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九十年代初期的一次民间物理通讯赛

c
cliftonpark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阿赛吵得厉害,不禁回想起九十年代初期的一次类似的比赛。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某全国流行的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社举办的物理通讯赛。奇特的是,比赛居然不容置疑地号称前三名可以保送某蛋大学!
当时已经靠物理奥赛拿到了某同级别大学保送,本来是不关心这个民间通讯赛的。但是没有高考任务也没啥事情干,就和同校另外几个竞赛保送生一合计,干脆咱们组团去炸场子。于是题目下来后,轻松搞定,讨论了下,觉得不是满分也不会差多少了。我们是都是某高考奥赛大省的竞赛保送生,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谁知比赛获奖名单公布后却只有两人上榜了,还仅仅是吊尾的三等奖而已。前面的上百人却没有一个是当年省奥赛名单上的,也完全不知道具体分数。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和韩寒作文比赛类似的黑箱操作,就是专门为某些人开后门进某蛋大学的。我们这些参赛的都是炮灰而已。
和韩寒比赛一样,这个比赛好像就办了那一次。

b
baicaiye
你的自信不等于就是事实。说不定就是有偏才在那里呢,把你们压制了
c
cliftonpark
你的自信不等于就是事实。说不定就是有偏才在那里呢,把你们压制了
baicaiye 发表于 2024-06-17 21:19

如果题目较难,或者我们解答有分歧,这完全有可能。可是题目比奥赛容易,我们都是认真做了还仔细核对过。不可能在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情况下还排名很差甚至落榜。事后根据公布的解答也没发现任何遗漏。大家虽然很扫兴,也无所谓了,一个民间比赛而已。相信还有不少人有同样疑惑。但是当时也没有互联网,无法在网上发帖追究,就不了了之了。
p
phlin
回复 1楼 cliftonpark 的帖子
在台灣叫
甲等特考

金银岛
https://huxh.fudan.edu.cn/professor_cn.html
胡新华
1977.7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 1994-1998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8 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8-2003 ,复旦大学物理系硕博连读;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5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2008 ,美国 Ames 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1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 2011 至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c
cliftonpark
金银岛 发表于 2024-06-17 22:02
https://huxh.fudan.edu.cn/professor_cn.html
胡新华
1977.7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 1994-1998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8 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8-2003 ,复旦大学物理系硕博连读;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5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2008 ,美国 Ames 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1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 2011 至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卧槽,真有人通过这保送的!这比赛是物理奥赛结束后举办的,能在奥赛得奖保送的早就尘埃落定了。所以才感觉是黑箱操作。
g
gqsds
金银岛 发表于 2024-06-17 22:02
https://huxh.fudan.edu.cn/professor_cn.html
胡新华
1977.7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 1994-1998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8 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8-2003 ,复旦大学物理系硕博连读;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5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2008 ,美国 Ames 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1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 2011 至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只有你意想不到的
没有它们做不到滴
m
mekey
虽然但是 新概念作文比赛办了好几届啊,每年的获奖文集我们语文老师都会推荐我们看的。
c
cosmos001
别人不敢说, 胡新华是认识的, 他在美国也做过博士后。 胡的物理水平很高,人也很聪明。 出生应该也是很一般的。 他获得一等奖是没什么争议的, 进复旦绝对不可能是走后门。
w
wantU
专门查了一下楼上说的这位胡姓大哥
他好像很喜欢《中学生数理化》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3 年 10 月号的物理有奖征答中获得一等奖。
一个用户
奥赛有没有培训过完全不同。你们几个大概率因为高中时是重点高中,所以早早就有奥赛培训班了。
别人野路子上来的,天赋不见得差,而且resilience更强。
c
cosmos001
我就再八卦一下吧, 胡后来博士导师是谢希德(复旦前校长)的嫡传弟子, 所以他读了博士以后也是“根正苗红”。 但是我和胡一起工作过, 他非常聪明, 也很能干, 绝对不可能是走后门进来的。那么有没有人走后门进复旦呢, 当然有也不少, 但绝对不可能是胡,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突出。
c
cliftonpark
gqsds 发表于 2024-06-17 22:13


只有你意想不到的
没有它们做不到滴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3 年 10 月号的物理有奖征答中获得一等奖。
仅仅靠这两个民间奖项,应该是在复旦有很强的内线,或者亲属。并且看样子是一路铺到底了。
c
cliftonpark
cosmos001 发表于 2024-06-17 22:26
我就再八卦一下吧, 胡后来博士导师是谢希德(复旦前校长)的嫡传弟子, 所以他读了博士以后也是“根正苗红”。 但是我和胡一起工作过, 他非常聪明, 也很能干, 绝对不可能是走后门进来的。那么有没有人走后门进复旦呢, 当然有也不少, 但绝对不可能是胡,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突出。

并没有说他后来不行啊,说的是为什么能在全国各级竞赛的大环境下,能靠一个不怎么严肃的民间比赛直通车保送?
q
qwerty_sun
糊涂了,所以到底是不是黑箱。
c
cosmos001
有没有内线我不知道, 他比复旦同级学生的水平明显要强, 成绩也要好, 事实就是这样。 后来他才能获得那些机会。 难道他读大学时候也有内线一直跟着帮忙? 我有很多机会和他讨论物理, 绝对是有水平的老师, 其实我觉得他算得上是那个什么民间奖项录取的成功案例。 (他的英语原来很一般, 正儿八经还真不一定能上复旦)
c
cliftonpark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4-06-17 22:23
奥赛有没有培训过完全不同。你们几个大概率因为高中时是重点高中,所以早早就有奥赛培训班了。
别人野路子上来的,天赋不见得差,而且resilience更强。

完全同意啊,但是这件事本身的唯一标准就是那个民间比赛啊,难道这个评奖还像美国申学一样考虑比赛成绩以外的东西?反正除了答题没有要求递交任何别的背景材料。
q
qwerty_sun
楼主到底有没有输给胡?要不cosmos你来组织他俩30年后再来个老中学生数理化pk赛?
c
cosmos001
和我什么关系呀呵呵。 我也没从胡那里拿到什么好处。 我只是逻辑推理胡水平很高/出身一般所以当年他不太可能是后门黑箱操作。 楼主有自己的推理那是他的逻辑。
c
cliftonpark
cosmos001 发表于 2024-06-17 22:36
有没有内线我不知道, 他比复旦同级学生的水平明显要强, 成绩也要好, 事实就是这样。 后来他才能获得那些机会。 难道他读大学时候也有内线一直跟着帮忙? 我有很多机会和他讨论物理, 绝对是有水平的老师, 其实我觉得他算得上是那个什么民间奖项录取的成功案例。 (他的英语原来很一般, 正儿八经还真不一定能上复旦)

可是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结果是两回事啊。如果有人指点提供资源,加上一些额外的动力,肯定比那些盲目的学生要强不少,但这是结果。
m
me2me2
理工科的竞赛跟韩寒那个什么新概念作文比赛不一样吧,文科的评判标准很主观,理工科很直白,做对了就是做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没啥黑箱操作的空间
而且人家阿里竞赛好几年了,又不是就这一年
承认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很难吗?这次那个女生的数学老师也参赛了,只拿到120多名,学生反而拿到十几名,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国内教育制度只喜欢听话的卷王,不珍惜真正的天才

c
cliftonpark
me2me2 发表于 2024-06-17 22:53
理工科的竞赛跟韩寒那个什么新概念作文比赛不一样吧,文科的评判标准很主观,理工科很直白,做对了就是做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没啥黑箱操作的空间
而且人家阿里竞赛好几年了,又不是就这一年
承认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很难吗?这次那个女生的数学老师也参赛了,只拿到120多名,学生反而拿到十几名,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国内教育制度只喜欢听话的卷王,不珍惜真正的天才


和阿赛无关。
说的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疑惑的地方就在于这是物理比赛,没有主观题,并且事后公布解答也核对了,并没有遗漏,这才发觉有明显黑箱的。换成现在肯定行不通了,早被人在网上质疑了。民间比赛也早就无法保送了。
q
qqlxl
me2me2 发表于 2024-06-17 22:53
理工科的竞赛跟韩寒那个什么新概念作文比赛不一样吧,文科的评判标准很主观,理工科很直白,做对了就是做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没啥黑箱操作的空间
而且人家阿里竞赛好几年了,又不是就这一年
承认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很难吗?这次那个女生的数学老师也参赛了,只拿到120多名,学生反而拿到十几名,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国内教育制度只喜欢听话的卷王,不珍惜真正的天才


这个说的太好了。国内教育确实只喜欢听话的卷王,埋没人才误人子弟的老师太多了。我一个同学,初中没有做任何培训参加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高中不喜欢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觉得没意思,被几个老师冷眼看待,然后他自暴自弃只要不喜欢的任课老师全部逃课不考试。后来高三逃课几百节被校长劝退。最后高考前一个月班主任老师实在觉得他太可惜,把他领回教室让他复习了一个月最后上了c9。去了大学以后收敛了一点,成绩不错被院士选中去了另一所c9直博,但是博士一年级又是因为不听话,和导师闹僵,他一气之下直接退学走人。后来也不知道我这同学怎么样了。家里父母常年外出做生意,把他寄养在亲戚家,所以根本也没人管他。
h
hillcountry
到四五十岁了,还不能承认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s
sioc
cliftonpark 发表于 2024-06-17 20:43
最近阿赛吵得厉害,不禁回想起九十年代初期的一次类似的比赛。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某全国流行的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社举办的物理通讯赛。奇特的是,比赛居然不容置疑地号称前三名可以保送某蛋大学!
当时已经靠物理奥赛拿到了某同级别大学保送,本来是不关心这个民间通讯赛的。但是没有高考任务也没啥事情干,就和同校另外几个竞赛保送生一合计,干脆咱们组团去炸场子。于是题目下来后,轻松搞定,讨论了下,觉得不是满分也不会差多少了。我们是都是某高考奥赛大省的竞赛保送生,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谁知比赛获奖名单公布后却只有两人上榜了,还仅仅是吊尾的三等奖而已。前面的上百人却没有一个是当年省奥赛名单上的,也完全不知道具体分数。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和韩寒作文比赛类似的黑箱操作,就是专门为某些人开后门进某蛋大学的。我们这些参赛的都是炮灰而已。
和韩寒比赛一样,这个比赛好像就办了那一次。


哇 这种杂志举办的还能搞到保送名额? 还真是很像变相特招
s
sioc
金银岛 发表于 2024-06-17 22:02
https://huxh.fudan.edu.cn/professor_cn.html
胡新华
1977.7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 1994-1998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8 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8-2003 ,复旦大学物理系硕博连读;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5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2008 ,美国 Ames 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1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 2011 至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哇塞 不是有三个名额吗?其它两个呢?
J
JohnW_1000
回复 10楼 wantU 的帖子
获奖状况很有意思 哈哈哈
c
cliftonpark
sioc 发表于 2024-06-17 23:43
哇塞 不是有三个名额吗?其它两个呢?

估计其他两个名额是幌子。其实也很容易操作,就说全面考察后不接收就可以了,不是所有保送生最后都可以拿到通知书的。如果真的还有两个人,那他们也肯定是胡在复旦的同班同学。
c
cliftonpark
qwerty_sun 发表于 2024-06-17 22:41
楼主到底有没有输给胡?要不cosmos你来组织他俩30年后再来个老中学生数理化pk赛?

哈哈,我和同学们都无所谓,就是过程比较诡异而已。当然别的复旦考生少了一个名额,这和我们无关啊。
s
sioc
cosmos001 发表于 2024-06-17 22:36
有没有内线我不知道, 他比复旦同级学生的水平明显要强, 成绩也要好, 事实就是这样。 后来他才能获得那些机会。 难道他读大学时候也有内线一直跟着帮忙? 我有很多机会和他讨论物理, 绝对是有水平的老师, 其实我觉得他算得上是那个什么民间奖项录取的成功案例。 (他的英语原来很一般, 正儿八经还真不一定能上复旦)

比同级学生水平强 成绩好 不能说明他在面对全国的杂志比赛中就能P K掉奥赛生。 而且看他他个人主页 大学之前并没有什么其它的物理奖项。
c
cliftonpark
比同级学生水平强 成绩好 不能说明他在面对全国的杂志比赛中就能P K掉奥赛生。 而且看他他个人主页 大学之前并没有什么其它的物理奖项。
sioc 发表于 2024-06-18 00:07

物理在九十年代已经不是热门专业了,有一些真正对物理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更多的是调剂过来的,心思并不在物理上。加上各地高考分数线差别很大,学生素质也差距较大。要保持好成绩或者留校并不难。但是问题核心还是为什么已经有各级别的大规模正规奥赛,还能突然冒出来一个随意打分的民间比赛带保送生名额?换成现在行不行?
e
eda2k4
金银岛 发表于 2024-06-17 22:02
https://huxh.fudan.edu.cn/professor_cn.html
胡新华
1977.7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 1994-1998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8 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8-2003 ,复旦大学物理系硕博连读;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5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2008 ,美国 Ames 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1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 2011 至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厉害,这都能挖出来。。这下暴露lz的肤浅了
c
claireliu
可能就是题目出简单了,得满分很多,稍微有点纰漏的就只能三等奖了。
e
eda2k4
cliftonpark 发表于 2024-06-17 23:00
和阿赛无关。
说的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疑惑的地方就在于这是物理比赛,没有主观题,并且事后公布解答也核对了,并没有遗漏,这才发觉有明显黑箱的。换成现在肯定行不通了,早被人在网上质疑了。民间比赛也早就无法保送了。

请把“发觉”改成“感觉”
l
lovejames
比同级学生水平强 成绩好 不能说明他在面对全国的杂志比赛中就能P K掉奥赛生。 而且看他他个人主页 大学之前并没有什么其它的物理奖项。
sioc 发表于 2024-06-18 00:07

是的 关键是他这个第一名是不是真实水平 还是其实他第五第六第七 也是好学生 ,但原本不是第一。楼主说的确实很像比赛前就内定了挑中这个人
s
sioc
claireliu 发表于 2024-06-18 00:40
可能就是题目出简单了,得满分很多,稍微有点纰漏的就只能三等奖了。

这也有可能 但满分的很多里面 怎么挑出来前一二三?标准是啥?
c
cliftonpark
回复 33楼 claireliu 的帖子
难度肯定是低于奥赛的,可是我们的解答并没有纰漏,几个同学都是一路竞赛过来成绩稳定的。应该都是满分。难道还看是不是latex写的不成?如果满分有上百人,没有区分度,这就更有问题了。
并没有像阿赛那样会被难倒卡壳的情况。
h
hoxu
cliftonpark 发表于 2024-06-17 22:29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4 年 1 月号的物理通讯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保送直升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的资格。 在《中学生数理化》 1993 年 10 月号的物理有奖征答中获得一等奖。
仅仅靠这两个民间奖项,应该是在复旦有很强的内线,或者亲属。并且看样子是一路铺到底了。

真无聊,人家都列出来了,还是中学的事,看来是引以为豪的。
不困不睡
所以涟水天才少女算不算小镇做题家?
h
hahanima
回复 39楼 不困不睡 的帖子
目前看起来算表演艺术家
金银岛
eda2k4 发表于 2024-06-18 00:30
厉害,这都能挖出来。。这下暴露lz的肤浅了

得不出这个结论吧?我觉得只是佐证了楼主说的这个竞赛和奖励方式的真实性。
三个一等奖保送中的一位看来是很杰出的人才,但剩下两位是不是南郭先生就无从考证了。一个竞赛如果要黑箱操作,也可以用掺沙子的方式。
a
abby_surf
当年高考,市里有个啥比赛,领导的儿子得了第三名,然后领导大手一挥,第三名以上全部高考加分!
鸿
鸿运昌盛
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位复旦保送生是名副其实的。他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了他的实力和潜力。不必要纠结于什么竞赛奖项,也不要被这些表面的荣誉所迷惑。实际上,我接触过几个奥赛X牌得主,他们在学术上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发展的也就一般般。真正的实力和成就,不是靠一时的竞赛成绩决定的,而是靠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c
claireliu
有没有纰漏谁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有论述证明之类的总有个过程分。不难更有可能很多人都做对了。一等奖前面的人说了考了不止一次,在评奖的时候加了印象分没准。不管怎么说这人物理这一条路走到黑了,没转码没转金融。我觉得评委看人挺准的。当年有没有暗箱操作谁也不知道也犯不着纠结。
神仙鱼
有没有一种可能,胡是名副其实的,但其他两个“查无此人”的是黑箱操作?
z
zhangxx818
最近阿赛吵得厉害,不禁回想起九十年代初期的一次类似的比赛。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某全国流行的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社举办的物理通讯赛。奇特的是,比赛居然不容置疑地号称前三名可以保送某蛋大学!
当时已经靠物理奥赛拿到了某同级别大学保送,本来是不关心这个民间通讯赛的。但是没有高考任务也没啥事情干,就和同校另外几个竞赛保送生一合计,干脆咱们组团去炸场子。于是题目下来后,轻松搞定,讨论了下,觉得不是满分也不会差多少了。我们是都是某高考奥赛大省的竞赛保送生,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谁知比赛获奖名单公布后却只有两人上榜了,还仅仅是吊尾的三等奖而已。前面的上百人却没有一个是当年省奥赛名单上的,也完全不知道具体分数。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和韩寒作文比赛类似的黑箱操作,就是专门为某些人开后门进某蛋大学的。我们这些参赛的都是炮灰而已。
和韩寒比赛一样,这个比赛好像就办了那一次。


cliftonpark 发表于 2024-06-17 20:43

哈哈,这个竞赛我参加过,我记得是寒假没事干,就参加了一把,得了三等奖, 我的班主任也订了杂志,可巧看见我的名字,还问是不是我。。
“就和同校另外几个竞赛保送生一合计,干脆咱们组团去炸场子。于是题目下来后,轻松搞定,讨论了下,觉得不是满分也不会差多少了。” 这个比赛应该是单人的,楼主几个人一起商量,其实属于作弊。。 结果才得了三等奖,嘿嘿。。。
几十年的事了,楼主还愤愤不平,太不蛋定了,不太符合当初能参加奥赛,报送大学的水平。。。
e
eda2k4
神仙鱼 发表于 2024-06-18 21:05
有没有一种可能,胡是名副其实的,但其他两个“查无此人”的是黑箱操作?

没人去查和查无此人是两回事
彼岸天涯
eda2k4 发表于 2024-06-18 00:43
请把“发觉”改成“感觉”

严谨
d
doubt
鸿运昌盛 发表于 2024-06-18 20:52
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位复旦保送生是名副其实的。他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了他的实力和潜力。不必要纠结于什么竞赛奖项,也不要被这些表面的荣誉所迷惑。实际上,我接触过几个奥赛X牌得主,他们在学术上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发展的也就一般般。真正的实力和成就,不是靠一时的竞赛成绩决定的,而是靠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结果的正确不代表过程就是没问题的吧
m
minqidev
据我了解,这种黑箱有的,我认识的老师做过类似评奖的评委
h
hahanima
神仙鱼 发表于 2024-06-18 21:05
有没有一种可能,胡是名副其实的,但其他两个“查无此人”的是黑箱操作?

完全可能,否则这个人连一个更低档次的问答赛都写,后面的通讯赛应该不是第一名。第一名肯定另有其人,早消失了。
但是杂志社问答赛得奖也是比较罕见的事情。那个更不严肃更没人较真。两次杂志得奖也很值得玩味。
复旦这个保送活动也很难理解,除非奥赛生都不愿意去,复旦急了才立马仓促组织一个通讯赛来挑剩下的?完全没有必要。并且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m
minqidev
回复 51楼 的帖子
其实我读大学的我时候,我一个老师告诉过我。国内一些期刊,有指标保送国内很好的大学。不过这个圈子一般就是各省好大学包了,但是名额并不多。
我那老师负责一个期刊评奖,主要是保证另外一所大学的一个老师的某种关系可以获奖,然后就有机会保送省外的另外一所好大学。
举个简单可以理解的大约就是,同Ji大学老师,去评判西安某个科技报的奖,里面有个参赛的学生是复某大学数学系的儿子,将来有机会保送南京某大学天文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时我就觉得,原来如此严密,而且都要显得好像几个环节都没有任何联系,更加厉害的可能有的老师十年前评了某个奖,等到自己儿子考大学的时候,也能等到相应的机会。
后来更多的是,挂名发顶级期刊

h
hahanima
回复 46楼 的帖子
其实大家根本就没有觉得这个通讯赛多严肃吧。谁真的相信所谓的保送呢?前后都有各种真刀真枪的奥赛如火如荼。
m
minqidev
发错地方了
j
jestjet
吗的。早知道我也能上名校了。够黑的
h
hua1ren2
cosmos001 发表于 2024-06-17 22:36
有没有内线我不知道, 他比复旦同级学生的水平明显要强, 成绩也要好, 事实就是这样。 后来他才能获得那些机会。 难道他读大学时候也有内线一直跟着帮忙? 我有很多机会和他讨论物理, 绝对是有水平的老师, 其实我觉得他算得上是那个什么民间奖项录取的成功案例。 (他的英语原来很一般, 正儿八经还真不一定能上复旦)

既然英语不行,那‘操作’就说的通了。 奥赛他不行,正常考试也不行,可孩子物理还可以。那就设计一套简单的物理竞赛把他筛出去吧。 这位层主,他家一般,不代表他舅他姑啥的没能力办这事儿,你说对不?
s
squirrel40
从胡新华和楼主后来发展的成果来看,这个竞赛水平还是可以的
s
squirrel40
当年的这个杂志还是非常权威的,而且算是半官方的。 其实很多大奖都是民间的,包括诺贝尔奖其实也是

x
xiaoxiaodada
回复 56楼 hua1ren2 的帖子
最烦这种阴谋论的人。就是给自己无能找借口。我不行是因为我没有那个姨那个舅。。
鸿
鸿运昌盛
回复 53楼 hahanima 的帖子
奥赛的猫腻也多着呢。
h
hahanima
回复 59楼 的帖子
楼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能得满分的应该不少,题目不难。胡行并不能说明其他人不行。明目张胆地黑箱打分是关键一步。因为当年大家最多一笑了之没人追究的,行的人早已通知书在手了,也不会觉得复旦真的会参与。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让人钻了空子。
f
feifeiblue
楼主说的这个比赛,碰巧我当年也在这个杂志上看到。没想到只举办了这一届。。 复旦94物理不少保送的,不存在非要凑一个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