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a 发表于 2024-03-19 22:25 只要不是顿顿吃这些加工食品,其实也没啥
qiminxin 发表于 2024-03-19 22:41 国内发展很快,产业聚集度迅速提高,你说的这种黑作坊也一直在被严厉打击,但真正的改进还是来自产业聚集度的提高 -- 目前大的商超里售卖的都是大型农业食品公司的产品 -- 雨润双汇等等,对这些大型企业的监管要远远容易得多 -- 所以也应该避免到小熟食摊、小卤肉店购买食物。 至于说食品添加剂,中国对美国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 美国食品进口到中国之后,那长长的用料单(中国法律规定所有用料必须明确标清),看起来像是化学实验室。比较起来,国内的大料花椒完全是自然原生态。 不过有一点同意,避免深度加工食品,规避口味过强(咸、辣、油腻)的食品,确实是健康之道。
marytng 发表于 2024-03-19 22:35 美国这边中餐馆,中式甜品和奶茶店,原料是这边产的,还是从中国进口的化学狠活呢?
haaa 发表于 2024-03-19 22:57回复 7楼 pwwq 的帖子 肉馒头菜馒头,我小时候大人就叫尽量不要吃肉馒头,因为肉馅更容易出问题。油条也是重灾区,油重复使用加上使用明矾(好像是这个东西) 现在的话,不仅仅是馅,还要担忧皮。我家那儿面食喜欢精细精致的,面粉漂白过度膨化软化很常见,但是我不喜欢这种皮。就像小笼馒头现在全变成了汤包,我是老派,喜欢发面皮,小笼就是缩小迷你版馒头,个头小馅大。生煎馒头现在还有发面皮的,不过生煎我从小就嫌太油了 现在的包子店能手工现做包子确实不错了,很多都是直接工厂拿货,店里就加热一下
somuch 发表于 2024-03-20 00:36 我一魔都朋友公司就是给一粒和门牛提供香精的,亲口跟我说千万别吃他们的酸奶和冰淇淋,好在我回国很少吃国内奶制品,冰淇淋也是买进口大牌,贵就贵点。
pwwq 发表于 2024-03-19 10:35 自己亲身经历,国内今天食品行业,包括预制菜具体怎么回事儿,我不清楚,因为不认识任何人参与这些,我就说说小时候长大过程了解的事情,以及后来有个朋友干餐饮业,我也是开眼了一些事情,没这个朋友我也知道一些,但是看到真的,还是挺长知识的,这个事情是大概一直到2012/2013年那会儿吧,我老大当时还在国内养着。 我老爹是军队搞科研的,化学有关,涂料防腐蚀,一个是和火药接触的武器表面炮膛一类的防腐保护,一个是舰艇,海底管道的防腐,我记事儿的时候他已经转业了,他的很多战友也是全国各地转业落户地方的。 90年初那会儿,下海经商已经是如火如荼,搞化学化工这个行业的下海折腾主要是一个民用行业,搞各种炫的小玩样儿,比如我记得我爸的一个朋友搞一种暖手宝,自动发热的产品,有好几种,一种是一个袋子里都是胶水一样的透明液体,里面有一个铁片,用手隔着袋子摩擦那个铁片,这个袋子里的液体就会发热,然后凝结成白色絮状,发热,很热,最后凉了以后要放在热水里或者蒸锅里加热变回透明液体状;还有就是自加热的食品包,这个当时我记得国内还没有户外运动的概念,这个主要是军队野战口粮相关的,可能是军转民那种。 另外一个更火爆的行业就是食品香精,新华书店有专门的货架都是这类书,我爸还买了好几本,我翻过,里面就是各种配方,好几本,分 各种食品类的,饮料类的,我爸倒是没有下海经商,不敢,总觉得离开单位,没有那些人事退休关系了,就没着落了。他的不少战友朋友都尝试干这个。 手里有这些技术,关键需要钱,要有老板愿意投钱,当时我记得就是温州人,各种温州的叔叔来北京找我爸咨询问题,或者找我爸的朋友,他们每次来都带很多礼物,烟酒各种糖果,我就特别的高兴我记得,还有就是带我们小孩子出去吃饭,吃麦当劳,下馆子,这也是特别高兴的事情。 北京很多科研院所高校,各种专家教授,很多人利用手里的资源来搞经商,还有就是北京的官多,记得那会儿逢年过节,出们串亲戚朋友,有些地方外面停的各种外地牌照的车,什么车都有,我爸告诉我都是外地来过节送礼打点关系的,北京的各种机构外面都能看到这些,我家有个亲戚是国家进出口类的公司里小领导的,她说往她们单位每年给领导送礼的外地车还有司机,她基本都是认识背下来了,有时在路上还能看到认出一些车。 我家自己亲戚我妈那边还有个温州人,是经常往我家跑的一位,到底是不是真的亲戚我也不清楚,总是来我家问我爸各种化工方面的问题,经常给我带好吃的,我记得他是开鞋厂,还带样品来问能不能在北京/河北找市场,然后鞋厂不开了,开化工厂做食品香精,这个也许是我爸为什么买那些食品香精书的原因,然后香精厂又不做了,在温州周边地区,包下一个旧的场子做钢厂,我当时跟着出去吃饭,听大人聊天,小孩子不懂太多,但是觉得开钢厂是个很牛叉的事情,我也记得我爸妈在家里还抱怨,说这个人每次来就是送一点礼物,然后来利用我爸妈要么找关系,要么 利用我爸的知识来给他解决一些问题,有时还带着图纸来,因为我记得那种工程图纸蓝图,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经历过,问上去一股很怪怪的味道。所以我爸妈和这个人感觉关系也没那么好,我就知道每次来带我吃好吃的,我就很开心,小时候的记忆也就这些了,后来上高中,忙于学习打球和各种青春期的破事儿和烦躁,也不记得或者关心过这类话题。 然后,2012年,我已经有了老大,放在国内养了几年,回国探亲准备把老大回到美国。 一个朋友国内那会儿开养鸡场买走地鸡农家鸡,同时还经营几件冷饮店奶茶店一类的,是个长辈比我大一点,带我娃去见见他,吃饭聊天。 他的养鸡场,赶上什么鸡温流感啥的,一死就是死一片,饲料里的抗生素也没用,所以他也挺烦的,这些死鸡有专门的小商贩收购,他们处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往餐馆批发,我朋友说,辣椒花椒一压,高温烹煮,一点事儿也没有,没人能吃得出来,当时还觉得挺开眼。然后,他的冷饮店我去过,装修还行,小连锁那种店,他跟我说他卖的东西不给他自己孩子吃的,所以我娃也没能蹭上,这人跟我还是比较实在。然后他说,那会儿国内 ”一滴香” 真宗东西已经盛行了,就是食品添加剂,而为是合法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全国有那么几个集散地,就是那个小城市一条街上,上百家店面紧挨着,每家都是做这种食品添加剂生意的,各种香精,汽水奶茶,各种肉类的高汤,羊油精,撒上去,用下角料各种肉类新鲜不新鲜,穿成川考出来就是羊肉串,白酒香精,市面上任何品牌的白酒都能勾兑出来,只有你想不到的,他还跟我说你们美国有啥好吃的零食类的东西,你觉得不错就带回来,他可以找人去分析然后可以原味不差地把那个味道合成出来。 后来2013年以后,一滴香的东西在国内就非常盛行了。国内现在什么情况,喔没有一手资料,我这个朋友我记得也不做餐饮了,现在干什么不清楚,疫情以前已经不联系了。但是随着经济下行,为了压缩成本,或者为了生存,我觉得现在餐饮好不到哪里去,我基本上回国,就是吃楼下家常包子店的东西,现场人现包现蒸的,外卖外送的食物,我是完全不碰的,我家娃也不碰,我连美国外卖外送的食物我都完全不信任,更不要说国内。
pwwq 发表于 2024-03-19 23:10 一个是我朋友推荐, 真好他家楼底下,方便, 我在国内看大家都挺没心思下馆子饭店啥的,而且想聚的人也聚不起, 然后,我爸小时候给我说过这句话:看那家店的吃的,能不能吃,就看他给不给他孩子吃,就这么简单。 我看包子铺老板,女儿放学,进来,坐在墙角得一个单人桌上,他爸直接就去那个大窗口,拿了几个包子,和我吃的一样,他给他女儿吃这个,那我认为质量是不差的 有另外一家店,也是这个连锁店,开在另外一个小区的楼下的底商,那个内部装修就更敞亮大,像个快餐店,基本上没人吃, 我也看不到包子怎么包的 所以估计不同人承包的,franchise, 我朋友就告诉我那家没人吃, 我一看就知道,那家估计东西就不是现做的。
qas168888 发表于 2024-03-20 06:58 可是我看到最后都不知道一滴香是啥?我原来是做香味的,但是分析别人的香精复刻也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人家的成分特别简单。
bigsnail 发表于 2024-03-20 02:54 国内人比咱们精明的多呢!哪家食品有问题,立马一传十,十传百,小视频,维权,举报,罚款,马上就没人去了。真当国内人是傻逼啊?我觉得国内老百姓比咱们更重视食品安全多了。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4-03-20 06:48 包子,饺子等完全不能吃,槽头肉 淋巴结 加肥油。各种烂菜叶,1滴香 面粉漂白等等。 老话说:包子铺的伙计都去对面包子铺买着吃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4-03-20 06:51 另外拌馅
我老爹是军队搞科研的,化学有关,涂料防腐蚀,一个是和火药接触的武器表面炮膛一类的防腐保护,一个是舰艇,海底管道的防腐,我记事儿的时候他已经转业了,他的很多战友也是全国各地转业落户地方的。 90年初那会儿,下海经商已经是如火如荼,搞化学化工这个行业的下海折腾主要是一个民用行业,搞各种炫的小玩样儿,比如我记得我爸的一个朋友搞一种暖手宝,自动发热的产品,有好几种,一种是一个袋子里都是胶水一样的透明液体,里面有一个铁片,用手隔着袋子摩擦那个铁片,这个袋子里的液体就会发热,然后凝结成白色絮状,发热,很热,最后凉了以后要放在热水里或者蒸锅里加热变回透明液体状;还有就是自加热的食品包,这个当时我记得国内还没有户外运动的概念,这个主要是军队野战口粮相关的,可能是军转民那种。 另外一个更火爆的行业就是食品香精,新华书店有专门的货架都是这类书,我爸还买了好几本,我翻过,里面就是各种配方,好几本,分 各种食品类的,饮料类的,我爸倒是没有下海经商,不敢,总觉得离开单位,没有那些人事退休关系了,就没着落了。他的不少战友朋友都尝试干这个。 手里有这些技术,关键需要钱,要有老板愿意投钱,当时我记得就是温州人,各种温州的叔叔来北京找我爸咨询问题,或者找我爸的朋友,他们每次来都带很多礼物,烟酒各种糖果,我就特别的高兴我记得,还有就是带我们小孩子出去吃饭,吃麦当劳,下馆子,这也是特别高兴的事情。 北京很多科研院所高校,各种专家教授,很多人利用手里的资源来搞经商,还有就是北京的官多,记得那会儿逢年过节,出们串亲戚朋友,有些地方外面停的各种外地牌照的车,什么车都有,我爸告诉我都是外地来过节送礼打点关系的,北京的各种机构外面都能看到这些,我家有个亲戚是国家进出口类的公司里小领导的,她说往她们单位每年给领导送礼的外地车还有司机,她基本都是认识背下来了,有时在路上还能看到认出一些车。 我家自己亲戚我妈那边还有个温州人,是经常往我家跑的一位,到底是不是真的亲戚我也不清楚,总是来我家问我爸各种化工方面的问题,经常给我带好吃的,我记得他是开鞋厂,还带样品来问能不能在北京/河北找市场,然后鞋厂不开了,开化工厂做食品香精,这个也许是我爸为什么买那些食品香精书的原因,然后香精厂又不做了,在温州周边地区,包下一个旧的场子做钢厂,我当时跟着出去吃饭,听大人聊天,小孩子不懂太多,但是觉得开钢厂是个很牛叉的事情,我也记得我爸妈在家里还抱怨,说这个人每次来就是送一点礼物,然后来利用我爸妈要么找关系,要么 利用我爸的知识来给他解决一些问题,有时还带着图纸来,因为我记得那种工程图纸蓝图,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经历过,问上去一股很怪怪的味道。所以我爸妈和这个人感觉关系也没那么好,我就知道每次来带我吃好吃的,我就很开心,小时候的记忆也就这些了,后来上高中,忙于学习打球和各种青春期的破事儿和烦躁,也不记得或者关心过这类话题。
然后,2012年,我已经有了老大,放在国内养了几年,回国探亲准备把老大回到美国。 一个朋友国内那会儿开养鸡场买走地鸡农家鸡,同时还经营几件冷饮店奶茶店一类的,是个长辈比我大一点,带我娃去见见他,吃饭聊天。 他的养鸡场,赶上什么鸡温流感啥的,一死就是死一片,饲料里的抗生素也没用,所以他也挺烦的,这些死鸡有专门的小商贩收购,他们处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往餐馆批发,我朋友说,辣椒花椒一压,高温烹煮,一点事儿也没有,没人能吃得出来,当时还觉得挺开眼。然后,他的冷饮店我去过,装修还行,小连锁那种店,他跟我说他卖的东西不给他自己孩子吃的,所以我娃也没能蹭上,这人跟我还是比较实在。然后他说,那会儿国内 ”一滴香” 真宗东西已经盛行了,就是食品添加剂,而为是合法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全国有那么几个集散地,就是那个小城市一条街上,上百家店面紧挨着,每家都是做这种食品添加剂生意的,各种香精,汽水奶茶,各种肉类的高汤,羊油精,撒上去,用下角料各种肉类新鲜不新鲜,穿成川考出来就是羊肉串,白酒香精,市面上任何品牌的白酒都能勾兑出来,只有你想不到的,他还跟我说你们美国有啥好吃的零食类的东西,你觉得不错就带回来,他可以找人去分析然后可以原味不差地把那个味道合成出来。
后来2013年以后,一滴香的东西在国内就非常盛行了。国内现在什么情况,喔没有一手资料,我这个朋友我记得也不做餐饮了,现在干什么不清楚,疫情以前已经不联系了。但是随着经济下行,为了压缩成本,或者为了生存,我觉得现在餐饮好不到哪里去,我基本上回国,就是吃楼下家常包子店的东西,现场人现包现蒸的,外卖外送的食物,我是完全不碰的,我家娃也不碰,我连美国外卖外送的食物我都完全不信任,更不要说国内。
至于说食品添加剂,中国对美国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 美国食品进口到中国之后,那长长的用料单(中国法律规定所有用料必须明确标清),看起来像是化学实验室。比较起来,国内的大料花椒完全是自然原生态。
不过有一点同意,避免深度加工食品,规避口味过强(咸、辣、油腻)的食品,确实是健康之道。
做餐饮的很简单,他给不给自己孩子吃?就看这个
我在天津去年吃朋友楼下的一个连锁包子铺,
里面就是很简单的装修布置,
开放的大厨房,一群大爷大妈在那里包包子,一个大澡盆铝盆里是馅,然后旁边一个大蒸笼,出锅的时候站近了 蒸汽烫人
我吃晚饭,赶上老板的孩子放学,背个书包,进来以后就坐在一个角落里,她爸给拿了一小盘包子,
玉米粥是免费喝的,在一个地上的大桶里,
这就是 市民的家常饭,
我吃的很舒服,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旁边桌上一桌人抽烟,
在天津的待了几天,
我基本上吃了三顿这个包子,而且就是这家location,
因为是连锁,
有些location 里就没人吃,但是灯光装修更好一点点,没人气,夜看不到一群大爷大妈在那里包包子
我朋友告诉我,附近就这家 最有人气。
这些不是黑作坊,正经店,
而且那种 一滴香的 集散市场 现在还在,好多网红还去拍视频,
自己找,
当然你要抬扛都你对! 不多解释,我不觉得你了解国内。
不清楚,
我们有孩子,搬到Dc以后,很少去中餐馆,马里兰那边有1-2家老字号的,家常菜馆,我们住得比较远
疫情以前,去马里兰找朋友玩,还去过,
这种店你进去就知道,他会规矩不规矩,疫情以来,我们就没再去过,一般我们这边有几家美国餐馆很不错,
我到了美国,两次食物中毒,都是中餐,一家中餐在马里兰,不点名子,应该关门了,我算认识老板,我也是犯贱跑马里兰去玩,正好路过他的饭馆的那个小mall, 我竟然就去吃,非常普通的家常菜,吃完当天晚上回家,上吐下泻,在被窝里发冷,抖了一个晚上。
肉馒头菜馒头,我小时候大人就叫尽量不要吃肉馒头,因为肉馅更容易出问题。油条也是重灾区,油重复使用加上使用明矾(好像是这个东西)
现在的话,不仅仅是馅,还要担忧皮。我家那儿面食喜欢精细精致的,面粉漂白过度膨化软化很常见,但是我不喜欢这种皮。就像小笼馒头现在全变成了汤包,我是老派,喜欢发面皮,小笼就是缩小迷你版馒头,个头小馅大。生煎馒头现在还有发面皮的,不过生煎我从小就嫌太油了
现在的包子店能手工现做包子确实不错了,很多都是直接工厂拿货,店里就加热一下
一个是我朋友推荐, 真好他家楼底下,方便, 我在国内看大家都挺没心思下馆子饭店啥的,而且想聚的人也聚不起,
然后,我爸小时候给我说过这句话:看那家店的吃的,能不能吃,就看他给不给他孩子吃,就这么简单。
我看包子铺老板,女儿放学,进来,坐在墙角得一个单人桌上,他爸直接就去那个大窗口,拿了几个包子,和我吃的一样,他给他女儿吃这个,那我认为质量是不差的
有另外一家店,也是这个连锁店,开在另外一个小区的楼下的底商,那个内部装修就更敞亮大,像个快餐店,基本上没人吃, 我也看不到包子怎么包的
所以估计不同人承包的,franchise, 我朋友就告诉我那家没人吃,
我一看就知道,那家估计东西就不是现做的。
做这种东西的人心想反正我自己和我的亲戚朋友不吃,可是做那种的东西的人也这么想,那结果不就是大家互害。
包子,饺子等完全不能吃,槽头肉 淋巴结 加肥油。各种烂菜叶,1滴香 面粉漂白等等。
老话说:包子铺的伙计都去对面包子铺买着吃
当然国内,老板都是国人
另外拌馅
也许对于搞专业的,化工的人来说不是个事儿
我这个朋友的奶茶店的,
他爸是军队转业到地方的,给安排的职位起步就不低,
2011/2那会儿,他爸还在位子上
他在当地能膏那些餐饮业,没有他爸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说他这些冷饮店,他告诉我,盘店门面都是要关系的,而且工商税务食品监督这些都要有关系,
没关系的店,哪怕有钱也开不长久,因为竞争的店有关系的店,跑到食品监督去找人搞他们,然后人家就时不时过来找麻烦,罚款,或者上过你消防有问题,就这么不停地过来骚扰,搞得恨的,骚扰的更厉害,在税上找麻烦,最后要嚒认罚,其实就时保护费,要么关门把店盘掉,
我这个朋友他能开好几家这类店,卖那些她都不给他自己孩子吃的东西,当地都是靠他爸的关系的。
国内的事儿,你真是没概念! 这个板上太多的同学, 没啥概念,就在那里想当然。
我也只能做我能做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要不然就彻底不要在外面吃东西了
那种小店门面,我坐的地方旁边就是 大敞开式厨房
笼屉就在边上,他吧就是走过去,里面的大师傅从笼屉里面
夹了几个包子给他女儿,旁边我还有顾客也在买
我就说我知道的一个内部消息,大约十年前,一个福州籍朋友告诉我,不要吃法拉盛那些food plaza里面的面条,都在面里加东西,具体啥我忘记了,好像是让面条更有弹性,是从国内传过来的。她有老乡同学在那里开店,亲口告诉她的,她家里以前也是搞餐饮的。
本大叔觉得他们的酸奶有问题。本大叔乳糖不耐受,在美国一喝酸奶就拉肚子,在中国喝both一粒和门牛的酸奶,连着喝几杯都没事,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