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自修日志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4年3月16日 15点42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zou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借此贴纪录一些读到的好的文章,心得。
甲辰年丁卯日戊寅日 枭神夺神,犯小人。 有点不乐,找了些文章疏解自己。读到 王阳明: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 受益匪浅。
“心即理”实际上想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你的内心世界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一切问题核心途径。
你在现实世界里的人生遭遇,人生命运,不管好坏都是自然力通过你的内心世界创造出来的, 人生的重点就是经营你的内心。
反省:今天的小人是不是我的嗔怨心找来的。怨气不好,低能量。忏悔中。
第二, 你的内心世界里超级富足,本自具足一切东西,
包括智慧,财富,
幸福,健康,能力,
就像一个埋藏很深的金矿一样,
你不需要过多向外求索抓取,
你今生真正唯一的工作就是思考,
通过专注聚焦到思考,
行动把金子都挖出来,
在大脑中形成完整具体清晰的影像,
在现实世界里,
根据你大脑已经创建成熟的影像,
不断的搭积木拼拼图,
就可以获得你希望得到的任何东西,
所以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说人人都是圣人,
其实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很牛逼的。
第三,
虽然每个人心里面都埋着金子,
但是金子上面覆盖的是垃圾,
你必须做到心外无物,
心如明镜,
不要让心里滋生太多的垃圾,
被世间的人情事变,
喜怒哀乐,
视听言动,
富贵贫贱,
患难生死,
乱了心志,
你必须训练自己心不着相,
相不住心,
如如不动。
这里是借鉴了禅宗思想, 制心一处, 无事不成,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这3点你能做到的话, 对“心即理”就彻底掌握了。
二-其次什么是“致良知”? 就是做良知指引下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 那什么是良知? 很多人理解成伦理道德层面的良心善心, 慈悲心, 责任心, 这个只是良知的表层, 这良知可不仅仅是凭良心做事那么简单, 如果这么肤浅的话, 是没有任何威力的, 良知最重要的是下面三层东西:
一是内心明白了宇宙天地的法则规律真理,
认真遵循,
不对抗不偏离。
二是你找到了那个隐藏在大脑二元对立思维之后的神性意识觉知,
你能观察到觉知到大脑控制的肉体,
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你大脑和肉体的观察者觉知者。
三是你找到了人生使命愿景理想目标,
开始用生命的自由意志主导人生。
这三个东西让良知变得真正完整起来, 良知真正建立起来的人, 内心秩序非常顺畅, 能量状态非常强大, 智慧变得特别发达, 身体器官变得异常敏锐, 凡事一眼看穿, 有如神助, 处处呈现奇迹。
三-最后什么是“知行合一”? 这是积极入世的精神, 你不要像个和尚道士一样远离红尘, 跑到深山里避世, 光在脑袋里想, 想的比做的多, 你必须去做良知指引下, 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 边做边悟边验证, 边修补 边完善 边提升, 懂了才能更好的做, 做了才能真正的懂, 才能懂更多。 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做事方法, 很多人的毛病和苦恼的根源就是想的太多, 做的太少, 大脑一直在空转空耗, 不断的滋生一堆垃圾, 又不自主的让这些垃圾指挥身体, 最终的结果就是碌碌无为, 厄运不断
z
zzou
一年多
2 楼
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它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
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
。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良知具有两层含义: 1)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2) 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只要我们恢复了本心之仁,也就是存了天理,也就是致了良知,从而就能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乃至超越善恶对立的道德境界,进入到“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
2.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3.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解读】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解读】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能让人有错改过才是它的效用之所在,如果仅仅将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为用药而添病。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的心,才是一切意义的发生之源。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
。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假
假名字
一年多
3 楼
阳明心学引用了不少佛法思想。阳明先生让人敬仰。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甲辰年丁卯日戊寅日 枭神夺神,犯小人。 有点不乐,找了些文章疏解自己。读到 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受益匪浅。
“心即理”实际上想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你的内心世界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一切问题核心途径。 你在现实世界里的人生遭遇,人生命运,不管好坏都是自然力通过你的内心世界创造出来的, 人生的重点就是经营你的内心。
反省:今天的小人是不是我的嗔怨心找来的。怨气不好,低能量。忏悔中。 第二, 你的内心世界里超级富足,本自具足一切东西, 包括智慧,财富, 幸福,健康,能力, 就像一个埋藏很深的金矿一样, 你不需要过多向外求索抓取, 你今生真正唯一的工作就是思考, 通过专注聚焦到思考, 行动把金子都挖出来, 在大脑中形成完整具体清晰的影像, 在现实世界里, 根据你大脑已经创建成熟的影像, 不断的搭积木拼拼图, 就可以获得你希望得到的任何东西, 所以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说人人都是圣人, 其实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很牛逼的。
第三, 虽然每个人心里面都埋着金子, 但是金子上面覆盖的是垃圾, 你必须做到心外无物, 心如明镜, 不要让心里滋生太多的垃圾, 被世间的人情事变, 喜怒哀乐, 视听言动, 富贵贫贱, 患难生死, 乱了心志, 你必须训练自己心不着相, 相不住心, 如如不动。 这里是借鉴了禅宗思想, 制心一处, 无事不成,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这3点你能做到的话, 对“心即理”就彻底掌握了。
二-其次什么是“致良知”? 就是做良知指引下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 那什么是良知? 很多人理解成伦理道德层面的良心善心, 慈悲心, 责任心, 这个只是良知的表层, 这良知可不仅仅是凭良心做事那么简单, 如果这么肤浅的话, 是没有任何威力的, 良知最重要的是下面三层东西: 一是内心明白了宇宙天地的法则规律真理, 认真遵循, 不对抗不偏离。 二是你找到了那个隐藏在大脑二元对立思维之后的神性意识觉知, 你能观察到觉知到大脑控制的肉体, 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你大脑和肉体的观察者觉知者。 三是你找到了人生使命愿景理想目标, 开始用生命的自由意志主导人生。 这三个东西让良知变得真正完整起来, 良知真正建立起来的人, 内心秩序非常顺畅, 能量状态非常强大, 智慧变得特别发达, 身体器官变得异常敏锐, 凡事一眼看穿, 有如神助, 处处呈现奇迹。
三-最后什么是“知行合一”? 这是积极入世的精神, 你不要像个和尚道士一样远离红尘, 跑到深山里避世, 光在脑袋里想, 想的比做的多, 你必须去做良知指引下, 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 边做边悟边验证, 边修补 边完善 边提升, 懂了才能更好的做, 做了才能真正的懂, 才能懂更多。 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做事方法, 很多人的毛病和苦恼的根源就是想的太多, 做的太少, 大脑一直在空转空耗, 不断的滋生一堆垃圾, 又不自主的让这些垃圾指挥身体, 最终的结果就是碌碌无为, 厄运不断
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良知具有两层含义: 1)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2) 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只要我们恢复了本心之仁,也就是存了天理,也就是致了良知,从而就能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乃至超越善恶对立的道德境界,进入到“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
2.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3.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解读】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解读】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能让人有错改过才是它的效用之所在,如果仅仅将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为用药而添病。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的心,才是一切意义的发生之源。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