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iaceae 发表于 2024-07-04 08:17 首付20%,贷款80%, 难道不是正常操作?而且应该是夫妻共同还款。恐怕是因为别的原因
sorasky 发表于 2024-07-04 08:02 不同情。 我只同情那些在社会底层,一无所有,甚至身有残章,还努力奋斗,乐观向上的人
morgan888 发表于 2024-07-04 08:26 10万的80% 是 8万 100万的80% 是 80万 1000万的80% 是 800万 贷款总数不能太多 否则要还的利息太高
dona 发表于 2024-07-04 07:46 日本自90年楼市泡沫之后,就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是我们嘲笑的对象。 但今天看来,“低欲望”,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药。 这两天,很多人都被中金高薪女员工离世的消息刷屏。 据网络流传的信息,这位女生年仅30岁,毕业于浙江大学,读书时期经常拿奖学金。 说她因为“高杠杆买房+炒股失败+夫妻双双降薪”导致了想不开,走上了不归路。 一则网图显示,其贷款余额超过了1000万! 对于网传消息,中金公司回应称:“我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和员工家属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 同时表示:“对于网传我司员工跳楼谣言,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大概意思就是跳楼是假的,但人确实是离世了。 中金是什么企业? 中国证券行业中收入最高的企业,没有之一。 2021年,中金员工平均薪酬就达82.38万元/年。 2022年,有个中金员工的家属在网上炫耀月收入为8万多而被停职。 但2023年的消息却显示,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由116.42万元,下降至70.04万元。 但即便如此,年薪70万的水平,放在哪个城市,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高薪水准了。 至于这位姑娘,浙大毕业,进入中金,上海买房,放在同龄人中,也是前1%的存在吧? 但问题是,有时候形势比人强。 在该奋斗的时期,不奋斗,确实可惜,失去了机会。 可在不该奋斗的时期,拼命奋斗,也有可能把自己玩死。 02 这位女高材生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太想进步了”。 如果时间是10年前,她高杠杆买房,高杠杆炒股,通过几波杠杆实现财富自由,对不对? 大概率对。 因为那时候处处都是风口,房价也处于高潮前的平静。 我一炒房的远房表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链家的一个房屋推销员做起,通过几波机会的把握,短短几年就实现全国n套房的财务自由。 但现在,你让他炒房试试看? 所以这位姑娘的矛盾,就是在不该折腾的时候瞎折腾,不该激进的时候,高歌猛进。 房贷贷了1100多万,杠杆率高达80%,这是什么概念? 按30年还款周期算的话,每个月要还5.6万。 她有没有想过,中金工资虽高,可不是铁饭碗,万一裁员怎么办? 万一哪天生个病,不能工作的了怎么办? 老公变心了,离婚了不能帮她一起还贷了怎么办? 楼市遇冷,房子价格腰斩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变数。 但我想,她在掏钱买房的那时候,是很大程度低估这些变数和风险的。 杠杆率随随便便就加到了300%以上,金融人对于市场和经济规律的敬畏之心是缺失的。 其次,她对自己的定位也过于拔高了。 现在都说“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中金有那么优秀吗? 2022年的股市预测,10大预测错了9个,2023年,10大预测全错。 很多时候,公司赚钱,不是因为平台能力真的有多强,而是基于曾经的历史机遇,特殊的行业背景,资源的垄断地位决定的。 银行高度绑定地产,证券高度绑定银行。 今年,连建行都下调10%的薪水了,中金凭什么不降? 很多90后、00后,对这个时代挺懵的。 因为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小时候,都是生活在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周期内,总觉只要努力,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但纵观历史长河,一个国家能持续几十年的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实属罕见,美国就前前后后经历过7次以上大的经济危机。 至于现在,有人总结我们是进入了一个“历史垃圾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个人无力改变宏观走向,会目睹辉煌的崩塌,财富的暴雷,神话的破灭,以及层出不穷的斗争和社会矛盾。 你躺在家里节衣缩食,不炒股不买房不投资不创业,就可能直接战胜80%在外面搞事业的人。 03 而要走出这个垃圾时间,也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 你看日本走了多少年? 日本有个作家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叫东野圭吾。 他的推理小说作品之所以畅销,不仅仅是因为精妙的构思,更是切中了时代的痛点——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底层人为金钱而奔波,日本社会道德黑暗、人性扭曲。 在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最大的解药,就是降低预期。 不要有太高的希望,就不会失望,这样心理就不容易抑郁。 你看日本的几百万的尼特宅男,就是在一种低欲望的生活中,延年益寿。 你看刘昊然和易烊千玺就很聪明,在最适合奋斗的年纪,选择了直接入编。 钱少一点没关系,图的是一口安稳,这也是一种“目光长远”。 对于个人来说,在这个时间段,“求生存”的重要性,要大于求发展。 身心健康的的重要性,要大于赚钱的重要性。 套现离场的收益,要大于满仓进场。 04 那么,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呢? 我认为,越是在“垃圾时间”,越要尊重规律,越要鼓励创新。 尊重规律,是客观认识经济的周期性,不要盲目搞大项目、大计划,不要过度干预市场运行。 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前功尽弃,积重难返。 鼓励创新,则是允许一些新思想、新模式、新事物的运行。 历史上走出垃圾时间的引擎,无不是因为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创新的本质? 其实就是允许新事物的“无序扩张”。 很多人觉得“无序扩张”是一个负面概念,但我们想想,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欧洲的启蒙运动,历史上哪一次思想、技术的创新不是伴随着“无序扩张”? 从法律角度上讲,只要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行为合法合规,“无序扩张”和“思想创新”真的有区别吗? 而如果我们干的事,都是有序的,都是能看得到的。 那这叫什么“创新”呢?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叫创新。 “有序”是常规之法,而不是破局之道。 所以有时候也要换个角度,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鼓励民间的活力,越要营造一个思想包容的社会环境。 这样,社会的活力,国际的投资,创新的能力,就能齐头并进。 最终拧成一股生机盎然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出这个历史的“垃圾时间”。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4-07-04 08:40 这个女生咋样人不了解就不说了。 作为不是这专业,但是接触过北京上海中金啊这些类似核心卷圈的,我就呵呵呵了。 没事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有多嘚瑟!🐮牛bi爆炸了要。
ArcticCat 发表于 2024-07-04 15:26 这个本科文科的,外语加人文社科的,怎么能上下来金融的研究生的?本科学了很多数学?
这个女生咋样人不了解就不说了。 作为不是这专业,但是接触过北京上海中金啊这些类似核心卷圈的,我就呵呵呵了。 没事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有多嘚瑟!🐮牛bi爆炸了要。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4-07-04 08:40
hzlcyy 发表于 2024-07-04 18:19 不能理解的是,这个女生是学金融的,难道去年就没有觉察到经济大环境已经很差,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吗?不是说是很优秀很出色的学霸吗?
这都是金融拿出来抵制降薪退薪的。这女的据说是因为要退薪退奖金才彻底崩溃的 woainizenmeban 发表于 2024-07-04 16:24
fayehui 发表于 2024-07-04 17:17 英国最多贷款年薪五倍,实际上银行撑死只给4-4.5倍。 这女孩儿夫妻俩120w,居然贷出1100万!
miss316 发表于 2024-07-05 00:10 不是内部知情人,但是她跳楼肯定不是仅仅因为1000万的房贷。看看罗永浩6个亿都能几年就还上,她学金融不会因为这点贷款就自杀的。
sugeeamimi15 发表于 2024-07-04 13:15 应该是产后抑郁吧,和中金有什么关系
你信吗 发表于 2024-07-05 09:31 看他丈夫会不会卖房。不卖的话,多半是他丈夫出轨,要转移目标。 就算降薪了,也年薪70万,再加上老公的工资,一个月5.6万房贷,怎么就付不起了?
wendywu00 发表于 2024-07-05 07:36 2017年买的房,那时是最好的时候,很难预测到2019年新冠。 是有人看到了月圆。2018 年,很多人把除自住房以外的房子都卖了,有人跑了,说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但今天看来,“低欲望”,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药。 这两天,很多人都被中金高薪女员工离世的消息刷屏。
据网络流传的信息,这位女生年仅30岁,毕业于浙江大学,读书时期经常拿奖学金。 说她因为“高杠杆买房+炒股失败+夫妻双双降薪”导致了想不开,走上了不归路。
一则网图显示,其贷款余额超过了1000万!
对于网传消息,中金公司回应称:“我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和员工家属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
同时表示:“对于网传我司员工跳楼谣言,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大概意思就是跳楼是假的,但人确实是离世了。
中金是什么企业?
中国证券行业中收入最高的企业,没有之一。 2021年,中金员工平均薪酬就达82.38万元/年。 2022年,有个中金员工的家属在网上炫耀月收入为8万多而被停职。
但2023年的消息却显示,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由116.42万元,下降至70.04万元。 但即便如此,年薪70万的水平,放在哪个城市,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高薪水准了。
至于这位姑娘,浙大毕业,进入中金,上海买房,放在同龄人中,也是前1%的存在吧? 但问题是,有时候形势比人强。
在该奋斗的时期,不奋斗,确实可惜,失去了机会。 可在不该奋斗的时期,拼命奋斗,也有可能把自己玩死。
02
这位女高材生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太想进步了”。 如果时间是10年前,她高杠杆买房,高杠杆炒股,通过几波杠杆实现财富自由,对不对? 大概率对。
因为那时候处处都是风口,房价也处于高潮前的平静。 我一炒房的远房表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链家的一个房屋推销员做起,通过几波机会的把握,短短几年就实现全国n套房的财务自由。 但现在,你让他炒房试试看?
所以这位姑娘的矛盾,就是在不该折腾的时候瞎折腾,不该激进的时候,高歌猛进。
房贷贷了1100多万,杠杆率高达80%,这是什么概念? 按30年还款周期算的话,每个月要还5.6万。
她有没有想过,中金工资虽高,可不是铁饭碗,万一裁员怎么办? 万一哪天生个病,不能工作的了怎么办?
老公变心了,离婚了不能帮她一起还贷了怎么办? 楼市遇冷,房子价格腰斩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变数。
但我想,她在掏钱买房的那时候,是很大程度低估这些变数和风险的。 杠杆率随随便便就加到了300%以上,金融人对于市场和经济规律的敬畏之心是缺失的。 其次,她对自己的定位也过于拔高了。
现在都说“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中金有那么优秀吗? 2022年的股市预测,10大预测错了9个,2023年,10大预测全错。
今年,连建行都下调10%的薪水了,中金凭什么不降? 很多90后、00后,对这个时代挺懵的。
因为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小时候,都是生活在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周期内,总觉只要努力,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但纵观历史长河,一个国家能持续几十年的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实属罕见,美国就前前后后经历过7次以上大的经济危机。
至于现在,有人总结我们是进入了一个“历史垃圾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个人无力改变宏观走向,会目睹辉煌的崩塌,财富的暴雷,神话的破灭,以及层出不穷的斗争和社会矛盾。 你躺在家里节衣缩食,不炒股不买房不投资不创业,就可能直接战胜80%在外面搞事业的人。
03
而要走出这个垃圾时间,也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 你看日本走了多少年?
日本有个作家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叫东野圭吾。 他的推理小说作品之所以畅销,不仅仅是因为精妙的构思,更是切中了时代的痛点——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底层人为金钱而奔波,日本社会道德黑暗、人性扭曲。
在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最大的解药,就是降低预期。 不要有太高的希望,就不会失望,这样心理就不容易抑郁。
你看日本的几百万的尼特宅男,就是在一种低欲望的生活中,延年益寿。 你看刘昊然和易烊千玺就很聪明,在最适合奋斗的年纪,选择了直接入编。
钱少一点没关系,图的是一口安稳,这也是一种“目光长远”。 对于个人来说,在这个时间段,“求生存”的重要性,要大于求发展。
身心健康的的重要性,要大于赚钱的重要性。 套现离场的收益,要大于满仓进场。
04
那么,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呢? 我认为,越是在“垃圾时间”,越要尊重规律,越要鼓励创新。 尊重规律,是客观认识经济的周期性,不要盲目搞大项目、大计划,不要过度干预市场运行。 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前功尽弃,积重难返。
鼓励创新,则是允许一些新思想、新模式、新事物的运行。 历史上走出垃圾时间的引擎,无不是因为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创新的本质?
其实就是允许新事物的“无序扩张”。 很多人觉得“无序扩张”是一个负面概念,但我们想想,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欧洲的启蒙运动,历史上哪一次思想、技术的创新不是伴随着“无序扩张”?
从法律角度上讲,只要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行为合法合规,“无序扩张”和“思想创新”真的有区别吗? 而如果我们干的事,都是有序的,都是能看得到的。 那这叫什么“创新”呢?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叫创新。 “有序”是常规之法,而不是破局之道。
所以有时候也要换个角度,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鼓励民间的活力,越要营造一个思想包容的社会环境。
这样,社会的活力,国际的投资,创新的能力,就能齐头并进。 最终拧成一股生机盎然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出这个历史的“垃圾时间”。
另外,此女天津人?按说天津人比较随遇而安没有那么大的物质追求, 不去江浙上学混上海滩中金这种物欲横流的地界也许没这悲剧了
正常, 只是赶上经济不好裁员降薪而已。 时代潮流面前人无力反抗, 同样风大猪都能起飞。
她可能抑郁了, 钱赔了可以再赚, 没啥大不了的啊, 生活太一帆风顺了, 抗压能力太差。
10万的80% 是 8万 100万的80% 是 80万 1000万的80% 是 800万 贷款总数不能太多 否则要还的利息太高
作为不是这专业,但是接触过北京上海中金啊这些类似核心卷圈的,我就呵呵呵了。 没事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有多嘚瑟!🐮牛bi爆炸了要。
高房价地区很多人是这演的, 只是美国这几年房价没跌,股票也新高。 如果美股暴跌, 房价跌30%, 很多人一样扛不住。
现在老年人退休工资高,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啃老。年轻人孝顺帮养老其实让这个社会挺和谐的。就是农村的没有养老金的不好过
同意,同时心痛这位自杀的年轻人,RIP.
无法想象家里没矿的打工族贷款1000多万 实在是自不量力 很多人20%首付但是基本都是在职业初期 以后大概率会越挣越多 她这是在职业巅峰把杠杆加到最大 欲望实在是大
家庭年收入百万,竟然敢拿出70万还贷。。。真是疯了。。。
杠杆那么高,真的爆了就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承担
说明你真的接触过,这行当好人进去也拽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个个对外不可一世,都是打工而已,现在都现原形了
金融根本没多少数学 尤其国内
不同情。她这纯属于,对经济政治时局理解不正确,对自己能力的理解有偏差,对未来的预期完全失误。这哪一项都能置人于死地。混到30岁能这样主要靠原生家庭好会做题开始长得不丑。
你说的我都认同,我以前在这个圈工作,中金是最拽爆的,没有之一,很不喜欢他们的氛围。
英国最多贷款年薪五倍,实际上银行撑死只给4-4.5倍。
这女孩儿夫妻俩120w,居然贷出1100万!
這個世界每天有人自殺,有人因为爹妈有残疾照顾多年不能抗压选择放弃,有些人仅因为不能再过得瑟的生活就受不了,每个人失望的点和标准都么得不一样
可能是圈子太浮躁 虚荣心作祟 自我定位错误
她是才工作几年的新人销售,就是拉客户的。
买这么贵的房子估计是因为peer pressure。
现在国内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大多数人都在降薪。这些高薪的肯定是首当其冲拉出来当典型。要是只给低薪的降的话,那更加压不住了。
同接触过,同感。
不是说她一个人就百万年薪吗?lg一年只赚20万?
这事就是中金各阶层炒作的, 为了阻止进一步降薪。 人刚跳下, 工资和房贷清单已经在网上, 然后就说是因为降薪 逼死了人。
中金一年 120万,还没降到60万就跳楼了。 好多工厂打工的,一年不到10万, 家里还有老老小小的 丢了工作, 还不是得照样生活过下去。
她的死是很可惜, 更多可能是家庭原因和抑郁症的。
谁都知道,能进中金的这样机构非富即贵。 否则斯坦福博士也不要去当乡镇公务员。
中金的这些所谓有头有脸的牛人, 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惜把自己的同事 的隐私暴露。
真是很让人不齿。
Mmkk
怀孕中,没生娃。 估计生娃后,工资/工作也许会影响更大。
2017年买的房,那时是最好的时候,很难预测到2019年新冠。 是有人看到了月圆。2018 年,很多人把除自住房以外的房子都卖了,有人跑了,说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就算降薪了,也年薪70万,再加上老公的工资,一个月5.6万房贷,怎么就付不起了?
国内税很高的,基本一半交税,不降薪,也是勉强月光
?女主2016年大学毕业,2017就买房了?这也太年少得志了吧。
但是这个女孩,还是想说RIP
天 她跟老罗能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