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中文译本

忍者.Q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求教文化人们一个问题,我准备收一套百年孤独慢慢读,请指教简体中文译本哪个出版社哪个版本公认最好的?翻译质量太影响阅读体验了 谢谢
a
americancity
范晔翻译的!结尾翻的非常震撼!
t
transient
同推荐范晔版
忍者.Q
谢谢,回国收一套回来
零落一身秋
略长啊, 仅供MM 您参考。
大约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的读者们开始能够读到被译成自己母语的《百年孤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黄锦炎、沈国正及陈泉合译的《百年孤独》中文单行本,直接从西班牙语原文译入。同年问世的还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发行的高长荣译本,该本从俄语和英语版转译而来。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各路译界能者倾注心血先后产出了多部中译本。
然而就像小说中讲述的,新生儿接受洗礼时得有生父的认可才能被冠父姓,中国的《百年孤独》像是被生父遗忘的孩子,迟迟等不来那份认可,而且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直至2011年5月30日,南海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拥有正式版权的《百年孤独》中译本,这个仿佛在中国流浪的孩子终于等来了生父的认可。而以生父之名为孩子“洗礼”的神父,是北京大学西葡语系的范晔博士。这部由他完成的《百年孤独》中译本,也就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到的“新版《百年孤独》”。
老版译著依旧余音绕梁,新版又迫不及待要为读者们送来新的阅读体验。霎时,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新老版译作似乎难以逃脱被拉到一块儿比一比的命运,单那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著名开篇,就已经被人们在各个译本之间翻来覆去玩味了不知多少回合: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范晔译)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高长荣译)



“许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着行刑队时,准会记起他爹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多年前的下午来。”(《百年孤独》吴健恒译)


哪一句才是你的爱?


直到今天,不少人依旧对《百年孤独》新老译本的对比津津乐道。
许多读者选择从阅读感受进行评判:XX译本的表达更流畅,XX译本的文笔更优美,XX译本的韵味更浓厚。十分有趣。
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评价这些译作,我们一般会去关注直译/意译、异化/归化以及其他翻译技巧和策略问题,再不济就从译文中寻找大量实例加以罗列和论证。但信仰“原著中心论”和拥护“读者中心论”的两大派往往各持己见,却又不得不接纳对方,因为这些看似对立的翻译观似乎总是同时存在于同一部译作中,谁都难分出个是非黑白,于是最终走向“见仁见智”的和谐局面。
正是这样的情况让我忍不住思考:倘若能设以一定标准,对翻译作品进行更具整体性的统计、对比和量化分析,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模式又何尝不是个好的思路呢?
为此,我们需要借助语料库。


由于无法避免将译文与西班牙语原文进行对比,我们选择黄锦炎等的合译本作为老版《百年孤独》译文的“阵营代表”,考虑到无论是西班牙语原文译入,还是在各界的认可程度,这一版本应是当之无愧的选择。“新版”自然非范晔译本莫属,名副其实、“根正苗红”。
无论字数还是词数,黄锦炎译本(老版)均高出范晔译本(新版)不少,看来范译本要比黄译本篇幅更少,更简洁,这也印证了“新版《百年孤独》是老版本的‘洁版’”这一说法。除了字词,句子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字词数更少的范译本,却比黄译本多出了2000多个句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范译本可能运用了大量的短句。
最后总结一下:
一、篇幅上,显而易见,新版范晔译本少于老版黄锦炎等译本。
二、内容上,新版表现出语言凝练、信息丰富而集中的趋势;老版则更有从容不迫和娓娓道来的姿态。压缩语言的代价往往是需要读者费更多力气去串连前后文信息,因此词汇密度更大的新版,其阅读难度较老版会更高。
三,结构上,新老两版均显露出努力摆脱外语原文形式束缚的痕迹,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结构调整使译文更加接近原创汉语的使用习惯,译者的母语驾驭能力可见一斑;新版译者在结构方面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努力,使用大量短句,并进一步压缩译文的形合度,向中文的“意合”特征靠拢。
对了,如果您要选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有10多个译本,仲泽的,我个人最喜欢,语言最古雅。
忍者.Q
零落一身秋 发表于 2024-06-28 00:51
略长啊, 仅供MM 您参考。
大约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的读者们开始能够读到被译成自己母语的《百年孤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黄锦炎、沈国正及陈泉合译的《百年孤独》中文单行本,直接从西班牙语原文译入。同年问世的还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发行的高长荣译本,该本从俄语和英语版转译而来。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各路译界能者倾注心血先后产出了多部中译本。
然而就像小说中讲述的,新生儿接受洗礼时得有生父的认可才能被冠父姓,中国的《百年孤独》像是被生父遗忘的孩子,迟迟等不来那份认可,而且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直至2011年5月30日,南海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拥有正式版权的《百年孤独》中译本,这个仿佛在中国流浪的孩子终于等来了生父的认可。而以生父之名为孩子“洗礼”的神父,是北京大学西葡语系的范晔博士。这部由他完成的《百年孤独》中译本,也就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到的“新版《百年孤独》”。
老版译著依旧余音绕梁,新版又迫不及待要为读者们送来新的阅读体验。霎时,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新老版译作似乎难以逃脱被拉到一块儿比一比的命运,单那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著名开篇,就已经被人们在各个译本之间翻来覆去玩味了不知多少回合: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范晔译)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高长荣译)



“许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着行刑队时,准会记起他爹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多年前的下午来。”(《百年孤独》吴健恒译)


哪一句才是你的爱?


直到今天,不少人依旧对《百年孤独》新老译本的对比津津乐道。
许多读者选择从阅读感受进行评判:XX译本的表达更流畅,XX译本的文笔更优美,XX译本的韵味更浓厚。十分有趣。
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评价这些译作,我们一般会去关注直译/意译、异化/归化以及其他翻译技巧和策略问题,再不济就从译文中寻找大量实例加以罗列和论证。但信仰“原著中心论”和拥护“读者中心论”的两大派往往各持己见,却又不得不接纳对方,因为这些看似对立的翻译观似乎总是同时存在于同一部译作中,谁都难分出个是非黑白,于是最终走向“见仁见智”的和谐局面。
正是这样的情况让我忍不住思考:倘若能设以一定标准,对翻译作品进行更具整体性的统计、对比和量化分析,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模式又何尝不是个好的思路呢?
为此,我们需要借助语料库。


由于无法避免将译文与西班牙语原文进行对比,我们选择黄锦炎等的合译本作为老版《百年孤独》译文的“阵营代表”,考虑到无论是西班牙语原文译入,还是在各界的认可程度,这一版本应是当之无愧的选择。“新版”自然非范晔译本莫属,名副其实、“根正苗红”。
无论字数还是词数,黄锦炎译本(老版)均高出范晔译本(新版)不少,看来范译本要比黄译本篇幅更少,更简洁,这也印证了“新版《百年孤独》是老版本的‘洁版’”这一说法。除了字词,句子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字词数更少的范译本,却比黄译本多出了2000多个句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范译本可能运用了大量的短句。
最后总结一下:
一、篇幅上,显而易见,新版范晔译本少于老版黄锦炎等译本。
二、内容上,新版表现出语言凝练、信息丰富而集中的趋势;老版则更有从容不迫和娓娓道来的姿态。压缩语言的代价往往是需要读者费更多力气去串连前后文信息,因此词汇密度更大的新版,其阅读难度较老版会更高。
三,结构上,新老两版均显露出努力摆脱外语原文形式束缚的痕迹,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结构调整使译文更加接近原创汉语的使用习惯,译者的母语驾驭能力可见一斑;新版译者在结构方面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努力,使用大量短句,并进一步压缩译文的形合度,向中文的“意合”特征靠拢。
对了,如果您要选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有10多个译本,仲泽的,我个人最喜欢,语言最古雅。

我猜姐姐就会光顾我的这个贴,谢谢,我的确是想要直接从西语直接翻译过来的,而不是从英语二手版。 瓦尔登湖我也准备收,先收一本英文的给娃看,我自己还是收中文的。
c
ccdywlj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讲,我喜欢黄锦炎的译本,范晔的译本我读起来有点嗑巴,个人体会。但黄锦炎那个版本因为是没有授权的,后来没有再版印刷,所以现在市面上买不到了,要买实体书只有去国内的孔夫子之类的旧书网上买旧书了。
忍者.Q
ccdywlj 发表于 2024-06-28 11:23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讲,我喜欢黄锦炎的译本,范晔的译本我读起来有点嗑巴,个人体会。但黄锦炎那个版本因为是没有授权的,后来没有再版印刷,所以现在市面上买不到了,要买实体书只有去国内的孔夫子之类的旧书网上买旧书了。

谢谢 想起来前几天听到的关于中译本8挂,不知真假,据说90年代马尔克斯来中国,对于盗版深恶痛绝,发誓说150年之内不给大陆简体中文授权。后来好像是出版社运作,出了天价版权费,跟他儿子谈下了版权,就是后来的范晔版
i
ipeds
完全看你的审美情趣。读马尔克斯,还是要读黄锦炎版一咏三叹的长句,那才是原著的风格。
范版阉割了原著的精神风貌。
L
Lovinelva
amazon 上有卖中文译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