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宁浩、刘德华的中年危机?二次返场仍失败的《红毯先生》,为啥注定无法讨好大众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4年3月15日 19点21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enoley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大年初七宣布从春节档撤退的《红毯先生》,时隔不到1个月,于3.15再次上映了。
虽然这部由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的讽刺喜剧电影“二轮上映”才刚刚开始,但看首日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淡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以及平台“不给面子”的票房预测,影片“垂死一搏”的重定档操作,已经可以被宣判为一次名利双失的无谓挣扎。
如此一搏再搏而始终不见反转,《红毯先生》市场表现的失败,恐怕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为“档期选择失误”的问题。影片最初定档去年11月17日,但出于对冷档期难以收回2.6亿制片成本的担忧,“听资方的话”宣布改档今年大年初一,希望在竞争残酷的春节档内中流击水,博得一点成功的曙光。然而结果却是春节档内票房累计仅8200多万、在“六大”选手中垫底的暴死成绩。
出于尽可能止损,片方不惜承受“输不起”“扰乱市场秩序”的批评,和同期撤档的其他三部春节档影片一样开市场先例,在正式上映期间宣布撤档重来。而映前“让观众自己选择”的宣发Slogan,也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宁浩刘德华”中年危机“的自我表达,注定无法赢得年轻主流观众群体
作为一部由喜剧名导主理、天王巨星加持的“喜剧大制作”,《红毯先生》从定档宣发开始表现出的一系列“冷淡”反响,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宁浩刘德华终携手再续伯乐情”的情怀牌,对当今的95后、甚至00后观众来讲,显然已经遥远而陌生;没起到啥作用,也能理解;但影片在抖音等下沉社交平台上以“揭秘娱乐圈”为主打的系列“挖梗”“劲爆”小视频也没能激起多大热度,在这个“话题为王”的传播逻辑时代,似乎已经透露出《红毯先生》遇冷的端倪。
春节档上映未能收获观众真金白银的支持,究其原因,就是这部“套着喜剧壳的悲剧”,自身的主题和调性决定的。表面上看,《红毯先生》的主题是以业内人的视角,大胆揭秘“娱乐圈劲爆幕后”;实际上,“揭秘”“深挖”“爆料“等能直接刺激大众兴奋神经的点,根本不是这片子的核心。
导演宁浩和主演刘德华携手建构的”戏中戏“式中年危机和内心剖白,才是《红毯先生》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在春节档前各式宣传采访中,宁浩和刘德华反复提及此片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如今从成片看来,“没有人听我说话”,便是本片主创想要传达的,已经“过气”“老去”的中老年一代,在当前流行的社会语境下、和当今年轻人间存在的,格格不入的思想及精神鸿沟。
影片主角刘伟驰,一位出道近四十年的香港天王巨星,开场便在一条D站的短视频拍摄过程中,被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up主“狠狠教育”。天王拍东西,讲究和追求的是演技;小姑娘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他,这些没人care,大家只喜欢看轻松、好玩的东西,比如成龙大哥的名梗“duang~duang~duang~”。
天王想得影帝心切,虽然功利心昭然,但达成目的的手段还是堂堂正正:认真研读剧本,自发决定要通过努力演一部农村题材戏,得到影展评委的认可。为此,他愿意真正深入农村,去切身体验真实农民的生活;拍危险的动作戏不要替身,凡事要求亲历亲为力保真实感……可没想到,这一切过程艰辛异常不说,最终还得来了“自己因摔马受伤、却被网暴涉嫌虐马”的荒诞结局……
刘德华、刘伟驰,戏里戏外难分彼此的扮演和被扮演者,无疑都流露着天王内心真实的困惑和挣扎。这种“老一辈”被新时代语境不断摩擦、折磨的无力和愤怒感,在最后的“虐马公关大战”一场戏中,达到高潮。
“我要讲的是真相,你们(公关人员)只强调自己的公关能力,网友键盘侠们追求的只是刷存在感……”借刘伟驰的怒吼,宁浩也托出了自己的吐槽和无奈。
宁浩自己在片中饰演的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林浩,是一个比天王刘伟驰更理想主义的创作者。在拉不到投资的现实困境下,他最终也不得不一点点接受“听资方”的现实。综上,《红毯先生》的内核,是悲观的现实主义。是对当下时代环境中,电影行业没落、创作者不得不向金钱无底线低头的嘲讽;是万事较真的老一代职业人,被年轻人无情嘲笑“老土”的精神价值失落;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却被众人爆揍的传统文人哀叹。
这一切,显然都对不上年轻、普通电影观众的胃口。甚至可以更直白一点说,不少年轻观众,大概也能敏锐感受到,自己实际就是这部电影嘲讽的对象。
于是,自然,戏里被年轻人嫌弃的、跟不上时代的“中年危机男”,与戏外这部电影在市场上被嫌弃、遇冷的境遇,形成了精密的互文。
说完内核,再回到表象。
和《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春节三巨头比,《红毯先生》的主角是不折不扣的精英阶层,影片讲述电影圈内的荒诞百态,离普通人生活太远,“曲高和寡”。一条豆瓣评论讲得甚是在理:“当观众自己的现实生活都一地鸡毛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和兴趣来关心金字塔顶端人群的内心喜怒哀乐?”
相较而言,“生活中平凡失败的小人物逆袭翻盘”的励志套路,对普通观众来说,必然香多了。
《红毯先生》在春节档的开分只有7分出头,和8分+的三巨头形成显著差距。之后又迅速掉到6.8……没有实打实的口碑支撑,撤档再定档又进一步大大消耗了新鲜感和大众风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虽然这部由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的讽刺喜剧电影“二轮上映”才刚刚开始,但看首日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淡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以及平台“不给面子”的票房预测,影片“垂死一搏”的重定档操作,已经可以被宣判为一次名利双失的无谓挣扎。
如此一搏再搏而始终不见反转,《红毯先生》市场表现的失败,恐怕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为“档期选择失误”的问题。影片最初定档去年11月17日,但出于对冷档期难以收回2.6亿制片成本的担忧,“听资方的话”宣布改档今年大年初一,希望在竞争残酷的春节档内中流击水,博得一点成功的曙光。然而结果却是春节档内票房累计仅8200多万、在“六大”选手中垫底的暴死成绩。
出于尽可能止损,片方不惜承受“输不起”“扰乱市场秩序”的批评,和同期撤档的其他三部春节档影片一样开市场先例,在正式上映期间宣布撤档重来。而映前“让观众自己选择”的宣发Slogan,也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宁浩刘德华”中年危机“的自我表达,注定无法赢得年轻主流观众群体
作为一部由喜剧名导主理、天王巨星加持的“喜剧大制作”,《红毯先生》从定档宣发开始表现出的一系列“冷淡”反响,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宁浩刘德华终携手再续伯乐情”的情怀牌,对当今的95后、甚至00后观众来讲,显然已经遥远而陌生;没起到啥作用,也能理解;但影片在抖音等下沉社交平台上以“揭秘娱乐圈”为主打的系列“挖梗”“劲爆”小视频也没能激起多大热度,在这个“话题为王”的传播逻辑时代,似乎已经透露出《红毯先生》遇冷的端倪。
春节档上映未能收获观众真金白银的支持,究其原因,就是这部“套着喜剧壳的悲剧”,自身的主题和调性决定的。表面上看,《红毯先生》的主题是以业内人的视角,大胆揭秘“娱乐圈劲爆幕后”;实际上,“揭秘”“深挖”“爆料“等能直接刺激大众兴奋神经的点,根本不是这片子的核心。
导演宁浩和主演刘德华携手建构的”戏中戏“式中年危机和内心剖白,才是《红毯先生》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在春节档前各式宣传采访中,宁浩和刘德华反复提及此片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如今从成片看来,“没有人听我说话”,便是本片主创想要传达的,已经“过气”“老去”的中老年一代,在当前流行的社会语境下、和当今年轻人间存在的,格格不入的思想及精神鸿沟。
影片主角刘伟驰,一位出道近四十年的香港天王巨星,开场便在一条D站的短视频拍摄过程中,被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up主“狠狠教育”。天王拍东西,讲究和追求的是演技;小姑娘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他,这些没人care,大家只喜欢看轻松、好玩的东西,比如成龙大哥的名梗“duang~duang~duang~”。
天王想得影帝心切,虽然功利心昭然,但达成目的的手段还是堂堂正正:认真研读剧本,自发决定要通过努力演一部农村题材戏,得到影展评委的认可。为此,他愿意真正深入农村,去切身体验真实农民的生活;拍危险的动作戏不要替身,凡事要求亲历亲为力保真实感……可没想到,这一切过程艰辛异常不说,最终还得来了“自己因摔马受伤、却被网暴涉嫌虐马”的荒诞结局……
刘德华、刘伟驰,戏里戏外难分彼此的扮演和被扮演者,无疑都流露着天王内心真实的困惑和挣扎。这种“老一辈”被新时代语境不断摩擦、折磨的无力和愤怒感,在最后的“虐马公关大战”一场戏中,达到高潮。
“我要讲的是真相,你们(公关人员)只强调自己的公关能力,网友键盘侠们追求的只是刷存在感……”借刘伟驰的怒吼,宁浩也托出了自己的吐槽和无奈。
宁浩自己在片中饰演的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林浩,是一个比天王刘伟驰更理想主义的创作者。在拉不到投资的现实困境下,他最终也不得不一点点接受“听资方”的现实。综上,《红毯先生》的内核,是悲观的现实主义。是对当下时代环境中,电影行业没落、创作者不得不向金钱无底线低头的嘲讽;是万事较真的老一代职业人,被年轻人无情嘲笑“老土”的精神价值失落;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却被众人爆揍的传统文人哀叹。
这一切,显然都对不上年轻、普通电影观众的胃口。甚至可以更直白一点说,不少年轻观众,大概也能敏锐感受到,自己实际就是这部电影嘲讽的对象。
于是,自然,戏里被年轻人嫌弃的、跟不上时代的“中年危机男”,与戏外这部电影在市场上被嫌弃、遇冷的境遇,形成了精密的互文。
说完内核,再回到表象。
和《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春节三巨头比,《红毯先生》的主角是不折不扣的精英阶层,影片讲述电影圈内的荒诞百态,离普通人生活太远,“曲高和寡”。一条豆瓣评论讲得甚是在理:“当观众自己的现实生活都一地鸡毛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和兴趣来关心金字塔顶端人群的内心喜怒哀乐?”
相较而言,“生活中平凡失败的小人物逆袭翻盘”的励志套路,对普通观众来说,必然香多了。
《红毯先生》在春节档的开分只有7分出头,和8分+的三巨头形成显著差距。之后又迅速掉到6.8……没有实打实的口碑支撑,撤档再定档又进一步大大消耗了新鲜感和大众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