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我也是3-40的时候,32-25左右吧,有一阵特别纠结原生家庭,主要就是我妈,因为那一阵我妈实在把我折腾惨了。我本来30之前都是中国好孩子,好学历好工作,还结婚早,咋30过后离婚了还没娃呢。30多岁的国女,成绩好工作好有鬼用,我妈的同事的女儿大部分嫁富二代了好几个娃了,这才是炫耀的点。 所以她魔怔了一样使劲逼生,基本上我的健康死活可以不管,只要能生了娃给她就行。成天闹腾着什么让我找date不要采取避孕措施,找个条件好的生个娃她养。后来我结婚了,第一次怀孕流产了,她也是闹腾着流产全是我的错,让我马上去做试管,对身体没有害,就算有害,最多得个乳腺癌,现在乳腺癌治得好。我并没有丁克的打算,但是怀孕困难,做了很多尝试和治疗,本来备孕压力就很大,再加上她在边上要死要活地闹腾,可想而知。我觉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到周围的女同事女朋友很自卑,觉得为什么人家都开开心心的,work hard play hard,家里没有这样一个妈drag them down。 现在不怎么纠结了,因为养娃太内耗了,没有余力纠结其他的了。所以你的心路历程我很懂,娃还小的时候比如小婴儿主要是体力付出,我记得那时我也还会有一些对于原生家庭的心魔。后来娃2岁多了之后精神内耗开始了,到现在娃4岁了,尤其是我娃很难带,我基本上没有力气跟我妈耗了,她说什么我根本听不见了。没有屏蔽微信,经常她打视频我不接,她的微信有10几个新提示我没看,真的不是故意不理,成天被娃缠着,没有机会接视频看微信。我是不是move on了我也不清楚,反正确实是没有心思和体力纠结了。
对,每次看到你说这个爱恨可以共存我都要忍不住赞同一下。 Good Inside里面对我帮助很大的一章就叫Two things are true.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可以对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感到愤怒/意识到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是错误的。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在育儿过程中也可能有很多frustrated的时候。 做父母可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和frustration,同时守住boundary。(而不是在孩子表达愤怒的时候shut them down或者invalidate他们的feelings)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4-03-01 17:18 对,每次看到你说这个爱恨可以共存我都要忍不住赞同一下。 Good Inside里面对我帮助很大的一章就叫Two things are true.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可以对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感到愤怒/意识到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是错误的。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在育儿过程中也可能有很多frustrated的时候。 做父母可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和frustration,同时守住boundary。(而不是在孩子表达愤怒的时候shut them down或者invalidate他们的feelings)
以前发过帖子,好心MM建议断联,我已经基本断了,微信也只在老公的手机上装,重大消息才会通知我,平时都他帮我应付一周一次。 但是还是觉得内耗很严重,关键是,为什么我年纪都这么大了,我自己都当妈了(最近的事情,新手大龄妈妈)还在纠结我自己童年的事情呢? 新手妈妈手忙脚乱但是还是这些想法冷不丁冒出来,我真的都好忙了。 我应该100%的精力都在宝宝身上。所以很想,也急迫在原生家庭方面做一个closure。
华人姐妹们有类似情况但是走出来的,能告诉我你们是最终做到怎么不想这些事情,真正开始新的人生的呢?
很难,没办法,每家多多少少都有类似问题。
讲真,真的和过去彻底告别不再纠结甚至能原谅和放下,是靠耶稣。
我跟我的母亲还算是亲近,我在乎她,希望她好。从小的时候起,我就在努力让她高兴。而她,经常不高兴,所以我也常常自责。这样笼统说来,她是折磨我了。 她是怎样释放我的呢?那是一个非常精准的时刻,在那一刻,我知道了我的母亲自己有缺陷而她自己不知道,同时她却被这个缺陷折磨。故事比较长:我妈经常不高兴,当然我爸,我们三个她的孩子及我们婚后的家,等等都是她不高兴的原因;她还有一个跟我们无关的让她不高兴的原因:她认为她的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她的公职人员编制,被她的一个远房亲戚给顶替了。对于这个原因,她有很多的证据,每每想起,她都会陷入低落的情绪好几天;我们家人的“不好”,在那几天里就会越发显眼。我30岁时,父母来美国帮我带刚刚出生的老大。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我妈不高兴,那我心理立刻会检查自己过去几天的言行,什么地方又让她不高兴了。有一次,她在家里不高兴,我和我爸开车出去商店里买东西,在车上,我还惦记着我妈,就问我爸,她的那个亲戚怎么能那样,那么在表面上凑近我妈对我妈好,实际上是打探情况顶替我妈的位置。这个时候,我爸说了一句改变我的话,我爸说:“那些事,其实根本不存在,都是你妈脑子里想出来的”。 大家看懂了吗?我妈的痛苦,都来自她脑子里想的太多:首先,她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然后她脑补了许许多多自己是受害者的细节,然后,就更加笃定自己受害者,就更加难受。我从那以后,才开始能够做到跟我妈心理上切割:也就是说,她不高兴,不是我造成的;也许,她振振有词地“控诉”我,那些使她不高兴的原因;即使听起来像是真得,也许就像她控诉她的亲戚一样,是想出来的,不是事实。
这样,我对我妈的态度改变了,她“控诉”我的时候,我就不再“自卫狡辩”了,任由她去难受;她好的时候,我们一起享受生活。
原生家庭,让你既爱又恨。当你有足够的智慧看到你的父母是人,会犯错,犯很大的错,折磨着你,也折磨着他们自己时,对他们的恨,就变成了悲悯。十几年以后,我发现自己也和我妈一样,于是,我对自己的不接受也变成了爱与悲悯。我的日子变得更加轻松、自在、简单。
是真的,能让你纠结他们到底爱不爱你的,肯定是不爱你的,至少不是无条件爱你的,所谓的爱,只是他们transactional relationship里面的一部分,是有所求的,小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即使无法用语言或理论去描述概括,直觉也会告诉他们在父母那里是不是感到内心的安全和被爱,这个东西伪装不了,不是父母嘴上说说我好爱你就能装的
楼主,在我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妈妈对子女的爱是什么。父母子女的关系是缘分,缘分也有善恶之分,善缘给双方带来支持和爱,恶缘只有不停止的精神内耗。放手就是要明白你不欠父母什么,不要让回报养育之恩变成一种枷锁。
“为什么我年纪都这么大了,我自己都当妈了(最近的事情,新手大龄妈妈)还在纠结我自己童年的事情呢” 这非常正常。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做妈妈以后才开始反思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才看到自己父母做得好,不好,和有毒的地方。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在某种意义上是重活了自己的童年啊。所以有这种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你不要苛责自己。
“我应该100%的精力都在宝宝身上。所以很想,也急迫在原生家庭方面做一个closure。” 不要急不要急不要急。对原生家庭的反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可能会让一生的功课。千万不要急。反思原生家庭和100%精力放在宝宝身上不矛盾。相反,正因为你在积极地反思原生家庭的问题,这意味着你在积极地阻断原生家庭有毒的因素传播到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这是为人父母能够做到的最伟大的事情:做一个cycle breaker。你是一个很好的妈妈。
断联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断联是为了不要再收到来自原生家庭的trigger,这样你可以有空间来manage你的情绪。在这个条件下,去找一个therapist谈一谈,慢慢的治愈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这可能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每一天你都走在离治愈更近一步的路上。谢谢你为你自己,你老公和你的宝宝做这些。
推荐下面的育儿书,既帮助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也帮助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Alfie Kohn的《无条件养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他的《奖励的恶果》punished by rewards 我也很喜欢。 Shefari Tsabary的《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毅和有觉察力的孩子》the awakened family 这三本书微信读书app上有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系列作者的导师,Haim Ginott的作品《孩子,把你的手给我》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亚麻上有中英文版的纸书
You need professional help
是 狠毒得很 不是人
楼主我和你一样,三十多了,出了国,结了婚,生了娃,还是过不了父母的那一关。特别是刚刚当了妈那一年,好多好多童年的记忆都冒出来了,我都悄悄写了下来,并常常也写育儿笔记反思自己带娃的过程,提醒自己不要重走那条路。
最后,就是学着爱自己,你已经和他们联系很少了,光这一点就已经很大进步了。这辈子我们可能都要修复自己,没关系。
我不勉强自己和解或者放下,我专注提高自己幸福的能力,去学会爱人,交友,建立更多健康的人际关系。
所以她魔怔了一样使劲逼生,基本上我的健康死活可以不管,只要能生了娃给她就行。成天闹腾着什么让我找date不要采取避孕措施,找个条件好的生个娃她养。后来我结婚了,第一次怀孕流产了,她也是闹腾着流产全是我的错,让我马上去做试管,对身体没有害,就算有害,最多得个乳腺癌,现在乳腺癌治得好。我并没有丁克的打算,但是怀孕困难,做了很多尝试和治疗,本来备孕压力就很大,再加上她在边上要死要活地闹腾,可想而知。我觉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到周围的女同事女朋友很自卑,觉得为什么人家都开开心心的,work hard play hard,家里没有这样一个妈drag them down。
现在不怎么纠结了,因为养娃太内耗了,没有余力纠结其他的了。所以你的心路历程我很懂,娃还小的时候比如小婴儿主要是体力付出,我记得那时我也还会有一些对于原生家庭的心魔。后来娃2岁多了之后精神内耗开始了,到现在娃4岁了,尤其是我娃很难带,我基本上没有力气跟我妈耗了,她说什么我根本听不见了。没有屏蔽微信,经常她打视频我不接,她的微信有10几个新提示我没看,真的不是故意不理,成天被娃缠着,没有机会接视频看微信。我是不是move on了我也不清楚,反正确实是没有心思和体力纠结了。
摸摸,层主的心态很好,特别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是很有助于疗愈过程的,建议有同样纠结的朋友们考虑采取写下来的方法,类似于和人倾诉
摸摸,这个太真实了,太多中国女儿经历过这样的事,回头看才发现,那些母亲所谓的为你好,其实全是为了她自己的面子,让人觉得特别的幻灭和心冷,能做到不理她就挺好的,专注在自己和自己配偶子女的关系上吧,自私的人真的不值得我们纠结
多谢推荐,找来看看去
我亲姐最近经常跟我控诉父母控制欲强无法沟通之类,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我也好头痛,正好找书来看看怎么开导我姐。我和我姐的不同在于,我读高中15岁就住校了,之后读大学,然后出国,在家的时间很少。而她一直在父母跟前,结婚后家也离得很近,时间太长,现在有点撑不下去了。。。
同感一点,只有愤怒充分表达才有可能和解move on. 我也有一些童年创伤,当我长大成人后,也想“向前看”,快速投入之后的生活。 但是越逃避,内耗越严重。每次当自己想要集中精神专注新生活时, 旧的阴霾就会从潜意识浮现。只有充分感受愤怒,理解他,照顾这些负面情绪, 才有可能走出阴霾。
可不可以简单说说你是怎么 感受愤怒和照顾负面情绪的呢?
对,每次看到你说这个爱恨可以共存我都要忍不住赞同一下。
Good Inside里面对我帮助很大的一章就叫Two things are true.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可以对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感到愤怒/意识到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是错误的。 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在育儿过程中也可能有很多frustrated的时候。 做父母可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和frustration,同时守住boundary。(而不是在孩子表达愤怒的时候shut them down或者invalidate他们的feelings)
M M的理论更丰富全面一些,很棒
mm上的是什么心理工作坊呢?就是group therapy吗?
这本书特别好 我看了很有启发 强烈推荐 不光是育儿 对和人相处也很有启发
是心理课,李崇健老师的线下工作坊。有点像therapy,但是教很多心理知识自己可以继续学习提高的,每天可以用,我觉得特别好。但是他24年不来北美了。他今年在国内应该有一些工作坊,具体的我还没问。有人飞回去上的。确实很强大的。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很有力量。
根据我学的理论,情绪的处理最基本的是觉察,辨别,具体是愤怒,还是恐惧,还是紧张,还是委屈还是焦虑等等,还是有很多种mixed,都需要仔细辩别,然后是承认和接受,接纳这个情绪,停顿下来,让自己沉浸在个情绪里,任由它流淌过自己的身体,像海浪一样拍打自己,反复升起,退下,慢慢消失。然感谢自己的努力。多做很多次会慢慢好很多。情绪的激起我们老师采用的是讲述法,具体给伙伴描绘当时的场景,具体的情境,天气,环境,说的话,做的事,当时的感受,穿的衣服,表情,光线。。也可以写下来感受它。多做一些练习还是很有用的。
👍 又学到了一些
对!就像作者写到的:this is a parenting book, but at its core, it is a relationship book.
互相学习😊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越快速“向前看”,不去理睬过去的创伤,越容易陷入更深的内耗中。 越逃避,内耗越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正面面对他,这需要勇气+智慧+能量+契机+时间。 就是说如果你有很重要很紧急的事情要去完成,那就尽快去做。 等你有时机,有能量,有时间,有智慧了,才能开始处理过去的创伤。
首先,不要否定负面情绪。无论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这股情绪与你内在需求连接颇深。 要感受这股负面情绪,理解+分析这个情绪表达的意思,具体什么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用智慧去分析,怎么行动才能合理合道德的满足这个需求。然后在进行处理,行动起来。 具体行动可能是:打官司维权,与家人绝交,离婚分手等等....... 实在没办法弥补的,就要想办法与自己和解,或者暂时搁置,等待以后有能力再解决。 人随着阅历增长,智慧的增长,对人生的理解会越来越深,会更有能力疗愈小时候没能力疗愈的伤口。
关于情绪的接纳,网上有一个简单的4A法,Acknowledge, Allow, Accommodate & Appreciate,MM可以去看看,我老师加了Aware,觉察是第一步,然后停顿下来,慢慢加入4A,还是蛮好的。最后都是要感谢自己,给自己点赞结束。
这个说法有道理
同意这个,积累的伤痛会一直影响一个人的
对有了孩子之后, 就一下子意识到父母对我 和我对孩子的感觉差了很多. 我没有纠结太久, 因为我很快就有了结论, 他们爱我, 但也就是普通人, 没那么爱, 人都是自私的嘛. 只有爱自己和人天性里的自私没有矛盾, 所以好好爱自己照顾自己就好. 别人爱不爱有多大关系呢. 他们爱你是他们善良, 他们不爱你是他们自私, 总之, 这里面我一点错都没有. 想通父母所作所为和自己是好是坏没关系, 就可以move on 了.
層主真心語 將重心放在寶貝身上 把不同意有毒父母的作為不當言語忽視 全不重複在自己兒女身上 是對自己的救贖與最好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