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泥,有个长辈跟所有家人亲戚关系都很差,她女儿都50出头了在美国多年都摆脱不了toxic父母造成的阴影

公用马甲34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必须匿名模糊细节。
有一家亲戚,这家老太太(第一代)是我外婆的姑姑,第二代里面其中一个孩子当年参军托我外公外婆找工作,第三代其中一个移民了,跟我妈一直有联系。
总而言之,挺远的亲戚,但出于种种原因,一家三代都跟我家保持来往。
这家老太太1994年去世,老太太的儿子2014年去世,儿媳(也就是题目中的长辈)前两年疫情中去世,儿子扶不起来,还有个女儿,当时参军找工作我外公外婆帮了很大忙。第三代的老大,孙女如今也50出头了,移民了的华人大妈。
第二代这位长辈生前软饭硬吃。最终被实力碾压死去活来。说得出拿“养老”来威胁的话的儿媳,鬼才相信她们会给公婆“养老”,假如儿子也纵容,那么捂紧自己的钱包多存钱才是养老的正途。只有死活要占别人便宜的人,才会靠威胁去索取别人的资源财产。
公用马甲34

第一代老太太牛人,20年代初生人,魔都土著,不算有钱人,不过解放前的大学毕业生,千万别被各种神剧洗脑了,以为解放前能上大学的必须得是富豪,普通人家,即使是女孩,照样有上大学的。解放后在国营厂当技术干部。
老太太老公可能也差不多情况,不过去世早,连我妈都没什么印象,就不说了。
有一儿一女,儿子45后,女儿50初。
儿子不是太争气,学习能力什么的都不行。
特殊年代,想让这样的儿子当兵,反正怎么托人也没戏。
女儿在我外公外婆帮助下成功当兵了,后来走技术路线,当医生,一直在部队医院,但是分配到别的地方不在上海了,至今返聘还在当专家出诊。
女儿一家不细说了,在这个事件中出场比较少。反正就是客观上女儿家无法贴身照顾老太太,但尽量寄钱寄东西之类,工作允许时也尽量回来。
儿子自己本身学习能力不行,特殊年代不上学,进了工厂,也没混出什么多少级工人之类。
老太太特殊年代也受冲击,不过也不是特别惨那种,毕竟不搞文学,也不是重要角色,凭本事吃饭那种。
那年代别说高知的子女了,就是高知本人基本也只能找成分好的农村或者城市贫民。这家儿子也如此,找了个魔都小市民家庭的女的,工作比他还差,家里滚地龙。
生了仨孩子,老大,老二70后,老三75后。
现在主要还跟我妈来往的是第三代的这位同样移民了的老大
公用马甲34

仨孩子里老大老二学习都特别好,学校重点培养冲重本的,被儿媳逼着上中专,被老太太制止了,辅导掏钱供俩人上高中上大学。老三成绩差点,实在是考不上
不要神化那个年代的中专。 那个年龄上海市区的人聊过这个话题,周边农村或者家里穷多子女的,以及学习还行但不拔尖的,选择中专是好出路,但当时观念里大学是远远强于中专的,重点高中分数>中专>普高,家里不是很困难的学校重点培养冲四校的学霸被逼着报中专,老师都要找上门的。仨孩子对因为极度短视百般阻挠自己前途的亲妈和辅导供自己上高中大学的奶奶,不可能没看法。

90年代中后期年老太太急病去世,走前留遗嘱,剩下那一套房子和积蓄,一小半给女儿,剩下一大半之中,给儿子家的老大老二一人留了点象征性的,剩下的都给了老三,因为就老三没考上大学,得自己去挣命。 这笔钱成了老三炒房买股票的启动资金。 老太太去世时,仨孩子都是成年人了。 老太太一分钱没留给儿子儿媳。 儿子感恩戴德。 儿媳气疯了,跳脚骂,越骂周围人越恶心她,越骂子女越明白儿媳想侵占他们这些成年人得到的遗产,越骂儿子越跟她离心。 这家的孙子孙女在亲戚们之间直接说了,让大家别搭理他们的妈。
当年老太太把一大半财产直接留给了留给成年孙辈,跟留给儿子太不一样了。没有任何正常的成年子女能容忍父母惦记道德绑架想算计占有他们的财产。到自己手上了自己能花,能享受一把支配的快感,特别是对这些自己没本事指着别人钱的人来说,这就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机会。从此就是看成年子女的脸色给自己赡养费了,还是跟自己关系并不好的子女,因为自己短视险些耽误子女
老太太的儿子没意见,而且觉得老妈给自己孩子这么多心怀感激,毕竟孩子有了以后他们结婚父母负担小。 这是正常人思维。 然而又贪又蠢还想给自己立牌坊的肯定不是正常思维。思维就是典型草鸡怨妇了:嘴里说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小家,实际是为了她自己贪,何况这还不是她的父母的遗产而是配偶父母的遗产。结果直接给了她的孩子,憋得找不到理由骂,于是就乱骂,骂婆婆坏心眼,骂丈夫窝囊,骂孩子居然不肯把所有财产都给她管着。 越骂丈夫孩子越明白她就是为自己贪根本与丈夫孩子无关,越骂越跟她离心。 所以后来孩子能忍窝囊但不惹事不挑事拎得清的爹到他们家常住跟第三代相处,但坚决不允许拎不清又贪又蠢差点毁了他们的妈去污染下一代
公用马甲34
然而亲妈的影响还是无穷的,后面就知道了。 老三没上大学,也一直没有正式工作,靠折腾炒房,炒股,参与小生意什么的,有赔有赚。 老三老婆也跟婆婆,也就是老太太的儿媳不合。就称呼为婆婆吧,毕竟老太太去世以后升级了。 这么说吧,第三代的配偶,无论时女婿还是儿媳,都跟第二代这位长辈有极深的仇恨,都觉得她是搅屎棍。 基本都觉得公公(岳父)虽然没本事窝囊,有时候客观上拖后腿,但起码不搅合,有自知之明。 她家子女的情况具体情况我家也不是实时更新的,都是出了什么事,通知我妈,联系一阵,得知他们的近况这种。 总之老三跟第一任老婆有个孩子,但离婚孩子没争取到,第一个老婆跟婆婆互相恨到大打出手,离婚带走孩子说一辈子不让婆婆见。老三后来又找的第二任老婆,这个后老婆父母都是插队知青什么的,后老婆生在外地,特别大岁数了才回的上海。经历坎坷,回上海以后生活也不易,俩人结婚以后没孩子。 老三折腾这些,反正喝酒应酬也少不了,而且炒股还亏过,总之兄弟姐妹里情况最不稳定。 老三在疫情期间突然脑出血,抢救无效,最终走了,才四十多岁。家里特别伤心
z
zenmehui
这种全是代称的看着好累,看到第三段就晕了
公用马甲34
最近这个婆婆去世,我妈打电话跟这家老大聊了很久。 老大是女的,老留,现在得50出头了吧,早年找了老公,没什么别的毛病,工作稳定,就是收入一直比她低很多。 反正她算相对顺风顺水,她老公那样,她妈趁机下蛆,说她老公没出息,她老公吃软饭,她瞎了眼找这种老公,比别人老公都差。说她就得离婚,保证房子财产都是自己的。 反正肯定是老大本来就对她老公收入不满看不起老公,她虽然烦她妈,但这件事上下蛆下到了她心里,结婚十几年的时候离婚了。 结果这次聊天,我妈一直以为她是离婚状态,结果老 大坚决说她是“假离婚”,实际还在一块什么的。 反正整个听下来,我妈觉得老 大被她妈撺掇离婚之后,没找着更合适的,就改口说是假离婚,前夫那边也是因为有孩子,就一直来往,前夫也没再婚,现在就这么混着。 然而混了这些年也没复婚。 以后怎么样也不好说。 也算被亲妈坑了
公用马甲34
说回这家第二代这个人见人恨的长辈去世。 特别痛苦的过程,老 大因为人在国外,被疫情耽误没能及时赶回来,从头到尾都是老二去照顾亲眼经历的,老二说是大受刺激。 老二跟这家既没老 大能干,也没老三能折腾,存在感比较低,也习惯了遇事听别人的。 长辈抢救时候老 大在国外,说钱她出,当时老三也去世了,所以老二看着长辈特别痛苦,但也不敢做决定放弃。 特别受刺激。 老 大跟我妈说她特别后悔这么抢救,这个长辈受了大罪,特别痛苦走的,老二也受了大刺激。
z
zilliondollar
也有可能是矫情加victim card,把自己一辈子的不顺都blame到自己父母上
公用马甲34
2014年这位长辈的丈夫,也就是老太太的儿子病重不久去世,从男的生病女的说要照顾但实际折腾的男的恶化更严重,想用男的当理由从儿女那弄钱但给很少部分给男的治疗,后面就说没钱儿女看不下去自然还得给钱。 开始第一次成功了,到手了不拿出来后来就说没钱了要儿女再给钱,男的身体难受儿女看得心碎 赶紧彻底接手,女的还骂,找各种理由想跟儿女坑更多,说她身体也难受,让儿女们不能光顾老爹,不管老妈。男的病得很重,但明确表达说让儿女管他的治疗,不要女的管,让儿女们别把钱给女的。就是坑钱坑到儿女暴怒,那是上次亲戚们发觉这家闹得特别厉害,因为男的去世我妈他们去慰问,儿女们心力交瘁,大女儿跟我妈吐槽,说再不说出来简直她自己都活不长了
p
pwwq
啥是黑泥?
公用马甲34
哦对了,早年电视剧渴望的影响力犹在的时候,儿媳经常自比刘慧芳,说男的王沪生。
——————
听见的人傻眼,仨儿女觉得丢脸: 亲妈工作接近于无一直比窝囊爹还差。住奶奶的房子,养他们仨靠奶奶补贴。 本来常见啃老,没问题啊。 但跟刘慧芳比就有大问题了。
刘慧芳是真扶贫,出了刘当时工人级别工作收入比王高,在厂里是王沪生的“师傅”,而且刘本来有机会嫁给厂里的领导苗子宋大成,结婚除了住刘家之外,孩子是刘母帮着带的,刘慧芳的孩子成长也不是靠王爹给钱的。刘家对王沪生有恩。 这是著名圣母形象,所以王沪生后来的行为“表现了知识分子无耻之尤” 这位儿媳一条都不占,还自比刘慧芳就有点不要脸了。
公用马甲34
还说当年中专怎么好,比本科值钱,包分配。 话一半对一半不对。 80年代中专的帖子,你当没人看见过? 转贴: “中专和大学,有可比性吗?自己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 外地不清楚,就上海市区而言,80年代甚至90年代早期,不是独生子女的多数,所以可能有极少极少一部分读书还可以,但家里条件比较艰苦的,本着实际情况出发,可能会被迫去考分配好一点的中专。但是真能稳进重点高中的,没几个会去考中专的。那年代,中专包分配,大学毕业更是包分配,哪个分配更好,难道还用问? 一群中专生自我安慰而已。 在网上么肯定中专厉害,中专无敌,理由么都懂的 人艰不拆好吧 让她们在网上上得到点 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 好不好啦? 一记头戳穿不是戳伊拉心经啊 ”
p
poison
第一段就晕了
笨笨熊
软饭硬吃一般不是说男的吗、怎么用来说儿媳了?
公用马甲34
笨笨熊 发表于 2024-03-05 10:54
软饭硬吃一般不是说男的吗、怎么用来说儿媳了?

自己能力差靠配偶以及啃比自己有钱得多的婆婆,还用“养老”来威胁婆婆,也叫软饭硬吃
吐槽一下
公用马甲34 发表于 2024-03-05 10:51
还说当年中专怎么好,比本科值钱,包分配。 话一半对一半不对。 80年代中专的帖子,你当没人看见过? 转贴: “中专和大学,有可比性吗?自己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 外地不清楚,就上海市区而言,80年代甚至90年代早期,不是独生子女的多数,所以可能有极少极少一部分读书还可以,但家里条件比较艰苦的,本着实际情况出发,可能会被迫去考分配好一点的中专。但是真能稳进重点高中的,没几个会去考中专的。那年代,中专包分配,大学毕业更是包分配,哪个分配更好,难道还用问? 一群中专生自我安慰而已。 在网上么肯定中专厉害,中专无敌,理由么都懂的 人艰不拆好吧 让她们在网上上得到点 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 好不好啦? 一记头戳穿不是戳伊拉心经啊 ”

上海市区中专生可能不一样,我们老家当年确实是中专比重点高中分数线高很多。我自己那一年高15分。我们那儿重点高中质量很好,全省有名的,每年上大学录取率90%以上,我的班级当年高考只有一个人没考上,哪怕都知道上重点高中等于一只脚进了大学,但确实很多优秀的孩子家长会让上中专。
我父母当年也被无数人问过为什么不让我上中专,而且很多问的人都是我们那儿有头有脸的文化人,也是出于关心问的。爸妈后来感慨过,理智上按照当时的共识应该让上中专,情感上舍不得,想让我在家再呆三年,不是啥远见,压根儿就没想到后来中专会与大学差别这么大……
公用马甲34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4-03-05 12:00
上海市区中专生可能不一样,我们老家当年确实是中专比重点高中分数线高很多。我自己那一年高15分。我们那儿重点高中质量很好,全省有名的,每年上大学录取率90%以上,我的班级当年高考只有一个人没考上,哪怕都知道上重点高中等于一只脚进了大学,但确实很多优秀的孩子家长会让上中专。
我父母当年也被无数人问过为什么不让我上中专,而且很多问的人都是我们那儿有头有脸的文化人,也是出于关心问的。爸妈后来感慨过,理智上按照当时的共识应该让上中专,情感上舍不得,想让我在家再呆三年,不是啥远见,压根儿就没想到后来中专会与大学差别这么大……

去年看到的:80年代的中专生和80年代的大学生哪个更厉害?
"你可能还没搞清楚80年代的大学有多难考,任何时期,中专生和大学生是没有可比性的。" “同时代的大学生不如中专生?开玩笑!那时候中专的入取率和大学的入取率比比看?80年代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吧,大学是象牙塔。有说中专生是天之骄子吗?没得比!” “其实还是高中难考,但是中专很吃香的。我记得我家亲戚差0.5分进市重,她后来就选了个中专,说是毕业出来不仅包分配,还是干部编制。一般都是成绩比较好考试考砸了的人去,或者成绩好但家里穷的。上好了就可以直接赚钱了,比考大学多赚几年” 成绩好到学校培养冲重本家里又不是很困难的,但凡父母不是特别鸡糟短视,没人会去中专
公用马甲34
“那时候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至少我们学校成绩年级前50名没人填中专的。目光短浅家里很穷的才会逼迫学霸孩子报考师范/中专,就为了能早几年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网上上一直有的话题。当年上中专的学生不可否认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热门中专。总体个人素质可以媲美一般本科的学生,但和重点大学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从学历上,中专肯定不如本科生,也不如大专生。不可否认,当年这些人是有机会上大学的,只不过由于父母的短视,造成他们没有机会上大学,成了一辈子的遗憾。”
公用马甲34

”1990年中考 ,上海乡下 排名:市重点》区重点》中专》普高》技校》职校 极少数考上区重点因为经济原因去中专的“ ”70后,当时中专分数不低,好的中专比如银行的或者邮电的,是需要好学生才能考上。 但基本上家里条件还可以的都还是考高中的。条件不好的或者家里是近郊农村的成绩不错的同学会读中专,我们还是会觉得成绩这么好去读中专可惜了。“
公用马甲34
接着转: ”80年代中专生是不错,但是要说超过80年代大学本科那是纯粹吹牛皮了。四大家族里有不少80年代大学生中专生,甚至恢复高考第一届的大学生也有。当时第一届大学录取率才百分之四出头,后面几届也是百分之10不到,所以说那时中专生比大学生难考就是个笑话。都是那些中专生自己编出来的吧。外地不了解,当时上海人家里不是特别困难的,不要子女早工作的,成绩好的怎么可能不去考大学。“ ”,其实简单算一算就知道了。上海那时候26所市重点,前十名加起来260人,再加上四校上外(那时四校不吃香生源不如现在水平高),总共算它500个头部考生好来,远远还不到交复本市招生计划数(加起来1000+),以前头部500名录了哪里,每年登在文汇报上的,标题叫“高分考生何处去 请看今日排行榜”,我为啥记得那么清楚,当然是因为我的名字上去过哈哈志愿实在不会填的,去图书馆找到以前的报纸,颠颠自己份量,看看人家都考了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就知道志愿怎么填了,对于能冲榜的考生,被爹妈乱填中专职校的,志愿表收上去老师都要找上门“
a
azurepiggy~2代
pwwq 发表于 2024-03-05 10:50
啥是黑泥?

我也想问,题目就没看懂。
z
zenmehui
azurepiggy~2代 发表于 2024-03-05 12:06
我也想问,题目就没看懂。

黑泥,网络流行词,指比较负面的情绪和让人不快的事件
c
chickenrib
黑泥是什么鬼?
h
huaren015
公用马甲34 发表于 2024-03-05 10:36

仨孩子里老大老二学习都特别好,学校重点培养冲重本的,被儿媳逼着上中专,被老太太制止了,辅导掏钱供俩人上高中上大学。老三成绩差点,实在是考不上
不要神化那个年代的中专。 那个年龄上海市区的人聊过这个话题,周边农村或者家里穷多子女的,以及学习还行但不拔尖的,选择中专是好出路,但当时观念里大学是远远强于中专的,重点高中分数>中专>普高,家里不是很困难的学校重点培养冲四校的学霸被逼着报中专,老师都要找上门的。仨孩子对因为极度短视百般阻挠自己前途的亲妈和辅导供自己上高中大学的奶奶,不可能没看法。

90年代中后期年老太太急病去世,走前留遗嘱,剩下那一套房子和积蓄,一小半给女儿,剩下一大半之中,给儿子家的老大老二一人留了点象征性的,剩下的都给了老三,因为就老三没考上大学,得自己去挣命。 这笔钱成了老三炒房买股票的启动资金。 老太太去世时,仨孩子都是成年人了。 老太太一分钱没留给儿子儿媳。 儿子感恩戴德。 儿媳气疯了,跳脚骂,越骂周围人越恶心她,越骂子女越明白儿媳想侵占他们这些成年人得到的遗产,越骂儿子越跟她离心。 这家的孙子孙女在亲戚们之间直接说了,让大家别搭理他们的妈。
当年老太太把一大半财产直接留给了留给成年孙辈,跟留给儿子太不一样了。没有任何正常的成年子女能容忍父母惦记道德绑架想算计占有他们的财产。到自己手上了自己能花,能享受一把支配的快感,特别是对这些自己没本事指着别人钱的人来说,这就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机会。从此就是看成年子女的脸色给自己赡养费了,还是跟自己关系并不好的子女,因为自己短视险些耽误子女
老太太的儿子没意见,而且觉得老妈给自己孩子这么多心怀感激,毕竟孩子有了以后他们结婚父母负担小。 这是正常人思维。 然而又贪又蠢还想给自己立牌坊的肯定不是正常思维。思维就是典型草鸡怨妇了:嘴里说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小家,实际是为了她自己贪,何况这还不是她的父母的遗产而是配偶父母的遗产。结果直接给了她的孩子,憋得找不到理由骂,于是就乱骂,骂婆婆坏心眼,骂丈夫窝囊,骂孩子居然不肯把所有财产都给她管着。 越骂丈夫孩子越明白她就是为自己贪根本与丈夫孩子无关,越骂越跟她离心。 所以后来孩子能忍窝囊但不惹事不挑事拎得清的爹到他们家常住跟第三代相处,但坚决不允许拎不清又贪又蠢差点毁了他们的妈去污染下一代

说那年代中专好基本中专生们在乱说。大学生更是天之骄子。
c
chufanpeng
zenmehui 发表于 2024-03-05 10:38
这种全是代称的看着好累,看到第三段就晕了

看各种A呀B呀的也很累
左蹄猪猪
zenmehui 发表于 2024-03-05 13:46
黑泥,网络流行词,指比较负面的情绪和让人不快的事件

学习了,谢。
根本没看懂这位马甲楼主的絮叨。
s
shirley951951
都是道听途说,没有细节,看似说了很多,其实眉毛胡子一把抓,流水账。
c
chufanpeng
这楼怎么歪到大学中专去了?我只知道大学全国分配,中专本市分配,这是很多家长最大的考量
渔非凡
chufanpeng 发表于 2024-03-06 08:24
这楼怎么歪到大学中专去了?我只知道大学全国分配,中专本市分配,这是很多家长最大的考量

大学和中专哪个好还用比吗?那个年代有一个词叫做“天之骄子”,指的是谁中专生应该有数吧?
之所以那个年代中专很不错,也要看跟谁比。比技校好,比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好,仅此而已。和大学生比纯属碰瓷。
t
tobbyshark
其实考中专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我初中班上学习一个学习顶尖的同学,也去上了师范。家里是农村的需要户口。那个年代就算考上高中,也不见得能考上大学。都是三年以后的事情。而且初中学习好不一定高中也学习好。好多家长可能觉得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个也无可厚非。家长见识有限也不是她的错。我们大家都算见识有限,如果从更高的一个level看。 当然具体到这个楼的主角,她可能别的问题更严重。对人对事,导致大家都不喜欢她。但是就是因为读中专还是高中这个事儿,我也理解另一个层面。
笑望人生
回复 1楼 公用马甲34 的帖子
竟然没看懂啥意思!
婚纱旗袍晚礼服
zenmehui 发表于 2024-03-05 13:46
黑泥,网络流行词,指比较负面的情绪和让人不快的事件

楼主真年轻
s
shirley951951
黑泥这个词吧,一般都是指自己受了😧憋屈事要vent out,很少是听到别人家是非之后用在八卦上,我上论坛不少(尤其二次元),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用法。
公用马甲34
tobbyshark 发表于 2024-03-06 08:38
其实考中专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我初中班上学习一个学习顶尖的同学,也去上了师范。家里是农村的需要户口。那个年代就算考上高中,也不见得能考上大学。都是三年以后的事情。而且初中学习好不一定高中也学习好。好多家长可能觉得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个也无可厚非。家长见识有限也不是她的错。我们大家都算见识有限,如果从更高的一个level看。 当然具体到这个楼的主角,她可能别的问题更严重。对人对事,导致大家都不喜欢她。但是就是因为读中专还是高中这个事儿,我也理解另一个层面。

还是去年看见讨论80年代中专还是大学的帖子里说的: “那时候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至少我们学校成绩年级前50名没人填中专的。目光短浅家里很穷的才会逼迫学霸孩子报考师范/中专,就为了能早几年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当年上中专的学生不可否认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热门中专。总体个人素质可以媲美一般本科的学生,但和重点大学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从学历上,中专肯定不如本科生,甚至还不如大专生。不可否认,当年这些人是有机会上大学的,只不过由于父母的短视,造成他们没有机会上大学,成了一辈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