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好奇心和交友需求,很容易被同化 进入大学后,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独立生活。没有了家长的管束,他们常常会因为好奇心尝试新东西。而各种大学生排队、聚会,更加大了大学生接触毒品的可能。 对新生来说,融入群体是大学生活的重中之重。美国大学生分为两种,“Greek life student”和“Non-Greek life student”。 “Greek life”翻译为“希腊生活”,是一个本科生组织,通俗的名字是“兄弟会或姐妹会”,其历史可追溯到1700年代末。 这个组织的成立原本是为了让大学生共享学术资源、互帮互助,现在已经成了全国性的学生交友组织。
根据美国国家中心药物滥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美国因药物过量死亡的人数已接近100万。在药物滥用的人口统计中,18-25岁人群吸毒率最高,达到39%。
对于12-17岁的青少年,药物滥用百分比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大麻、阿片类药物,以及处方止痛药。2017年,70,237例药物过量死亡中,67.8%与阿片类药物相关。
根据Troper的祖母埃丝特告诉有关媒体,Troper可能是服用过量的阿片类药物而去世。此外,他也是兄弟会Zeta Psi的一员。
这个新闻带给我的冲击不亚于大地震:
Troper出身于硅谷超级精英家庭,母亲苏珊·沃西基是YouTube前CEO,父亲在谷歌担任高管,祖母更是外号“硅谷教母”的著名教育专家埃丝特·沃西基,而Troper自己也是伯克利数学系名校生,为何一步步走向了吸毒?
要知道,Troper的母亲苏珊·沃西基是女性精英中的精英,毕业于哈佛大学,还拿到了加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有句话叫“Google在苏珊·沃西基的车库中诞生”,因为当年Google的两个创始人把办公室设在苏珊·沃西基的车库里。
2012年,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排行榜”中,苏珊·沃西基位列第25名。
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母亲竟然也没有办法阻止孩子吸毒。
有研究显示,美国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五种毒品分别是:酒精、大麻、处方药、摇头丸和可卡因。
早在2015年,大学生中吸大麻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吸烟人数。根据美国国家中心药物滥用最新统计研究发现--
美国12岁以上的人中有一半至少用过一次非法药物。 在大学前从未吸食过大麻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了大麻,54%的学生吸食大麻。 大学毕业时,36%的学生会获得可卡因,13%最终会吸食可卡因。
为啥美国大学生的酗酒和吸毒率会这么高呢?
👉第一,美国大学生不认为吸毒有耻感。
在国内,一听说谁吸毒大家都会看不起对方,认为他这个人就废了。但在美国大学生眼里,酗酒和毒品都是大学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
👉第二,好奇心和交友需求,很容易被同化
进入大学后,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独立生活。没有了家长的管束,他们常常会因为好奇心尝试新东西。而各种大学生排队、聚会,更加大了大学生接触毒品的可能。
对新生来说,融入群体是大学生活的重中之重。美国大学生分为两种,“Greek life student”和“Non-Greek life student”。
“Greek life”翻译为“希腊生活”,是一个本科生组织,通俗的名字是“兄弟会或姐妹会”,其历史可追溯到1700年代末。
这个组织的成立原本是为了让大学生共享学术资源、互帮互助,现在已经成了全国性的学生交友组织。
如果加入这个组织可以很快结识新朋友、找到社交圈,强大校友网络,并增加毕业后成功的机会,同时这个组织也一直因为“酗酒、欺凌、毒品”等被诟病。
研究显示,希腊生活会导致学生酗酒或吸毒成瘾的风险更高。大麻在这个组织中相当常见,而且与不参与希腊生活的同龄人相比,参与者会更频繁地使用迷幻药、可卡因等。
但很多学生一旦离开这个组织的第二年,酗酒和毒品使用量都会立即下降。
吸食毒品,已经成了这些新生融入集体的一种手段。
👉第三,精神问题和学业压力导致毒品上瘾
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抑郁、焦虑、悲伤的学生可能会寻求大麻、酒精来治疗疾病。
大麻有抑制、刺激和致幻功能,医疗上可用于镇静作用。部分海外当地大学生会用大麻来缓解焦虑和失眠,用酒精带来的麻木和放松感来缓解压力。
此外,阿片类药物滥用也非常普遍。这些药物原本是用来治疗多动症的,但因为能帮助人保持清醒、集中注意力被大学生视为“应试神器”。
这种手段短期内可能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效率,但长期使用则有上瘾的可能性。
毒品耻感消失、触手可及再加上新环境和交友压力,让大学生毒品泛滥现象非常严重。大环境如此,即便是亿万富豪苏珊·沃西基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