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走下神坛:留学花费百万vs月薪一万

清月随风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视觉中国 图
“不去被别人定义,不去被别人干扰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恭喜你被录取!”
又一年美国本科录取季收官。当学生和家长们正端详录取通知书时,一张学费单也一同被邮寄过来,前一秒还欢欣的中产家庭,立马面露愁容。
前不久,20多所美国高校集体涨价——麻省理工学院学费涨至61990美元/年(人民币约45万元),斯坦福大学涨至65127美元/年(人民币约47万元),耶鲁大学涨至67250美元/年(人民币约48万元)。再加上同样上涨的食宿费,一年的开销至少约人民币60万元。
据USNews统计,美国私立大学学费在20年间上涨144%。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多所学校即将迈入“10万美金俱乐部”。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通货膨胀,留学成本上升。考虑留学问题时,性价比成为了重要考量因素。
留学生重金学成归国,加入就业大军,却发现光环逐渐褪去。豆瓣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中,有5万多成员自嘲“海归”变“海废”,他们和国内毕业生一样,共同面对就业市场更严格的筛选。
2023年,青岛外卖员李某被小区保安员持刀捅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后据媒体报道,这名遇刺外卖员曾去澳大利亚留学,花费百万人民币,其中有一半资金是父母借来的。
这一事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留学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如今出国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留学百万vs月薪一万
Alex在美国读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留美10年后回国了。
10年间,Alex在美国不同的城市学习生活,学费、住宿费等成本都在上涨,10年共开销约500万元。
她本科学习建筑专业,学制5年,硕士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是一所世界顶尖设计学院,在2024QS全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中位列第四。Alex和同专业的同学都很努力,“很辛苦,大量熬夜,也大量掉头发”。
十多年前,Alex听从父母的建议赴美留学。她住在美国的寄宿家庭,一切都需要学习。
交通不便,Alex去最近的超市要走一个小时;饮食不规律,寄宿家庭是两个老人,经常没有人做饭,她只能学着韩国舍友的样子,从煮方便面学起……
毕业后,Alex在纽约找到了工作。在那里,一室一厅的房租就约达每月2.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北京繁华地段两室一厅3个月的房租。
Alex一直想回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2020年她回来了。高学历的毕业生很多,竞争激烈,即便Alex毕业于全球顶级学校的名牌专业,依然不好找工作。
她所在的建筑行业主要依托于城市公建项目,一旦项目有问题,设计师将面临失业。设计圈的明星事务所也只能给研究生开5000元的月薪。
回国后,Alex面试了三轮,入职了一家国企,担任工程师,但月薪税后只有六七千元,加上年终奖,才能达到上海平均薪资水平。
据猎聘海外留学生调研数据,留学生回国面临的各项压力中,“国内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占比最高,为91.85%;“留学花费很多,担心薪资不达预期,很难回本”紧随其后,为39.86%。因此,有人戏称,过去留学是“镀金”,如今只剩“贴膜”。
家长也明白当下留学性价比及归国后的压力,在是否要送孩子出国的选择上,心态发生了变化。
近日,专注于国际教育的公号“谷雨星球”针对1500名家长发起了一次调查:20%的家庭表示,不考虑费用,想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这个群体比去年同期减少9%;44%的家庭表示有点犹豫;剩下36%的家庭则会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出国方案(去年为30%)。家庭选择更趋于理性。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一个家庭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送孩子留学,但他坚决反对“砸锅卖铁”去留学。“即便不是出国,为孩子砸锅卖铁做任何事,把他们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也是错误的,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受新冠疫情和签证签发影响,但中国仍是全球留学最大的生源国,只是增速放缓。
2018年前,中国曾是加拿大最大的全球生源国,2018年后,被印度取代。中国在连续7年保持30万人以上的赴美留学人数后,在2022学年跌破了这个数字,2023年赴美人数继续下滑0.2%,印度赴美留学率则大幅增长35%。中国也即将让出留美第一生源国的位置。
小众留学何以成为潮流?
“英美主流国家留学大势已去,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西方的围堵,留学环境的恶化。”陈志文说,“欧美国家是成熟社会,机会不多。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性价比高、友好,很多中国产业链向那边转移,懂中文和相关业务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其发展机会远大于西方。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最近,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企业全球化发展,留学生愿意前往全球各地留学。
Lydia就选择了一个东欧小众国家——爱沙尼亚,在塔尔图大学攻读第二硕士(以下简称二硕),方向是当代亚洲和中东研究。
(请将手机横向观看)

2022年最后一天,Lydia辞职了。
她从上海出发,乘坐飞机、大巴,辗转24个小时到达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塔尔图。
首先迎接她的就是漫长的冬夜。一天中,太阳只是短暂地冒个头,11点天亮,2点多天又快黑了。每天除了上课外,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黑暗中完成的。Lydia靠着和朋友相聚,去健身房,吃维生素D才扛过了冬天。
这个城市,华人很少,城市里没有一家中餐馆,也没有亚洲超市。她大多时候吃“白人饭”,比如胡萝卜、土豆和卷心菜。
她觉得人就像动植物,日照会驱散心结和抑郁,但相较于她曾在上海工作时的压力,大自然手下留情了。
Lydia曾在国内考过研,学习日语专业,毕业后工作4年,当日语教培网课老师。她不仅是授课教师,还需要负责运营、维护用户、销售等。
上午八点半上班,她几乎每天坐23点42分的末班车回家,有时到家已凌晨1点。2022年居家办公期间,她24小时待命。
比起毕业时,她胖了20斤,每天只能从镜中看到自己苍老的脸。“精神状态严重不好的时候会想,今天被车撞一下都比上班强。”
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博主分享小众国家的留学体验,爱沙尼亚一年学费4250欧元,房租一个月150欧元,一年总支出约合人民币7至10万元。她看了看自己的积蓄,觉得可以一试。
塔尔图大学的全球排名不高,在中国也没什么知名度,并非就业的加分项。Lydia向朋友介绍时,有的朋友没听过这个国家,有的不理解她的选择。母亲也不解,为什么要再读一个硕士。
Lydia读研期间曾在日本交换过一年,留学对她来说并不新鲜。她选择二硕,是为了自救。
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的爱沙尼亚几乎都是绿色,首都塔林被喻为“洗肺圣地”。打开宿舍的窗,Lydia就能看到、嗅到路边的树。她会与朋友到森林徒步,去欧盟国家旅行。节奏放缓后,她的内耗被治愈了不少。
提起小众国家的共性,在“豆瓣艰苦留学组”中,出现最多的词条是“便宜”“性价比高”“认可度低”……有人在希腊学考古;有人放弃美国本科的录取,到匈牙利读医学;有人在评论区征求建议,想去塞尔维亚读高中……
小众留学与当前兴起的新业态、新职业有关,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比如,近些年,中国去法国的留学生中,学习人文艺术与语言专业的比例最大,占40%左右。
而在意文凭及就业含金量的留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留学国家。CCG报告显示,在留学专业的选择上,曾经大热的商科类专业报名人数减少,主流专业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为主。
尽管小众留学是新兴趋势,但决定是否留学前,还应理性评估。“小众留学聚焦在相对较窄的领域,学习视野可能受限,就业发展前景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追求小众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自身兴趣与发展的平衡。”CCG报告中指出。
留学目的多样化
“钱肯定是很难赚回来了,我只对选专业这件事后悔。就留学而言,只能说它是一种体验,人这辈子都是一个体验。”Alex说。
有人留学是为了应届生身份,回国考公。智联招聘对于2022年中国“海归”就业调研数据显示,74.4%的留学生认为“海归”群体中存在“考公热”,比2021年高出15.4%。
有人则是为了自己。2022年,67.6%的学生留学是为了“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这一目的居于榜首。39.6%的留学生则认为“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呈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38%,下降到2023年的31%。
数据来源:新东方《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
注:中间环为意向留学群体计划出国攻读的学段
陈志文认为,留学最大的价值,不是经济层面的投入产出比,而是见世面,是格局。“见世面的价值直接影响我们的格局,了解世界丰富性之后,对自己的发展就会有更全面、准确的定位。”
读第一个硕士时,Lydia曾想象过30岁的人生:有家庭、孩子,有车子、房子,也有自己的宠物。如今,除了宠物外,她一个都没实现。真正站在30岁的节点,她发现,这些只是给自己布置的任务。“如果自己没有想好,只能在他人圈定好的人生轨迹中痛苦。”
比起学历和应届生身份,Lydia身边的文科留学生,更重视新的人生体验,“想办法生活得开心一些”。
Lydia刚刚申请了去斯洛伐克做交换生,拿到了波兰农场的实习通知书,寻求新的人生解法。“不去被别人定义,不去被别人干扰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清月随风
别说出国留学,就是本地的都不应该上,毕业就相当于失业,还要背一屁股债,不如学个一技之长,特出手艺,弄不好将来还能自己当老板。
清月随风
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学的再好也是给人家打工,看人家脸色,一个不慎就被下岗了。
清月随风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古时候上学是为了做官,现在上学是为了赚钱,那还不如去学一技之长,去做生意。
清月随风
前两天我家换热水炉,老外要$ 5800.00 ( 烧油的,我自己在 HOME DEPOT 订的电热水炉,才六百块,法拉盛找的师傅,三个小时给我换好,我付他$ 800 现金,这钱多好赚!人家在国内做生意的,刚来美国一年,已经成了冷暖气技师了,自己的买卖。
好郁闷
在美国, handyman好贵
v
vivih1025
主要是大部分中国人放不下面子, 宁愿辞职全脱产考研考公, 失业很多年, 吃泡面, 也不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做技术活。美国稍微好一点, 毕竟美国人很多学维修的地位也很高, 也很赚钱。总的来说,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限制了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华人的发展, 但是这个趋势有所好转。
特别是做家长的, 宁愿自己做体力活, 也要鸡孩子去坐办公室, 自己争不到面子的孩子去争, 导致一大波好苗子abc全部和小留一起去卷CS等夕阳行业。未来如果变化不知道, 但是还是那句话: 识时务者为英雄。这个时代做个墙头草挺好的, 无论黑猫白猫, 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能赚到钱, 能养活自己活得开心就很棒了。
清月随风
vivih1025 发表于 2024-05-21 12:21
主要是大部分中国人放不下面子, 宁愿辞职全脱产考研考公, 失业很多年, 吃泡面, 也不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做技术活。美国稍微好一点, 毕竟美国人很多学维修的地位也很高, 也很赚钱。总的来说,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限制了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华人的发展, 但是这个趋势有所好转。
特别是做家长的, 宁愿自己做体力活, 也要鸡孩子去坐办公室, 自己争不到面子的孩子去争, 导致一大波好苗子abc全部和小留一起去卷CS等夕阳行业。未来如果变化不知道, 但是还是那句话: 识时务者为英雄。这个时代做个墙头草挺好的, 无论黑猫白猫, 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能赚到钱, 能养活自己活得开心就很棒了。


一技之长也不一定都是体力活,学个会计执照,开个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啊,还有药剂师。
v
vivih1025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2:25

一技之长也不一定都是体力活,学个会计执照,开个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啊,还有药剂师。

会计和药剂师都是快要消失的职业吧。。而且工资也不高。我是CPA, 你杠就是你对lol
b
birdffly
和去藤校烂专业一个道理吧。。。
清月随风
vivih1025 发表于 2024-05-21 12:29
会计和药剂师都是快要消失的职业吧。。而且工资也不高。我是CPA, 你杠就是你对lol

会计师要看生意好不好,会做的很赚钱,药剂师简直太吃香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药房这种行业与人的生存是分不开的。
清月随风
vivih1025 发表于 2024-05-21 12:29
会计和药剂师都是快要消失的职业吧。。而且工资也不高。我是CPA, 你杠就是你对lol


补充一下,打工当然工资不高了,这两种技能要把它们发展成生意来做,选一种行业,首先要看它也没有发展空间。
冰糖梨
确实性价比不高,现在的年轻人眼界也高了,老留那套为了省钱只读提供奖学金专业的思路,也早被看不上了,扎堆去学热门流行专业,那些专业本国人也竞争激烈啊,读完自然不好留下就业。与其为了留下找个一般工作,不如回国再卷卷,父母辈能有实力供自费留学的,基本都有点门路,周围认识的比我小十年的留学生,都是回国通过父母门路就业,岗位都挺让人羡慕的,婚恋什么也门当户对,都有留学背景。 我一个远房亲戚家孩子,刚硕士毕业,这个月底就回国就业,人家也不跟家里商量,就自己找好工作了。我前年招待人家感恩节来我家过了一周,现在毕业跟家里说为啥回国,理由就有一条看了我们的生活不想过这样日子…… 他家里是卖了上海的老破小,换了家乡县城的房子,才有留学的钱,现在又回上海就业,这以后买房咋办……不过上海的房子也降价了,小伙子对大学女友一往情深,俩人一起奋斗应该也能置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总有办法。 而且人家县城的房子是我见过最心水的商品房,新楼房的房型都好合理,一梯两户,大平层,四室两卫,比他们上海那个老破小好太多了,反正推孩子也尽力了,以后在家乡享受生活也不错。
v
vwot
盲目攀比
c
crazyHat
回复 1楼 清月随风 的帖子
笑死,能拿500w去读书的家庭,怎么也缺不了钱
清月随风
crazyHat 发表于 2024-05-21 12:59
回复 1楼 清月随风 的帖子
笑死,能拿500w去读书的家庭,怎么也缺不了钱

那要看和谁比,宗馥莉留学那是为了镀金,不是为了赚钱,家里本身有生意,家里没有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的,得不偿失啊!
h
hijklmn
冰糖梨 发表于 2024-05-21 12:49
确实性价比不高,现在的年轻人眼界也高了,老留那套为了省钱只读提供奖学金专业的思路,也早被看不上了,扎堆去学热门流行专业,那些专业本国人也竞争激烈啊,读完自然不好留下就业。与其为了留下找个一般工作,不如回国再卷卷,父母辈能有实力供自费留学的,基本都有点门路,周围认识的比我小十年的留学生,都是回国通过父母门路就业,岗位都挺让人羡慕的,婚恋什么也门当户对,都有留学背景。 我一个远房亲戚家孩子,刚硕士毕业,这个月底就回国就业,人家也不跟家里商量,就自己找好工作了。我前年招待人家感恩节来我家过了一周,现在毕业跟家里说为啥回国,理由就有一条看了我们的生活不想过这样日子…… 他家里是卖了上海的老破小,换了家乡县城的房子,才有留学的钱,现在又回上海就业,这以后买房咋办……不过上海的房子也降价了,小伙子对大学女友一往情深,俩人一起奋斗应该也能置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总有办法。 而且人家县城的房子是我见过最心水的商品房,新楼房的房型都好合理,一梯两户,大平层,四室两卫,比他们上海那个老破小好太多了,反正推孩子也尽力了,以后在家乡享受生活也不错。

老留靠奖学金,自然只能谁给钱去哪儿,但是毕业了就算回国月薪一万也不亏,毕竟读书没花钱。。。这帖子里说的是现在的小留花家里的钱留学,然后回去月薪一万,不划算。。。
冰糖梨
hijklmn 发表于 2024-05-21 13:17
老留靠奖学金,自然只能谁给钱去哪儿,但是毕业了就算回国月薪一万也不亏,毕竟读书没花钱。。。这帖子里说的是现在的小留花家里的钱留学,然后回去月薪一万,不划算。。。

是啊,就是感慨还是家庭条件够好,才能选择自费留学,我这种老留,表面上是没花钱读书不亏,实际上可能损失了大好青春和浪费了极高的机会成本,最后过一个小留看不上的大农村养老生活,人生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枫叶08
为什么有人会去蒙古老挝这种落后国家留学?读下来的学历有人认吗?
l
liumajia
美国本土的学生还不是一样,大把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十几二十年还欠一大把学生贷款
a
aq2016
回复 13楼 冰糖梨 的帖子
你看到的例子是这儿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国,我也有一个例子是成功留学。家里是上海市的,身份证310开头,家庭条件中产,在这边排名靠前的大公校自费读了cs本科和硕士,去年找到工作去硅谷了,同行的女朋友是同专业同学,出身包邮区,可以算是门当户对了,两人都大厂,包裹多大没好意思问。男生家里已经在加州有投资房,地点不知道是不是在宇宙中心。据他说,先在美国工作着,以后在哪里发展不确定。他家家长听那意思,经过2022那几个月,倒是想退休以后来美国养老了。有人漏夜赶科场 ,有人辞官归故里,人各有命吧。
f
feemy
liumajia 发表于 2024-05-21 13:34
美国本土的学生还不是一样,大把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十几二十年还欠一大把学生贷款

如果outsourcing和AI的趋势持续并加大的话,以后美国本土的孩子也是毕业即失业了,特别是CS这样的专业。可能大部分人不得不进入服务行业。
那时候美国人也要考虑上大学的性价比了,花费四年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毕竟随随便便扔出一百万不心疼的富人还是少数,当然了,在华人上是大多数。
冰糖梨
回复 21楼 的帖子
那肯定有成功的啊,但是要看现在的就业市场和移民形势啊,就算我这种老留,以前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被人津津乐道呢。 上一辈人向往美国很正常,我这例子也是家长极力希望孩子留美,奈何人家根本没那个想法。 就算你这个例子,我这种老留距离接父母来养老还有十年八年遥遥无期,他家长想来美国养老,肯定不了解孩子知道了压力有多大,当然了,家长愿意出钱出力,这个过程肯定能加快进程,又是我们这种啥都靠自己的老留羡慕不来的。 确实就是人各有命,个人命运在时代大势下不值一提。
v
vivih1025
版上的大家都是成绩很好的一波(非常好1%的水平), 大家都经历过找工作的难, 不要提那种TOP3又有身份的极端例子。我认识很多美国人有学历的, 同样找不到工作(高薪白领工作), 没办法, 很多白人都流入服务行业了, 更不用说平平无奇的华人。
c
calrose
枫叶08 发表于 2024-05-21 13:23
为什么有人会去蒙古老挝这种落后国家留学?读下来的学历有人认吗?

真的认真去学习,熟悉一下当地环境,将来好做该国贸易往来。就怕小孩子花着父母的钱,换个地方上网打游戏
F
Fhb
vivih1025 发表于 2024-05-21 12:21
主要是大部分中国人放不下面子, 宁愿辞职全脱产考研考公, 失业很多年, 吃泡面, 也不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做技术活。美国稍微好一点, 毕竟美国人很多学维修的地位也很高, 也很赚钱。总的来说,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限制了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华人的发展, 但是这个趋势有所好转。
特别是做家长的, 宁愿自己做体力活, 也要鸡孩子去坐办公室, 自己争不到面子的孩子去争, 导致一大波好苗子abc全部和小留一起去卷CS等夕阳行业。未来如果变化不知道, 但是还是那句话: 识时务者为英雄。这个时代做个墙头草挺好的, 无论黑猫白猫, 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能赚到钱, 能养活自己活得开心就很棒了。

朋友是家里从小鸡大的,很苦的那种。 后来做了小公司白领。 之后嫁了修车的,挺幸福的,修车的比她挣得还多。
F
Fhb
feemy 发表于 2024-05-21 13:51
如果outsourcing和AI的趋势持续并加大的话,以后美国本土的孩子也是毕业即失业了,特别是CS这样的专业。可能大部分人不得不进入服务行业。
那时候美国人也要考虑上大学的性价比了,花费四年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毕竟随随便便扔出一百万不心疼的富人还是少数,当然了,在华人上是大多数。

我就一直再想,是把自己的钱牢牢攥手里,稳定投资,鸡娃的这份钱,将来每年固定收益几万送给孩子。 还是现在洒水一样洒出去咬牙鸡娃。
a
aq2016
回复 21楼 的帖子
那肯定有成功的啊,但是要看现在的就业市场和移民形势啊,就算我这种老留,以前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被人津津乐道呢。 上一辈人向往美国很正常,我这例子也是家长极力希望孩子留美,奈何人家根本没那个想法。 就算你这个例子,我这种老留距离接父母来养老还有十年八年遥遥无期,他家长想来美国养老,肯定不了解孩子知道了压力有多大,当然了,家长愿意出钱出力,这个过程肯定能加快进程,又是我们这种啥都靠自己的老留羡慕不来的。 确实就是人各有命,个人命运在时代大势下不值一提。
冰糖梨 发表于 2024-05-21 13:57

他家现在还没有绿卡,但是家长对美国门清,是我们家的老熟人,都打听好了。申请绿卡排期,除了婚绿3年变公民其他绿卡5年可以变公民,公民以后马上申请父母的绿卡1年左右就可以批下来。上海中产各种信息各种资源还是丰富的,疫情时期还帮我们在上海开到了Paxlovid, 邮寄给国内异地的老人,可见在上海能量不小,虽然达不到县城婆罗门的程度。
5
50cents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整天算计那点工资收入,格局太低,女的留学是为了嫁老外,万一没嫁成那回国就惨了,国男都不愿意要那些被撑大了的女海归,但愿赌服输,男的留学海归后待遇好啊,国女直往上扑
B
Blackladybug
以后中国修电梯修高楼有关的手艺应该都不错的
f
feemy
Fhb 发表于 2024-05-21 14:18
我就一直再想,是把自己的钱牢牢攥手里,稳定投资,鸡娃的这份钱,将来每年固定收益几万送给孩子。 还是现在洒水一样洒出去咬牙鸡娃。

这个问题问的好。不过现在什么是好投资也是个问题,如果以后码农变成了底特律的汽车工人,那西海岸的房子会不会变成底特律的房子?
q
qigege1212
有什么划算不划算的。Life is a journey。想做又负担得起就去做。别想投机就没啥不划算的。旅游同理。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经历的苦和乐,眼前不一定看得到,之后一定能有感悟。
f
fitfitfit
Fhb 发表于 2024-05-21 14:18
我就一直再想,是把自己的钱牢牢攥手里,稳定投资,鸡娃的这份钱,将来每年固定收益几万送给孩子。 还是现在洒水一样洒出去咬牙鸡娃。

这还用想吗
洒水车一样鸡娃不是冤大头吗
红色中留
国内稍微有点钱的人买台陆地巡洋舰也要100万,去藏区看看,家家户户车子是50万加的。
红色中留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1:55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古时候上学是为了做官,现在上学是为了赚钱,那还不如去学一技之长,去做生意。

官商官商,没有权利背景做什么生意?
b
bruinbeer
Fhb 发表于 2024-05-21 14:18
我就一直再想,是把自己的钱牢牢攥手里,稳定投资,鸡娃的这份钱,将来每年固定收益几万送给孩子。 还是现在洒水一样洒出去咬牙鸡娃。

我觉得要看孩子自己搭配的投入是什么。 比如有孩子一天练琴3-5个小时,那么要求父母请两个小时的私教,报班学乐理,接送orchestra, 上camp这些, 如果父母能够负担,自然胜过存下来将来把钱给孩子。
b
birdffly
bruinbeer 发表于 2024-05-21 16:16
我觉得要看孩子自己搭配的投入是什么。 比如有孩子一天练琴3-5个小时,那么要求父母请两个小时的私教,报班学乐理,接送orchestra, 上camp这些, 如果父母能够负担,自然胜过存下来将来把钱给孩子。

练傻了都。。。
f
feemy
红色中留 发表于 2024-05-21 16:10
官商官商,没有权利背景做什么生意?

可能他所说的一技之长就是指怎么结交权贵跪舔权贵让权贵接纳你打入权贵内部,怎么拉关系走后门,怎么成为白手套。这些技能确实在学校学不到。
e
engine_us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2:01
前两天我家换热水炉,老外要$ 5800.00 ( 烧油的,我自己在 HOME DEPOT 订的电热水炉,才六百块,法拉盛找的师傅,三个小时给我换好,我付他$ 800 现金,这钱多好赚!人家在国内做生意的,刚来美国一年,已经成了冷暖气技师了,自己的买卖。

前几天换sink faucets。找plumber公司,开价240 换一个。朋友介绍的人一个小时不到换了两,价钱不到公司的一半。
F
Fhb
birdffly 发表于 2024-05-21 16:36
练傻了都。。。

个人觉得,练琴这事跟以后挣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退休以后可以多个爱好,不过如果是从爱好和修身养性角度,不花钱练大字,打个毛线都行 😂
u
usayso
小刘们有在乎的吗?留学爬梯旅游露营登山都是天上掉来的钱,花就好了. 过了这留学的村就没有享受的店了,以后工作后多少收入听天由命
l
luluzlemonadez
这文章里的专家让家长考虑一带一路国家留学?让孩子们去亚非拉吗?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2:35
会计师要看生意好不好,会做的很赚钱,药剂师简直太吃香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药房这种行业与人的生存是分不开的。

药剂师要读博士课程的,就算连读的也至少6年
c
ciber
大部分中国人= 孔乙己 + 阿Q
a
alex_alex
从投资的角度看,如果要回本,就必须留在外面,否者不如不出来。
w
wwn00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2:01
前两天我家换热水炉,老外要$ 5800.00 ( 烧油的,我自己在 HOME DEPOT 订的电热水炉,才六百块,法拉盛找的师傅,三个小时给我换好,我付他$ 800 现金,这钱多好赚!人家在国内做生意的,刚来美国一年,已经成了冷暖气技师了,自己的买卖。

忙活三个小时,赚200块,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愿意以这个为生吗?
红茶玛奇朵去冰三分甜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2:25

一技之长也不一定都是体力活,学个会计执照,开个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啊,还有药剂师。

不是,2024了还推荐读cpa和药剂师,你是认真的吗
p
page394
所以国内房价降了,国外学费涨了,不是卖个厕所就留学的年代了? 海外华人都纷纷表示不缺学费,缺藤娃。国内已经表示美国学费没有性价比了? 不过好像留学中介越来越火,没有降温啊。
公用马甲39
留学的关键在一个“留”,不能留,还需要讲究性价比的, 真没必要从高中读起,把几百万留来环球旅行看世界根本花不完
公用马甲39
crazyHat 发表于 2024-05-21 12:59
回复 1楼 清月随风 的帖子
笑死,能拿500w去读书的家庭,怎么也缺不了钱

这个还真不一定, 有很多是黄金20年房产猛涨, 卖掉其中一套房子付的留学费用
w
woainizenmeban
眼光短浅 唯恐不乱

清月随风
wwn00 发表于 2024-05-21 19:00
忙活三个小时,赚200块,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愿意以这个为生吗?

什么两百块?净赚人工八百块啊!热水炉是我自己买的,当然了,包括拉走旧的热水炉,但他们说是送去回收站,搞不好还有钱给他们。
清月随风
红茶玛奇朵去冰三分甜 发表于 2024-05-21 19:05
不是,2024了还推荐读cpa和药剂师,你是认真的吗

当然是认真的,因为这两种职业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生意,我的邻居就是开药房的,家里五个孩子,一个老婆(当然这是废话😂)住的豪宅,家里五辆车不是宝马就是奔驰,全都靠老爸一个人。
清月随风
财 发表于 2024-05-21 18:53
药剂师要读博士课程的,就算连读的也至少6年

如果开药房不需要求本人是药剂师,我非常愿意开一个,雇佣有执照的工作,药房绝对是一门好生意。😊😊😊
F
FlyingCats
回复 52楼 清月随风 的帖子
现在药房生意不行了,很多邮寄的。
h
hearter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4-05-21 11:37

视觉中国 图
“不去被别人定义,不去被别人干扰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恭喜你被录取!”
又一年美国本科录取季收官。当学生和家长们正端详录取通知书时,一张学费单也一同被邮寄过来,前一秒还欢欣的中产家庭,立马面露愁容。
前不久,20多所美国高校集体涨价——麻省理工学院学费涨至61990美元/年(人民币约45万元),斯坦福大学涨至65127美元/年(人民币约47万元),耶鲁大学涨至67250美元/年(人民币约48万元)。再加上同样上涨的食宿费,一年的开销至少约人民币60万元。
据USNews统计,美国私立大学学费在20年间上涨144%。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多所学校即将迈入“10万美金俱乐部”。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通货膨胀,留学成本上升。考虑留学问题时,性价比成为了重要考量因素。
留学生重金学成归国,加入就业大军,却发现光环逐渐褪去。豆瓣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中,有5万多成员自嘲“海归”变“海废”,他们和国内毕业生一样,共同面对就业市场更严格的筛选。
2023年,青岛外卖员李某被小区保安员持刀捅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后据媒体报道,这名遇刺外卖员曾去澳大利亚留学,花费百万人民币,其中有一半资金是父母借来的。
这一事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留学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如今出国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留学百万vs月薪一万
Alex在美国读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留美10年后回国了。
10年间,Alex在美国不同的城市学习生活,学费、住宿费等成本都在上涨,10年共开销约500万元。
她本科学习建筑专业,学制5年,硕士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是一所世界顶尖设计学院,在2024QS全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中位列第四。Alex和同专业的同学都很努力,“很辛苦,大量熬夜,也大量掉头发”。
十多年前,Alex听从父母的建议赴美留学。她住在美国的寄宿家庭,一切都需要学习。
交通不便,Alex去最近的超市要走一个小时;饮食不规律,寄宿家庭是两个老人,经常没有人做饭,她只能学着韩国舍友的样子,从煮方便面学起……
毕业后,Alex在纽约找到了工作。在那里,一室一厅的房租就约达每月2.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北京繁华地段两室一厅3个月的房租。
Alex一直想回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2020年她回来了。高学历的毕业生很多,竞争激烈,即便Alex毕业于全球顶级学校的名牌专业,依然不好找工作。
她所在的建筑行业主要依托于城市公建项目,一旦项目有问题,设计师将面临失业。设计圈的明星事务所也只能给研究生开5000元的月薪。
回国后,Alex面试了三轮,入职了一家国企,担任工程师,但月薪税后只有六七千元,加上年终奖,才能达到上海平均薪资水平。
据猎聘海外留学生调研数据,留学生回国面临的各项压力中,“国内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占比最高,为91.85%;“留学花费很多,担心薪资不达预期,很难回本”紧随其后,为39.86%。因此,有人戏称,过去留学是“镀金”,如今只剩“贴膜”。
家长也明白当下留学性价比及归国后的压力,在是否要送孩子出国的选择上,心态发生了变化。
近日,专注于国际教育的公号“谷雨星球”针对1500名家长发起了一次调查:20%的家庭表示,不考虑费用,想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这个群体比去年同期减少9%;44%的家庭表示有点犹豫;剩下36%的家庭则会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出国方案(去年为30%)。家庭选择更趋于理性。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一个家庭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送孩子留学,但他坚决反对“砸锅卖铁”去留学。“即便不是出国,为孩子砸锅卖铁做任何事,把他们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也是错误的,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受新冠疫情和签证签发影响,但中国仍是全球留学最大的生源国,只是增速放缓。
2018年前,中国曾是加拿大最大的全球生源国,2018年后,被印度取代。中国在连续7年保持30万人以上的赴美留学人数后,在2022学年跌破了这个数字,2023年赴美人数继续下滑0.2%,印度赴美留学率则大幅增长35%。中国也即将让出留美第一生源国的位置。
小众留学何以成为潮流?
“英美主流国家留学大势已去,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西方的围堵,留学环境的恶化。”陈志文说,“欧美国家是成熟社会,机会不多。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性价比高、友好,很多中国产业链向那边转移,懂中文和相关业务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其发展机会远大于西方。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最近,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企业全球化发展,留学生愿意前往全球各地留学。
Lydia就选择了一个东欧小众国家——爱沙尼亚,在塔尔图大学攻读第二硕士(以下简称二硕),方向是当代亚洲和中东研究。
(请将手机横向观看)

2022年最后一天,Lydia辞职了。
她从上海出发,乘坐飞机、大巴,辗转24个小时到达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塔尔图。
首先迎接她的就是漫长的冬夜。一天中,太阳只是短暂地冒个头,11点天亮,2点多天又快黑了。每天除了上课外,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黑暗中完成的。Lydia靠着和朋友相聚,去健身房,吃维生素D才扛过了冬天。
这个城市,华人很少,城市里没有一家中餐馆,也没有亚洲超市。她大多时候吃“白人饭”,比如胡萝卜、土豆和卷心菜。
她觉得人就像动植物,日照会驱散心结和抑郁,但相较于她曾在上海工作时的压力,大自然手下留情了。
Lydia曾在国内考过研,学习日语专业,毕业后工作4年,当日语教培网课老师。她不仅是授课教师,还需要负责运营、维护用户、销售等。
上午八点半上班,她几乎每天坐23点42分的末班车回家,有时到家已凌晨1点。2022年居家办公期间,她24小时待命。
比起毕业时,她胖了20斤,每天只能从镜中看到自己苍老的脸。“精神状态严重不好的时候会想,今天被车撞一下都比上班强。”
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博主分享小众国家的留学体验,爱沙尼亚一年学费4250欧元,房租一个月150欧元,一年总支出约合人民币7至10万元。她看了看自己的积蓄,觉得可以一试。
塔尔图大学的全球排名不高,在中国也没什么知名度,并非就业的加分项。Lydia向朋友介绍时,有的朋友没听过这个国家,有的不理解她的选择。母亲也不解,为什么要再读一个硕士。
Lydia读研期间曾在日本交换过一年,留学对她来说并不新鲜。她选择二硕,是为了自救。
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的爱沙尼亚几乎都是绿色,首都塔林被喻为“洗肺圣地”。打开宿舍的窗,Lydia就能看到、嗅到路边的树。她会与朋友到森林徒步,去欧盟国家旅行。节奏放缓后,她的内耗被治愈了不少。
提起小众国家的共性,在“豆瓣艰苦留学组”中,出现最多的词条是“便宜”“性价比高”“认可度低”……有人在希腊学考古;有人放弃美国本科的录取,到匈牙利读医学;有人在评论区征求建议,想去塞尔维亚读高中……
小众留学与当前兴起的新业态、新职业有关,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比如,近些年,中国去法国的留学生中,学习人文艺术与语言专业的比例最大,占40%左右。
而在意文凭及就业含金量的留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留学国家。CCG报告显示,在留学专业的选择上,曾经大热的商科类专业报名人数减少,主流专业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为主。
尽管小众留学是新兴趋势,但决定是否留学前,还应理性评估。“小众留学聚焦在相对较窄的领域,学习视野可能受限,就业发展前景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追求小众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自身兴趣与发展的平衡。”CCG报告中指出。
留学目的多样化
“钱肯定是很难赚回来了,我只对选专业这件事后悔。就留学而言,只能说它是一种体验,人这辈子都是一个体验。”Alex说。
有人留学是为了应届生身份,回国考公。智联招聘对于2022年中国“海归”就业调研数据显示,74.4%的留学生认为“海归”群体中存在“考公热”,比2021年高出15.4%。
有人则是为了自己。2022年,67.6%的学生留学是为了“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这一目的居于榜首。39.6%的留学生则认为“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呈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38%,下降到2023年的31%。
数据来源:新东方《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
注:中间环为意向留学群体计划出国攻读的学段
陈志文认为,留学最大的价值,不是经济层面的投入产出比,而是见世面,是格局。“见世面的价值直接影响我们的格局,了解世界丰富性之后,对自己的发展就会有更全面、准确的定位。”
读第一个硕士时,Lydia曾想象过30岁的人生:有家庭、孩子,有车子、房子,也有自己的宠物。如今,除了宠物外,她一个都没实现。真正站在30岁的节点,她发现,这些只是给自己布置的任务。“如果自己没有想好,只能在他人圈定好的人生轨迹中痛苦。”
比起学历和应届生身份,Lydia身边的文科留学生,更重视新的人生体验,“想办法生活得开心一些”。
Lydia刚刚申请了去斯洛伐克做交换生,拿到了波兰农场的实习通知书,寻求新的人生解法。“不去被别人定义,不去被别人干扰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能出500万资金出来留学的,应该是不需要找工作的阶层 如果还需要找工作,那只能是说是活该白花钱
a
azurepiggy~2代
这种新闻读个热闹就完了,别认真,也别替别人家的钱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