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疫情之后差不多5年第一次回国,上头有点厉害。最后一点深有感触,我回国滴滴开过一片普通的街道,一个接一个的小商店,文具店,奶茶店,麻辣烫,便利店,everything within arm length. 高中的时候每天骑车在这样的街道, 年轻的时候哪里知道珍惜呢,一心向往电视里的美国生活。现在生活在美国农村叫天天不灵,出门都是树,ubereats送一杯咖啡2-30,还得一小时。进城务工commute 90分钟,本来都打算搬城里了,看房的时候一个block 遇到3个homeless 冲你喊,我是习惯了不怕,娃吓哭了,唉。
走进去,那老板,四十左右,低头在看书,又是很感慨,毕竟我看到的是人人低头刷手机。
茶馆里就四张很小的桌椅,四壁全是书,没有顾客。
我就好奇问他你这个赚钱吗?他很温和的笑笑说,他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自己开心。
然后就聊了起来,他是在丹麦留学过几年的,好不容易拿到学位,找工作很难,就放弃了。又去了西班牙一阵子,总觉得哪里都安放不了自己,就回国了,靠父母的关系在银行工作了几年,后来他父母过世了,留给他几百万的房产,他都卖了,存银行吃利息,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也没有特别想做的事,于是干脆开了一个茶馆,自己每天读书养鱼养鸟,有客人来就泡茶,没人来也不急。他也不喜欢拍抖音之类的给自己推广,每天起来很晚,不需要做饭,街上小吃店随便哪个都能凑合一顿。而且他的店都不需要交月租,是他父母以前过户给他的一种房卡房,每年交给房管局两千多的管理费,这种房子没有产权但是有居住权。他自己住里间,每周有阿姨来打扫。
他说他现在很适意,每天平和快乐,单身没有家庭负担,天天看看书,他目前在看一本江村经济,费孝通的书,是讲很久以前的苏南一带的村落的人的生活与经济。他说自己是成不了才的人,是个庸人,过好自己不要给别人负担就行,我就说你应该感谢父母给了你经济支持,否则你还是要去为五斗米折腰。他也承认,说亏欠爹娘,眼圈也红了,说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不作妖,不闹事,安安静静走完一生,他父母九泉之下也不会觉得太丢脸。
他又瘦又高的,看着很斯文,也挺世故的样子,还有一种我们这地方长大的人特有的故作聪明的骄傲劲。
回家的路上,微微起风,柳树飘逸,河里还有游船,景观灯做得很抒情了,每隔几步就有仿古人雕塑,到处都有刻着诗的石碑,什么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这些诗我小时候都没有背过,觉得很新鲜。当然,电瓶车络绎不绝,不时有喇叭声。
真的很感慨啊,我出生并长大的这个城市,我一度那么厌恶要逃离,然后真的逃离了万里远,可是一旦走近青石板路的白墙黑瓦的弄堂,走在石拱桥上,彷佛此生从未离开过哎。
🔥 最新回帖
你的第二段让泪目,当时去毅然决然离开故乡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也因个人条件受到限制。每个人都想“好”,但大多数对自己很容易放纵放松。老话嘛人各有志,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吸引。自己能找到一个看起来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很不错,只要没什么大事发生的情况下。
🛋️ 沙发板凳
谢谢
然后真的逃离了万里远,可是一旦走近青石板路的白墙黑瓦的弄堂,走在石拱桥上,彷佛此生从未离开过哎。
谢谢,我的确是学文科的,但是我文笔很烂啊,语文老师常常批评我不知所云。
挺好
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做个decent的人,不祸害社会,不影响别人,自得其乐,这也是一种人生(挺好的人生)
才从那里回。束河现在感觉都快倒闭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越活也越想通了,在美国,每天被一堆家务缠身,天天过着简单重复的日子。孩子一上大学,我就退休,从繁琐的家务,养小孩里解脱出来,其实说如果粗茶淡饭,我也够钱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赚这辈子可能根本用不到的钱,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文笔真好 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觉得是苏州 考古楼主的贴子 果然就是
天天做一顿饭,也不能叫琐事缠身吧。。
国内很多人也是一样这样过日子。
不过不喜欢做饭而天天做,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挺好。要是退休了能找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过田园生活多美啊,种菜画画看书悠闲自在的生活。
哪止做一次饭啊,还有接送小孩,包括周末补习班,还要买菜,还有一堆账单处理,哪里坏了还要修,一个家庭所有的事,都我两夫妻分摊。我回国家里有阿姨,我几乎不用做家务,暑期几乎每部电影我都是去看首映的,因为闲暇时间很多,每天都是找节目,所以新电影一出就去看。而在美国根本就连看电影的欲望都没有,有时间只想好好补眠,要不是孩子开学,我根本都不想回美国了
最最重要,美国的生活搞到我睡眠不好,天天无精打采,我回中国的日子,慢慢睡眠变好了,因为我想睡就睡,睡到自然醒,根本不必想着还有什么事要做。在美国,老是想着这事那事没做,睡都睡不好
他放弃了啥?投降了啥?我感觉他就是顺势而为,这是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难道要拼命折腾,把爹妈留下的都折腾精光才好?
不曾得知原来书的字数和人的年纪遵循一个递增的函数?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遵循一个公式的。。。
我无法理解一个四口之家哪有那么多事。
我家也是队友买菜做饭,我付账单、接送培训班和晚上辅导功课。我还是觉得很空闲。带孩子去看电影次数也不少。
国内确实很好,但是北美的生活也有很多优点的。空气好,天气温和。我们这里下馆子也方便。
你给个地头脚干(哈哈,我也不知道是哪四个字,老乡们应该看得明白),我哪天也去看看
学到大学,拿了证书,一点对社会的正向输出都没有。
哪怕你学个拉二胡,还能教几个小孩子。
写得真好。那天看圆桌派演到评弹那一段,突然感动的眼泪快要出来,好像突然回到了小时候。 人真的越老越有乡愁吧。
他当时不出国读书就好了。年轻时候在海外留学,生活方式和国内就不一样了,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一个人在海外留学,有点挫折的话,容易忧郁,海归回国后,朋友圈也不一定大,一拖就这样了。
散文写的不错,文艺女青年
好文字!
前面平淡些,最后两句极好
真的逃离了万里远,可是一旦走近青石板路的白墙黑瓦的弄堂,走在石拱桥上,彷佛此生从未离开过 ~~~~~~~~~~~~~~~~~~~~
感动我心 👍
童年画面刻入了深处。故物已经变迁不再在,回去走在故地,脑子里总是浮现几十年前的画面;闭上眼,又回到了以前。
弯成一弯的桥梁 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 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 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 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 风铃摇晃清脆响 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详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 思念的光透进窗 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弯成一弯的桥梁 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 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 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 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牡丹江弯了几个湾 小鱼儿甭上船咱们不稀罕 捞月亮张网补星光 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 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小虾米甭靠岸咱们没空装 捞月亮张网补星光 给姥姥熬汤喝一碗家乡
你忘了在美国每天8小时被工作占了
就是不知道他家娃以后会怎样。像农村娃一样从新开始吗
经过岁月沉淀,真情实感的文字都是好文笔。
我07年去束河就已经整修得很干净整齐,只是没有丽江古城那么热闹商业化。 那时候白沙还在开发中,能看到一些人原来的生活状态。
结了婚生了娃就不可能这么生活了……
你老师不太懂,散文都是不知所云的
散文不是行散而神不散吗😂
她老师没看懂而已
应该是上海人吧,房子老值钱了
二:必须老家给留下饿不死的原始资本
缺一不可
我满足1
好像有这么一群人。 青岛也有这样的夫妻,不过开了家民宿,但是很清闲,一半是交朋友一半是玩的感觉。
其实大家都是幸运儿,能混到米国来,跟在米元霸权米军霸权后面沾点便宜喝点汤,凭啥米国的程序猿攻城狮就挣得多?凭啥米国的驴师米国的小学教师米国的警察米国的工会工人米国扫大街的就比阿三国的血汗工厂的工人挣得多。。所以不要为不躺平找理由。大家都是中彩票的幸运儿,看相对于谁而言,钱永远没有挣够的时候,again看相对于谁而言
确实是,我们都是幸运儿。刚刚听到一个初中同学两年前已经走了的消息,有点唏嘘。
在说我
谢谢分享!都很有意思。 不知那些华侨回国定居用什么签证。
文笔确实不错,透着贴切的鲜活。
也有可能是杭州,杭州人爱喝茶。那儿房价也挺高的,虽然比不了上海。
其实每个人如何过自己的一生,并没有定数。他这样追随自己内心的生活,就挺好的。没有经济上的负累,看看书,真的就是最开心的了。只是很难得才能像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