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国内回来,被国内几个大城市网红城市各种噪声污染、灯光污染、以及铺天盖地的豪华商城各种商品店铺搞得晕乎乎。热闹的场面也喜欢,但好像一两天就觉得够了够了, I got it. 也可能是因为坐飞机坐得太疲劳,各种delayed, cancelled flights. 夏天出行不易啊! 总而言之,老了,娇气了,扛不住大城市overwhelming 的繁杂了。国内满眼高楼,回到家后才注意到这里的房子基本都比树矮,开车上班好像在森林里穿梭。又回到了吃简单的饭过简单的日子的状态,挺舒心知足。可是再过一段时间心思又会活纷,忍不住再往外跑,周而复始。
总而言之,老了,娇气了,扛不住大城市overwhelming 的繁杂了。国内满眼高楼,回到家后才注意到这里的房子基本都比树矮,开车上班好像在森林里穿梭。又回到了吃简单的饭过简单的日子的状态,挺舒心知足。可是再过一段时间心思又会活纷,忍不住再往外跑,周而复始。
就好比是围城,外面的都想进去,里面的都想出去。 每次回国都很高兴,但是每次遇到不排队加塞,或者汽车再斑马线呼啸而过不让人,遇到电动车东窜西窜差点撞到行人时,就会想美国好在不这样;可回到美国,又留恋国内热闹的街市。
你们回国,不找份临时工做做,把机票钱挣回来吗?
去nyc也是一样这种感觉,尤其是空气还不新鲜,不是大麻就是垃圾的味道。
只要有份临时工,能把机票钱挣回来,就行了。
高楼大厦,我也喜欢登; 土瓦旧房,我也愿意住。
这次回国没遇到开车不让人的,有些红绿灯处甚至有专门抓这个拍照
加塞的也明显比以前少了,只遇到了一次两次而已。
也觉得比以前干净了好多
但是整个城市下水道味道还是有
回国去了北京上海,基本每天都会碰上插队的。各种插队,老的小的都有。看个小孩子的表演,本来每个人一小块地方,结果左边的往右挤,右边的往左挤。火车站地铁站走路买票安检都有插队的。路上的车经常骑着线开,变道极少打转向,疯狂左右钻,看的手心都出汗。大部分的车倒是知道让人,还不错
还有小胖子真多,男孩子得有三分之一是小胖子。女孩子还好
在华人网看多了,expect国内素质极大提高,赶英超美。结果回去看看,比多年前好了一些,但大体还那样。
你观察的仔细。其实我说的噪音主要指繁华地段的高音喇叭重复播发一句话卖东西或注意事项什么的,还有就是各种直播占据公共场所的最佳地段、让你无处躲藏的。nonstop talking. 总体来说也是因为人口密集,加在一起声贝太高。也就是说,我最怕这种人为的紧箍咒式的噪音。这点我服日本人,虽然空间小人口多但公共场所很安静。美国人也有大嗓门没完没了说话的,但人口密度低帮了他们。
我老公说,five guys都冠冕堂皇进入中国了,中国人的体重要当心了😢
习惯了中国的生活的确不错,我女儿二十来岁在中国过得乐不思蜀。前几年回国我也是兴奋的很,不知怎么就老了,感觉招架不住过分的物质和热闹了,是人变了。
是啊,好多国内老人,包括我妈,都认为娃越重越好,等于身体更健康。看着这国外回去的细胳膊细腿的娃,这个急啊,看见多吃就很安心
可怕的还有公共场所大声讲电话。。。。
理解。光劝吃还好,国内的劝酒才吓人… 我妈说大家都这样,我不信和她犟,说酒鬼都不带这么喝的,她说那蒙古人也能喝😅
是是是,确实找不到挣得多又性价比高的😂
完全同感。没变的有一些,适应也不难啊,毕竟国内生活过20 多年。
变化了的不少。大体是好很多了。电子支付,各种基础设施都大有改善。一开始糊里糊涂很快也弄明白咋用了。一切都很合理。真的是太方便高效。
中国那么大 二线 三线 四线 5线 那么多城市 你一张嘴就全包了是吧 那么多安静地方 那么多好地方 你去发现了么 感受了么
人的适应力也是很强的,估计我再多呆一阵子就游刃有余对这些没那么敏感了,不过短期对我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个体感受差异而已。
不难,再多些日子习惯会好的,只是时间太短,刚要有点儿感觉就打道回村了
噪音无处不在,哪怕我在家里,我爸妈人手一部手机看视频,而且常常开很大音量,放好几遍,搞得我要抓狂。 坐出租车,一路提示摄像头,我发现我们这郊区小地方平均300米一个摄像头。
对了、车上的导航太墨迹,话语不断。从上海到乌镇全程嘴不停,也不好意思让司机关掉,毕竟安全第一。下车后明白啥叫紧箍咒了。不过习惯了就好。其实我这个帖子还真不是为了抱怨,就是感慨自己矫情,别人也没事儿,怎么我现在对声音这么敏感了呢
确实,我上车就喜欢跟司机吹牛,很有意思,什么样的人生都能接触到。在美国打uber也这样,每次遇到的司机都很有意思,还遇到过号称姚明集训营的队友,开个超大的车。这也算是我人生一大乐趣,如果司机全程冷脸我才会感觉到不适应。
国内的导航也很有意思,真是啥都报,一路不停,我经常跟司机聊半天这个
不要焦虑,每个人不一样,我可能对噪音和空间狭小过度敏感。enjoy your trip!
哈哈, 我娃在美国去游乐场就老往前挤,每次都得拉着教育半天。回国就展现出优势了,我是真不好意思去挤,他倒是每次在地铁里钻来钻去霸占位置然后叫爷爷奶奶去坐,别的人看到老的老小的小也不会有人跟他们抢…
这版上一些海华总是认为美国大农村对应国内一线城市
说明你爸妈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回家我爸妈人手一个ipad, 都自觉戴耳机,有时候没插耳机不小心放了出来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以前从来没留意到国内抽烟和乱吐痰的问题,这次可能隔了太多年没回,觉得抽烟和吐痰这两点真是无法忍受
是的,高铁一等座车厢,大声打电话,孩子看视频开speaker,非常普遍
每个人敏感的地方不一样,楼主也不用不好意思。 我老公还对说中文不习惯呢。因为在美国他只和我说中文,所以回国了和别人也说中文就是觉得累的慌。估计这板上还有人觉得他矫情或zb呢。so what?我在国内玩得如鱼得水并不耽误我理解我老公的感受。
我娃根本不想回来,完全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还叨叨着要去中国上大学帮我们省学费…
有次走在路上他要上厕所,实在没办法找了个特臭的,当场给臭吐了,出来人接着吃零食。高铁上跟菜市场似的,他也把switch开外放,跟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打游戏。小孩适应能力很强的。
哈哈哈,有时候还真是这个样子。不过有时候的旅游不是,有小探险的心里。或者象回国,对我来说就是去回味过去以及用亲情和友情补充能量。
羡慕你家娃儿,我家两姑娘估计马上要求不出去了。而且她们走哪儿都嫌热。
哈哈,可能是男女娃的区别。男娃天生没那么敏感,有吃有玩最重要
因为大部分人在美国都住农村或中小城市而回国基本上很多经历都在国内大城市,所以就造成了这种印象。其实首先是乡村和城市的对比和冲击,然后才是国内和国外。都好,就看适应的快慢。
我女儿喜欢上海,吃吃买买逛逛,不亦乐乎,连梅雨季她都忍了😅
还那样是不是指空气污染严重,人多,噪音大,排队怎么样了现在?这些是我最受不了的。还有随地吐痰
纽约的大麻味让我实在受不了,有点恶心的感觉。最可怕的是这种味道竟然弥漫全城
有一次乘坐地铁, 看地铁上贴的注意事项,才知道大声外放手机等噪音在美国是触犯法律的,太支持这条了! 可见在公众场合制造大的噪音是一种多么可恨的行为。
我家娃只喜欢在国内吃喝玩乐,让他回国上学那肯定绝对不干的。
夏天回去空气污染好了不少。人多,插队,挤来挤去,大声打电话的还不少。随地吐痰的也不少。
地铁现在大家都戴着耳机,很少有外放的。还不错
满世界山寨牌子,老多抽烟的。明确写着不许抽烟牌子旁边就有抽烟的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海华在美国大部分都会选择在非纽约的大农村生活,而在国内大部分会选择在一线城市生活,所以自然会比较这两种地方
所以就是考虑问题欠缺理智,按理说海华应该读书人占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