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123 发表于 2024-08-05 22:33 最惨的难道不是陆志韦?早早就被打成里通外国,文革期间惨死
LamourEstIci 发表于 2024-08-05 18:30 https://youtu.be/5Zg_yCgEQmo?t=580
hualihu 发表于 2024-08-06 10:00 巫回美国亏死了。只能意淫过好日子。不过基因牛逼 真能活。 我俩迁入猎人森林公寓将近二十年了,这是结婚以来居住时间最长,生活最稳定的时期。我俩的“一室一厅藏拙处”是八层楼上一个朝东的单元,晴朗的早晨,蓝天白云,我可以从床上看日出,到凉台上看郁郁??的森林,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肢体,心旷神怡。 我俩持有联邦医疗证(Medicare),和维州医疗证(Medicaid),多年来一直享受全面公费医疗。同时还享有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五百○四美元,食品补助费一百馀美元。 我俩享有家庭服务护理,每周八十二小时,每天来全面照顾我俩的生活,包括烹饪、卫生、安全等等。 我俩不会开车,外出医疗、採购等活动需要用车,均可由县老年科提供。如需前往大华府,则由大华府机构Metro Access提供。 公寓还设有一位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者),协助老人们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目前的一位,Lyneete Jacob女士,虽已抱了外孙,仍精力充沛,事无巨细,均认真负责处理。有一次,我用的四轮助行器(walker)的一个轮子坏了,我不知怎么办,她立即打了几个电话採购,当天轮子就送来了。她立即亲自动手,把轮子装上。我正要把助行器推走,她却说:“那怎么行!我送上去。”她这种爱人敬业的精神,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1951年新年,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应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赵萝蕤要求,邀请巫宁坤回国任教。巫宁坤于尚未完成博士论文之时毅然决定回国任教。1951年7月18日早晨,登上驶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芝大同学李政道等人为其送行。
八月中旬,从广州乘火车经上海抵达北京,赵萝蕤亲自来前门火车站迎接。在燕京大学期间,巫宁坤经历了思想改造运动和三反运动,并目睹了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教授赵紫宸、张东荪和赵萝蕤等人受到批判。
1951年11月初,改任南开大学教授,任教期间与李怡楷结婚,并在肃反运动中因莫须有的“ABC”反革命集团受到冲击。 1954年,翻译的《白求恩大夫的故事》一书在上海出版。1956年夏初,调任北京外事干部学校工作。 1957年因在双百运动时批评时政,后在反右运动时被划为“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 1958年4月17日下午,巫宁坤被送往北京市第一监狱,即“半步桥监狱”。 1958年6月,被送往黑龙江省北大荒兴凯湖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1960年10月26日,被转移至河北省清河农场的三分场(又称宁河农场)。期间负责定期埋葬死于饥荒者的尸体。 1961年6月30日保外就医。 1962年前往安徽大学任教。文革开始后继续受到各种批斗,被关“牛棚”。 1970年4月底,出了“牛棚”的巫宁坤又被取消了职工待遇,全家被下放到生产队劳动。九一三事件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再一次提上日程,经省革委会文教副主任杨效椿和安徽师范大学校长魏心一的努力,1974年1月底,巫宁坤被调到安徽师范大学任教。1979年5月回北京到已改称国际关系学院的原单位办理“右派”改正。1980年夏,受《世界文学》邀请,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
1991年退休后,偕夫人和儿女离开中国大陆,前往美国定居。1993年初《一滴泪》以英文在美国纽约出版,记录了巫家三代人在中国大陆数十年的亲身经历,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同年六月,在伦敦发行。稍后,日、韩、瑞典文版相继问世。由于该书中的部分内容令国际关系学院一些有职有权的老同志们无法接受,学院强行砸开巫宁坤家的大门,收回住房,并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份起停发巫宁坤与妻子二人的退休费。
2019年8月10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9岁。
卢刚,
还有方荔枝。。。 估计最恨他的就是方了。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2/39159.htm 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第20次航班乘员名单编号
刚google到一篇纽约时报中文版巫的学生写的文章,说80年代在国关巫很年轻呀
历史从来不会停止,历史总在继续上演。
都一样惨,就不要比来比去啦。
他家的情况有点像香港的那个诺奖获得者,高锟,也是上海人,家里也是江南名士级别。小时候就住上海的花园洋房,学习英语和法语
智商测验
我俩迁入猎人森林公寓将近二十年了,这是结婚以来居住时间最长,生活最稳定的时期。我俩的“一室一厅藏拙处”是八层楼上一个朝东的单元,晴朗的早晨,蓝天白云,我可以从床上看日出,到凉台上看郁郁??的森林,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肢体,心旷神怡。 我俩持有联邦医疗证(Medicare),和维州医疗证(Medicaid),多年来一直享受全面公费医疗。同时还享有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五百○四美元,食品补助费一百馀美元。 我俩享有家庭服务护理,每周八十二小时,每天来全面照顾我俩的生活,包括烹饪、卫生、安全等等。 我俩不会开车,外出医疗、採购等活动需要用车,均可由县老年科提供。如需前往大华府,则由大华府机构Metro Access提供。 公寓还设有一位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者),协助老人们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目前的一位,Lyneete Jacob女士,虽已抱了外孙,仍精力充沛,事无巨细,均认真负责处理。有一次,我用的四轮助行器(walker)的一个轮子坏了,我不知怎么办,她立即打了几个电话採购,当天轮子就送来了。她立即亲自动手,把轮子装上。我正要把助行器推走,她却说:“那怎么行!我送上去。”她这种爱人敬业的精神,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啊,本来已经熬过了寒冬,留在国内应该是省部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