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个暴论:夫妻之间大多数的矛盾是不可能靠‘沟通’,‘好好谈谈’解决的

s
sunsetdance
washer 发表于 2024-03-17 13:23
我是marrige and family therapist,来endorse一下这个说法。 几乎所有来寻求咨询治疗的伴侣们都说是交流问题。但沟通交流只是表面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两个人无法connect。

connect 的基础是各自先connect自己?先各自找出自己的期待,然后再了解对方的期待。如果不想离婚,可以向各自的期待互相让步一些吧?感觉有轮流让步的观念的伴侣要好一些。 当然认识自己的期待首先就很难。更不要说给别人让步了。找到比较同频的人结婚可能更容易一些。 另外如果有了亲密感,也许看对方就宽容很多吧。有的缺点都会变得可爱一些了。不过亲密感也是可遇不可求。
h
hrguoke
washer 发表于 2024-03-17 13:23
我是marrige and family therapist,来endorse一下这个说法。 几乎所有来寻求咨询治疗的伴侣们都说是交流问题。但沟通交流只是表面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两个人无法connect。

请问,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connection?
个人认为communication是很重要的建立connection的方式
不能建立connection, 不外乎一方或双方没有建立connection 的意愿或者需求, 或者说双方对connection的深度需求不一?
h
hrguoke
我的理解 非暴力有效沟通是一种能力,拥有或者master这种能力,会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舒适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非暴力有效沟通来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live with them足矣
有效沟通的本质是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绪思想和需求 有效沟通就是两个方面 自己表达时,用I statement 清晰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和需求 对方表达时,preempt 自己的大脑,用心聆听对方,给与对方validation, 在此基础上理解同理对方,让对方感到being heard, being understood
人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需求)一旦得到满足 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基本上就是piece of cake 如果我们的态度是lean in,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我们都有足够的智商去解决具体的决策和问题的。
A
AppleWorld
如果是一些特别大的矛盾,确实是需要其中一方主动作出改变或者心理上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只靠沟通了解是没办法解决这个矛盾的,单纯沟通那就是只说不做呗
k
kaisa
不太同意。如果内心并不认同但是表面上同意并不是有效沟通。有效沟通需要双方都从对方的角度着想,如果只有一方这么做或者双方都不做那就没办法了。如果真正有效的沟通了那之后行动也会跟上,只是口头上敷衍最后行动不会跟上至少不会持久。
y
yugezhanghao
回复 43楼 washer 的帖子
那都给client什么建议呢?离?
w
washer
回复 104楼 yugezhanghao 的帖子
帮助partners reconnect. 寻求治疗的伴侣一般仍然相爱,或者还有感情,愿意付出努力, work on their relationship.大多数伴侣经过治疗,对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 (但没有经过专业伴侣治疗训练的咨询师会帮倒忙。所以要选专业的伴侣治疗咨询师。
y
yugezhanghao
回复 105楼 washer 的帖子
赞👍谢谢解答
河边垂钓
看到沟通三部曲,借楼分享一下: 不争对错,先听懂再说。 主动表达自己观点。 邀请对方回应,争取达到共识
i
iloveGelato
tilitalade 发表于 2024-03-17 19:30
不懂大家为什么那么多婆婚矛盾,夫妻矛盾?都是太贪了吧?我要是早上华人,听信大妈们的言论,我这资深大妈,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了。我的婚姻,按华人标准,处处都是red flag,实际日子非常舒服。

那当然,只要期望值和要求足够低,肯定很容易就能过得舒服。
t
tomjust
交流沟通是否有效,跟当事人有直接关系。心智越成熟的人沟通越有效,如果有一方心智不成熟,那交流很难有结果,这时候还不如练“闭口禪“,说的话越少矛盾越少,生活越好过。
心智成熟,我的定义是知行合一:I say what I mean and I mean what I say。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整体,言论行为consistent,容易让人产生信任。
心智不成熟,我的定义是自我意识不完整,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给人明显感觉到分裂和破碎,一分钟前说的话可以不认账,各种掰扯就是要证明“自己的唯一正确性“,不管现实问题能不能解决。
坦白说大部分国人的自我意识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说话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我要说出来的话Is it true? Is it necessary? Is it kind?),都是习惯驱使张口就来没过脑子。这种人通常伴随着虚假的强大ego,只要沟通的对方有一点点不认同自己的观点,立马就暴跳如雷拼死对抗。
跟这种人就没什么好说的,说得越少反而越好,除了生活中必要的交流(我需要上厕所,晚五分钟出门;后天出差不能接孩子,要你去),其他时间都闭嘴。
他们就像断了腿的人,周围的人喊得再大声(你要沟通你要交流才能解决问题)也跑不起来。因为他们不具备有效交流的生理(大脑的思维联结)和心理(完整的自我意识)基础。
所以,给他们空间和时间来成长,在最少的交流中日子也能继续过下去。能尊重对方的界限,给予对方空间,也是一种爱。
t
tomjust
“有效交流”表面上是嘴巴说话的事情,实际上是这个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事情,就是 do和 be的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是由你是什么样的人来决定的,就像武功,不管你的招式如何(do),有没有威力最终取决于你的心法/内力练得怎么样(be)。
自我意识比较弱的人,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竞争比较和对抗才是正常,他们会伴随着“被害妄想症”,时刻寻找着“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证据,就算没有事实证据也要臆想出来。比如对方是摆事实讲道理,他们自己拿不出事实证据,就会因为ego受损而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你在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对方却觉得只要你没有百分之百地认同他/她,你就是罪人,就是这个世界上对他/她威胁最大的人。
大部分人在说话时抱着的出发点并不是“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来寻求他人的认可来喂养自己的ego(比如很多楼主打着求建议的旗号来杠网友),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交流难度。
只能说以修炼提升自己为目标,交流的问题也会自行解决,无论是配偶、子女还是职场交流。
i
ihaveafriend
generalB 发表于 2024-03-17 11:14
所以现代社会如果不生孩子的话,俩人就不要结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立马分手

古代社会不生孩子也不结婚啊
m
magnoliaceae
hrguoke 发表于 2024-03-18 15:41
我的理解 非暴力有效沟通是一种能力,拥有或者master这种能力,会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舒适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非暴力有效沟通来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live with them足矣
有效沟通的本质是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绪思想和需求 有效沟通就是两个方面 自己表达时,用I statement 清晰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和需求 对方表达时,preempt 自己的大脑,用心聆听对方,给与对方validation, 在此基础上理解同理对方,让对方感到being heard, being understood
人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需求)一旦得到满足 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基本上就是piece of cake 如果我们的态度是lean in,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我们都有足够的智商去解决具体的决策和问题的。

不同意‘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都是piece of cake’,一个想要孩子一个不想要,一个想要大把钱资助原生家庭一个不想,一个想要和父母同住养老一个不想,一个想要open relationship一个不想,一个想孩子上私校学医精英教育一个想孩子自由发展公校到大学毕业,一个需要每周末都高朋满座一个只想自己静静,一个喜欢旅游一个不喜欢就像宅在家,这些都不是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就能解决的,双方说得越明确离分开就越近,沟通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两个人得compatible,不合适的两个人再怎么沟通也还是不合适
河边垂钓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03-20 14:33
不同意‘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都是piece of cake’,一个想要孩子一个不想要,一个想要大把钱资助原生家庭一个不想,一个想要和父母同住养老一个不想,一个想要open relationship一个不想,一个想孩子上私校学医精英教育一个想孩子自由发展公校到大学毕业,一个需要每周末都高朋满座一个只想自己静静,一个喜欢旅游一个不喜欢就像宅在家,这些都不是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就能解决的,双方说得越明确离分开就越近,沟通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两个人得compatible,不合适的两个人再怎么沟通也还是不合适

对的,怎么把自己的期待搞清楚,怎么把对方的期待搞清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商量怎么互相靠近,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实在不行轮流低头也可以。 不然就没戏。
S
Slou9900
夫妻间等到觉得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的地步,大多数夫妻已经不能通过交谈沟通来解决矛盾填平壑沟了,没戏。不是对方不能改变,而是不想改变。成年人绝对可以改变自己,再 incompatible 的生活习惯,再不一样的观点,都可以改,关键是在眼前这个 circumstances下他/她想不想去改。
我的 ex 现在的妻子,以他过去几十年的观点,如果这个女生出现在他20-45岁期间,他是绝对不会接受的。以他当年的 ideal 她有很多原则性的地方不符合我 ex 对伴侣的要求。但是两次失败的婚姻后,他主动改变自己,现在不仅接受,跟第三个妻子还挺幸福。我女儿观察说跟过去对我的方式相比,她爸爸完全是两个人。我完全理解,别说今年和明年有变化,一旦有改变自己的需要,今天和明天之间也会有天和地的变化,as long as one absolutely needs to
i
ismajia
Nizhenda 发表于 2024-03-17 11:11
因为婚姻中的矛盾,80%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是人与事的矛盾。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沟通, 最多只能做到表面和谐,矛盾的根源,人心里的怨气(resentment)并没有消除。要不要买房,要不要支持家里弟弟,为啥对方总是眼里没活,为啥对方总是对我干什么这么挑剔,等等。这些本质上都是两个人价值观,性格不合。
通过‘沟通’,‘好好谈谈’,只能是其中一方, 或者双方从责任,从维护婚姻和谐角度来强迫自己妥协, 退一步。“好, 我答应以后多做点家务”,“好,我答应以后少挑刺”,“好,那我们暂时不买房吧”,等等。而不是“嗯,我现在明白了,你说的好有道理,我以后一定改”。而一旦这种表面和谐达成, 两个人心里说不定怨气更大,更觉得自己“为了对方,为了这个家,妥协了”,然后潜意识里希望对方在别的事情上也能妥协补偿自己。
大多数看似和谐的婚姻,其实是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都在靠着责任,良心,逼着自己在妥协, 在迁就而已。所以我一直觉得,婚姻里的沟通,谈话, 说不定适得其反。“说出自己真实想法”,那更是扯淡了。套用某个电影里的台词“you can''''t handle the truth!"

说太对了!! 基本上都是强势的一方PUA 强迫弱势的一方接受强势一方的观点,然后弱势一方的心理的怨气更加深了.
f
freewilly
根本就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分歧,再怎么沟通也改变不了
木牛流马
hrguoke 发表于 2024-03-18 15:29
请问,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connection?
个人认为communication是很重要的建立connection的方式
不能建立connection, 不外乎一方或双方没有建立connection 的意愿或者需求, 或者说双方对connection的深度需求不一?

我个人的意见,两人无法建立connection,是因为两人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学会怎么样建立meaningful relationship。根据我读的育儿书,这些人的父母往往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会去聆听孩子的需求,也不会去validate孩子的feelings,而是简单粗暴地通过惩罚机制来使孩子听话。比如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了就骂,打,通过恐惧和道德绑架来控制孩子。这些孩子往往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听话/优秀才值得爱”。另外,他们成长的环境里面,就没有一个核心家庭/亲密关系的理念,他们的父母关系通常就很transactional,合作养娃;父母和各自兄弟姐妹的关系比和配偶的关系更亲近;孩子恐怕也被灌输了各种“大家庭”理念,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和父母组成的小家庭和外界有天然的壁垒。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会学会怎么样来和他人connect。另外这些孩子也容易会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mindset;他们不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不对,而是因为做这件事情会被惩罚。他们做错了事情不是坦然承认,而是千方百计给自己找借口。
在这种情况下,communication其实挺无力的。
木牛流马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03-20 14:33
不同意‘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都是piece of cake’,一个想要孩子一个不想要,一个想要大把钱资助原生家庭一个不想,一个想要和父母同住养老一个不想,一个想要open relationship一个不想,一个想孩子上私校学医精英教育一个想孩子自由发展公校到大学毕业,一个需要每周末都高朋满座一个只想自己静静,一个喜欢旅游一个不喜欢就像宅在家,这些都不是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就能解决的,双方说得越明确离分开就越近,沟通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两个人得compatible,不合适的两个人再怎么沟通也还是不合适

这种巨大的分歧是无法靠交流解决的,相反,交流可能会让对方看清楚双方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可能会和平分手。
h
hrguoke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03-20 14:33
不同意‘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都是piece of cake’,一个想要孩子一个不想要,一个想要大把钱资助原生家庭一个不想,一个想要和父母同住养老一个不想,一个想要open relationship一个不想,一个想孩子上私校学医精英教育一个想孩子自由发展公校到大学毕业,一个需要每周末都高朋满座一个只想自己静静,一个喜欢旅游一个不喜欢就像宅在家,这些都不是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就能解决的,双方说得越明确离分开就越近,沟通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两个人得compatible,不合适的两个人再怎么沟通也还是不合适

也对 说到最后还是心智成熟和心态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隔壁不想生娃又怀孕的例子 女主的根本需求就是有个健康的身体,自己辛苦生育希望得到补偿 她只要去了解一下代孕打胎对身体的危害,就会明白自然生育是对身体伤害最小的选择; 至于希望经济上得到补偿,跟男方去谈去negociate就好了 她得明白健康的身体不是通过避免生育来维系的 她现在活在恐惧里,因为以往的经历对生育有不切实际的成见和恐惧 她需要做的是去做心理咨询,了解她自己的恐惧和其成因, 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把生不生娃这件事从“我很害怕 我是被迫 我没有选择”的状态转化成 “这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 我是主动的 这是我的选择"
一件事情,刚开始一方Yes, 另一方No, 其实是生活的正常状态 好的婚姻关系,是negociate/cooperate一个介于yes 和 no 之间的方案 There are lots of spaces between 0 and 100 let's meet somewhere in between
没精力一个一个地说你举的例子了,就简单说一下 ”一个需要每周末都高朋满座一个只想自己静静“ 这个不很简单嘛,没孩子时,轮周末呗,这个周末你高朋满座,我找个咖啡馆图书馆自己静静 下个周末,我在家静静,你自己看着办 一个喜静一个喜闹,本来不是问题 来抱怨的,一般是自己希望对方陪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都不愿意向对方走一步,那可不日子过不下去嘛 不过,没有足够的沟通,想lean in的都没有方向,不是?
木牛流马
Slou9900 发表于 2024-03-20 16:01
夫妻间等到觉得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的地步,大多数夫妻已经不能通过交谈沟通来解决矛盾填平壑沟了,没戏。不是对方不能改变,而是不想改变。成年人绝对可以改变自己,再 incompatible 的生活习惯,再不一样的观点,都可以改,关键是在眼前这个 circumstances下他/她想不想去改。
我的 ex 现在的妻子,以他过去几十年的观点,如果这个女生出现在他20-45岁期间,他是绝对不会接受的。以他当年的 ideal 她有很多原则性的地方不符合我 ex 对伴侣的要求。但是两次失败的婚姻后,他主动改变自己,现在不仅接受,跟第三个妻子还挺幸福。我女儿观察说跟过去对我的方式相比,她爸爸完全是两个人。我完全理解,别说今年和明年有变化,一旦有改变自己的需要,今天和明天之间也会有天和地的变化,as long as one absolutely needs to

“一旦有改变自己的需要,今天和明天之间也会有天和地的变化,as long as one absolutely needs to” 精辟,其实说到底,还是觉得和对方的感情/婚姻更重要,还是原生家庭/朋友/自己的爱好。。。更重要。你说这个让我想起庾澄庆和伊能静以及现任,LOL。
你ex这还是算想通了。但也有一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不敢)从自己的原生家庭/朋友/爱好中独立出来,认为这些是自己identity的一部分。这些人可能永远不会改。
h
hrguoke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4-03-20 19:39
我个人的意见,两人无法建立connection,是因为两人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学会怎么样建立meaningful relationship。根据我读的育儿书,这些人的父母往往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会去聆听孩子的需求,也不会去validate孩子的feelings,而是简单粗暴地通过惩罚机制来使孩子听话。比如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了就骂,打,通过恐惧和道德绑架来控制孩子。这些孩子往往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听话/优秀才值得爱”。另外,他们成长的环境里面,就没有一个核心家庭/亲密关系的理念,他们的父母关系通常就很transactional,合作养娃;父母和各自兄弟姐妹的关系比和配偶的关系更亲近;孩子恐怕也被灌输了各种“大家庭”理念,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和父母组成的小家庭和外界有天然的壁垒。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会学会怎么样来和他人connect。另外这些孩子也容易会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mindset;他们不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不对,而是因为做这件事情会被惩罚。他们做错了事情不是坦然承认,而是千方百计给自己找借口。
在这种情况下,communication其实挺无力的。

我的理解,对connection的需求以及程度,是由天生因素和成长环境共同决定的
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有多大的需求 以及配偶在正方面有没有需求,程度是多少 我们俩在这方面匹配吗? 如果不匹配,我的需求更多,对方提供的不够 那就figure out,这种connection 必须只能跟配偶建立吗?知己挚友可以提供这种connection吗?
我原贴只是想问问那位网友,除了conversation,还有什么其他的建立connection的方法
t
tomjust
跟别人建立connection 的最好方法是先跟自己建立connection,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心里有清楚完整的价值观。当自己成熟了,自然会遇到成熟的人,建立connection 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人和人之间心智成熟度的区别,可能比人和青蛙🐸之间的区别都大。虽然我们说着共同的语言,但是对每个字词的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说话人背后动机的猜测,是千差万别。
矛盾得以用商量的方式来得出双方都能同意的解决方案,基础是双方都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如果对方是my way or no way的思维,再交流也没用,必须跳出思维的框框来使用其他手段。目的就一个,就是让生活像水一样向前流淌,什么有效用什么。

W
WildandFree
简单 发表于 2024-03-17 11:21
回复 2楼 generalB 的帖子
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不是生娃就结婚。而是生娃不结婚。

还是killer whales最聪明。 母系社会,male性成熟时就自己出去找其他pod的伴侣,配对完成后,回到自己的pod。终身在自己pod内跟随自己的老祖母一起生活。
w
whatever.
我同意这个观点的原因是,双方都大概知道对方要什么,但是不愿意配合或者无法配合
有需求的一方不想直说,被需求的一方装傻
然后双方只能在其他问题上争吵
a
avo
noideaforname 发表于 2024-03-17 12:06
像大事情比如买房问题,经济上支持原生家庭的程度,生不生娃特别是要不要一定生儿子等等这些我觉得婚前就应该找一致的人,这些不是沟通出来的妥协,不然也后患无穷
其他小事情我觉得就是靠不要较真,实际上人生中90%小事情我都是无所谓的,那就让对方做主,坚持10%在意的事情就行了。我老公也是,在意的事情很少,其他他也无所谓谁做主都行

說的太好了, key is 靠不要较真
但是現任宇宙中 較真的人實在太多了, 很多是在公司,社會上當乙方太憋屈, 在家庭里 一定要靠較真換來一個虛妄的權利感, 公主感。。。
不然為什麼這種人連名字都起好了: Karen or Ken
W
WebConsole
这么想的话,那什么关系的矛盾,是人与事的矛盾,不是人与人的矛盾?那岂不是所有矛盾都是没法解决?那样的话,不只婚姻,连其他的关系都没法维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