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孩子的最大错觉:人生是先苦后甜!

g
gafdas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 最新回帖

枫叶08
144 楼
只要肯吃苦,有一辈子的苦可以吃
o
oneday123
143 楼
普通人能够先苦后甜也挺好的
猪舌头
142 楼
dasiduoduo123 发表于 2024-03-22 10:15
我prefer这样,总好过老了还要为生活所困、更加可悲

这些都没错。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主动的是好,被动的容易躺平或者抑郁,至少无法开心
L
Laughaway
141 楼
我小时候就是被这么教育……
l
lambofgod168
140 楼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03-22 07:16




结果就是很多中国人一辈子没有一天真正遵循内心过得快活,每天都在为“将来”煎熬,等那个“将来”变成了当下,他们又开始为下一个“将来”煎熬,因为他们的为将来而活的逻辑导致他们永远没法享受生活


我是尼玛来了美国才第一次知道特么周末应该理所当然给自己放一天假,不要24*7学习,被老美师兄这么教育的时候我特么惊呆了,做人还能这样?周末不学习你不觉得羞耻嘛你!?后来我按他说的做了,发现特么原来以前在国内被家长社会教育的那种“一天不学习就是虚度时光”的思维真是毒药


到了美国看美国人整天挂在嘴边have fun当告别语,我震惊了,中国家长送孩子上学告别语都是语气严厉的 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别惹事,美国家长送孩子上学就一个大喊 have fun??你特么是来上学的不是去游乐场好吧?结果呢,就是被教育听老师话别惹事的我们背井离乡来人家have fun的地盘说人家的语言按人家的游戏规则讨生活,后来我终于学会了也说have fun当告别语,突然发现原来这种生活态度其实更好,比中国人整天一本正经苦哈哈的好多了,持这种心态,辛苦工作学习也有了劲头

我也惊呆了,真有中国人24/7努力学习,周末不休息不玩的??不要说上大学的时候撒了欢的玩,我就是高三每天晚自修回家都要看会电视剧才睡觉,周末跟好朋友逛街,从来没有听说周末不能歇着的。你这完全是拿你家的例子来打倒全中国人了吧。

 

🛋️ 沙发板凳

T
TravelSky
大部分都是人生经验吧。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吧。大概率是这样的。但不排除小概率事件。
S
SAT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p
pwwq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高中苦三年那个,
北京的孩子,和 江苏/山东的孩子,苦的程度和得到的结果,
根本就不在一个人数量级上!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概念
你就别东亚了。
喜羊羊888
也不能算是错觉, 是作为普通人如何能过上中产生活的经验总结。 只是现在很多人开始鄙视中产生活了, 只有做人上人才会觉得是成功的人生。
有什么问题吗?
c
crystalhuang
楼主的本意可能是说,对于东亚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吃苦的尽头是吃更多的苦……
身在美国的不需要替孩子代入感太强,毕竟社会环境不一样。
L
Livewell
每个孩子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top 1 是东亚父母的错觉所以一直推。 要早早懂得每个人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是有限, 早接受平庸早轻松。平庸在中国过得也不差.
8
85打酱油
我觉得先苦后甜没错啊,小时候拼命读书,学个好专业拿个好学位,现在想拼就拼拼,不想拼就躺平,富贵做不到,轻轻松松小康还是可以的
m
miaka
那你说说什么不是错觉?天天玩长大做homeless啃老?
咸鱼红烧肉
不同意第5点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中国教育不太允许小孩子做小孩子,更喜欢小大人。
f
feifeiduan
美国小孩儿(除亚洲孩子)的错觉:
我就这样儿谁都该爱我,我最棒,我的要求第一优先,别人的要求可以忽视,群体兴奋,如果一个竞赛我赢不了,一定是规则有问题,应该修改规则。
b
buledot
有时还要靠点运气, 争取站在风口上。
l
laohua001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东亚价值观啊 社会对努力的人是有回报的 版上那么多凤凰男,凤凰女,原生家庭没啥资源,不都是刻苦努力得来的生活么?
北美就行不通,基本是赢者通吃模式。 所以北美年轻轻的吸毒滥交活一天算一天的摆烂人群庞大
c
chatchat
pwwq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高中苦三年那个,
北京的孩子,和 江苏/山东的孩子,苦的程度和得到的结果,
根本就不在一个人数量级上!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概念
你就别东亚了。

可你要是不幸生在山东而不是北京, 你怎么办?
a
abmm
chatchat 发表于 2024-03-21 11:09
可你要是不幸生在山东而不是北京, 你怎么办?

努力成为北京人,下一代有希望
b
bystander2007
延迟满足,资本家给韭菜洗脑的素材
t
tomjust
还有一句话,在国内经常看见刷在街道墙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人生早期的苦最后能不能转化为甜,不知道;能带来长期的压力是肯定的;如果这些苦还是他人有意为之,那还会形成受害者思维:总有刁民想害朕。
很多孩子苦着苦着就失去品尝甜的能力了,因为习惯性思维已经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感官:就是苦的,不然为什么这么久还不甜?当甜真的来到眼前,能用思维把甜的也扭曲成自己熟悉的苦。
很多心理研究在表明人的一生是在不断重复自己8岁前的人生体验,如果先苦后甜,那人生已经定下了“苦”的调子。
a
airplane
人生是各种各样的苦,学海无涯苦作舟说得更对。
D
Daylight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除了3,6,7,其它没什么毛病。也许不是先苦后甜,也许先甜后苦?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富二代也没有。当然如果可以养成一个傻白甜,什么想法都没有,别人打一巴掌都觉得是爱的程度,那什么道理人生哲学都可以不需要。但凡有点点个性想法,都会有冲突矛盾的时刻,就需要这些人生哲学
a
amiliying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说得好!特别赞同!
p
pwwq
chatchat 发表于 2024-03-21 11:09
可你要是不幸生在山东而不是北京, 你怎么办?

那就是真的不幸
p
pwwq
abmm 发表于 2024-03-21 11:12
努力成为北京人,下一代有希望

难度很大
t
tracys0801
我觉得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几点是对的:先苦后甜,天道酬勤,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
q
qas168888
我觉得只要时代在发展,大趋势都是先苦后甜。但是如果战争了萧条了那就说不准了
p
purplebasil
也不能算是错觉, 是作为普通人如何能过上中产生活的经验总结。 只是现在很多人开始鄙视中产生活了, 只有做人上人才会觉得是成功的人生。
喜羊羊888 发表于 2024-03-21 10:54

只是现在很多人开始鄙视中产生活了, 只有啃老 or 啃配偶才会觉得是成功的人生
S
SAT
我刚又在网上找到著名的斯坦福软糖实验: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ford_marshmallow_experiment 实验的基本方法就是给孩子一块儿软糖,如果能忍一会儿不吃就给两块,来测试推迟满足对性格和人生的影响:
有意思的几个发现:
In follow-up studi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were able to wait longer for the preferred rewards tended to have better life outcomes, as measured by SAT scores,[2] educational attainment,[3]body mass index (BMI),[4] and other life measures. ... The study assessed Japa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with each child given a marshmallow or an unwrapped gift with a delay before they could obtain a second. Results showed the Japanese group waited longer for another marshmallow, while the American group excelled on unwrapped gifts.
D
DING998284
随手可得的结果往往不会珍惜,最后失败收场,就应该要吃苦
s
shubashuba
我觉得是对苦和甜的定义理解有关吧。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持续努力,才是更应该追求的。而不是说高中死拼,然后就躺平。努力不等于苦,躺平也不等于甜。
B
BeHappy78
有病, 什么才是正觉? 什么人可以生下来一切顺利, 从出生甜到死?天才,富二代,红二代当然。别人谷爱玲还要冒生命危险训练呢。 对于普通中产, 小时候靠着父母还算甜, 但是不努力,以后谁给你继续享受的机会?!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机会怎么就错觉了? 躺平坐吃山空老了就甜了?你现在能躺平难道不是中产父母苦过了带给你的?
A
Abigail9981
小时候学习也是玩啊,又没有生存压力。一点苦都不算。
p
puyou
pwwq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高中苦三年那个,
北京的孩子,和 江苏/山东的孩子,苦的程度和得到的结果,
根本就不在一个人数量级上!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概念
你就别东亚了。

这个都是自己和自己比的。对于个人的人生经历,先苦后甜总是没错的。北京娃想考好学校,高中也得努力,延迟满足。
H
Harenough
那一条是错的??
c
crystalhuang
shubashuba 发表于 2024-03-21 11:44
我觉得是对苦和甜的定义理解有关吧。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持续努力,才是更应该追求的。而不是说高中死拼,然后就躺平。努力不等于苦,躺平也不等于甜。

同意。努力奋斗的过程如果太苦,其实是不可持续的。还是需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甘之如饴”。
p
puyou
crystalhuang 发表于 2024-03-21 10:58
楼主的本意可能是说,对于东亚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吃苦的尽头是吃更多的苦……
身在美国的不需要替孩子代入感太强,毕竟社会环境不一样。

美国娃高中也很苦啊,四年每个测验project成绩都会影响申请大学的成绩,还要搞课外活动,领导船,义工,我觉得我娃比我高中压力大多了。国内高一高二水一点玩一玩都没事儿,最后一把考好了就行,
a
adorabledragonbaby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
t
tomjust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1:40
我刚又在网上找到著名的斯坦福软糖实验: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ford_marshmallow_experiment 实验的基本方法就是给孩子一块儿软糖,如果能忍一会儿不吃就给两块,来测试推迟满足对性格和人生的影响:
有意思的几个发现:
In follow-up studi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were able to wait longer for the preferred rewards tended to have better life outcomes, as measured by SAT scores,[2] educational attainment,[3]body mass index (BMI),[4] and other life measures. ... The study assessed Japa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with each child given a marshmallow or an unwrapped gift with a delay before they could obtain a second. Results showed the Japanese group waited longer for another marshmallow, while the American group excelled on unwrapped gifts.

根据最后一段,既然日本孩子比美国孩子更能延迟满足,更符合“先苦“的要求,有多少外国人愿意带着孩子移民日本?选择长期生活在日本的环境中? 我在日本长期生活过,是无法想象孩子在那里长大,无比的压抑。应该没有人会认同那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国家。 另外,心理学的广度和深度都覆盖很大范围,就以一个单独的研究结果拿出来做论证,单薄了些。
M
MajiaLove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其实你说的这些所谓“东亚”智慧总结下来就是以生存为核心目标的智慧。而我们的很多娃不再需要担心生存而需要的是以生活为核心目标的智慧,是如何过一个有意义充满希望的生活而不是如何活下去。
我教给娃们的是投入你最大的努力去做你热爱的事儿,善于给自己的行为找到意义然后享受整个过程(包括遇到一定会发生的挫折和意外及恢复或者克服它们的过程)。我觉着这些生活哲学比老旧的生存哲学更适合娃们当下的环境,也对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c
crystalhuang
puyou 发表于 2024-03-21 11:51
美国娃高中也很苦啊,四年每个测验project成绩都会影响申请大学的成绩,还要搞课外活动,领导船,义工,我觉得我娃比我高中压力大多了。国内高一高二水一点玩一玩都没事儿,最后一把考好了就行,

这么努力的孩子最后大学应该会录的不错吧,这也算是“先苦后甜”,不属于楼主说的“错觉”范畴。
另外美国高中还有一些孩子没有那么刻苦,没有上特别好的大学最后也过着自己满意的生活的。在美国普通人想过一般中产的日子比东亚应该还是要轻松一点,不需要吃那么多苦。
n
nalili88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这有啥问题吗?年轻时候玩老了就只能变homeless了。亚裔不就是因为有这些特质所以中年的时候日子过得都不错
这个都是自己和自己比的。对于个人的人生经历,先苦后甜总是没错的。北京娃想考好学校,高中也得努力,延迟满足。
puyou 发表于 2024-03-21 11:48

你回的那位一向思维扭曲。因为自己的苦不如别人的苦回报大,所以就躺平?那就是homeless的节奏了。
H
Happy4everlg
NV 老黄: I wish upon you ample doses of pain amd suffering
p
pwwq
puyou 发表于 2024-03-21 11:48
这个都是自己和自己比的。对于个人的人生经历,先苦后甜总是没错的。北京娃想考好学校,高中也得努力,延迟满足。

你对北京娃 和 江苏娃 高考的努力区别
没有任何概念,
相信我

b
birdffly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毒鸡汤。。。
贵鬼
我没这种错觉,也没觉得有什么苦。还有什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时在学到这一段的时候就觉得那么不如意,或者干嘛。
番茄85
小孩子读读书有什么苦的。我是没觉得苦。
N
Namama

除了最后第七点,其他貌似都没啥问题
第七点在中国环境下问题也不大
番茄85
BeHappy78 发表于 2024-03-21 11:46
有病, 什么才是正觉? 什么人可以生下来一切顺利, 从出生甜到死?天才,富二代,红二代当然。别人谷爱玲还要冒生命危险训练呢。 对于普通中产, 小时候靠着父母还算甜, 但是不努力,以后谁给你继续享受的机会?!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机会怎么就错觉了? 躺平坐吃山空老了就甜了?你现在能躺平难道不是中产父母苦过了带给你的?

我认识的官二代也很拼啊,从小读书学才艺比穷人孩子还辛苦呢。
b
birdffly
很毒。。。让寒门孩子祖祖辈辈拼命做韭菜。。。
普通人还是双马,财富自由,躺平享受人生。。。才是最佳选择。。。
简单
回复 1楼 gafdasd 的帖子
总结得挺到位的。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长大的。但回头看,都是毒鸡汤。做家长的可以引导,但要尊重小孩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试错权利的个体。家长和小孩共同让彼此的生存体验更好,否则不如各自安好。
p
puyou
你对北京娃 和 江苏娃 高考的努力区别
没有任何概念,
相信我


pwwq 发表于 2024-03-21 12:20

都说了自己和自己比,江苏娃再苦有加沙娃苦么,在和平环境里长大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江苏娃甚至不一定有美国444爬藤娃苦。世界上总有比你更苦的人,so what,别人的人生际遇和你自己的人生没关系。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w
wapianthedog
先苦后甜和天道酬勤我觉得没问题,符合我的个人经验和观察,例外有,但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l
lianqiao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基本没有这些错觉。可能我人生比较顺,父母也比较好? 我们小时候过得很幸福,真的难以产生苦的感觉,也就无所谓先苦后甜。 小时候也不是很勤劳,但还过得不错,还是没产生这种错觉。 浪费时间可耻。这个我小时候确实这么觉得。但是这是因为我天生如此。据我观察其他孩子并没有这个意识。大人也并不这么教育我们。因为小孩子的时间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比如我妈周末早上拉我去买菜,然后一路上遇到熟人就聊天闲扯,我就在边上等着。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我能说一句妈妈你浪费了我时间你太可耻了?再说什么叫浪费时间呢?我觉得是做了达到目标以外的事情占用时间造成没时间达到目标。我的终极目标就是过个幸福的人生,那我小时很幸福,现在也很幸福。我都达到目标了,回头看没有浪费时候啊。可能我目标太低吧。 永远争第一更不可能了。世界那么大,看你跟谁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长江后浪推前浪。怎么可能永远争第一啊。相信这个的是不是太幼稚了? 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这个最少成年以前自己都做不了主啊。成年后不工作除非啃老,否则一般人都不行吧。唯一有实际意义的就是结婚生娃罗。你直接说要早点结婚生娃好了。 父母做一切都是为孩子好?我父母周末打麻将或者睡懒觉肯定不是为了我好,我年纪再小也没有这种错觉。我也从来没见过这种父母。这得多傻才会信? 高中苦三年,对不起,高中我不苦啊。最多就是学校条件不好,洗澡不方便,室友有点吵,夏天蚊虫多,教室太闷热,帅哥不是我同桌这些。快乐的事情数不完啊。
j
jeso1
拼命赚钱省钱,留给后妻
b
badgerbadger
wapianthedog 发表于 2024-03-21 12:47
先苦后甜和天道酬勤我觉得没问题,符合我的个人经验和观察,例外有,但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当代可能不太一样了,至少性价比低很多。
h
hive
其实学习并不能算苦,虽然辛苦,也是幸福的一段时光。等真正被社会毒打,苦苦挣扎求生的时候,才是真的苦,而且有苦很多时候也无处诉
w
wacxg
简单 发表于 2024-03-21 12:42
回复 1楼 gafdasd 的帖子
总结得挺到位的。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长大的。但回头看,都是毒鸡汤。做家长的可以引导,但要尊重小孩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试错权利的个体。家长和小孩共同让彼此的生存体验更好,否则不如各自安好。

穷人家孩子有什么试错成本。学习不好就做厂妹,找个一起打工的结婚.生了孩子做留守儿童。中国底层人都这么走过来的。鸡汤都是给条件好的人喝的。
d
dongdong.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赞这里 好像别人的孩子或者别人的老公别人发财别人挣钱都是凭天分似的 我周围的所谓成功人士都是拼出来的 光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无论种族
g
gabegabe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4-03-21 11:05
美国小孩儿(除亚洲孩子)的错觉:
我就这样儿谁都该爱我,我最棒,我的要求第一优先,别人的要求可以忽视,群体兴奋,如果一个竞赛我赢不了,一定是规则有问题,应该修改规则。

美国小孩很多参加team sports,应该不至于这么极端
m
magnoliaceae
除了第二条,其它都是文化糟粕
猫哥666
不吃学习的苦 就要吃生活的苦
b
bellamia
我不觉得所有孩子都这么想,但是很多时候人处在某种环境,身不由己,只能被推着走,如果有幸走出那个环境而且自己善于思考的话,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观察亚裔父母离开亚洲以后在教育孩子的很多做法,结论是童年对人的一生的影响真的深远。
当然绝不是全面否定亚裔父母,亚裔父母作对的地方其实更多,比如亚裔家庭完整的比例最大,就这一点孩子就赢在起跑线了,大多数亚裔父母重视教育,文化中有很多好的traits,比如work ethics,尊重父母老师。。。。
M
MajiaLove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3-21 11:58
其实你说的这些所谓“东亚”智慧总结下来就是以生存为核心目标的智慧。而我们的很多娃不再需要担心生存而需要的是以生活为核心目标的智慧,是如何过一个有意义充满希望的生活而不是如何活下去。
我教给娃们的是投入你最大的努力去做你热爱的事儿,善于给自己的行为找到意义然后享受整个过程(包括遇到一定会发生的挫折和意外及恢复或者克服它们的过程)。我觉着这些生活哲学比老旧的生存哲学更适合娃们当下的环境,也对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从实践结果看,享受努力的每一刻这种哲学比以最终的“甜”作为目的来忍受当下的“苦”这种哲学,可持续的多也更容易带来一个健康的心理。
i
icedamericano
不同意6
r
rindo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用成不成功来看人也是一种东亚执念吧
p
purplebasil
rindo 发表于 2024-03-21 14:51
用成不成功来看人也是一种东亚执念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ford_marshmallow_experiment  Is Stanford in East Asia???
e
elanmask
回复 1楼 gafdasd 的帖子
何止孩子,大人也是,中国文化讲的是为将来活,而其它国家的文化都是活在当下。
公用马甲38
miaka 发表于 2024-03-21 11:03
那你说说什么不是错觉?天天玩长大做homeless啃老?

不是错觉的就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努力可以,但是不能指望努力会有回报,尤其是金钱上的回报。
t
tyjz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1:40
我刚又在网上找到著名的斯坦福软糖实验: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ford_marshmallow_experiment 实验的基本方法就是给孩子一块儿软糖,如果能忍一会儿不吃就给两块,来测试推迟满足对性格和人生的影响:
有意思的几个发现:
In follow-up studi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were able to wait longer for the preferred rewards tended to have better life outcomes, as measured by SAT scores,[2] educational attainment,[3]body mass index (BMI),[4] and other life measures. ... The study assessed Japa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with each child given a marshmallow or an unwrapped gift with a delay before they could obtain a second. Results showed the Japanese group waited longer for another marshmallow, while the American group excelled on unwrapped gifts.

记得这实验有人给了另一种解释,那些能忍住不吃糖的是平时不缺糖吃的,也就是家境比较好的,所以更容易获得成功😂
w
woainizenmeban
y
ytxdz
很难想象前面那么多赞成吃苦哲学的都是人在美国多年的。难道没发现老美不管怎么“苦”,都是在have fun 吗,哈哈 。这洗脑水平高级多了。


t
tomjust
回复 65楼 rindo 的帖子
把“成功“定义为金钱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是一种执念
h
hr90909090
有什么好奋斗的, 成功了也要被训作凤凰男凤凰女
w
wielkacytryna
同意楼主。 人生最怕的就是努力 因为努力根本没用
h
hr90909090
ytxdz 发表于 2024-03-21 15:25
很难想象前面那么多赞成吃苦哲学的都是人在美国多年的。难道没发现老美不管怎么“苦”,都是在have fun 吗,哈哈 。这洗脑水平高级多了。



👍别管怎么推,打死都不承认, 必须是have fun
w
wielkacytryna
猫哥666 发表于 2024-03-21 14:14
不吃学习的苦 就要吃生活的苦

做主播年入几万的不是比刻苦学习的轻松多了 人生努力是没有用的 看不懂我说的这辈子没救了
Y
Yesterdayom
先苦后甜没什么不好的, 就是逆袭了。 人生先甜后苦是最唏嘘的, 说白了就等于一手好牌打稀烂吗。 谁不想带着gps 投胎,人生开挂一直甜呢,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那个命, 非要选那就先苦后甜吧。
t
tomjust
为什么一定要在先苦后甜和先甜后苦中选一个?除了这两种就没有其他的状态了吗?
如前面帖子所说,活在当下,时时感恩,轻松快乐起来,面对困境更能迎难而上。
喜爱艺术、体育、科技和文学创作的人,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完全不苦(没有心理压力),反而处于心流的沉醉状态,这样才能持久并走得更远。
l
lanlan_ocean
gabegabe 发表于 2024-03-21 13:11
美国小孩很多参加team sports,应该不至于这么极端

是的,所以参加体育运动还是很重要的

学谦为小家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俗语三岁看老不无道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_oy9614HQ The Marshmallow Te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cmrCLL7Rtw Walter Mischel - The Marshmallow Test

猪舌头
SAT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别的不说,self control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在任何文化背景,都是任何成功(不管如何定义)的要素之二。

另一大错觉就是,人要成功。 只有基于兴趣和主观的动机,自制力甚至努力才是积极作用。或者对于底层家庭是对的。 否则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体验,被动的被教育应该努力的代价是很大的
简单
回复 57楼 wacxg 的帖子
因为在你的定义里,当厂工比当码工悲惨多了,因为毒鸡汤喝多了。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试错成本,只有象slave一样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读大学选专业还得听“顾问专家”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可悲。喝毒鸡汤只不过是最简单的选择嘛。
猪舌头
高中苦三年那个,
北京的孩子,和 江苏/山东的孩子,苦的程度和得到的结果,
根本就不在一个人数量级上!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概念
你就别东亚了。
pwwq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高中苦三年还好啦。高中谁都该为自己努力。美国高中也是相对很累的阶段。 小孩子阶段就被灌输先苦后甜的,比较可怕
a
augustaoctavian
除了367,我觉得其他都是很好的价值观。 努力和遇难而上,是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抗压力。美国这里没有说高中苦三年, 大学就好了。 大多数家长还是注重培养孩子的self-driven。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也是有一定的社会规律的。 大部分人逆流而上, 跟社会主流对抗,是没有好结果的。 现在人到中年, 看队友的好几个朋友 现在五十多娇妻嫩子的, 糟心事一堆。 虽然财务自由的, 但每每跟我队友抱怨小妻子的不懂事(其实我觉得是代沟)。 还有小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概率大增。 这个是有研究结论的, 并不是说男人老了能生就行, 精子质量不行了。
八卦专用号
努力没用那些人是一出生就在罗马,努力不努力也过同样的生活,楼主说这些适合我们这种从小努力学习才能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大城市最后到美国,一路努力学习工作才有了今年的生活,不努力估计还跟父辈一样还在农村县城。
p
puyou
tomjust 发表于 2024-03-21 15:27
回复 65楼 rindo 的帖子
把“成功“定义为金钱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是一种执念

世俗的成功本来就应该这样,其他的成功定义大都是自欺欺人。一个人又穷又啥也不是(包括生前死后),然后你非告诉我她他很成功,这不是扯淡么。
渔非凡
1,2,3,4,7就是我啊 虽然现在的我挺废的,但是小时候做到了前面这几样,现在生活工作还是不错。如果小时候不努力,现在估计在家啃老(其实也没啥老可啃)
p
page394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句话没道理吗?
y
yoyoandme
老一辈的经验不一定能适合未来,苦读十年也拼不过AI,未来如果不是天赋极高的那一小部分人,普通众生还是躺平算了
渔非凡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3-21 14:34
从实践结果看,享受努力的每一刻这种哲学比以最终的“甜”作为目的来忍受当下的“苦”这种哲学,可持续的多也更容易带来一个健康的心理。

其实以前努力的时候并不觉得苦,很快乐很充实。
每天都很高效地利用时间是一种成就感。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回想一下当天都干了什么,有没有学到新东西,取得进步。如果没有做到,那觉都睡不着了,会立刻拿出一本什么书再读一会儿。所以年轻的我很快乐很成功。现在成天混影版就知道我有多废了,哈哈,只要工作超过8小时就会叫苦连天。
t
tomjust
puyou 发表于 2024-03-21 20:05
世俗的成功本来就应该这样,其他的成功定义大都是自欺欺人。一个人又穷又啥也不是(包括生前死后),然后你非告诉我她他很成功,这不是扯淡么。

用金钱和地位来定义成功、把人分隔成成功和不成功,也是自欺欺人,谁死了以后不都是啥也不是。 所谓名垂青史,首先想想人类文明出现的时间只占地球存在时间的不到万分之一。
h
hwx_1024
gafdasd 发表于 2024-03-21 10:47
看到网友评论东亚孩子的几大错觉: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3、永远争第一;4、浪费时间是可耻的;5、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6、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7、高中苦三年,上大学就好了………

浪费时间不至于吧
i
isUNsHine
pwwq 发表于 2024-03-21 10:51
高中苦三年那个,
北京的孩子,和 江苏/山东的孩子,苦的程度和得到的结果,
根本就不在一个人数量级上!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概念
你就别东亚了。

你什么都不懂,以为全天下除了中国就是美国,事实是东亚三国的教育环境都是差不多的。
V
Venwa75
黄教主可能会认同先苦才会甜:“resilience matters in success.I don’t know how to teach it to you except for I hope suffering happens to you."
s
slippp
那你想怎样么?这世上哪有不辛苦的?不用成本做乞丐也得吃风餐露宿的苦。
a
abby_surf
那就试试看先甜后苦呗 老来苦才是真的苦
观山海
回复 1楼 gafdasd 的帖子
这题我见过
现实应该是:1. 爱吃苦者苦,爱甜者甜 2.天道酬智 3. 靠争来的第一往往无法变现 4. 浪费时间在喜欢的事物上是血赚 5. 忘记年龄才是青春的含义 6. 先爱自己才爱孩子的父母才是为孩子好 7. 驴吃再多苦也变不成马
http://xhslink.com/SHLknE 🌹
d
dealdep
1、先苦后甜;2、天道酬勤;
其他都是你自己的个人想法,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你这样想。
另外,你前面什么东亚,后面什么高三苦三年,是不是不对称。中国就中国嘛,要么,你亚裔孩子也行,你的说法,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