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贾玲的《热辣滚烫》,可是先说说《你好,李焕英》--活着的人的痴心妄想

b
buzhidao2000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万物造人以来,就制造了人生最悲哀的痛苦之一:生死相隔。 《你好,李焕英》就是这样痛苦的产物。
很久以前看过贾玲不同的访谈,有文字的,有视频的,都会不约而同的谈起她妈妈当年意外去世(和电影中类似,也是车祸去世)。 看得出来,是个很大的人生打击,以至于这么多年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与其说是歌颂母爱,不如说是贾玲个人多年后对丧母伤痛的内心修复和伤痛的和解。
很多人都经历过所爱人离世的悲痛,然而普通人只能暗自舔伤,逐渐淡忘。
而有能力的人就能折腾个大的,比如印度国王修个泰姬陵来缅怀亡故的爱妻,然后造出了个流传千古的世界著名景观。
贾玲也是有能力的,用妈妈的生平和自己对妈妈的感情拍了电影,而且一下子整了53亿的票房,一举成为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 要知道这可是贾玲第一部指导的电影,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让无数在影坛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导演们简直望尘莫及! 而且把她妈妈李焕英的名字直接用到电影片名里,结尾更是用妈妈的照片让上千万观众一起跟她缅怀李焕英平的一生。
这样的女儿,哪个当妈的不羡慕,只可惜她妈妈地下长眠,永远不可能知道了。
人若能地下有知该多好,就能知道自己的女儿如今已经成为耀眼的明星,而更让人感慨的是:女儿那么爱你,爱到为你拍了部电影, 让你原本平凡到无人所知的名字铭刻在了中国电影史的传奇里。
这大概是一个女儿能为自己母亲做到的极限了。
只可惜,人走如灯灭,所有的荣耀和缅怀,只是活着人的自我安慰,化解,和某种程度的痴心妄想。





b
buzhidao2000
电影前100多分钟几乎是小品的影视化演出
到了最后十分钟,主题巧妙的反转和升华了。
贾玲挺真诚的,她的两部电影没啥花哨的技术和思想,就是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然她也很聪明,她找到的切入点能让人有共鸣,这真是本事。
说回电影,这电影前半段基本就是贾玲对她母亲情感的心路历程,生活中不少见(咱这版上就有好几个)。 和母亲感情深的,母亲一生操劳或者不幸的,女儿难免会想:母亲要是选择了一个另一个男人,另一种婚姻,开启另一种人生,会不会避免人生的不幸,会不会比现在这辈子过的幸福更多?
大爽剧会这么拍,母亲真的重启了人生,选择了大女主的剧本,好吧,这样的电影估计票房上亿都难。 当然贾玲很聪明,知道历史毕竟不能修改,然而又不能让人意难平,最后,她找到了和自己内心和解的答案并且展示在了电影最后十分钟里。
挺好的,也许也抚慰了很多有着类似遭遇类似心路历程的人。
有趣的是:其实贾玲是有点暗戳戳的diss了父亲的,当然在电影里很淡化很淡化了这一点。 和母亲感情好到想让她换个丈夫,嗯,这个丈夫大概为夫之道,有那么点够呛吧。 当然不能凸显这一点,毕竟贾玲现实中的父亲还在世,再者,很容易有挑起男女对立之嫌了。 虽然大家(尤其这里)都认可婚姻中女性的收益远远不如男性。
结尾很多人感动,也有人说不过瘾,说女人怎么又回到老路,不能当大女主吗。 其实和大女主无关的,是人的情感。
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如此爱你,虽然她/他很平凡,但他/她为了让你幸福,情愿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面对这样的赤子之心,做妈的,有几个能忍心去选择这样的人生交换。
这大概就是贾玲阴阳隔空和对妈妈的爱的倾诉和回馈吧,这么说,也不能算痴心妄想了,是合情合理的。
j
jarvi
Keanu Reeves 被问到what happens after we die,他想了会儿,说 I know that the ones who love us, will miss us.
没有比这更好的回答了

b
buzhidao2000
Keanu Reeves 被问到what happens after we die,他想了会儿,说 I know that the ones who love us, will miss us.
没有比这更好的回答了


jarvi 发表于 2024-03-22 03:05

今天看到kate的最新视频,感慨万千。
很多孩子和母亲的bonding是那么深,突然提前失去会是一生的伤痛。
祝福天下的母亲和孩子们。
s
shanggj
回复 1楼 buzhidao2000 的帖子
原来她妈就叫 李焕英 前面一直不懂为什么 YOLO 里打拳上场时 衣服上要写 李焕英的女儿
导演太自恋, 对电影不是好事。
你信吗
回复 1楼 buzhidao2000 的帖子
原来她妈就叫 李焕英 前面一直不懂为什么 YOLO 里打拳上场时 衣服上要写 李焕英的女儿
导演太自恋, 对电影不是好事。
shanggj 发表于 2024-03-22 15:47

女导演女作家一般喜欢讲自己的故事
不困不睡
有点个人崇拜那味了,下部电影再消费她自己估计没人看了
不困不睡
贾玲系列之贾玲和妈妈,贾玲减肥啦,贾玲谈恋爱啦,贾玲结婚啦,贾玲生孩子啦
心跳的希望
不困不睡 发表于 2024-03-22 15:49
有点个人崇拜那味了,下部电影再消费她自己估计没人看了

你太低谷贾玲了,可以看出你根本不了解她
c
crystal22
我一直说,当初贾玲的小品你好李焕英真的很打动我,她最后在民谣“依兰爱情故事”的BGM中哭得歇斯底里的那一段,我也在电脑前哭得泣不成声,小品是浓缩的精华,电影反而冲淡了那种浓烈的情感。
不过我真心喜欢贾玲电影的朴素和真诚。

不困不睡
回复 9楼 心跳的希望 的帖子
那也要有想了解的欲望
不困不睡
纯反感个人崇拜和煽情
c
crystal22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kTCYteUfEys?si=8q3kWIbW2i4n5KSS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6AXd3bAui8M?si=azjWwE17pNXI7JIr
l
lilywin
我当时看了有点诧异,权力那么重要吗,连自己爸爸也不想要了?
如果她妈深爱她,即使不爱她爸,有再活一次的选择,也还会为了生她而选她爸
b
buzhidao2000
lilywin 发表于 2024-03-22 16:11
我当时看了有点诧异,权力那么重要吗,连自己爸爸也不想要了?
如果她妈深爱她,即使不爱她爸,有再活一次的选择,也还会为了生她而选她爸

是的,这就是爱的回馈。
和男人无关,和婚姻无关。
现在明白为啥要用赤子之心来形容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了
贾玲表达了孩子们对妈妈的爱,爱到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
没有当妈的能面对这样的爱,选择让孩子消失的选项的。
Q
Queen1
我觉得她就是不喜欢她爸的,她妈当年是坐在他爸开的运稻草车上摔下来的,后来她上学是姐姐资助的,现在她爸娶了新老婆,住着她买的房子花着她的钱。这一切本来是贾玲想给她妈的。
b
buzhidao2000
Queen1 发表于 2024-03-22 18:12
我觉得她就是不喜欢她爸的,她妈当年是坐在他爸开的运稻草车上摔下来的,后来她上学是姐姐资助的,现在她爸娶了新老婆,住着她买的房子花着她的钱。这一切本来是贾玲想给她妈的。

听着好悲哀啊
嗯,所以我说这电影其实暗暗的在diss她自己爹
当然,相信她内心的情绪更强烈,但是放到亿万观众观看的电影里,必须尽量冲淡这种个人的情绪。
努力做到中立客观一些来讲述这个故事。

r
ripples23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那个小品,哭晕,后来同名电影出来了一直不敢看
心跳的希望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3-22 20:27
听着好悲哀啊
嗯,所以我说这电影其实暗暗的在diss她自己爹
当然,相信她内心的情绪更强烈,但是放到亿万观众观看的电影里,必须尽量冲淡这种个人的情绪。
努力做到中立客观一些来讲述这个故事。


这不是新闻,也不是纪录片,不需要必须真实性
i
ipanther
有些评论太过于针对。 事实大多数电影都是电影人或导演或投资人甚至包括演员,都是有个人经历代入或尽可能的释诠在角色中,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楼的部分帖子真是为黑而黑,也许生活不如意见不得点好?票房回应了为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所有人,挺好
b
buzhidao2000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4-03-22 20:32
这不是新闻,也不是纪录片,不需要必须真实性

但需要有真实的情感
凡是觉得自己妈(或者自己爹),应该找个不同的配偶开启不一样的人生的 为此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十之八九,在孩子眼里父母的婚姻生活不那么美满,自己妈(或爹)deserve a better partner。
电影里贾玲把生活中真实埋怨的对象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用冷特的口吻说因为作为孩子不争气) 其实她更想说的是,妈妈的不幸,因为找了这样的老公,有了这样一段牺牲太多的婚姻。
人生啊。
i
ipanther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3-22 20:27
听着好悲哀啊
嗯,所以我说这电影其实暗暗的在diss她自己爹
当然,相信她内心的情绪更强烈,但是放到亿万观众观看的电影里,必须尽量冲淡这种个人的情绪。
努力做到中立客观一些来讲述这个故事。


应该是一个女人到一个年龄时对 女性 尤其成为妈妈之后 的怜惜吧,不觉得是有diss她自己爹,如果有,或许是在女性的角度上对男性的某些认知的态度上的弱化式体现。 普通大众的婚姻里,即使老外,也是being married for 10 years and managing not to kill each other。所以作为女儿 尤其心疼妈妈更多的 对父亲的失望会是一定的
弹指芳华
如果能重新来过,我就希望我爸能换个好点的伴侣,那样就不会有我我也接受
一年明月
我当时看了有点诧异,权力那么重要吗,连自己爸爸也不想要了?
如果她妈深爱她,即使不爱她爸,有再活一次的选择,也还会为了生她而选她爸
lilywin 发表于 2024-03-22 16:11

我觉得不是权力和不要自己父亲的问题。贾玲最初要努力打赢当年的排球比赛,是因为她妈说过“要不是当年自己没参加排球比赛,那好事儿哪能轮得上她”。但是她没想到她妈说的这好事儿是指嫁给厂长的儿子,这就非常麻烦,因为如果她妈不和他爸结婚,她就不能出生,估计就会消失了。但她为自己比不上厂长儿子家的那个孩子(洛杉矶导演)内疚,所以觉得自己拖累了她妈。
所以她在电影里不是不要她爸,而是在发现厂长儿子喜欢自己妈之后决定不要自己了,成全她妈。她妈作为同样穿回来的人,自然没有接受孩子这个充满自毁倾向的选择。
顺嘴说一句,现在贾玲作为导演来洛杉矶了,应当是圆梦了吧,证明自己就是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新的明天
我觉得帖子里真的就是为黑而黑 很多小说故事都有原型,现实生活讲真比电视剧还狗血 为什么真情实感写自己的故事就叫个人崇拜
热辣滚烫没看过不评论,李焕英我真的哭死。女性导演用心讲故事成功了有什么了diss的 那么高的票房就说明了一切,她也没能耐到能操纵票房到53亿
c
commander
很喜欢 你好李焕英
R
Ringalingaling
每次看你好李焕英,或者看到有关你好李焕英的讨论我都会哭。
章鱼小丸子_V
为什么all about 贾玲其实在我看来不是自恋,恰恰是因为她自己的不自信。一种熟悉的,女性在男性主导行业里特有的不自信。她必须要讲自己的故事,在舒适区里拍。
开心锦鲤
李焕英拍的很有真情实感,情绪转折都非常自己流畅,我看了第二遍才get到很多细节。在前半部分,发现厂长儿子也想追求她妈妈的时候,她一直念叨着“天要下雨,娘要家人”, 心里是有不舍得,后来觉得这样她妈妈才不会像这辈子一样吃苦受累一辈子,才愿意宁愿没有自己也要妈妈嫁的好的。要知道,她妈妈作为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文化的工厂女工,后来又经历下岗,要想改变命运或者过得好一些,只有嫁个好男人,这是贾玲心里很真实的东西,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她就是希望有机会的话,她妈妈能少吃点苦,过得好一点,没有别的高大上的东西。 至于她一直拍自传体的东西,我觉得没有问题呀,很多男作家写自传体小说出名的,红楼梦都有半自传的影子的,没人嘲笑曹雪芹自恋呀。
开心锦鲤
之前我也不太喜欢贾玲的喜剧作品,每到结尾都要煽情,让观众哭,觉得有点刻意了。但是她的两部电影,还是挺喜欢的,真情实感,很动人。不觉得她自恋或者不自信,她心里有的东西,有表达欲,不吐不快,当然要先拍自己最想拍的东西。
d
dngdnhxqs
李焕英小品挺好看 电影也不错 张小斐唯一一部我觉得不错的作品
s
szwy
弹指芳华 发表于 2024-03-22 21:18
如果能重新来过,我就希望我爸能换个好点的伴侣,那样就不会有我我也接受

我也是,特别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