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营养流行病学(2.间隙性断食的临床实验结果)

g
gigiviv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中文叫营养流行病学,研究的是在人群中,饮食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这种研究的数据一般来自real-world data, 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数据,而不是来自有严格参数对照的临床试验。这个领域争议很大,科学界里既有很多有名望的人士为其摇旗呐喊,也有很多专业人士不以为然。今儿我就掰扯掰扯这个领域。我自己不是专业人士哈,欢迎大家纠错指正!

1. 引子
上周一,也就是2024年3月18号,全世界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当下非常流行的16:8间隙式断食法(也就是一天里只在一个8小时的时间段里吃东西,剩下16个小时不进食)把心脏病致死的几率提高了百分之九十一。
刚看到这个新闻,我就去找出处, 源头是美国心脏协会年会发布的新闻稿: 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8-hour-time-restricted-eating-linked-to-a-91-higher-risk-of-cardiovascular-death
我想,美国心脏协会年会是个权威的会议,能正经八百发新闻稿,肯定是个口头报告吧?这里介绍一下,这种权威大型学术会议会有很多人投稿,评委们给投来的内容摘要评分,质量最高的会被邀请去做口头学术报告, 其次的会被邀请去现场展示海报(poster), 最差的就连展示海报的机会也没有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口头学术报告和海报的内容,因为没有经过peer review,也就是内行专业人士审阅和提改进建议,所以严谨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可靠性比不上经过peer review后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之后几天渐渐有反对的意见出来,我才了解到这项研究是一个海报展示。海报的PDF file在这里:https://s3.amazonaws.com/cms.ipressroom.com/67/files/20242/8-h+TRE+and+mortality+AHA+poster_031924.pdf
先说数据来源, 来自美国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https://www.cdc.gov/nchs/nhanes/index.htm) 的问卷调查。
每年NHANES 从美国人口里挑选大概五千个人,邀请这些人回答一些问题,以此积累数据来观察美国人饮食习惯的变化趋势。挑选有一套非常复杂的multi-layer sampling strategy, 保证在年龄,种族,性别,教育/收入上有代表性。被选中的人按要求在两个星期内做两次问卷,每次回忆自己前一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以及什么时候吃的。就是说,这个数据库里的每个人有两个数据点:是间隔不到两周的时间段里其中的两天。
3月18号发表的这张海报的作者,从NHANES的数据库里下载了从2003年到2018年之间 43,849人的问卷调查结果,筛掉了一些答案比较极端的参与者 , 比如吃得太多或者太少或者太奇怪的 (海报上的用词是“unusual diet” ), 又筛掉了一些没有后续健康信息的人,最后这项研究的样本量(sample size)是20,078人。数据是怎么分析的呢?我懒,直接贴海报里的图好了。

从图上看,关键词是 “the average of two dietary recall days"。就是说作者取了两周内两天的数据值,平均了一下,就算作研究对象的长期饮食习惯。我一开始很是友邦惊诧, 觉得用两天的数据来当作长期生活方式的代表(proxy),从逻辑上完全讲不通。今天和几个做epidemiology的人讨论了一下, 被教育说这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是讲得通的。原因就是人群效应,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里,就算90%的人这两天的数据平均值不能代表长期饮食习惯,那在剩下10%的人里,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果sample size足够大,是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消除掉那90%人的数据造成的noise,来计算这10%的人饮食习惯造成的影响的。
做epidemiology的朋友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统计人群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这时候采访对象回答问题之前先扔个骰子,如果扔到1的话就回答自己的真正最喜欢的颜色,如果扔到任意剩下5个数字的时候,就随便选个颜色乱答。就是说有 1/6 的机会得到的是真实数据,剩下5/6 都是随机噪音 (这里随机两个字很关键),如果采访的样本量足够大,从这1/6 真实数据里就能统计出整个人群的准确偏好。也就是说,如果样本量足够大,在随机噪音里只要有很小一部分真实数据,就能推出对整个样本群有意义的结论。
好吧,假设NHANES数据的样本量足够大,数据的random error不至于影响对数据的分析,咱们再往下看看这张海报里的分析方法是否严谨。
海报作者用的研究方法是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和cause-specific hazard model,模型考虑(adjust)了下面的各种因素:age, sex, race, total energy intake, education, income, food security status, smoking, drinking status,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diet quality score, body mass index (BMI), BMI squared,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condition status. 考虑的因素很全面了,如果一定要挑刺儿的话,没有考虑family history。
我今天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这些统计数学模型的原理,得出来得结论是海报作者的分析方法都是统计学里认可的,没什么大错的。这时再回头看各种反对意见提出的毛病,其实绝大部分都已经被统计模型涵盖到了,引申的结论是提反对意见的人大概也都不是做统计出身的,不是很懂这些数学模型。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要一拍大腿,说咋地反转了!难道海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吗?是不是就可以继续执行16:8间隙性断食呢?
但是问题又不是这么简单。就算海报作者用的数据是准确的,用的研究方法是被认可的,不代表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的。根本原因是统计学方法可以消除random error (noise),但是没办法消除systematic error。这项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是有特定饮食习惯的人是随机选择进食方式的。如果这项假设不成立,比如说选择一天的进食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人,和选择进食时间在12 到 16个小时的人,有本质的不同,那么对这两个人群之间进行的统计分析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回到这张海报上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Eight-hour TRE (time-restricted eating)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翻译成中文,就是“实行16:8间隙性断食的人有更大的机会死于心脏病导致的死亡”,到底对不对呢?我钻研一番之后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好吧,大家现在可以吐血了。
我眼下能确定的,是就算作者的结论是对的,他们的结论也是相关而不是导致,就是说得不出因果推论。真实世界里的观察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based on real-world data),是得不出确切因果关系的推论的,只能用来产生假说(hypothesis),不能用来指导群体行为。Hypothesis 必须经过严格参数对照随机入组的临床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才能证实因果关系,而后才能用来指导群体行为。
总结一下,上星期心脏协会上发表的这项研究,也就是姑且一说,听众们也就姑且一听:现在的数据和研究成果不足以指导大家改变生活方式。

2.间隙性断食的临床实验结果
下面讲讲两个严格参数对照随机入组的临床试验,看看中长期间隙性断食(6到12个月)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研究的对象人群都是肥胖症患者,或者是有二型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
202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4833 2023 JAMA network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611992/
两篇论文都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上,非要分的话,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的影响力更大。
临床实验是为了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间隙性断食能帮助减轻体重吗?2. 如果是的话,间隙性断食为什么能帮助减轻体重?
首先,如果不刻意减少摄入食物总量,只是实行16:8间隙性断食法,真的可以减重吗?
2023 年 JAMA Network这篇论文里,作者找了75个二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组里:第一组是16:8间隙性断食组 (Time restricted eating, TRE), 参与者只能在中午12点到晚上8点之间的时间段进食, 但是不用计算摄入食物总量,在规定时间内可以随意进食; 第二组是节食组 (Calorie restriction, CR),参与者每天只能吃平常食量的75%; 第三组是对照组 (control)。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6个月后这三组人的体重, HbA1c, 和血糖水平的变化。



可以看到,6个月后,间隙断食组(TRE)的参与者比起对照组(control)平均减了起始体重的3.6%,效果看起来比节食组(CR)还要好些,虽然两组减重的区别在统计学上不明显。 在降低HbA1c 和血糖水平方面,间隙断食组和节食组之间没有区别,都能有效降低这两项指标。
间隙性断食为什么能有效减重,最直接的原因是吃饭的时间段变短,结果吃得就少了。有好几个研究都证明了,把一天内进食的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这样就算不刻意少吃,实际达到的效果是参与者每天摄入的卡路里平均减少了 200 到500卡。
除了减少摄入食物的总量,间隙性断食有没有其它好处呢?目前看来是不明显。
在202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的论文里,作者找了139个肥胖症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进入间隙性断食组(TRE),一天只能在8小时的时间段内进食,同时还要计算摄入食物总量,食量大概是平常的75%; 另一半人进入节食组(Daily calorie restriction, DCR), 一天里随便什么时候进食,但是减少进食总量到平常的75%。 12个月后比较,两组减重的结果没有明显区别。
 好了,关于间隙性断食就写到这儿。下面咱们说回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tbc)
g
gigivivi
大家支持支持呗
y
yummyeah
支持支持~必须支持~等看~
t
tuer
蹲一个哈哈
t
tinytoy
亲爱的,crisper能继续写吗?
2
2infinitybeyond
支持科普贴! 这个质量的数据,怎么可以做到poster的?
g
gigivivi
tinytoy 发表于 2024-03-25 21:39
亲爱的,crisper能继续写吗?

抹汗说,crispr还是要写的,我在等我那神出鬼没的创作冲动。
p
pistachio717
赞👍 等更新
m
musette
回复 1楼 gigivivi 的帖子
支持吉吉继续 也看到这消息了,这可是和 David Sinclair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食可以延长寿命完全对立啊
g
gigivivi
yummyeah 发表于 2024-03-25 21:35
支持支持~必须支持~等看~

一看就是个贪嘴的ID 😁
g
gigivivi
2infinitybeyond 发表于 2024-03-25 21:41
支持科普贴! 这个质量的数据,怎么可以做到poster的?

能做到poster不奇怪,提交大会筛选的摘要写含糊一点,引起好奇心又让别人搞不清具体研究方法就行。我的问题是,心脏年会的新闻稿谁写的?谁审的?谁批准发表的?
珠箔飘灯
感谢专业科普。不过,从一般思考角度,似乎应该觉得凡是刻意为之的,就都该警惕警惕,生命应该顺其自然?是这样的吗?
A
Amber08
赞楼主科研精神!
g
gigivivi
感谢专业科普。不过,从一般思考角度,似乎应该觉得凡是刻意为之的,就都该警惕警惕,生命应该顺其自然?是这样的吗?
珠箔飘灯 发表于 2024-03-25 21:49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就信口一说,你就姑且一听:顺其自然没办法定义呀!远古的时候人靠打猎获取食物,啥时候能吃上饭全凭运气。后来进入农业社会,对大多数人来说口粮不充足,农闲的时候少吃几顿常有的事儿。现代人食品供过于求,想啥时候吃就能啥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你说哪种情况算是顺其自然呢?
g
gigivivi
今天先写到这儿,大家尽情吐槽吧!
窗前有棵树
谢谢Gigi开帖,加油。
珠箔飘灯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5 21:56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就信口一说,你就姑且一听:顺其自然没办法定义呀!远古的时候人靠打猎获取食物,啥时候能吃上饭全凭运气。后来进入农业社会,对大多数人来说口粮不充足,农闲的时候少吃几顿常有的事儿。现代人食品供过于求,想啥时候吃就能啥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你说哪种情况算是顺其自然呢?

假如顺其自然就是个体感受呢?比如觉得饿了就不舒服,想吃,吃太多了也不舒服。如果饿了强行不吃,不舒服。以前没粮时候只好不吃,那么那时候的人会觉得肚里空空不舒服吗,还是觉得没啥?
x
xixixihahaha
太棒啦。所以楼主的意思是这个结论不靠谱我们可以不用理睬?
g
gigivivi
太棒啦。所以楼主的意思是这个结论不靠谱我们可以不用理睬?
xixixihahaha 发表于 2024-03-25 22:08

结论靠不靠谱不一定,不用理睬倒是真的
b
bluebluerain
有没有对比参照得看study design。楼主指出的是 cross sectional 或者retrospective 又或者说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这些都是以收集自然数据然后分析出结果。有参照对比的得靠case control 或者randomized trial。但是饮食很难长久战泡沫空间里面进行 二是饮食又是长时间进行的 所以就算是randomized也有可能被生活环境渗透其他因素进去。不过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 利用高科技详细收集数据然后做分析是可以的。
子陋
歪楼:我肯定不需要fasting,也不需压缩吃东西时间 向你学习,不吃米饭就三个多月,我已经105磅了,正在努力吃水煮蛋长5磅
g
gigivivi
子陋 发表于 2024-03-25 22:15
歪楼:我肯定不需要fasting,也不需压缩吃东西时间 向你学习,不吃米饭就三个多月,我已经105磅了,正在努力吃水煮蛋长5磅

你太欠揍了!
b
bluebluerain
太棒啦。所以楼主的意思是这个结论不靠谱我们可以不用理睬?
xixixihahaha 发表于 2024-03-25 22:08

靠不靠谱得看原文。不要跟风新闻。每个研究结果背后不只是一个结果 而是要看study design, study power, 人数, 数据有没有被其他因素渗透影响到 或者有没有控制住这些因素等。不能一概而论。
h
hellohey
看文还是要看心脏学会发的科普,比较靠谱。 最新研究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linked to 91%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Lifestyl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Scientific Sessions 2024 03/19/24 Editor’s note: Research Highlights: A study of over 20,000 adults found that those who followed an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schedule, a type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had a 91% higher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eople with heart disease or cancer also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Compared with a standard schedule of eating across 12-16 hours per day, limiting food intake to less than 8 hours per da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living longer. newsroom.heart.org/news/8-hour-time-restricted-eating-linked-to-a-91-higher-risk-of-cardiovascular-death Additional Resources: Poster at EPI-Lifestyle 2024 (PDF): Association of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Multimedia is available on the right column of the release link 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8-hour-time-restricted-eating-linked-to-a-91-higher-risk-of-cardiovascular-death?preview=cdac59c3c907975eecaef517166f08f8 After March 18, 2024, view abstract P192 in the EPI│Lifestyle Scientific Sessions 2024 Online Program Planner. AHA news release: Reducing total calories may be more effective for weight loss than intermittent fasting (January 2023) AHA news release: 10 popular diets scored for heart-healthy elements; some need improvement (April 2023) AHA news release: New look at nutrition research identifies 10 features of a heart-healthy eating pattern (November 2021) AHA healthy eating tips: Eat Smart For more news from AHA EPI|Lifestyle Scientific Sessions 2024, follow us on X (formerlTwitter) @HyeartNews, #EPILifestyle24.​
g
gigivivi
回复 24楼 的帖子
我自信地说,心脏协会的新闻稿,绝对没有我对海报中具体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分析到位。
依我说,写新闻稿的和批准新闻稿发布的人,赶紧开了才对。不过人家也许就是想要一个“黑红”的效果呢?嗯,这下这个年会确实出大名了!
柚子honey
大赞楼主 看这种新闻必须得扒原文 原文里得仔细看methodology 是不是make sense
子陋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5 22:16
你太欠揍了!

看到了叹号~~~哈哈哈
g
gigivivi
看到了叹号~~~哈哈哈
子陋 发表于 2024-03-25 22:36

你又不是我的同事
C
Cath226
单说我当年给human nutrition系的大课题组打工的经历: 24-hr food recall确实是非常常用的dietary intake问卷,而且被认为是比较effective的。另一种也挺常用的是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我的印象是通常认为不如24hr food recall更能反映饮食习惯。大家当然可以challenge,每个人每天吃的东西差很多啊,我今天大鱼大肉也许明天粗茶淡饭。但是dietary intake这个东西就是很难准确capture。一个24hr food recall基本上已经需要30-60分钟至少,没有人会愿意每天这么记录一小时坚持一个月。这应该也是NHANES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 一个可能的假设是在population level,这些波动会抵消很多。样本够大的时候,有n个人今天比平时吃的多,就会同样有接近n个人今天比平时吃得少。有n个人今天进食间隔比平时短,就会有差不多n个人今天进食间隔相对长。平均一下以后,倘若还显著,那是有可能进行一些提示的。
客观来说这个study,只能说link,不能说明任何因果关系。但也不能说毫无意义。提示研究者们做更深入的研究可能才是它的意义所在。NHANES是很常用的数据集因为时间跨度长,样本量大。但它并没有直接问过参与者们是否进行了间歇性禁食。下一个研究努力做一下randomized trial肯定会更有说服力。
g
gigivivi
回复 29楼 Cath226 的帖子
谢谢专业回复。间歇性断食有权威的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我第二节里会写。
b
blue777
码住,谢谢分享
g
gigivivi
今天和一个做epidemiology 的人聊了一下,吐槽说把两周内两天的数据平均值作为一个人长期饮食习惯的替代(proxy),从逻辑上完全讲不通。朋友说,从统计学上来说,是讲得通的。原因就和29楼层主的解释类似,是人群效应。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里,就算90%的人这两天的数据平均值不能代表长期饮食习惯,那在剩下10%的人里,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果sample size足够大,是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消除掉那90%人的数据造成的noise,来计算这10%的人饮食习惯造成的影响的。我说这里面的假设太多了,举个例子,假设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可靠的,实际执行起来,有多少人能准确回忆出前一天的饮食情况具体到分钟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假设,都要求样本足够大,各种例外和波动被互相对冲掉。所有这些条件都同时成立的机会也太渺茫了吧?
总而言之我没被说服,准备回头再跟这个朋友唠唠。
6
66
我没读这个文章怎么做的。但是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sample有很大的self selection bias。很多有健康问题的人才选择8小时内进食,为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等。那这些本身就跟心脏健康直接挂钩。所以这个结论完全不成立。association并不代表causality。
g
gigivivi
66 发表于 2024-03-26 08:29
我没读这个文章怎么做的。但是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sample有很大的self selection bias。很多有健康问题的人才选择8小时内进食,为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等。那这些本身就跟心脏健康直接挂钩。所以这个结论完全不成立。association并不代表causality。

说得对,我后面会讲到,这项研究control了很多变量,但是没有control preexisting conditions.
a
aprilduet
这个longterm effect是怎么养测量的?这种survey得不出因果关系的。
C
Cath226
66 发表于 2024-03-26 08:29
我没读这个文章怎么做的。但是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sample有很大的self selection bias。很多有健康问题的人才选择8小时内进食,为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等。那这些本身就跟心脏健康直接挂钩。所以这个结论完全不成立。association并不代表causality。

这个文章其实也没有提过causation啊。。。。
C
Cath226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6 07:53
今天和一个做epidemiology 的人聊了一下,吐槽说把两周内两天的数据平均值作为一个人长期饮食习惯的替代(proxy),从逻辑上完全讲不通。朋友说,从统计学上来说,是讲得通的。原因就和29楼层主的解释类似,是人群效应。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里,就算90%的人这两天的数据平均值不能代表长期饮食习惯,那在剩下10%的人里,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果sample size足够大,是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消除掉那90%人的数据造成的noise,来计算这10%的人饮食习惯造成的影响的。我说这里面的假设太多了,举个例子,假设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可靠的,实际执行起来,有多少人能准确回忆出前一天的饮食情况具体到分钟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假设,都要求样本足够大,各种例外和波动被互相对冲掉。所有这些条件都同时成立的机会也太渺茫了吧?
总而言之我没被说服,准备回头再跟这个朋友唠唠。

哈哈可以理解。我就是statistician。当初去做这个我也raise eyebrows。 24hr food recall是要专业的人去问的,他们有些技巧可以帮你更准确地回忆。一个大大的但是就是,确实这都不能保证准确回忆。但同样的,任何其他的dietary intake study也无法保证准确。大部分数据其实都是来自于self report。而且关于这种food recall的measurement error其实也有很长久的研究了。比如每个人对自己吃了多少的感知都不一样,bmi大的人容易underestimate(胖子总觉得自己没吃多少啊,绝对是真的)。 统计就是建立在假设上面的,所有observational study都是类似的问题。这些条件不太可能同时成立,永远都有unmeasured confounders。所以这种study也无法推断causation。我觉得大家存在个误读,当然跟媒体的传播也有关系。这些结果充其量就是告诉大家,执行16-8的人跟不执行16-8的人在一些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上是不一样的。但具体到底168好不好,这些difference是不是168造成的,本就不是他们应该回答的问题。
6
66
Cath226 发表于 2024-03-26 09:11
这个文章其实也没有提过causation啊。。。。

这种写法就是imply 可能有causality: “However, the long-term health 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cluding risk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unknown.” In this study,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long-term health impact of following an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plan”
g
gigivivi
66 发表于 2024-03-26 09:37
这种写法就是imply 可能有causality: “However, the long-term health 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cluding risk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unknown.” In this study,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long-term health impact of following an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plan”

作者做海报的时候肯定会谨慎地避开跟因果关系有关的任何用词,但一旦进入了大众媒体,多传几个环节,肯定会变成更抓眼球的因果关系。
退一万步,这个相关性 association 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破绽,所以相关性的结论也不成立。我往下会讲到。
g
gigivivi
aprilduet 发表于 2024-03-26 08:57
这个longterm effect是怎么养测量的?这种survey得不出因果关系的。

用的是CDC的人口死亡记录。所以这项研究long term effect的结果只有1)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2)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和3)癌症造成的死亡,这三种数据。
我168已经两年多了,当然有时候周末在外面吃饭会破防,奔五的人了没有大腹便便也没有三高,反正我觉得对身体好就好。
g
gigivivi
不过我写这篇的初衷,倒不仅仅为了反驳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而是希望通过系统整理,了解一下营养流行病学这个领域的常用研究方法,比较一下和相对应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契合度,形成一套自己的判断。
g
gigivivi
哈哈可以理解。我就是statistician。当初去做这个我也raise eyebrows。 24hr food recall是要专业的人去问的,他们有些技巧可以帮你更准确地回忆。一个大大的但是就是,确实这都不能保证准确回忆。但同样的,任何其他的dietary intake study也无法保证准确。大部分数据其实都是来自于self report。而且关于这种food recall的measurement error其实也有很长久的研究了。比如每个人对自己吃了多少的感知都不一样,bmi大的人容易underestimate(胖子总觉得自己没吃多少啊,绝对是真的)。 统计就是建立在假设上面的,所有observational study都是类似的问题。这些条件不太可能同时成立,永远都有unmeasured confounders。所以这种study也无法推断causation。我觉得大家存在个误读,当然跟媒体的传播也有关系。这些结果充其量就是告诉大家,执行16-8的人跟不执行16-8的人在一些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上是不一样的。但具体到底168好不好,这些difference是不是168造成的,本就不是他们应该回答的问题。
Cath226 发表于 2024-03-26 09:22

谢谢专业回复!我准备去找几篇业内高度推崇的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的论文来看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里好的研究是什么样的。Cath226 如果有推荐的话也欢迎贴链接,多谢多谢!
我让chatGPT给我推荐一些这个领域里备受推崇的论文,从中找了三篇论文准备读, 是2010年之后发表的,算是比较近期的,又发表在顶级刊物上的。
1.“Association of Nut Consumption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by Ying Bao, Jiali Han, Frank B. Hu, Edward L. Giovannucci, Meir J. Stampfer, Walter C. Willett, and Charles S. Fuchs. Published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n 20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ut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2."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by Mozaffarian et al. - This paper, published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n 2014, analyzed data from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orldwide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dium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dietary sodium guidelines.
3."Association of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Intake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by Song et al. - Published in JAMA Internal Medicine in 20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otein sources (animal vs. plant) and mortality risk,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plant-based protein sources.

g
gigivivi
我还顺藤摸瓜找了Peter Attia 对David Allison的访谈,两人对nutritional epidemiology这个领域狠狠地吐了一段槽,是下面这个视频里从1小时26分到1小时47分之间的这段
https://peterattiamd.com/davidallison/
m
musella311
我也坚持feasting很久 人更有精力 睡眠质量更高 有利于控制体重
g
gigivivi
我又研究了一大圈,发现反驳海报的人也都不是统计出身,挑的毛病很多是统计学里可以接受和涵盖的方法。而海报作者使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没有统计学上的根本性错误,然而这也不代表海报作者的结论就是有意义的。我再扶墙吐一会儿血。
g
gigivivi
musella311 发表于 2024-03-26 13:54
我也坚持feasting很久 人更有精力 睡眠质量更高 有利于控制体重

哈哈哈,feasting还是fasting,这中间区别很大呀!
s
singeeus
搬个小板凳坐好👍
g
gigivivi
主楼里更新了一段。今天一番刻苦钻研的结论是,海报作者的结论,也有可能是对的。大家可以开始吐血了。
C
Confuse
给楼主点赞!话说我对楼主对某个事件或某个领域的总结一向很服气。
o
oldhare0917
就是有相关性但是没有因果性,poster里避开了因果性这样的字眼,但是媒体的写法又让人误导到了因果性。我觉得他们用的统计方法没毛病(我经常用cox model)
l
liliAnn
回复 1楼 gigivivi 的帖子
谢谢。等更多分析。
m
mindset00
支持,觉得支持
g
gigivivi
给楼主点赞!话说我对楼主对某个事件或某个领域的总结一向很服气。
Confuse 发表于 2024-03-26 19:57

谢谢支持。这几天我对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这个领域的敬意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简单的否定(数据完全没有意义,计算方法忽视了无数重要的变量)和简单的肯定(数据是现有条件下能得到最好的,计算方法是统计学里经过千锤百炼的)都很容易,其实意义也都不大。我不敢说对这个领域已经有很深的认知,往下要读一些得到普遍认可的论文,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临床试验报告。
x
xxues
赞一下,进来学习
C
Confuse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7 08:55
谢谢支持。这几天我对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这个领域的敬意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简单的否定(数据完全没有意义,计算方法忽视了无数重要的变量)和简单的肯定(数据是现有条件下能得到最好的,计算方法是统计学里经过千锤百炼的)都很容易,其实意义也都不大。我不敢说对这个领域已经有很深的认知,往下要读一些得到普遍认可的论文,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临床试验报告。

这就是我喜欢的,做科学的人有科学的态度,有思辨的能力,不随便断言下结论。
e
eileenzach
这个research有个毛病 就是把进食窗口期小于8小时和主动选择的fasting混淆起来了
完全有可能这些进食期短的人,工作压力大,所以skip了早饭,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
g
gigivivi
这个research有个毛病 就是把进食窗口期小于8小时和主动选择的fasting混淆起来了
完全有可能这些进食期短的人,工作压力大,所以skip了早饭,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
eileenzach 发表于 2024-03-27 12:08

对的,这就是我主贴说的,进食期短的人可能和其它组的人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统计方法没办法纠正的systematic error。 另外海报作者的结论并不要求进食期短的人是主动fasting的,只要求满足进食期短这个结果就行。
T
Tina_tgif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5 22:02
今天先写到这儿,大家尽情吐槽吧!

没啥好吐槽的,MM说的对,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所以我觉得poster 作者那样轻易下结论有其不严谨性,如果是正经投稿发表有审核的话,review 那关就会被打回来 🤣
g
gigivivi
没啥好吐槽的,MM说的对,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所以我觉得poster 作者那样轻易下结论有其不严谨性,如果是正经投稿发表有审核的话,review 那关就会被打回来 🤣
Tina_tgif 发表于 2024-03-27 12:42

作者很小心地只用了相关性的字样在海报结论里,但是进入大众媒体以后,传个几层,就被解读成因果关系了。
随便找了一下,这条NBC Today show 的新闻题目就暗示了因果关系“Can intermittent fasting have negative effects? Study finds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https://www.today.com/health/news/negative-effects-intermittent-fasting-rcna143977
m
maomao987
大力支持一下Gigi. 这种文章真不好写。 你好厉害! 作为有Epi学位的人表示, 这个方法没有问题, conclusion 就是association,没人说causation。 causal inference 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条件比较苛刻的, 就算证明出来了, 好多人也不相信, a different topic。
其实很多重要结论多年后被论证, 一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controversy, 大数据中试图从noise 中找点signal. 所以我觉得对现在一边的倒的intermittent fasting 不失为一种提醒。
Gigi 你总结的一点很到位, 如果8小时内进食 与超过这个时间窗进食的人群本质上有区别, 那就是再怎么正确的方法, 不能有效地分开控制其他因素, 很难通过这种大数据方法回答的。 比如主动或者被动 在8小时内进食的人 也许是压力很大的人/或者本身健康已经有点问题所以寻求调整生活习惯, 没时间吃早饭 (大部分被动intermittent fasting) 或者主动intermittent fasting 需要减肥/健身/对自己要求严格的( 这种人往往更motivated, 工作生活上更快节奏), 这样就没有办法adjust life stress level 了。
g
gigivivi
回复 61楼 maomao987 的帖子
谢谢专业人士的肯定!喜不滋滋地说。

x
xibear
要回答 long term dietary pattern 和health outcomes的联系,比较好的还是使用FFQ, 当然现在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在FFQ的基础上使用24 hours recall来adjust 我觉得作者这篇abstract如果说可以被challenge,那么最主要的问题在意key factor time的定义和使用以及target population、exclusion criteria的选取 看起来作者是来自中国 不知道对HNANES的FFQ design是不是足够了解 HNANES采用的软件在记录每一种食物的同时问time 和Occasion,并没有有目的的问进食的间隔(当然main recall里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只是这一天的状态,为了避免刚好选到对文受访人比较特殊的一天,在post recall的问题里,还会问这一天的food intake是不是显著不同于受访者平时的饮食还有受访者是不是on any kind of diet 作者在abstract中没有提到排除了unusual day 和筛选了diet的情况 abstract中提到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8.0 years (IQR, 4.2-11.8), 2797 all-cause deaths occurred, including 840 cardiovascular deaths and 643 cancer deaths. 我理解作者这么写可能是为了能够合理的使用cox hazard model, 这样每一个case就可以有自己的t 可惜在这里使用的t只能代表participants从completed interview2019年的NDI records之间的自然时间,而不是处于间歇性断食与否的状态时间,因为HNANES不会重复访问这些人。 另外 从report 结果的角度可以看出 作者应该是有意避开了population without CVD,也就是健康人群中 8小时进食法对于cardio mortality的影响 也许作者举手之劳已经做过了test,例如jwithout CVD <8h cardio mortality rate是3.79 12-16h是2.23,而overall <8h是7.48 12-16h是3.6 从这一点上推测 可能结果并不是那么 as expected... 作者提到model adjusted for self reported CVD 问题是这个self report是在interview当时是否有CVD,无法说明至2019年间 是否developed CVD从而需要被regrouped。 简言之 深得讲故事精髓 再简言之 我可太闲了
b
bluebluerain
大力支持一下Gigi. 这种文章真不好写。 你好厉害! 作为有Epi学位的人表示, 这个方法没有问题, conclusion 就是association,没人说causation。 causal inference 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条件比较苛刻的, 就算证明出来了, 好多人也不相信, a different topic。
其实很多重要结论多年后被论证, 一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controversy, 大数据中试图从noise 中找点signal. 所以我觉得对现在一边的倒的intermittent fasting 不失为一种提醒。
Gigi 你总结的一点很到位, 如果8小时内进食 与超过这个时间窗进食的人群本质上有区别, 那就是再怎么正确的方法, 不能有效地分开控制其他因素, 很难通过这种大数据方法回答的。 比如主动或者被动 在8小时内进食的人 也许是压力很大的人/或者本身健康已经有点问题所以寻求调整生活习惯, 没时间吃早饭 (大部分被动intermittent fasting) 或者主动intermittent fasting 需要减肥/健身/对自己要求严格的( 这种人往往更motivated, 工作生活上更快节奏), 这样就没有办法adjust life stress level 了。

maomao987 发表于 2024-03-27 13:25

这个研究最大单问题是 从美国a到b 这个十五年多过程中 没有重访所以不知道过程。除非正文出来能够说服我。 nhnes 每年随机帅选的人葱代表性上来说没有问题 exclusion criteria问题也不大 计算方式也接受的。这些survey的饮食结构的问题不好代表有没有fasting。这些数据主要是关注macro and micro nutrients 的。加上从发生到死亡过程中没有任何的longitudinal progression 数据就没法回答作者这个大问题。饮食结构变化大 明明是cross sectional study design 用仅有的两个baseline的数据却要以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来分析去追溯十五年后或者十五年间的结果很难说服人。曾经沧海桑田难为水。一段时间的禁时饮食不代表将来不会有变化 需要有随访才能更好回答这个大问题。
同为mph-epidemiology concentration 但是同时也是RDN LDN 看到这个文章真心觉得心累 生活里 已经不少人问过我了。但是进一步来说 有noise就有人关注。肯定有人跟进类似的研究的。
m
miss_monster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5 21:56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就信口一说,你就姑且一听:顺其自然没办法定义呀!远古的时候人靠打猎获取食物,啥时候能吃上饭全凭运气。后来进入农业社会,对大多数人来说口粮不充足,农闲的时候少吃几顿常有的事儿。现代人食品供过于求,想啥时候吃就能啥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你说哪种情况算是顺其自然呢?

哈哈这倒是真的,很难说什么是顺其自然。我爸自从七八年前查出三高之后本来想坚持16:8,但是国内的环境没法不吃晚饭(一大半工作都是晚饭和夜宵时候谈出来的),不吃早饭他又不习惯,就慢慢变成了长期不吃午饭。他说现在下午精神特别好,而且体重和血液的其他指标都控制得很不错,连之前的胆囊息肉都缩小了。
g
gigivivi
bluebluerain 发表于 2024-03-27 16:38
这个研究最大单问题是 从美国a到b 这个十五年多过程中 没有重访所以不知道过程。除非正文出来能够说服我。 nhnes 每年随机帅选的人葱代表性上来说没有问题 exclusion criteria问题也不大 计算方式也接受的。这些survey的饮食结构的问题不好代表有没有fasting。这些数据主要是关注macro and micro nutrients 的。加上从发生到死亡过程中没有任何的longitudinal progression 数据就没法回答作者这个大问题。饮食结构变化大 明明是cross sectional study design 用仅有的两个baseline的数据却要以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来分析去追溯十五年后或者十五年间的结果很难说服人。曾经沧海桑田难为水。一段时间的禁时饮食不代表将来不会有变化 需要有随访才能更好回答这个大问题。
同为mph-epidemiology concentration 但是同时也是RDN LDN 看到这个文章真心觉得心累 生活里 已经不少人问过我了。但是进一步来说 有noise就有人关注。肯定有人跟进类似的研究的。

对呀,我特别不能接受用两周里两天的数据点作为长期生活方式的代表,而且这种生活方式还一直不变直到死亡发生。
g
gigivivi
要回答 long term dietary pattern 和health outcomes的联系,比较好的还是使用FFQ, 当然现在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在FFQ的基础上使用24 hours recall来adjust 我觉得作者这篇abstract如果说可以被challenge,那么最主要的问题在意key factor time的定义和使用以及target population、exclusion criteria的选取 看起来作者是来自中国 不知道对HNANES的FFQ design是不是足够了解 HNANES采用的软件在记录每一种食物的同时问time 和Occasion,并没有有目的的问进食的间隔(当然main recall里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只是这一天的状态,为了避免刚好选到对文受访人比较特殊的一天,在post recall的问题里,还会问这一天的food intake是不是显著不同于受访者平时的饮食还有受访者是不是on any kind of diet 作者在abstract中没有提到排除了unusual day 和筛选了diet的情况 abstract中提到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8.0 years (IQR, 4.2-11.8), 2797 all-cause deaths occurred, including 840 cardiovascular deaths and 643 cancer deaths. 我理解作者这么写可能是为了能够合理的使用cox hazard model, 这样每一个case就可以有自己的t 可惜在这里使用的t只能代表participants从completed interview2019年的NDI records之间的自然时间,而不是处于间歇性断食与否的状态时间,因为HNANES不会重复访问这些人。 另外 从report 结果的角度可以看出 作者应该是有意避开了population without CVD,也就是健康人群中 8小时进食法对于cardio mortality的影响 也许作者举手之劳已经做过了test,例如jwithout CVD <8h cardio mortality rate是3.79 12-16h是2.23,而overall <8h是7.48 12-16h是3.6 从这一点上推测 可能结果并不是那么 as expected... 作者提到model adjusted for self reported CVD 问题是这个self report是在interview当时是否有CVD,无法说明至2019年间 是否developed CVD从而需要被regrouped。 简言之 深得讲故事精髓 再简言之 我可太闲了
xibear 发表于 2024-03-27 15:41

总之这个摘要写得避重就轻, 抓人眼球,对吧?
b
bluebluerain
对呀,我特别不能接受用两周里两天的数据点作为长期生活方式的代表,而且这种生活方式还一直不变直到死亡发生。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3-27 20:23

所以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和营养科学不背那些科研不严谨乱来的锅。科研界里面乱七八糟的文章结果多不胜数 但是被临床营养采用的并不容易。临床营养指引真的是十年磨一刀。还有临床营养指引是100%个人化配合血检结果做改善的。
g
gigivivi
写完间隙性断食了,下面写写nutritional epidemiology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