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4-02-28 12:38 没有尽头的 死了都还要在坟里保佑子孙 非要说哪个阶段最重要 那就是人生的两个发育期 一个学前0-6,尤其0-3 二是中学12-18, 尤其12-15
royalpalm 发表于 2024-02-28 12:50 12-15父母能做的事情已经很有限了呀。是因为青春期吗?能说说为啥吗?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2-28 13:12 我个人观点不要围绕着孩子来计划自己的生活,正相反,要把孩子fit in我们的生活里,这对做妈妈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一般习惯围绕孩子计划的父母会发现有无穷无尽可做的事情 如果非得选一个阶段最重要,那我选0-8/9岁吧,0-3的bonding最最重要,是一切的基础,3-6是培养social skills的最佳窗口,social skill好是孩子生活学习质量的基础,K-3/4年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青春期前父母可以lean out让孩子take the driver''s seat了 另外有自己生活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很interesting的事情,到了10岁左右孩子对父母的工作越来越有兴趣,也是他们开始慢慢思考自己的未来了,有时候聊一聊这些话题,觉得孩子既幼稚但又比我想象的成熟,挺有意思的。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4-02-28 13:18 我同意这个说法。人生终究是自己的最重要。父母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了,过开心了,孩子就跟着顺势走就行了。自己能飘到哪里算哪里。按易经讲,人一般都是从13岁起运,也就是说13岁以后孩子要按照自己的命运安排,行自己的运了,父母不要阻挡。
200K 发表于 2024-02-28 13:23 所以看起来K上下的那两年最重要,既要练习社交又要练习学习习惯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4-02-28 14:17 最重要的还是更早期,到了K 已经是水到渠成。
sunnyday18 发表于 2024-02-28 15:24 娃小的时候所有妈妈们都操心。中学以后看孩子和地方。在卷区娃搞活动多不够自推家长会累和操心很多。会累很多。跟本不是婴儿期吃饱喝足就可以了。
m口罩sk 发表于 2024-02-28 19:05 当夫妻两个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是给生活添彩。 等孩子变成两个,孩子们让生活开始变得必须对付。 三个了,生活彻底变得向多个不同方向跑,除了累没别的,不是体力就是心累
总的来说小时候更需要家长生活上支持。大一些的学习和课外,这个阶段丰俭由人,家里期望值有多高, 娃什么类型,是不是自推娃,能自我管理的好。
初中高中娃,有了独立意识,也不是你想陪,想投入时间推,人家就听话领情的了。
工作以前都需要
12-15父母能做的事情已经很有限了呀。是因为青春期吗?能说说为啥吗?
对呀,青春期,self identity的成型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是这个阶段。
看板上很多人都是从孩子上高中才开始发现孩子的毛病想纠正,那就是太太太太晚了。除了激化矛盾,让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更不正常,没有任何P用。除非是特别晚熟的孩子可能有点儿用?孩子大了,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是需要父母的尊重,让他们自己试错。
如果非得选一个阶段最重要,那我选0-8/9岁吧,0-3的bonding最最重要,是一切的基础,3-6是培养social skills的最佳窗口,social skill好是孩子生活学习质量的基础,K-3/4年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青春期前父母可以lean out让孩子take the driver''s seat了
另外有自己生活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很interesting的事情,到了10岁左右孩子对父母的工作越来越有兴趣,也是他们开始慢慢思考自己的未来了,有时候聊一聊这些话题,觉得孩子既幼稚但又比我想象的成熟,挺有意思的。
我同意这个说法。人生终究是自己的最重要。父母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了,过开心了,孩子就跟着顺势走就行了。自己能飘到哪里算哪里。按易经讲,人一般都是从13岁起运,也就是说13岁以后孩子要按照自己的命运安排,行自己的运了,父母不要阻挡。
所以看起来K上下的那两年最重要,既要练习社交又要练习学习习惯
我和孩子学校的校长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很多研究都说明一个孩子的观念,习惯,品行到13-14岁就基本定型了,所以早期的家庭教育,学校环境,朋友圈是至关重要的。
我个人的体会是3年级之前非常重要,前面基础没打好的,3-4年级就要开始struggle了,social上面对更复杂的问题,学习上无论是难度,还是数量都一下子增加了
Uber mom, Uber dad,各种活动都需要接来送去啊 等16岁自己能开车了就应该好一些吧
最重要的还是更早期,到了K 已经是水到渠成。
非常赞同。很有智慧!
当司机,接送各种校内校外活动。尤其高中生,参加校内club话都是早上上课前或放学后活动,就不能坐校车要接送。如果再参加一两个校外的活动,那最多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要接送四五趟。而且高中生的这些活动都是他们自己manage, 时间不会很固定,比较competitive的到赛季关键的时候会加时间,玩玩儿性质的如果哪次参加的人少也会cancel, 这些变化都是要到当天当时才知道,也不通知家长,家长没办法提前计划安排,我经常是正开着会呢,娃一个手机短信过来叫我去接他,或者晚上吃完晚饭我们都要换睡衣上楼了他老人家忽然说要去学校。等16岁小孩自己有驾照了就能省事多了。
我家姐姐11岁, 我觉得我已经熬出来了, 只需要每天陪着聊聊天, 不管是她的生活常识还是生活自理能力都远远超过我了, 至于她对生活的热情那简直是我理想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前提是我对学习钢琴之类的没要求, 在我对她学习上有期待的时候我也曾经焦虑过对她有偏见过, 但是当我想通了自我和解之后我发现她真的是个很好的孩子。
我家妹妹8岁, 非常宅, 我每天都在为她焦虑又无能为力, 她很聪明是版上之前讨论过的那种天赋太高所以惰性太大的孩子, 我对她的学习倒是不担心, 也不介意她对学习没追求, 我最大的担心是她没啥兴趣爱好, 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太影响生活质量了。
同样是这两个孩子, 如果家长心态变一下, 从成绩角度出发, 就会为姐姐那么大了还没养成好习惯而焦虑, 反倒觉得妹妹学习不需要操心小小年纪就很省心。
还好吧,要讲究growth mindset不是,而且如果要说本质决定因素的话,其实应该追溯到基因,生下来就定了
我也是这么觉得
我只有一个娃 真的是给我和队友的生活添彩 我俩都很宅 什么远足 露营 滑雪 上山下海的户外活动都不喜欢 双休日更喜欢窝在家健身看书上网 一个娃给我们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至少能因为有娃去动物园博物馆playground遛一遛
但是我俩都懒 没那精力搞两个娃 如果两娃那我家肯定天天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