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请教一个历史问题: 东晋的门阀政治,是政治制度上的进步还是倒退?

零落一身秋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相对皇权政治而言? 对普通百姓而言,是更好还是更坏?
y
yuanyuanwhu
回复 1楼 零落一身秋 的帖子
历史如果纵深看,一切的制度在当时总有其存在的道理的, 如果存在即合理的哲学理论成立的话, 那就是尤其合理性的。母系社会, 奴隶制度,平民共和,封土建邦,皇权一统,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无不如此。 用大历史学家那谁的话说,用温情的眼光看待当年的历史和当年的人物。你总能发现其当时发生的内在逻辑。 当然这些制度的存在是,其灭亡也是。总是有内在逻辑,内因外因的变化中。
f
fatcat0524
看老美,不是明摆着吗。
子陋
我不懂,只读过些口水文 个人同意楼上的一种制度存在有它的必然性,但是门阀政治随着历史的推进慢慢造成了发展的桎梏,一切看出身,看门第,不能不拘一格择选人才 我觉着隋代君主作为出身北方的士族可以推行科举制,算是很开明的
另外觉着门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造成了很多内耗 比如东晋并非如宋朝一样没有牛掰的武将,迟迟不能杀去北方,很大程度上因为内部斗争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牵制
艾薇兰琪
东晋的门阀制度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社会上升通道完全堵死,对普通老百姓绝对是最差的,只能一辈子做牛马,大部分皇权时期至少能指望家里出个读书种子翻身呢
公用马甲26
印象里魏晋南北朝属于猛将辈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个个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着普通百姓的眼睛看历史,才发现诗歌里的王谢佳话、魏晋风流都是累累白骨、字字血泪铸就。
艾薇兰琪
公用马甲26 发表于 2024-05-22 17:26
印象里魏晋南北朝属于猛将辈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个个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着普通百姓的眼睛看历史,才发现诗歌里的王谢佳话、魏晋风流都是累累白骨、字字血泪铸就。

魏晋南北朝总体是极端看重出身的,导致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世家上位的废物太多又搞不定,最后处处造反遍地是大王乱成一锅粥
春风又绿江南
我在读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通俗读物时,读到一首诗,很感动,在此分享给大家。
三次回望、三次探寻
我们驱散了一些历史的迷雾
找到了一重又一重真相
但是那个时代的杀戮与佛性
融合与分裂、文明与堕落
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
似乎一切流于虚无

然而
当我站在青州佛造像之前
我却发现我错了
它们真切地摆在我眼前
我深深被它们的美所震撼
那个荒唐、痛苦到麻木的年月
为何可以雕凿出
如此神情不染尘世的造像
穿越千载
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慈悲?


也许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背后
还有一重真相
也许,身在极端的乱世之中
古人何尝看不透人生的本质
可是他们依然不放弃
追寻理想中的美好

那份美好也许是桃花源
也许是流觞曲水的兰亭集会
也许是与洛神相见
也许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也许是正义的九色鹿让恶人有恶报
那些鲜活的面庞如风沙般消散
那些存在过的渴望与善良
却真切的留在人间
不向苦难低头、不向庸俗屈膝
正如嵇康临刑前神色自若地奏响
那一曲《广陵散》

当天边的金光
再一次照耀着洞窟中的佛像
夕阳勾勒出它丰盈的嘴唇
温柔的眼眸
而它
正拈花一笑


零落一身秋
回复 2楼 yuanyuanwhu 的帖子
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的: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那当时门阀政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我也相信历史的发展一定有它的内在逻辑和必然。很多人推荐田余庆先生的 东晋门阀政治 ,我读了几页,没能读下去。
s
shanggj
回复 8楼 春风又绿江南 的帖子
现在不打标点符号 一行一句 就能叫诗了?
w
whatif9999
东晋的门阀又不是凭空跳出来的。 东汉末年,三国,世家大族都一直很厉害,兼并土地收蓄奴仆到了影响国家财政的地步。 到隋唐前期,也还是贵族政治。
春风又绿江南
回复 10楼 shanggj 的帖子
叫什么无所谓:),我被打动了。
360余年,90余个政权轮番登场,平均4年1个政权,出生仅数月的女婴可以登上帝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太子可以承继大统,天下毫无意外的战火不断、十室九空,真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宗白华先生说这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挥毫泼墨写就《兰亭集序》,陶渊明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植遇见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嵇康浩然不屈“《广陵散》于今绝矣!”花木兰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而那两军阵前,且听一首《兰陵王入阵曲》!
文学,书法,诗词,雕塑,哲学,都在那个时代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
D
Diablo2019
门阀制度的消灭,让中国失去了贵族阶层和限制皇权的可能,这对皇帝自然好,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则是灾难。
世袭贵族的消失导致每个人都为明天的生计着落担扰,无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屠呦呦得诺贝尔奖靠的是葛洪的研究结果,而葛洪便是出身于门阀世家。
英国的大宪章源于贵族对国王的限权,中国的门阀贵族一直没能形成类以约束。相反,中国御用文人不断灌输宣扬集权的好处,即使时至今日,中国的芸芸学子还会不停地重复此论调
公用马甲26
我觉得公平地说,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门阀士族制度之所以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肯定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这种制度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进步。东晋偏安江南,恰恰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更兼江南富庶之地,更有利于文化艺术的繁荣。比如王羲之、谢灵运,陶渊明,顾恺之等人,均诞生于这个时期,而这些人多是士族名门之后,可见门阀制度对文化事业的影响之大。
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门阀制度也不例外。它最大的弊病就是加剧了阶级分化,阻断了平米百姓的上升渠道,加强了阶级固化。如果任由其发展,最终必然导致阶层矛盾的对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门阀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脚步。
C
ChristinaW
Diablo2019 发表于 2024-05-22 18:26
门阀制度的消灭,让中国失去了贵族阶层和限制皇权的可能,这对皇帝自然好,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则是灾难。
世袭贵族的消失导致每个人都为明天的生计着落担扰,无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屠呦呦得诺贝尔奖靠的是葛洪的研究结果,而葛洪便是出身于门阀世家。
英国的大宪章源于贵族对国王的限权,中国的门阀贵族一直没能形成类以约束。相反,中国御用文人不断灌输宣扬集权的好处,即使时至今日,中国的芸芸学子还会不停地重复此论调

+1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其实就是掐死了这最后的“一”。
平明寻白羽
零落一身秋 发表于 2024-05-22 16:20
相对皇权政治而言? 对普通百姓而言,是更好还是更坏?

那个时候平民百姓是无法参与政治运作的,所以谈不上是进步还是倒退.
东晋门阀政治兴盛是因为刚刚南渡,皇权衰弱,必须依赖南渡世家拥戴.而这些世家也急需在离乡背景的困难时期拥立司马家正统大旗获取政治权力而能得到土地官职等重建家族的实际利益.
可以类比为蒋介石逃台, 诺曼征服那样外来集团要在新地域打开局面,首领和干部之间的相互依赖.首领必须更愿意分享部分权力和夺取来的利益来激励干部, 干部需要借助领袖的合法性和号召力和团队力量为自己牟利.
皇权稳固的时候,其实是不愿意在平民和皇帝之间有太强大的中间豪族势力的.是对皇权的威胁

J
JBJ17
日本韩国是不是都有一定的门阀制度直到近现代? 都是东亚民族,是好还是坏呢?
S
Silverwing
零落一身秋 发表于 2024-05-22 16:20
相对皇权政治而言? 对普通百姓而言,是更好还是更坏?

所谓更好还是更坏, 那就要有个比较的对象
奴隶制比原始部落制度更好, 但是跟现代制度比那就太糟糕了
同样, 门阀制度, 比之前的“举孝廉” “诸侯分封制”当然是更优秀, 但是比后面的“九品中正”文官体制差远了, 当然九品中正科举比起后面的资本主义民主或共产制度也是差远了
s
springwaterhot
东晋西晋 普通人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年代,绿珠故事知道吧?那里门阀可以因为 婢女没有成功劝酒,婢女就被拉出去杀了。还有王献之的小妾惨死和被迫娶公主的故事; 这些门阀为啥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得不让利于普通平民,就是因为垄断下,贵族无能,既无力抵抗外族,内部矛盾也没法调和。
m
mtwash
日本韩国是不是都有一定的门阀制度直到近现代? 都是东亚民族,是好还是坏呢?
JBJ17 发表于 2024-05-22 20:00

日本尤甚
所以日本的民主政治的筛选过滤能力是很低的,类似的,日本的司法系统也会有检察系统的定罪率99.9%的奇葩现象。所以日本本质上不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国家良好运转依靠的是其它东西。
这也反过来印证了为什么很多制度健全的民主法治国家,却又运转不良好,还不如日本这种假民主法治,甚至也不如中国这种不民主和不法治。
S
Silverwing
东晋的门阀制度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社会上升通道完全堵死,对普通老百姓绝对是最差的,只能一辈子做牛马,大部分皇权时期至少能指望家里出个读书种子翻身呢
艾薇兰琪 发表于 2024-05-22 17:24

同时期的西方以及之后1千多年, 西方用的是血统贵族分封制, 基本上就是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春秋战国分封制的结合
而之后的中国很快进入“九品中正”文官体系, 同时期西方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类似平民文官参政, 之前全是贵族门阀。
这所谓的最差是怎么来的
S
Silverwing
春风又绿江南 发表于 2024-05-22 18:20
回复 10楼 shanggj 的帖子
叫什么无所谓:),我被打动了。
360余年,90余个政权轮番登场,平均4年1个政权,出生仅数月的女婴可以登上帝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太子可以承继大统,天下毫无意外的战火不断、十室九空,真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宗白华先生说这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挥毫泼墨写就《兰亭集序》,陶渊明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植遇见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嵇康浩然不屈“《广陵散》于今绝矣!”花木兰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而那两军阵前,且听一首《兰陵王入阵曲》!
文学,书法,诗词,雕塑,哲学,都在那个时代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

乱是因为内乱, 胡乱华, 大分裂, 军阀混战 跟门阀制度有啥关系, 隋唐早期也是门阀, 唐朝立国8大家
看这段历史还有大殖子恨中党希望中国拆成7块, 其心可诛
S
Silverwing
Diablo2019 发表于 2024-05-22 18:26
门阀制度的消灭,让中国失去了贵族阶层和限制皇权的可能,这对皇帝自然好,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则是灾难。
世袭贵族的消失导致每个人都为明天的生计着落担扰,无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屠呦呦得诺贝尔奖靠的是葛洪的研究结果,而葛洪便是出身于门阀世家。
英国的大宪章源于贵族对国王的限权,中国的门阀贵族一直没能形成类以约束。相反,中国御用文人不断灌输宣扬集权的好处,即使时至今日,中国的芸芸学子还会不停地重复此论调

取代门阀制度的是9品中正科举制, 之后的朝代持续时间明显加长, 何谓中国历史进步的灾难? 难道你愿意让中国永远处在五胡乱华大乱战中?
N
Namama
和之前贵族分封的封建制度比,肯定是进步了 和之后的全面科举取材比,自然是落后了
z
zkyqs2020
我认真读了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
田先生的观点是:东晋的门阀制度,只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旦条件变化,中国就又回到了皇权政治的老路。他是如何评价这种政治形态的呢?
他认为,应该承认,门阀政治下,东晋70多年没有出现大的内乱,士族间的争斗,又基本局限于上层,这对民间的破坏比较小,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能让老百姓在这乱世之中过几天安生日子。此外,皇族衰落,士族相互制衡,也改变了秦汉以来皇权对文化思想的严格控制,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学术方面,儒学和玄学; 艺术方面,书法和绘画;文学方面,山水诗,田园诗,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那么多书法文学大家,从这个角度说,虽然门阀政治只是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一段小插曲,但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遗产,这一影响,极其深远。
s
springwaterhot
西方的贵族制度 可能比东西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东西晋的门阀互相夺权,内部互杀的很频繁;欧洲的贵族国王也时不时上断头台,互相抢地盘;欧洲的贵族还不如 东西晋 就是 那些稍微低一点阶层的贵族为了名利,连自己的老婆女儿甚至儿子都主动送到国王的床上;次子次女很多送到教会当修士修女; 这种状态直到西方人发现美洲大陆,在美洲大陆肆无忌惮的大开杀戒,欧洲内部互相杀戮才降低一些;尽管殖民了亚非拉,欧洲内部为了一点点利益,还是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野蛮血腥的人种非老白莫属。他们从来没有文明和平等
子陋
回复 26楼 springwaterhot 的帖子
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我很新颖,我没有想到过
但是对于普通人呢?
子陋
zkyqs2020 发表于 2024-05-22 21:11
我认真读了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
田先生的观点是:东晋的门阀制度,只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旦条件变化,中国就又回到了皇权政治的老路。他是如何评价这种政治形态的呢?
他认为,应该承认,门阀政治下,东晋70多年没有出现大的内乱,士族间的争斗,又基本局限于上层,这对民间的破坏比较小,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能让老百姓在这乱世之中过几天安生日子。此外,皇族衰落,士族相互制衡,也改变了秦汉以来皇权对文化思想的严格控制,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学术方面,儒学和玄学; 艺术方面,书法和绘画;文学方面,山水诗,田园诗,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那么多书法文学大家,从这个角度说,虽然门阀政治只是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一段小插曲,但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遗产,这一影响,极其深远。

问题是这些文学艺术上造诣高的都是士族出身,平常百姓真的永无出头之日吧?
z
zkyqs2020
回复 28楼 的帖子
乱世之中的百姓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就不错了,文学,艺术,这本来就是贵族/ 士族子弟才有资格做的事啊。
我觉得东晋的门阀政治的作者 田余庆 先生更多的是对事实的叙述而非解释。东晋出现门阀政治的原因是什么? 田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不愿意追求终极原因,因为一追求终极原因,文章就飘起来了。
p
poppyjasper
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是让杨坚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肉食者鄙,不思远虑
隋唐英雄们更是对士族门阀进行了肉体消灭
大英雄黄巢,基本把当时残存的士族门阀灭绝
p
poppyjasper
李世民打压全国各地的士族,独宠关陇士族
为安史之乱埋下严重隐患
全国各地(特别是河北)被打压的士族,成了安史之乱的鼓动者和支持者
a
abby_surf
两晋其实和如今局面有不少相似之处。社会腐败僵化,从官场到民间都唯利是图。上行而下效,最高统治者昏庸腐朽,也使得官僚贵族竞相奢靡,腐化成风。当时的太傅何曾每天餐饮就要花费上万钱,他的儿子何劭一日之食更是达到2万钱。荆州刺史石崇通过劫掠旅客行商发家致富,还和外戚集团的王恺斗富。臣傅咸在上疏中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在当时,钱被当做神。寒门文人曾写下一篇《钱神论》,以讽刺当时的腐朽。阮籍等当时士人亦对朝廷心灰意冷,只能借酒消愁“穷途之哭”。
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这恐怕才是国家不可挽救之败吧。
洛阳陷落后,中原士民“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刘琨看到民生凋敝、官民逃散的惨状,悲不自胜,文中字字泣血:“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 衣冠南渡,流民四起,“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
历史上,无论什么制度,君宪也好,共和也罢,关键有没有具备政治的本质。以众取优,以简驭繁,把本该居高位要职的从人群里选出,以公心去维系群体的生活,生民、养民、育民、选民、束民,以民为本,民也需要被教育教化,不可过于放纵。
所以钱穆说历代政治其实都重识如何选贤与能,产生了考试制度。如果太平时不能很好地发挥选贤与能的基本功能,把有能力与情怀的甄别,让其承担兴亡的责任,如果不能很好地施行教化民风的制度,让百姓易知荣耻,则历史悲剧重复上演只是时间问题。
“单凭选举认命国家公仆看似民主,实有缺陷。会让某些口才极好者在民间运动,而口才一般却有实才者却被闲置,考试纠察乃我国固有之优秀制度,若欲建立中华理想政府,除三权分立外,考试纠察二权不可或缺,构建中西未有之政治学说,乃我夙愿 “
s
springwaterhot
回复 27楼 的帖子
西欧贵族都没几个详细上史书的;普通人生活命更加如草芥和愚昧;比如那个时候伦敦街头和凡尔赛宫都是粪坑;随便抓个平民女子就当作女巫烧死;如果看过双城记,就知道贵族老爷随便上农民/农奴女子,只要女的不从,全家被灭 ,连带有点地位的医生受到牵连随便弄个罪名关到巴士底狱;西方贫民受到教会和王权/贵族的双重压迫,苦难绝对比中国老农民过的幸苦的多。
h
haaa
从秦开始,中国历史就是皇权一步步集中强化,离封建社会越来越远
f
fengeer
回复 10楼 shanggj 的帖子
叫什么无所谓:),我被打动了。
360余年,90余个政权轮番登场,平均4年1个政权,出生仅数月的女婴可以登上帝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太子可以承继大统,天下毫无意外的战火不断、十室九空,真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宗白华先生说这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挥毫泼墨写就《兰亭集序》,陶渊明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植遇见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嵇康浩然不屈“《广陵散》于今绝矣!”花木兰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而那两军阵前,且听一首《兰陵王入阵曲》!
文学,书法,诗词,雕塑,哲学,都在那个时代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
春风又绿江南 发表于 2024-05-22 18:20

门阀制度,只有东晋吧。南北朝都不是,西晋也不是。当然也是东晋的文化最灿烂,人才多。但东晋的社会动员能力其实是不强的,因为门阀的相互制约。只有桓温,刘裕这种才能动员大部分社会资源。但是他们基本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的掘墓人了。
其实很多人喜欢/向往东晋是不满中国的王权专制制度,批法家的。说起来有宋一朝,也是王权稍弱一些,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后人总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的治理方式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为什么那么文弱?东晋并不弱,但却不强,因为门阀互相拆台。我觉得中国历史有这种吊诡:专制制度反而容易做大做强;比较分权的制度比较弱。这感觉和欧洲不一样啊:当年雅典强,公民民主制起了很大作用吧。英国强,首先是其分权制衡做得好。
o
omg1999
谢谢分享
z
zkyqs2020
回复 35楼 的帖子
东晋门阀政治严格来说是仅存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前面的孙吴和之后的南朝都没有出现过,同期的北方也没有出现。它的本质表现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它的开端是琅邪王氏诸兄弟与晋琅邪王司马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密切关系。王导以他所居司马睿左右的关键地位,艰苦经营,始奠定东晋皇业和琅邪王氏家业在江左的根基,因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王与马的结合,开启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的格局。
以特殊际遇下出现的“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下启庾、桓、谢氏迭相执政局面。各家执政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这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局。当轴士族控制皇权,操纵政柄,在一定时期内其统治居然比较稳定,朝廷政变极少出现。但是从秦汉以来传统的政治体制说来,国家权力结构的这种变化,毕竟是不正常的,不能长久维持。
东晋门阀政治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皇权不振,一是士族专兵。太原王氏活跃之时,孝武帝力图重振皇权,又图以司马道子的相权相辅,是皇权不振这一基本条件已在改变之中,或者说已有了改变的可能性。太原王氏二支之中,居京口重镇的王恭,兵力仰赖于并非门阀士族的刘牢之;先后居上游荆、江的王忱、王愉,也都无兵权在握,是士族专兵的这一基本条件已不存在。所以,代表门阀政治一个特定阶段的太原王氏两支的覆灭,实际上也是东晋百年门阀政治的终场。太原王氏在东晋的政治作用消失了,东晋一朝的门阀政治实际上从此结束。从开始到结束,门阀政治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

《东晋门阀政治》的最终结论:
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只是北方民族纷争,一浪高过一浪,平息有待时日,江左才得以其上国衣冠、风流人物而获得历史地位,才有门阀政治及其演化的历史发生。但是不论在北方或在南方出现的这些事情,都不过是历史的表面现象。历史运动中的胜利者,不是这一胡族或那一胡族,也不是江左的门阀士族或次等士族。历史运动过程完结,它们也统统从历史上消失了。留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历史遗产,是江南广阔的土地开发和精致的文化创造,是北方普遍的民族进步和宏伟的民族融合。这些才是历史的核心,而这历史的核心,又要通过历史现象的纷纭变化才能完成,才能显现。
z
zkyqs2020
回复 34楼 的帖子
在秦统一之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中国有过奴隶社会吗?)有一种观点认为: “封建”这两个字,用来指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历史是不合适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指的是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这是周朝的事。在周朝封建制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小的自治社会中,用老子的话说,是一个个“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时代和后来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时代很相似,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个分散的庄园之中,处于半自治状态,横向联系不多,纵向也没有一个能“一竿子捅到底”的政治权力。
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进入的是帝制时代。社会运转规律完全改变。小自治体被打散,统一成了一个大共同体,政治权力纵向一竿子捅到社会最底层,国家直接控制每一个人,汲取能力空前提高,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非常独特的中国特色。秦到清这个时期的中国,很多特征是人类其他政治体绝无仅有的。( 汲取能力这个词好像是张宏杰最先使用的)。
渤海小吏有一个详细阐述大有大的难处以及秦二世而亡的视频,统治那么大一个共同体,没有历史经验可循,极其困难。个人觉得文案很不错,观点也比较令人信服。
子陋
回复 38楼 zkyqs2020 的帖子
我同意,中国封建制在秦就基本终止了,后面多数时间是大一统的专制王朝
C
Centauri
要谈是进步,还是倒退,就要和东晋之前的政治制度相比 - 至于东晋之后的政治制度如何,与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关系。
那么我们实际上要意识到,世家豪门在汉朝就已经兴起了,在东汉末年各地的豪族(比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是各大势力背后的基础。三国时期至两晋,门阀政治继续发展(首先司马氏本身就是河内司马氏的士族,司马氏代魏也是士族支持下的。后来东晋南迁,也需要当地士族的支持)。因为,我觉得东晋的门阀政治,既说不上是进步,也说不上是倒退,就是历史正常的发展而已。
到了南北朝期间,像刘裕这样的寒门的出头,以及长期的战事,才逐渐打击了南方的门阀士族。但北方政权,比如北魏,仍然被各个士族支配。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到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乱,以前的这些士族才基本上彻底消亡了。。。
美国玫瑰
springwaterhot 发表于 2024-05-22 21:13
西方的贵族制度 可能比东西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东西晋的门阀互相夺权,内部互杀的很频繁;欧洲的贵族国王也时不时上断头台,互相抢地盘;欧洲的贵族还不如 东西晋 就是 那些稍微低一点阶层的贵族为了名利,连自己的老婆女儿甚至儿子都主动送到国王的床上;次子次女很多送到教会当修士修女; 这种状态直到西方人发现美洲大陆,在美洲大陆肆无忌惮的大开杀戒,欧洲内部互相杀戮才降低一些;尽管殖民了亚非拉,欧洲内部为了一点点利益,还是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野蛮血腥的人种非老白莫属。他们从来没有文明和平等

您说的实在有些好笑。好像自从秦统一六国后,中国人民相亲相爱地过了两千年一样😂
C
Centauri
美国玫瑰 发表于 2024-05-23 14:57
您说的实在有些好笑。好像自从秦统一六国后,中国人民相亲相爱地过了两千年一样😂

您这个“好像。。。”是您自个儿编出来的,扣不到楼上层主头上的。。。 人家的话得不到这个结论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