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小并不代表父母就必然怕死。很多人的成长缺乏母亲,他们的生活跟父母双全的不一样,但也是一种存在方式。 ”不畏死亡”是一种意识状态,代表的是每时每刻的自在、圆满和安宁,而且不可逆转,不会因外境而变化;所以孩童的无知无惧不是这个状态;因为“我现在有钱/美貌/爱/儿子/”,所以不怕死,等没钱/爱/美貌/儿子了就怕死,那这个“不怕死”也是虚妄。 在“不畏死亡”意识状态中,会感受和体悟到很多,All I see is part of me:无论眼前是一片天空,一片树叶,一只猫,一个人,都能从内心感觉到对方与自己是connected,自己并不是一个分割独立的个体,时刻被世界的美妙而感动。“死亡不是终点“不是安慰人的话,而是在这种状态下时刻感受到的真实。有神无神是头脑的游戏,自己内心的平静自在,跟周围和谐共处,时刻体验到存在的喜悦是实实在在的。
tomjust 发表于 2024-03-05 15:01 娃小并不代表父母就必然怕死。很多人的成长缺乏母亲,他们的生活跟父母双全的不一样,但也是一种存在方式。 ”不畏死亡”是一种意识状态,代表的是每时每刻的自在、圆满和安宁,而且不可逆转,不会因外境而变化;所以孩童的无知无惧不是这个状态;因为“我现在有钱/美貌/爱/儿子/”,所以不怕死,等没钱/爱/美貌/儿子了就怕死,那这个“不怕死”也是虚妄。 在“不畏死亡”意识状态中,会感受和体悟到很多,All I see is part of me:无论眼前是一片天空,一片树叶,一只猫,一个人,都能从内心感觉到对方与自己是connected,自己并不是一个分割独立的个体,时刻被世界的美妙而感动。“死亡不是终点“不是安慰人的话,而是在这种状态下时刻感受到的真实。有神无神是头脑的游戏,自己内心的平静自在,跟周围和谐共处,时刻体验到存在的喜悦是实实在在的。
我高中同学15年癌症过世,他最后的朋友圈写着——“渴望衰老” 好像出自白岩松的书
到了55就习以为常了
人如果接近更年期 财富和人脉 一直从事的工作 还有家庭幸福 另一半的体贴 可以导致一个美人 是继续保持美丽 还是老去
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 好多答复 其实就是在自我宽慰啦
美和不美 强力要去撑着 其实挺累的
学习活在当下,一早起来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好看,然后品味咖啡的香味,早餐的香味,给办公室植物洗个澡,擦洗一下绿叶,抹个精油护手霜,神清气爽开始回复工作邮件,摸鱼,和同事讨论问题,没那么多时间焦虑了。
这个真的有触动到我
是很热爱生命的人。RIP.
我承认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我就是俗人一个
人生每个阶段都过得好,是一种本领。
不一样啊,孩子的青春是孩子的,我当然也看着他们高兴,但我自己的焦虑还是解决不了
谢谢啊,有被安慰到😊
除了容貌,你说的这些伤感我也都有
虽然时下流行姐弟恋,但我觉得找了小情人会更自卑,更没有安全感吧?
所有对抗死亡的手段,医美、找小情人等,对后都会无效,死亡都会不期而至。 要看书的话推荐: 《西藏生死书》 《人间生死书》 《生死的幻觉》 《生命的功课》 《少有人走的路》 有些微信读书app有,有些可以在亚麻买到中文版或英文版
起码你比我这种其貌不扬的要好啊,我可是一辈子都不好看,从来没有享受过容貌带来的众星捧月、诸多异性献殷勤的红利。所以现在看到孩子年轻貌美,心里倒是特别欣慰,他们算满足我的遗憾了。
我现在就是这种模式,上班的时候忙起来确实没空焦虑,但是下班回到家就开始了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本质都是因为缺少爱。
下班也整点有意思的事干吧。
貌似很多恐惧或者一切恐惧的根源都是死亡焦虑?这个帖子触动我也是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死亡焦虑。即使容貌不再是焦虑的源泉了,怕死依然是个big issue. 向死而生,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少留遗憾,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恐惧是因为无知。当我们理解了灵魂不死,肉体死亡不过是灵魂换了一件衣服, 是不是就能坦然面对死亡了?
搬运毕淑敏关于寻找自己才能的一段描写,挺有意思的: 我是一个 “泛才能论” 者——即认为每个人都必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赞成李白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是这才能到底是什么,没人事先向我们交底,大家都蒙在鼓里,本人不一定清楚,家人朋友也未必明晰,全靠仔细寻找加上运气。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人费时一世一生;还有的人,干脆终身在暗中摸索,不得所终。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施展才能的领域,例如爱好音乐,爱好写作……都是比较传统的项目,热爱电脑,热爱基因工程……则是近若干年才开发出来的新领域。有时想,擅长操纵计算机的才能,以前必定也悄悄存在着,但世上没这物件时,具有此类本领潜质的人,只好委屈地干着别的行当。他若是去学画画,技巧不一定高,就痛苦万分,觉得自己不成才。比尔 · 盖茨先生若是生长在唐朝,整个就算瞎了一代英雄。所以,寻找才能是一项相当艰巨而重大的工程,切莫等闲视之。 人们通常把爱好当作才能,一般说来,两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并不像克隆羊那样惟妙惟肖。爱好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很能迷惑人。一门心思凭它引路,也会害人不浅。有时你爱的恰好是你不具备的东西,就像病人热爱健康,矮个儿渴望长高一样。因为不具备,所以就更爱得痴迷,九死不悔。我判断人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深度的怀疑以至绝望,多半产生于这种“爱好不当”的漩涡之中。因此在大的怀疑和绝望之前,不妨先静下心来,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考察一下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评估关头,最好先安稳地睡一觉,半夜时分醒来,万籁俱寂时,摒弃世俗和金钱的阴影,纯粹从人的天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想一想。
很遗憾我是无神论者,无法享有这样美好的安慰。不过放低期待,接纳生活本来的样子,是我自己的一个还算有所作用的法子。 泥沙俱下也是生活的宝贵材料吧。一边害怕一边努力奔跑,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很勇敢的过程。
所有恐惧的根源都是死亡焦虑,不管是觉得自己缺钱、不够成功、不够漂亮、没人爱、没后代等等,归根到底就是怕死。
至于克服死亡的方法,我觉得几句话说不清,就算文字上讲清楚,在每天的一言一行中也不一定活出来,就算言行可以活出来,在每时每刻的念头中可能还会闪现恐惧。
我的方法是每天给自己洗脑和提醒,每时每刻保持正向念头,杨定一的书籍音频是我的最爱。
也许接纳这个恐惧,拍拍自己,说一声辛苦了,你很努力,点赞,会不会反而就放松一些?
我同意,恐惧是因为不理解(就是无知或无明)。如果理解了真相,从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念头到外显的一言一行,都能相信并领悟死亡只是一个过程中的一个小阶段,并不存在所谓的“终点”,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当然可以,这样没有错,只是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
如果“不惧死亡“是在山顶,那接纳自己的恐惧是上山第一步。
寿命有限,才有动力创造无限
我特别爱照镜子。我现在身材和年轻的时候差不多,没怎么发胖,穿衣服还可以,就是脸变化太大了
可能和高能量的人在一起会被感染吧。我也喜欢和高能量的人在一起。年龄我倒是没讲究,精气神足的有趣的人会比较喜欢。
分人吧?知道有不少人退休了才开始满世界打卡玩,很佩服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觉得累?我现在就玩不动了,时差、认床认马桶的一大堆问题,庆幸孩子小时带着他们跑了不少地方,也算是游过了。
小的时候无知无惧,现在有娃了,娃小还不能自己保护自己,害怕死亡。等娃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自己年纪也大了,现在的想法是不惧怕死亡,可能到了那时候会真正的怕死吧,但是现在不清楚那时候怕死的原因,😄
”不畏死亡”是一种意识状态,代表的是每时每刻的自在、圆满和安宁,而且不可逆转,不会因外境而变化;所以孩童的无知无惧不是这个状态;因为“我现在有钱/美貌/爱/儿子/”,所以不怕死,等没钱/爱/美貌/儿子了就怕死,那这个“不怕死”也是虚妄。
在“不畏死亡”意识状态中,会感受和体悟到很多,All I see is part of me:无论眼前是一片天空,一片树叶,一只猫,一个人,都能从内心感觉到对方与自己是connected,自己并不是一个分割独立的个体,时刻被世界的美妙而感动。“死亡不是终点“不是安慰人的话,而是在这种状态下时刻感受到的真实。有神无神是头脑的游戏,自己内心的平静自在,跟周围和谐共处,时刻体验到存在的喜悦是实实在在的。
说的很好,万事皆有灵。我们都是神灵的一部分,在假装的分离游戏中,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分离。
是的。而且就像你之前说的,光顾着玩儿高兴了,没空焦虑。
问题是你根本找不到什么好的小情人,别说女人了,男人找小情人,除非拿大钱砸,否则都找不到好的,女人你敢拿钱砸吗?分分钟引来杀身之祸。
D哥总是恐吓大妈
要我说lz你就去找 男大男高。。 男人越小越单纯,过了24,25 (感受到社会压力后。。) 坏得很,不能要
不是恐吓,是现实,现实是很无情的,老了就老了,认命就得了,老房子着火都是狗血
小白兔你还相对年轻,但也只是相对而已,你也奔3了,10年青春守着一个男人,你正走在大妈曾经走过的路上,10年后,搞不好就轮到你老房子着火了
是啊,这样想就开心了。 很多人活到我这个岁数都没我过的舒心。没有压力,财务自由。身体容颜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 就及时行乐吧。
只有死在年轻的时候才能永葆青春。 楼主你想漂漂亮亮的早死,还是鸡皮鹤发的长寿?
什么叫十年青春守着一个男人?你不也结婚这么多年守着一个女人吗?
看和什么时候比了,和二十岁比已经是小老太太了,和七老八十比又没有那么老,还有三分姿色。
找点事情做做,或者培养一个爱好,你基本上就是闲的。
握手~就是那种感觉。我觉得,如果再年轻一些不会有这种感觉,再老一些也不会,就认命了,就这个时期需要调整心态
也许吧。其实最近两年就开始觉得身体不如以前了,好像有点眼花了
你这种舞蹈课哪里找?我看到的舞蹈班基本都是妈妈们。
一样一样。自己都不想看、更别说别人了,所以40岁以后的人难交朋友,谁也不想对着不想看的脸说话对不对?
我想过几年去拉皮吧,或许到时候已经不介意了,就无所谓了。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想的开,健康最重要。
对。本人跟楼主一样年轻时小美女。人到中年身体各种毛病出来了,精力变差了,工作多,孩子考试差还不肯努力,跑来跑去接送各种课外活动,真的没那个心思关心自己衰不衰老了。
身体状况舒舒服服,轻松闲适人不焦虑就已经是最最大的奢望了。
上课确实是很好的接触高能量人群的方法。我上Gym课,有个老太太一看就是有功底的,动作舒展优美,每次都加码,一问果然是芭蕾dancer出身的。 去上心理课,也遇到很多努力改变自己的人,有决心有热情,很多都经历过痛苦,但是从来不放弃自己,特别感染人
你现在实际上多少岁呢?我觉得45+再怎样都不可能看起来三十出头的,能40出头就不错了。除非让老美猜,他们对亚洲人年龄没概念
我46, 30出头是中国人说,我娃娃脸在中国人里也显小
我是如何消除衰老恐惧的?
我40岁时,只和50岁的比容颜; 50岁时,只和60岁的比容颜; 60岁时,只和70岁的比容颜; 70岁时,只和80岁的比容颜;
80岁时,我说:你们谁可以活到80?
搜你们当地的dance studios. 不同的studios侧重的舞蹈类型会不一样,就会有相应的年龄分布。如果是侧重salsa, bachata 这种拉丁舞的,20出头到50+岁,比较均匀的分布;如果是hip hop,street jazz,heels,popping,Krump 类似这种,十几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小伙子就特别多;jazz,contemporary这种什么年龄段都有,但是有基础的人比拉丁舞课上的人多。有些gym里的zumba 教练把自己的课编排也非常有舞蹈性,没有机械跳操的感觉,一节课下来也很开心。
给你点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