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钱”城市排行榜出炉 人均最富地级市是它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截至2023年末,共有54个城市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评价不同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其所汇聚的资金总量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它代表一个城市在金融要素资源配置上的能级,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的发展潜力。 在中国的国民经济统计中,资金总量对应科目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由人民银行系统独立统计,可有效减少一些外界干扰因素导致的数据失真。
随着各地2023年统计数据发布完毕,国内城市的最新资金总量情况也浮出水面。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官方数据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末,共有54个城市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包括26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及23个地级市,它们是目前中国“最有钱”的城市。
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末全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9.91万亿元,同比增长9.6%。54个资金总量万亿级城市占到全国城市数量(691个)的7.8%,拥有的资金量(184.39万亿元)则占到全国的63.6%。 当然,这里的存款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居民储蓄存款。央行统计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分为境内存款和境外存款,其中后者的份额较小,前者一般又分为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财政性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只有住户存款才跟居民储蓄存款范畴接近。不过,城市“有钱”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能力强,也间接意味着本地居民的赚钱机会更多。 2023年万亿级资金总量城市排名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部门公开数据 制图:第一财经 15城资金总量超3万亿,前10名分化剧烈
54个城市的资金总量规模大致可分为四档。第一档为10万亿元以上级别城市,共有3个:北京、上海、深圳;第二档为5万亿~10万亿元级别城市,共有6个: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第三档为3万亿~5万亿元级别城市,也有6个:天津、武汉、西安、宁波、长沙、郑州;剩余39个都在3万亿元以下规模。
前10名城市的资金总量分化剧烈,第一名北京大约是第十名天津的5.5倍。北京、上海、深圳三市断档领先,其中,北京、上海的规模分别达24.64万亿、20.44万亿元,是内地仅有的两个20万亿级别超级资金大户,合计拥有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到全国的15%以上。 北京是中国的金融监管中心、央行总行所在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和央行第二总部所在地,两地几乎包揽了所有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绝大多数金融要素交易平台(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并分别拥有全国第一、第二多的上市公司。这些突出优势决定了两个城市必然具备最为强大的资金吸附能力。而在两个城市之间,上海与北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机关团体存款这一分项上。原因很显然,作为首都,北京还聚集了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国性社会团体。
深圳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样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众多,并拥有深圳证券交易所。截至去年末,深圳拥有13.34万亿元的资金总量,位居内地城市第三位。它和上海之间隔着将近一个杭州(第五名)的差距,同时比第四名广州超出一个天津(第十名)还要多。
深圳的第三名是从如今的第四名广州手里“抢”下来的,而第五名杭州也正在逼近广州。数据显示,10年前的2013年末,广州已经拥有3.38万亿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同期,深圳这项“家底”为2.98万亿元,杭州为2.22万亿元。10年之后,深圳远远反超了广州,杭州落后的绝对值和百分比也大为缩小。
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广州在资金总量增长上大幅落后于深杭两市,有三点原因:一是近些年深圳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大型金融机构总部数量众多,加上拥有深交所,综合实力强大。而广州错失了一些发展金融业的机会,金融机构尤其是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缺乏,导致金融业总体实力平平。二是深圳、杭州两地抓住了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的爆发机会,培育出更多、更强的科创类上市公司,同时集聚了大量风投资本。三是广州虽然是广东省会,但在省内的经济首位度弱,其他城市分流严重,何况有深圳这一全国性金融中心存在。相比之下,杭州在浙江省的经济首位度强,资金吸聚力自然也强。
意识到危机的广州正在积极补长短板。比如,在培育上市企业方面,广州市正全面发力,去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总数达到155家。虽然跟深圳、杭州还有差距,但已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广州市于2021年获批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平台,广州期交所有望成为广州的资金吸附利器。
事实上,缘于长期以来“强首府”的发展模式,省会城市的资金吸附能力是普遍强于省内其他城市的。全国31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中的26个,资金总量在万亿元以上,占到全部万亿资金城市的一半左右。这一点在第六名成都和第七名南京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作为排名第五的经济大省,四川省只有成都一个城市入围“资金总量54强”;苏州的GDP比南京高一大截,资金总量却比南京少,排名全国第八。
第九、第十名为直辖市重庆和天津。截至2023年末,二者的资金总量分别为5.356万亿、4.45万亿元,比“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5.36万亿)还少,似乎与它们的直辖市地位并不相称。上述区域经济专家认为,这其实有一定的误解。因为二者虽然同为直辖市,但在资金吸附能力上显然与具备先天优势的另两大直辖市北京、上海无法同日而语。对渝、津两地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力和能级,增强金融“造血”“输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