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米到20米

s
sunshine35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看了隔壁楼的讨论说说我的看法,看看算不算主流。首先定义净资产=所有资产-负债,先不考虑投资交税的问题,假设是家庭财产,孩子大学学费已经付清或者根本不打算付。
退休以后重建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不然退休=下坡路。所以我的观点是要么早点退,要不就不退,在一个舒服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看有些长寿老人是后一类的。但是如果想早退休重建一个生活的routine,什么时候退就要基于目标。所以想听听大家觉得目标应该是多少。有了目标才能努力啊。
1.25米:保命钱。有了这个资产规模起码能应付一下生活突然而来的种种意外,即使失业生病能有一定腾挪余地不至于马上陷入困境。
2.5米:最低退休线。如果已经工作到六七十以上渴望退休,这个资产规模可以让你有起码保障。但是不能说富裕。
5米:小康退休线。不能太奢侈但是体面生活应该够了。
10米:富裕退休线。可以时不时任着性子奢侈一把了,但是也不能太过分,起码房子还是不能太任性买。
20米: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够花了,要严肃考虑财产代际传承了。
当然不管你资产到哪一步,杠杆上太大该爆还是会爆,参见中国一众地产富豪们。所以加杠杆要小心。
感谢网友讨论,觉得靠谱的62楼给的数字: 我搬一下,实际是四个Stage: leanfire, 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 讨论FIRE 的时候是不包括自住房的(和Networth 不一样,讨论Networth 是可以加上自住房价值)
Leanfire: 没提资产 Fire: 1.85米 Chubbyfire: 3.8米 Fatfire: 5.4米 95%: 7.4米 99%: 14.8米
A
Anotherfacet
你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娃学费算了没?要不要给娃买房?高消费地区还是低消费地区?多大岁数?有没有慢性病?老人要不要用钱?这些都先定义清楚了再说
s
sunshine35
Anotherfacet 发表于 2024-05-26 01:57
你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娃学费算了没?要不要给娃买房?高消费地区还是低消费地区?多大岁数?有没有慢性病?老人要不要用钱?这些都先定义清楚了再说

根据你的建议加了一些限制条件。但是有些没必要定义太死,比如高消费区和低消费区,退休以后是可以选择的。慢性病这种今天没有明天也可能有的,医疗开销只能算个平均期望值。
D
Daylight
华人的贫困线从30万到70万再到2千万见证了复兴强国梦
m
mtwash
去掉孩子学费后的2.5米是最低退休线?我不知道本站的人怎么会膨胀成这样
夫妻两人按部就班到点退休,2.5米可以过非常优渥的退休生活,1米就远超一般美国工薪族了
尤其我们还是华人,钱少一点都没关系,带着储蓄、领着退休金回国生活可以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A
Anotherfacet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02:26
根据你的建议加了一些限制条件。但是有些没必要定义太死,比如高消费区和低消费区,退休以后是可以选择的。慢性病这种今天没有明天也可能有的,医疗开销只能算个平均期望值。

最关键的你这算的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你还是没回答
h
hillcountry
真无聊
眼里只有钱啊
明朗少女
mtwash 发表于 2024-05-26 03:44
去掉孩子学费后的2.5米是最低退休线?我不知道本站的人怎么会膨胀成这样
夫妻两人按部就班到点退休,2.5米可以过非常优渥的退休生活,1米就远超一般美国工薪族了
尤其我们还是华人,钱少一点都没关系,带着储蓄、领着退休金回国生活可以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好主意 可以回国住半年
z
zz99
连保命钱都没有 看完真是瑟瑟发抖
M
Meimei558
回国住半年能省啥钱呢?
我看你的标题,以为你在讲种树
f
fairycat
不管多少米,也都是3万天左右,得在活得深度上下功夫
g
gokgs
The top 10 percent of households had $1,559,240 or more in wealth, and the top 1 percent had at least $11,640,000.
10米差不多就 top 1% 了
l
la90039
我们两口子总共就5米吧大概?但是他有pension, 我有亚马逊的passive income. 所以他已经退休快10年,我也刚刚退了。生活质量没怎么提高啊?他整天开车去城里逛mall, 还volunterr. 我追剧追的头大了。有猎头挖我去本州边境一个minining town去做几个月的合同工呢,提供住宿,我还挺神往的开始面试了。
A
Archless
gokgs 发表于 2024-05-26 10:38
The top 10 percent of households had $1,559,240 or more in wealth, and the top 1 percent had at least $11,640,000.
10米差不多就 top 1% 了

华人的Top1%是不是还要再double?
n
newhouse2014
还是华人有钱。退休线远超美国人平均水平。
h
honeybunch
回复 1楼 sunshine35 的帖子
你就是在讨论lean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这三个stage。还是到reddit上讨论吧。这个坛子上缺乏logic,full of personnel attack。知道一个例子就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或一个例子就想推翻整个结论(数学做多了,社会经验不足的表现)。
h
hioc
一楼写得算客观大家努力把。
20米难度大点,10米还是可行的。
m
mimifeifei
这是这几天女大让大家都膨胀了吗?这种帖子没完没了额
健康平安
聚 发表于 2024-05-26 10:03
我看你的标题,以为你在讲种树

我也是。
F
FatSheep
回复 1楼 sunshine35 的帖子
除了钱,你还能关心点什么?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挺繁华的,多数人也和你一样,就是钱和房子。不到一年时间,都成了修罗场里的尸首.
j
jacketdog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01:52
看了隔壁楼的讨论说说我的看法,看看算不算主流。首先定义净资产=所有资产-负债,先不考虑投资交税的问题,假设是家庭财产,孩子大学学费已经付清或者根本不打算付。
1.25米:保命钱。有了这个资产规模起码能应付一下生活突然而来的种种意外,即使失业生病能有一定腾挪余地不至于马上陷入困境。
2.5米:最低退休线。如果已经工作到六七十以上渴望退休,这个资产规模可以让你有起码保障。但是不能说富裕。
5米:小康退休线。不能太奢侈但是体面生活应该够了。
10米:富裕退休线。可以时不时任着性子奢侈一把了,但是也不能太过分,起码房子还是不能太任性买。
20米: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够花了,要严肃考虑财产代际传承了。
当然不管你资产到哪一步,杠杆上太大该爆还是会爆,参见中国一众地产富豪们。所以加杠杆要小心。

来来来,楼主来科普一下有了20米之后如何进行财产代际传承吧!!!
b
bear2012
gokgs 发表于 2024-05-26 10:38
The top 10 percent of households had $1,559,240 or more in wealth, and the top 1 percent had at least $11,640,000.
10米差不多就 top 1% 了

留学出来的人曾经在国内也是13亿人里的top 1%吧,在美国继续保持top1%没毛病
a
akebaby
回复 1楼 sunshine35 的帖子
在高房价地区,只要在10年前买了房的,基本上都有2.5米了,可是离攒够退休的钱还很远,为啥?通胀太厉害了,今天的1米,十年之后能剩下一半的购买力就不错了。要动态地看问题
s
sunshine35
mtwash 发表于 2024-05-26 03:44
去掉孩子学费后的2.5米是最低退休线?我不知道本站的人怎么会膨胀成这样
夫妻两人按部就班到点退休,2.5米可以过非常优渥的退休生活,1米就远超一般美国工薪族了
尤其我们还是华人,钱少一点都没关系,带着储蓄、领着退休金回国生活可以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到点退休是指67吗?那2.5米是可以了。但是多少人真的想工作到67呢?工作到67退休精力可能很难再重新建立一个routine。国内大妈们50多就可以正式退休拿退休金了,美国的我们必须工作到67吗?
s
sunshine35
Anotherfacet 发表于 2024-05-26 04:26
最关键的你这算的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你还是没回答

家庭财产默认算是两个人吧
s
sunshine35
回复 14楼 la90039 的帖子
是的,退休以后重建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不然退休=下坡路。所以我的观点是要么早点退,要不就不退,在一个舒服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看有些长寿老人是后一类的。
s
sunshine35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5-26 11:18
回复 1楼 sunshine35 的帖子
你就是在讨论lean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这三个stage。还是到reddit上讨论吧。这个坛子上缺乏logic,full of personnel attack。知道一个例子就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或一个例子就想推翻整个结论(数学做多了,社会经验不足的表现)。

说的有道理。其实就是想听听华人论坛上人们大致的感觉,,benchmark 一下自己的数字是不是靠谱。但是看来没人真的想讨论
F
Forgiveu
好象是高晓松说过,别人过年都只说新年快乐,只有华人过年说“恭喜发财”.。国内国外华人都这么爱攒钱。留着也怎么不花。
s
sunshine35
fairycat 发表于 2024-05-26 10:31
不管多少米,也都是3万天左右,得在活得深度上下功夫

正是因为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才希望早早摆脱朝九晚五的上班duty啊
s
sunshine35
Forgiveu 发表于 2024-05-26 21:33
好象是高晓松说过,别人过年都只说新年快乐,只有华人过年说“恭喜发财”.。国内国外华人都这么爱攒钱。留着也怎么不花。

我觉得讨论的不是攒钱,是多少钱就够了,就可以不用焦虑了,可以去诗与远方了。如果没有共识,才真的要攒一辈子还不放心
你信吗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42
我觉得讨论的不是攒钱,是多少钱就够了,就可以不用焦虑了,可以去诗与远方了。如果没有共识,才真的要攒一辈子还不放心

没多少钱也可以没有焦虑,诗和远方。要焦虑的,钱多了,还是会焦虑。
h
hijklmn
Forgiveu 发表于 2024-05-26 21:33
好象是高晓松说过,别人过年都只说新年快乐,只有华人过年说“恭喜发财”.。国内国外华人都这么爱攒钱。留着也怎么不花。

中国人还说身体健康啊。。。中国人说得比较全面而已。。。
s
sunshine35
没多少钱也可以没有焦虑,诗和远方。要焦虑的,钱多了,还是会焦虑。
你信吗 发表于 2024-05-26 21:46

我觉得不是,从年轻时候的一分钱没有到慢慢积累的过程中,我的焦虑是逐步变低的,因为底气足了啊。
诗与远方诚然可以没多少钱也追求,但是如果是你的孩子,穷的叮当响就要写诗,你可以支持他多久?
讨论不是因为焦虑,是因为这种话题在生活中并不方便和朋友这么聊。
h
honeybunch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6 14:03
留学出来的人曾经在国内也是13亿人里的top 1%吧,在美国继续保持top1%没毛病

你可是说以前留学出来的人曾经在某几个理工学科方面成绩比较好一点,所以可以申请出来,在整个中国这很难比吧。比如最好的包括有最好的关系,最好的机会可能留国内了,因为国内混的开啊。出来的一般穷一点,没关系的觉得出来能更上一层楼。
现在留学的好多国内混不上一个大学的,就更别说了。
h
honeybunch
说的有道理。其实就是想听听华人论坛上人们大致的感觉,,benchmark 一下自己的数字是不是靠谱。但是看来没人真的想讨论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7

我觉得这个论坛大家都差不了多少,在leanfire和chubbyfire这两个阶段。因为大家积累资产的方式都差不多,所以大同小异。 思考方式的雷同导致很难有有效的discussion。而且除了一两个,一般这论坛上的人能自我更新知识,自我总结,自我批判的,几乎没有。所以把这当成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就行了,深入点的讨论还是去别的地方。

B
BirdLady
是我膨胀还是华人膨胀,今天跟钱有关的几个话题实在不应该点开看。说到资产以十米为单位,说到投资收益以10%为baseline,说到工作表现随便做做可以干到退休,说到孩子,考虑的是trust fund。
a
acegikl
还是觉悟不够,点进来以前,以为米是长度单位…
s
shalalala2
说的有道理。其实就是想听听华人论坛上人们大致的感觉,,benchmark 一下自己的数字是不是靠谱。但是看来没人真的想讨论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7

我觉得靠谱。1米好像是Vanguard给的指导型退休计划,所以说保命钱是靠谱的。冷嘲热讽的人恐怕是没生过什么大病。否则几十万几个月内可以蒸发。
n
nj_guy
一般 FIRE 的标准是 25 倍的年消费。如果一年开销 10万, 250万可以 FIRE, 如果年消费 20万, 500万FIRE。如果年消费 50万, 1250万FIRE。另外人家 FIRE 是算资产的,自住房不算在内。
b
bear2012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5-26 22:02
你可是说以前留学出来的人曾经在某几个理工学科方面成绩比较好一点,所以可以申请出来,在整个中国这很难比吧。比如最好的包括有最好的关系,最好的机会可能留国内了,因为国内混的开啊。出来的一般穷一点,没关系的觉得出来能更上一层楼。
现在留学的好多国内混不上一个大学的,就更别说了。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h
honeybunch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7 11:40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所以你要define a scope,否则一堆人觉得自己怎么不够格。
大衣被禁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5-26 22:02
你可是说以前留学出来的人曾经在某几个理工学科方面成绩比较好一点,所以可以申请出来,在整个中国这很难比吧。比如最好的包括有最好的关系,最好的机会可能留国内了,因为国内混的开啊。出来的一般穷一点,没关系的觉得出来能更上一层楼。
现在留学的好多国内混不上一个大学的,就更别说了。

先不说小留是不是国内混不上个大学,就算他们混不上个大学吧,他们是不是留玩学就得回国啊?那他们当然不是这里说的5米啦。你说他们国内混不上个大学,却在美国混下去了,有钱读美国本科,能毕业,还能混到绿卡的,就算是个文盲弱智,靠人脉财力怎么也是中国的top 1%吧。
不快乐的心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0
到点退休是指67吗?那2.5米是可以了。但是多少人真的想工作到67呢?工作到67退休精力可能很难再重新建立一个routine。国内大妈们50多就可以正式退休拿退休金了,美国的我们必须工作到67吗?

本来就是。工作到六十七麦当劳翻 burger 的都够了,因为没几年了,想吃吃不动,想xx不了,旅游走不动,娃早就工作了。
就是找个病床躺上去就可以了,反正 Medicare 都包了。
s
sunshine35
nj_guy 发表于 2024-05-27 05:05
一般 FIRE 的标准是 25 倍的年消费。如果一年开销 10万, 250万可以 FIRE, 如果年消费 20万, 500万FIRE。如果年消费 50万, 1250万FIRE。另外人家 FIRE 是算资产的,自住房不算在内。

你的这个数字好像确实是现在的标准答案。虽然所谓通胀是无法预测的,到时候只能根据通胀弹性调节自己的支出了。只要取出之后的钱能跟上通胀,原则上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饿
饿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7
说的有道理。其实就是想听听华人论坛上人们大致的感觉,,benchmark 一下自己的数字是不是靠谱。但是看来没人真的想讨论

我们的目标就是这样可以躺了,20年到24年操作得当的话是有可能的,可惜没有如果,作业没带就是没写
H
Halahi
我发现在各种平台上,比如华人小红书,有不少像楼主这样的国男。怎么说呢,共同点就是口气比脚气都大。那一张嘴熏人,透着自大自卑和清澈的愚蠢。不得不让人感叹,国男质量比国女差多了,难怪那么多优质国女找不到对象,呵呵
不快乐的心
回复 48楼 Halahi 的帖子
喜欢谈钱==乏味没有life
L
Lxh
Halahi 发表于 2024-05-27 13:38
我发现在各种平台上,比如华人小红书,有不少像楼主这样的国男。怎么说呢,共同点就是口气比脚气都大。那一张嘴熏人,透着自大自卑和清澈的愚蠢。不得不让人感叹,国男质量比国女差多了,难怪那么多优质国女找不到对象,呵呵

楼主抛出一个观点来讨论 你这种人身攻击实在让人感慨 人人都能理智交流果然只是幻想
H
Halahi
Lxh 发表于 2024-05-27 13:47
楼主抛出一个观点来讨论 你这种人身攻击实在让人感慨 人人都能理智交流果然只是幻想

你还是让楼主照照镜子吧,还25米这辈子才够花了。有点基本的常识吗?这牛吹得估计半夜都被自己吹的牛要吹感冒了
华人真是矫情的嫑嫑的
w
welkin25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7
说的有道理。其实就是想听听华人论坛上人们大致的感觉,,benchmark 一下自己的数字是不是靠谱。但是看来没人真的想讨论

Benchmark有什么用啊,你有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难道就算讨论出个结论,你钱够了就退休吗?讨论了发现你不到一个莫须有的benchmark,你就有办法收入翻倍赶上吗?
h
honeybunch
welkin25 发表于 2024-05-27 14:03
Benchmark有什么用啊,你有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难道就算讨论出个结论,你钱够了就退休吗?讨论了发现你不到一个莫须有的benchmark,你就有办法收入翻倍赶上吗?

benchmark太有用了。工作中写个software,生产一个药,都要benchmark。自己安排退休也要benchmark:因为有人觉得leanfire就行了,跳跳广场舞可以了;有人觉得chubbyfire还不够,自主房不产生现金流,所以考虑take moneyout forleverage。这些benchmark就是milestones,为了proactively manage money的人用的。你不用就不用呗。
w
welkin25
benchmark太有用了。工作中写个software,生产一个药,都要benchmark。自己安排退休也要benchmark:因为有人觉得leanfire就行了,跳跳广场舞可以了;有人觉得chubbyfire还不够,自主房不产生现金流,所以考虑take moneyout forleverage。这些benchmark就是milestones,为了proactively manage money的人用的。你不用就不用呗。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5-27 14:45

你都说了各人要求不一样,那何必问别人需要多少钱呢?哪怕都是打算chubbyfire,你住哪里,有几个小孩也会改变你的target,所以根本不能讨论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标准。讨论这个再多也不能改变你的花费,也不能改变你的收入,不过是徒增焦虑。
w
winnieyan
回复 14楼 la90039 的帖子
是的,退休以后重建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不然退休=下坡路。所以我的观点是要么早点退,要不就不退,在一个舒服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看有些长寿老人是后一类的。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6 21:24

+1 我妈和我婆婆都是50-55岁之间因为身体原因早退了,俩人都认为太早退休不一定好。能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很重要,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大部分人无所事事,早早和社会脱节,思维也跟不上新的知识。而工作能强迫你学习新的知识,延缓脱节的速度。
w
winnieyan
Forgiveu 发表于 2024-05-26 21:33
好象是高晓松说过,别人过年都只说新年快乐,只有华人过年说“恭喜发财”.。国内国外华人都这么爱攒钱。留着也怎么不花。

“恭喜发财”是广东南方一带流行开来的吧。
我从小北方长大,过节的时候所有人都只说“过年好”。大学毕业有机会去南方才第一次听说恭喜发财的说法。
w
winnieyan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7 11:40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必要条件是两人都是F1出来的,两人在事业和身体上没有大的波动。
l
l4528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7 11:40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扯,多得是连401k都没钱放满的人,那阵儿工资也低,正常双职工节省投资的话大概能有2-3米。
i
iammaja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7 11:40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再加点限制……50左右F1老留夫妻,一路双职工,非天坑专业,公司除了死工资还有奖金有股票,经济上没踩过大坑的,一直在投资的,5米不难。不过,条条框框加多了,符合条件的就少了。我理解层主觉得不难,因为周围大家都差不多,但广义的,貌似也不容易。
h
honeybunch
l4528 发表于 2024-05-27 15:52
扯,多得是连401k都没钱放满的人,那阵儿工资也低,正常双职工节省投资的话大概能有2-3米。

再加个2M的自住房不就差不多了?有人喜欢算NW包括自住房,有人不喜欢,因为不generate cashflow。也没啥好争的,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行了。
话说最近股市涨的高,不少人年纪还比较轻的,过了big milestones。
c
corfarm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5-26 11:18
回复 1楼 sunshine35 的帖子
你就是在讨论lean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这三个stage。还是到reddit上讨论吧。这个坛子上缺乏logic,full of personnel attack。知道一个例子就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或一个例子就想推翻整个结论(数学做多了,社会经验不足的表现)。

我搬一下,实际是四个Stage: leanfire, 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 讨论FIRE 的时候是不包括自住房的(和Networth 不一样,讨论Networth 是可以加上自住房价值)
Leanfire: 没提资产 Fire: 1.85米 Chubbyfire: 3.8米 Fatfire: 5.4米 95%: 7.4米 99%: 14.8米
s
sunshine35
welkin25 发表于 2024-05-27 14:03
Benchmark有什么用啊,你有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难道就算讨论出个结论,你钱够了就退休吗?讨论了发现你不到一个莫须有的benchmark,你就有办法收入翻倍赶上吗?

说的就是为了考虑什么时候退休啊。举个例子(不是我自己的情况),如果按照计算51岁差不多lean fire, 62岁才能chubby fire, 那就可以考虑trade off了。如果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钱够了就退休。 当然了,能有选择都是奢侈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如果按照计算即使工作到67也不可能lean fire, 那就按照某高赞回贴说的好好工作到67拿社保,之后还可以拿退休金回国养老,也是不错的选择。
w
welkin25
说的就是为了考虑什么时候退休啊。举个例子(不是我自己的情况),如果按照计算51岁差不多lean fire, 62岁才能chubby fire, 那就可以考虑trade off了。如果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钱够了就退休。 当然了,能有选择都是奢侈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如果按照计算即使工作到67也不可能lean fire, 那就按照某高赞回贴说的好好工作到67拿社保,之后还可以拿退休金回国养老,也是不错的选择。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7 16:56

那谈这个不如直接讨论 swr 或者yearly spending,你光说个benchmark什么都不能代表。比如同样都是五米,你swr用3%就是一年十五万,我用4%就是一年二十万,差距很大吧。再说就算同样都是十五万,你有三个小孩要付大学学费根本不够,我不婚不育足够chubby甚至fat,是不是也不一样?fat还是chubby还是lean根本没法用一个数字粗暴地划分啊
r
ruhell
看标题和盖章还以为是什么恶心动物。。。
s
sunshine35
welkin25 发表于 2024-05-27 17:05
那谈这个不如直接讨论 swr 或者yearly spending,你光说个benchmark什么都不能代表。比如同样都是五米,你swr用3%就是一年十五万,我用4%就是一年二十万,差距很大吧。再说就算同样都是十五万,你有三个小孩要付大学学费根本不够,我不婚不育足够chubby甚至fat,是不是也不一样?fat还是chubby还是lean根本没法用一个数字粗暴地划分啊

你说的都对。欢迎讨论。我主贴说了不考虑孩子大学学费情况,公校私校学费减免贷款情况差别太大了,默认这个支出已经刨除。父母都很伟大,为了孩子可能得多工作很多年。 没有一个数字可以粗暴划分,但是也许很多东西可以量化。比较公认的safe withdraw rate是4%。不知道有没有大牛回测过一半sp500一半债券的组合。
s
sunshine35
corfarm 发表于 2024-05-27 16:44
我搬一下,实际是四个Stage: leanfire, fire, Chubbyfire and fatfire. 讨论FIRE 的时候是不包括自住房的(和Networth 不一样,讨论Networth 是可以加上自住房价值)
Leanfire: 没提资产 Fire: 1.85米 Chubbyfire: 3.8米 Fatfire: 5.4米 95%: 7.4米 99%: 14.8米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合理啊。 是按照每人还是每个家庭有说吗?
w
welkin25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7 17:19
你说的都对。欢迎讨论。我主贴说了不考虑孩子大学学费情况,公校私校学费减免贷款情况差别太大了,默认这个支出已经刨除。父母都很伟大,为了孩子可能得多工作很多年。 没有一个数字可以粗暴划分,但是也许很多东西可以量化。比较公认的safe withdraw rate是4%。不知道有没有大牛回测过一半sp500一半债券的组合。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4过于激进,而且年纪越轻越是如此。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s://earlyretirementnow.com/safe-withdrawal-rate-series/ 这里的长篇分析
c
corfarm
sunshine35 发表于 2024-05-27 17:22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合理啊。 是按照每人还是每个家庭有说吗?

从REDDIT 看显然是家庭,虽然文中没有明确说“讨论的是家庭资产“,但是从语境和其它句子看100%是家庭。
a
alanbeil
扯,多得是连401k都没钱放满的人,那阵儿工资也低,正常双职工节省投资的话大概能有2-3米。
l4528 发表于 2024-05-27 15:52

我401K从来就放6%,为了拿公司的match,到现在99万,光两人的401K就两米多了。我们不放满是为了买房,买股票,资产的大头在那边。5米对于积极投资的人来说,积累这么多年了,挺容易到达的
y
yimiyangguang
回复 62楼 corfarm 的帖子
不明白为什么不包括自住房,在升值高的地方买的自住房,退休后搬到便宜的地方,那自住房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和储蓄。
快乐结局
我以为是教大家怎么从1米攒到20米呢
焱焱
mtwash 发表于 2024-05-26 03:44
去掉孩子学费后的2.5米是最低退休线?我不知道本站的人怎么会膨胀成这样
夫妻两人按部就班到点退休,2.5米可以过非常优渥的退休生活,1米就远超一般美国工薪族了
尤其我们还是华人,钱少一点都没关系,带着储蓄、领着退休金回国生活可以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带着储蓄、领着退休金回国生活可以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现在靠着美元坚挺1:7 也许可以,未来国内少子化必然造成养老也会水涨船高,如果汇率下滑,就未必如此了。
c
corfarm
yimiyangguang 发表于 2024-05-27 20:58
回复 62楼 corfarm 的帖子
不明白为什么不包括自住房,在升值高的地方买的自住房,退休后搬到便宜的地方,那自住房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和储蓄。

也许是为了好同一计算。 至于像你说的CASE,那就预估一下两个地方房子的差值,去调整自己那个 FIRE NUMBER 就可以了。
焱焱
bear2012 发表于 2024-05-27 11:40
我说得就是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这批人,那时候纯花父母钱的小留可不多。现在这些人都五十岁左右了,工作那么多年,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股市房市国债401K,一共攒下5个米,不难吧

这些人正好赶上美国房股红利,大多数高学历双职工夫妻打拼20年,几个米应该没问题,但单收入的未必,比如隔壁帖子老公怪老婆:好吃懒做不赚钱,没工作。他们应该也是这拨人,看看资产比人家差了一截,老公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