,自己一直坚持“扬长避短”,不去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大环境往往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她完全接纳孩子在数学以外的学科,存在短板这一事实。 “小时候的Michael,经常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捧着一本数学书在看。旁人可能难以想象,这个看上去学霸范儿的小男孩,可能语文考试还没及格。”Michael妈妈笑着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孩子在其他学科上的成长。Michael是小学二年级跟着妈妈从温哥华回到上海读书,只能从最简单拼音、汉字开始学起。 即便如此,她也坚持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让他按照既定的节奏,不骄不躁,日积月累。 在时光的雕琢下,Michael妈妈欣喜地看见,Michael已然成长为一位双语双文化人才。 在一众世界顶级学府,他可以用接近母语的英文水平,在生活和学术领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的中文表达在留学生中也属于佼佼者,日常还在公众号上写作,探讨自己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对于接受国际教育教育的孩子来说,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海外无论是求学、求职,还是建立人脉社交资源,都需要孩子有真正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Michael妈妈发现,孩子身边不乏一些很优秀的同龄人,他们专业能力很强,却因为语言能力不足,难以真正融入海外,失去很多宝贵机会。 Michael和导师之间的学术讨论 除此以外,Michael妈妈也很注重,在运动和艺术中培养孩子的耐力。 不同于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年幼时,一股脑儿报很多兴趣班,Michael妈妈则坚持“少而精”。在她看来,如果孩子选定了一行,就要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是一种“耐力”的培养。 小时候,Michael的兴趣班,基本上只有两个——游泳和钢琴。 小学阶段,他有幸被选进了游泳校队。虽不指望走特长生道路,他还是每天坚持训练2个小时,寒暑假还要参加集训。 不指望出成绩、完全将体育运动当成对毅力的磨练,这样一心态,也养成了Michael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钢琴学习也是如此。一位温哥华的钢琴老师,曾提醒Michael妈妈,“孩子没必要太早学琴,男孩子更要推迟一点”。因此,Michael从7岁才开始学琴。妈妈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将每日练琴变成一种习惯,不要半途而废。 如今,钢琴已经成了Michael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在剑桥读书,还是在波士顿求学,他都觉得空气中不能少了钢琴的音符。
newtech 发表于 2024-08-19 06:49 纯好奇:一般来说,网上写这种对于一个人又找图配图又有大量的文字的小文章,作者是谁又要干什么呢?
bluecrab 发表于 2024-08-19 13:43 一篇文章而已,底下酸倒一片。
birdffly 发表于 2024-08-19 13:44 真不是酸。。。是有点可怜他。。。
Littlepony2020 发表于 2024-08-19 14:09 为什么可怜。是个很有理想的年轻人。
hrNetworkId_123 发表于 2024-08-19 14:21 也可能是想回国走娱乐圈。 总之是有点动机的。
一转眼十年过去,他已经从MIT博士毕业,还在25岁的年纪,从近2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上了哈佛助理教授,如今在哈佛商学院讲授数据分析课程。
左图:十年前接受采访的Michael 右图:十年后,Michael在哈佛校园
他的履历,听上去简直就是国际教育赛道最优秀孩子的成长范本。
可是,当我们联系到这位主人公,Michael,和他聊了聊自己这十年的留学、科研和求职经历,才发现,在这一路名校光环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挣扎和焦虑。
他的成长经历、在英美两国顶级学府的求学、实习和求职感悟,都能给后来者,尤其是同样走在国际教育这条路上的学生,诸多启发。
Michael
应聘哈佛教职, 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2年前,正在MIT读博的Michael,看到哈佛大学招聘的消息。
按照要求,他准备好阐述自己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的个人简历,并挑选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2-3篇科研论文,以及3-4篇推荐信,一股脑儿发了过去。
“一般来说,应聘基础学科的教授岗位,比如数学系、物理学系教授,至少要做过三轮博士后,每一轮需要2-3年时间,而且竞争非常激烈。”Michael介绍说。
Michael申请的商学院教职岗位,虽不如基础学科那么竞争激烈,但也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200位候选人,最终录取率差不多是0.5%,他开玩笑说,“比我高中时申请哈佛大学难多了。”
在经历几轮面试初筛后,候选人中的胜出者会被请去做现场报告。那一天里,还会有20-30个小型Meeting,相当于全天候面试。
Michael没想到,自己真的收到了哈佛发来的录取邮件,成功应聘成为这所顶级学府的助理教授。年仅25岁的年纪,让很多哈佛老教授,惊掉了下巴。
如此年轻、且几乎没有大学教职经验的他,究竟是怎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
Michael谦虚地表示,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大家科研实力都差不多,很难量化和比较,背后还是有运气成分的。
他很庆幸自己的博士专业是运筹学,主要做技术和算法上的研究,而算法研究,是很多美国大学的着力发展方向,职位空缺会多一些,相对没那么卷。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还不错的博士研究项目,毕业前尝试申请30-50所美国大学的教职,起码会收到保底校的offer;运气不错的话,会拿到3-5份offer。”
至于能被哈佛青睐,Michael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对学校来说很有吸引力。
博士期间的Michael
运筹学专业需要将算法和模型,落地到实际应用中,区别就在于不同学生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尝试和能源行业相结合、有的人做航空业、汽车行业,还有人做农业...
而Michael一直对医疗行业感兴趣。他并非只是发了几篇相关论文,而是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和医疗相关的研究项目,并运用到实际中。
剑桥本科期间,他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做了一个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模型;
在MIT,他有一位同学是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两人合作将数学模型,运用到病情筛查、手术的改进、设备的优化等方面;
读博时,新冠疫情爆发,他设计出新冠疫情预测模型,为政府、医院、医疗机构提供了决策支持,并收到了来自白宫的感谢信.....
这些经历,为他的履历添了不少亮色。
在Michae眼里,自己并非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他习惯于反思,经常会思考一些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样的思维习惯,也让他在毕业后的十年里受益匪浅,并帮助他在是否读博、选择什么就业和科研方向等选择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比如,在申请哈佛教职前,他已经对自己为什么要进医疗行业;未来5-10年计划做什么;想要推动医疗行业发生怎样的变革...都有系统性的思考。
他观察发现,很多留学生的技术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为什么要做这类研究欠缺考虑,“其实就是没把自己想清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放弃顶尖投行 用数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时间回到十年前,那时,Michael心中的梦校是MIT。这十年里,他是如何从数学系,转战运筹学,还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
他的答案是,做好眼下该做的事情,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机会并不时时都有,那也没关系,That’s not the right time。但我相信,一直往前走,就会有好事发生。”
一直往前走的Michael,也经历过很多学生都有的迷茫和挣扎。
高中时期,他曾凭借IB满分、15门AP选修(仅有一门是4分,其余都是5分)的出色成绩,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伯克利等一众美国顶尖大学乃至藤校的offer,却很遗憾地和MIT失之交臂。
辗转反侧下,自幼喜爱数学的他,最终选择前往英国,就读剑桥大学数学系。
虽说是剑桥是世界一等一的学府,可在Michael和很多首选美国的学生看来,英国的大学多少有点保守、落伍了,不如美国那般开放、多元、生机勃勃,这让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好在,Michael并没有心灰意冷太久,而是很快就投入到了挑战性极高的剑桥数学系学习中。
与此同时,他也并非盲目学习,而是始终思考、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自己喜爱数学,并不是痴迷数学这门学科本身,而是享受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实现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课余时间,Michael(最右)和剑桥的同学 成功排演话剧《茶馆》,被BBC采访报道
但未来要用数学来干些什么?他还没想清楚。
和很多学生一样,他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无迷茫:高中时期,他曾对医学感兴趣,想过做一名医生,但是自觉拿不了手术刀......
大学阶段,他也和很多同学一样,拼命挤进那些最受欢迎、名校生扎堆的大公司实习,将投行、咨询、科技等行业,都试了个遍。
想要申请到这些头部公司的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他也曾为了一个宝贵的跨国实习机会,付出了很多努力,经历了多轮面试,直到临行前,突然被通知取消实习,这让他一度焦虑失眠。
最终,临近毕业的Michael,以剑桥一等荣誉学位、光鲜的实习履历,收到了来自顶尖投行、著名科技公司的offer,薪资非常诱人。
Michael(右)以一等荣誉学位从剑桥本科毕业
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心中升起的那个声音是:去MIT深造,读运筹学专业。
Michael也是偶然间,因为大二时跟着导师做和埃博拉病毒相关的数据模型,才了解到了这个博士阶段才有的小众专业。
这段项目经历,意外为Michael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也完美匹配了Michael的兴趣:以数学为工具,实现在其他行业的运用,比如医疗领域。
“很后悔,怎么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专业,真是相见恨晚。”Michael欣喜地发现,目前全世界运筹学发展得最好的学校、也是最早成立该专业的学校,正是MIT。
命运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圆,虽然晚了几年,他还是来到了曾经的梦校。
不曾想,MIT读博期间新冠疫情爆发,校园关闭,Michael的计划全被打乱。焦虑中,他决定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
疫情期间的Michael
因为有本科阶段的埃博拉项目经验,Michael主动向导师请缨,要贡献自己的所学,设计出一个帮助预测疫情的数据模型。
“从3月7号第一版模型上线,一直到七八月份,我基本上都在研究数据和建模,每周工作时长不低于100个小时。”
他介绍说,过去传染病的防控,往往仅限于传染病学专业的工作;但现在,通过优化数据模型,可以更精准地实现预测,提供防疫决策。
比如,医院每一天需要准备多少床位、呼吸机该怎么分配;疫苗该如何分配、疫苗生产的选址;乃至美联储是否需要降息......
这也意味着,他需要和美国疾控中心、美国紧急管理处、医院、药企、美联储等进行多方合作沟通。
经此一疫,Michael不仅收到了来自白宫的感谢信,也真切感受到,运筹学在优化决策上的作用。
Michael(左)和剑桥教授
Michael和剑桥同学在一起讨论
故事的另一面 “普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这次,我们也联系了Michael的母亲,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这位堪称精英教育成功范本的大男孩,如何成长为今天的他。
Michael硕士毕业,和父母在MIT合影
没想到,在妈妈眼里,Michael完全就是一个“普娃”:
小初阶段,成绩一直都处于中游,除了在数学上小有天赋,语文和英语都不冒尖。
可到了高中阶段,他却像一匹黑马,GPA冲进年级前十,还拿下IB满分、15门AP。
逆袭是怎么发生的?
聊起孩子的成长,Michael妈妈表示,自己一直坚持“扬长避短”,不去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大环境往往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她完全接纳孩子在数学以外的学科,存在短板这一事实。
“小时候的Michael,经常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捧着一本数学书在看。旁人可能难以想象,这个看上去学霸范儿的小男孩,可能语文考试还没及格。”Michael妈妈笑着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孩子在其他学科上的成长。Michael是小学二年级跟着妈妈从温哥华回到上海读书,只能从最简单拼音、汉字开始学起。
即便如此,她也坚持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让他按照既定的节奏,不骄不躁,日积月累。
在时光的雕琢下,Michael妈妈欣喜地看见,Michael已然成长为一位双语双文化人才。
在一众世界顶级学府,他可以用接近母语的英文水平,在生活和学术领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的中文表达在留学生中也属于佼佼者,日常还在公众号上写作,探讨自己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对于接受国际教育教育的孩子来说,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海外无论是求学、求职,还是建立人脉社交资源,都需要孩子有真正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Michael妈妈发现,孩子身边不乏一些很优秀的同龄人,他们专业能力很强,却因为语言能力不足,难以真正融入海外,失去很多宝贵机会。
Michael和导师之间的学术讨论
除此以外,Michael妈妈也很注重,在运动和艺术中培养孩子的耐力。
不同于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年幼时,一股脑儿报很多兴趣班,Michael妈妈则坚持“少而精”。在她看来,如果孩子选定了一行,就要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是一种“耐力”的培养。
小时候,Michael的兴趣班,基本上只有两个——游泳和钢琴。
小学阶段,他有幸被选进了游泳校队。虽不指望走特长生道路,他还是每天坚持训练2个小时,寒暑假还要参加集训。
不指望出成绩、完全将体育运动当成对毅力的磨练,这样一心态,也养成了Michael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钢琴学习也是如此。一位温哥华的钢琴老师,曾提醒Michael妈妈,“孩子没必要太早学琴,男孩子更要推迟一点”。因此,Michael从7岁才开始学琴。妈妈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将每日练琴变成一种习惯,不要半途而废。
如今,钢琴已经成了Michael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在剑桥读书,还是在波士顿求学,他都觉得空气中不能少了钢琴的音符。
纯好奇:一般来说,网上写这种对于一个人又找图配图又有大量的文字的小文章,作者是谁又要干什么呢?
文章这么大的开篇,最后一句落到钢琴上。。。 结合小编写作水平这么乱,我猜测是推钢琴的广告?
可能是征婚广告。
“一般来说,应聘基础学科的教授岗位,比如数学系、物理学系教授,至少要做过三轮博士后,每一轮需要2-3年时间,而且竞争非常激烈。”Michael介绍说
这个是真的吗?
真不是酸。。。是有点可怜他。。。
这位看来是哈佛的系主任或者校长,这么同情学校老师的。
要申eb1吧。需要大量报道来吹一下,呵呵。
为什么可怜。是个很有理想的年轻人。
毒鸡汤。。。谁爱和谁喝。。。
总之是有点动机的。
这个性价比高。。。
看面相有渣男潜质。适合嫁到富贵人家,有强大气场的妻子才可以吧。就不要霍霍没背景的小家碧玉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