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loib 发表于 2024-02-20 22:07 所以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存钱!
pathdream 发表于 2024-02-19 23:27 刷题拿大包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deam 发表于 2024-02-19 23:26 年过四十,上有老人要接济,下有孩子要抚养。 夫妻两个人都是天坑专业的博士,毕业后混了好多年博后才勉强在血汗工厂型的公司找到工作,收入也很一般。 工作上也都是特别吃力。可能是人本身也不够聪明吧,总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每天在公司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压力山大。 但也不敢辞职,毕竟要养家。也不像版上动不动几百万的资产,我们没积蓄没投资啥也没有,一旦找不到工作也许真的就要喝西北风。更不知道就自己这专业这资质还能找到啥工作。 好怀念年轻的时候啊,也穷,但没有这么大的压力,而且那时候至少还有梦想。 现在每天都是苟延残喘,觉得累极了。 人生真的好难。
贝壳的壳 发表于 2024-02-19 23:54 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和你们差不多,或者说也就是普通的上班族,不是版上动不动几百万的那种人。和别人比,永远都不会快乐。如果父母身体也还算健康,孩子还比较听话,其实就少去了很多烦恼了。
backhome2020 发表于 2024-02-20 01:02回复 1楼 deam 的帖子 加油。你真的不是一个人。我早晨开始睁眼的时候就觉得又要过一个煎熬的一天。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睡着。
deam 发表于 2024-02-19 23:29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的,也许你门理解不了我们笨人的痛苦
Bigridge 发表于 2024-02-19 23:40 理解,你不是一个人。
ruxiz 发表于 2024-02-19 23:44 其实我觉得你是长期在被压榨的环境里失去信心了, 能读完博士不可能是笨人。赚到钱的人不一定比你聪明, 你需要从日复一日的环境中脱离出来, 好好想想出路,这不是上网问问其他网友能解答的。
nicecool 发表于 2024-02-20 09:23 发挥所长搞个副业。公司里各种尔虞我诈对华人发展有各种羁绊,副业可以充分发挥华人智商的优势。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希望你回到从前 发表于 2024-02-19 23:51 单说父母都在,孩子健康,你已经让我羡慕不已了。很多人会羡慕你的。
离泽宫首徒 发表于 2024-02-20 11:01 我们这代中年人都是差不多这样,读完书都快三十了,恋爱结婚生孩子时差不多快四十岁,目前夹在年老父母与年幼孩子之间,非常累,压力也大。只能互相鼓励彼此吧。
ripples23 发表于 2024-02-20 11:20 送楼主一碗鸡汤。来这个全世界其实大家殊途同归,没人记得谁,什么都拥有不了,什么也留不住,所以你不需要证明什么,也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实现的,要记住你是来这个世界是来玩儿的,看看花开日落, 做让自己开心的事吧。
Rocklily 发表于 2024-02-20 12:17 这都是被华人70万贫困线给忽悠得焦虑了。哪有那么多70万的,大多数华人家庭一生也不会超过40万,在40岁左右的,一切顺利的话,基本都是30万左右或低于30万。非纽约湾区波士顿更是这样。楼主好好规划一下,以你们双博士的家庭,怎么都不会很差的
catchloe 发表于 2024-02-20 14:22 我觉得你这30万都是高估了,我周围很多双IT的,到了半百才勉强家庭收入30万,我们不在湾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大包。那些做别的工作的,尤其是生物啊会计什么的收入都不高,20几万已经很好了。大家都过得很好,年轻时有点紧巴巴的,但是现在都很轻松,没看见谁缺钱了。重要的是心态,不要看别人怎么怎么样。
Daylight 发表于 2024-02-20 16:57 只能说加油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不光对你对其他人也是一样,思维放开。读书最容易把人读死,埋头不看四周,思维也禁锢了。 就说这血汗工厂,收入也一般,那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过法,跳出自己舒适区。在美国还是相对多劳多得的,给 amazon 送货去,去开truck 去 ,去做电工去, 只要不在两岸动不动要70万的平困线,10几20万的家庭收入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也不至于喘不过气啊
Fhb 发表于 2024-02-20 11:38 是的,网上看到说那些温州人的孩子,都早早规划好,尽量早两年把国外本硕拿到手,年纪轻轻就可以开始真正进入社会,早点试错,早点积累经验和人生各种资产。所谓啥事都要趁年轻,这话还是很对的。毕竟年纪越大担子越重,脑力体力健康都走下坡路。 我自己到中年都无数次哀叹真想退休,心理生理都累疯了。 但第一代混米帝就是不容易, 就是自己看开点了,至少人都好好的。 我也决定以后劝孩子本科后就工作,越早毕业越好,不浪费青春。硕士可以边工作边读。
双亲健在,全家身体健康,夫妻俩都有工作,孩子养得好 已经好过多数人了 我工作中接触的几个高收入中国人,要么和配偶异国,要么另一半中年患癌在接受治疗 孩子有自闭症的,有TEENAGER很难搞的 反正日子也是一日日的在熬 人到中年没几个人日子是完美的,年轻的时候也不完美(甚至其实远不如中年)但总以为有希望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4-02-20 17:01
🔥 最新回帖
房子至少一套吧
能赚钱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多赚钱,什么都不如钱可靠。
是的,人生很难,很苦,本来壮如牛的父母如今也老了,确实压力很大。
🛋️ 沙发板凳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的,也许你门理解不了我们笨人的痛苦
所以家庭收入到底多少呢?丰俭由人吧
人到中年 父母还健在 是一种福气啊! 读到博后 多少人都做不到! 不用担心身份绿卡 多少人恨不到! 人到中年 还身体健康 已经很多人羡慕你了。
那就咬咬牙去改变现状。 40多还很年轻。除了你没人会在意你的惨。
现在做计算机的失业严重,40多了转码,不是好时候
you are not alone...只能硬着头皮撑着了,一起加油吧
就是呀。现实中认识的老中家庭,也都是贫困线以下的。不管在湾区还是纽约。
加油。你真的不是一个人。我早晨开始睁眼的时候就觉得又要过一个煎熬的一天。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睡着。
握手。我每天早上醒来意识到回到了现实世界,就有一种深深的难过,不想面对一天中的一切。
楼主夫妻都是博士,智商没问题,不会比不过公司大部分同事。是不是刚转去工业界还在适应中?我一直都在工业界,每次换工作其实都干的相关领域的工作,但每次都还会有段适应期呢。干熟了就好了,别自己给自己压力。要说有钱没钱的,两博士,肯定比美国家庭平均收入高,一大半美国人民比你们穷,别和华人上的比就好了。
人和人不一样。笨人穷人活的确实要比聪明人富人累多了。 有多少能力办多大的事。超出能力范围只能靠勤奋了。
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的 除非是富二代
不是个笨人并不能减轻人生负担。聪明不聪明,尤其是读书反射出来的聪明,在影响人生路程的各种因素里只算1%。
鼓励下楼主,多看看自己有的,加油。
深有体会,一定要发挥所长搞事业。美国其实机会挺多的,只要有热情一定能干出一番天地
我来美国之后才发现夫妻两个人都是博士的家庭真多啊。 你觉得工作 老人和孩子,哪方面压力最大? 如果愿意,想听听你年轻时候的梦想。
有空闲时间的时候,随便投几个简历,看看能不能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吧,哪怕有五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在网上投一两个啊,没准有收获呢
另外算算家里的花销,看看能不能有办法节流。大不了一个人上班,另一个人辞职专心照顾家庭顺带转行或换工作或者搞副业。省着点花,一个人的工资应该也是够花的,版上很多单职工的家庭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其实电影里上有老下有小其乐融融的场面,是建立在经济稳定,工作生活压力都不大的前提下。 如果工作压力大,父母身体健康有点问题需要照顾,孩子学习并不省心,再加上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可真的没什么好羡慕的。 楼主,有的时候就是咬牙坚持,实在感觉要崩溃的时候放过自己,暂时放下一切,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坚持过去就好了。不少家庭也是这么过来的。
是的,网上看到说那些温州人的孩子,都早早规划好,尽量早两年把国外本硕拿到手,年纪轻轻就可以开始真正进入社会,早点试错,早点积累经验和人生各种资产。所谓啥事都要趁年轻,这话还是很对的。毕竟年纪越大担子越重,脑力体力健康都走下坡路。 我自己到中年都无数次哀叹真想退休,心理生理都累疯了。
但第一代混米帝就是不容易, 就是自己看开点了,至少人都好好的。 我也决定以后劝孩子本科后就工作,越早毕业越好,不浪费青春。硕士可以边工作边读。
古人说四十不惑是有道理的。
波士顿生活成本这么贵,老钱多是第一原因,还是高收入多的年轻人多是第一原因?
我已经是空巢年纪了,比楼主大很多。放眼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大部分夫妻健康,还感觉活得很艰难的,都是庸人自扰。比如对孩子,不明白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象非常自律的成人。其实很多成人也很不自律,不然华人没有那么多报怨的老婆。很多人不明白,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不可能把父母照顾到完全衣食无忧。工作更是不要担心了,周围想工作的,都有工作。二个人工作的,通常比一个人工作的家庭还紧张,想想人家一个人工作的家庭不活了?不都是活得好好的!紧张是一种心态,放宽了,什么事情都没有
楼主不会这么想的。但是拼命去刷题,转码,也是做不到的,没辙
理解你。但是不要为还没到来的未来担忧,对于你的现在没有任何帮助。你未必失业,就算失业也未必找不到工作,就算找不到也可以干别的,说不定人生重新开了新的篇章。你可以试试看政府工,虽然pay也不高,但是压力小,不太担心失业。
都差不多
我觉得你这30万都是高估了,我周围很多双IT的,到了半百才勉强家庭收入30万,我们不在湾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大包。那些做别的工作的,尤其是生物啊会计什么的收入都不高,20几万已经很好了。大家都过得很好,年轻时有点紧巴巴的,但是现在都很轻松,没看见谁缺钱了。重要的是心态,不要看别人怎么怎么样。
能40多岁有30万的都是非常顺利的。人生哪有那么顺的,遇到几个坑,能爬出来就不错了。有几个朋友,一直是老公做博士后,老婆开始不工作,后来读统计或者是计算机,结果读完了感觉工作太累,不喜欢就不做了,就这样博士后单收入至今,老婆打打零工,或者啥都不做,后来孩子读书国家包学费,也过得不错。
一人坚守岗位保底,另外一个闯一闯,有工作有家有队友,不算差了。但也是双刃剑,顾虑太多不敢冒风险
只能说加油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不光对你对其他人也是一样,思维放开。读书最容易把人读死,埋头不看四周,思维也禁锢了。 就说这血汗工厂,收入也一般,那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过法,跳出自己舒适区。在美国还是相对多劳多得的,给 amazon 送货去,去开truck 去 ,去做电工去, 只要不在两岸动不动要70万的平困线,10几20万的家庭收入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也不至于喘不过气啊
挺大可能lz就在高消费或者中等消费区,并且家庭收入也有十几二十万。你也太naive了,以为在血汗工厂的phd自谦“收入低”,是美国统计意义的“收入低”。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年轻时候统计意义的低收入时间太长,在这个年纪应该有硬核被动收入支持的时候没有,而且因为补贴老人现金流一直不乐观,阻挡他们在未来可见时间内产生硬核被动收入。
属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之前有个帖子楼主分享他的一些经验,就说到如果不是必须,本科读完就工作,早早开始积累,财富也好,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我们这代好多读完博士出来真是一把年纪了,再碰上个不好就业的专业就感觉步步跟不上了。。。
是的,一部分人都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其实,谁家的锅底没灰?
天气是个大问题,这么冷的不毛之地,本就不适合人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