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小心,因为根据香港地铁规定,是不允许喝水的。没被处罚可能是大多数警察不在乎,但碰上一个坚持原则的,就麻烦了。 https://www.mtr.com.hk/en/customer/main/mtr_by_laws.html 27. PROHIBITION ON TAKING CERTAIN LUGGAGE, ETC.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OR BEVERAGE No person shall- (b) consume or attempt to consume any food or beverage (whether alcoholic or non-alcoholic) within the paid area 连attemp to consume 都不行。 它也有中文版。 27. 禁止攜帶某些行李等和禁止飲食 任何人不得─ (b) 在已付車費區域內(港鐵公司或第三者從中國任何其他地方運載乘客到香港或從香港運載乘客到中國任何其他地方的任何列車除外)進食或企圖進食任何食物或飲用或企圖飲用任何飲品(不論是酒精類或非酒精類飲品)。
纽约我可太了解了,MTA也不允许。不过和湾区一样,没人管。警察是吉祥物。 而且纽约规定的很仔细,连罚款多少都给你定好了。罚款25. 纽约地铁的肮脏程度,远胜于湾区的Bart。我第一次在地铁里看到老鼠,就是在纽约。干净程度和国内,新加坡以及日本的地铁没法比,都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东西。 不过按照这个法规,只是车厢里不能喝水,站台上应该可以。香港是只要进入了闸机(paid area),就不能喝自带饮料了。但给了饮水机的exception。 https://new.mta.info/document/36821 1050.7 Disorderly conduct (f) No person shall bring or carry onto a conveyance any liquid in an open container.
出发前,一线中产们幻想着白天在花园城市City Walk,晚上在商业区灯红酒绿的好日子。
出发后,幻想破碎得只剩下四个字:
“人在囧途”。
话说这新加坡大年第一景,就是咱熟悉的人山人海。
根据携程数据,截至2月8日,中国春节假期期间,预订到新加坡旅游的中国旅客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960%。
近10倍的旅客增长已经足够惊人,再加上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种族社会,吸引的游客远不止中国人。
于是,大年初一,一场大雨让原本在滨海湾观看无人机表演的人全部挤入金沙商场。
人从众中,各种肤色的人都开始怀疑人生。大家一边担心出现踩踏事故,一边在拥挤中深切感受到什么叫“温室效应”,全球化的那种。
拥挤不是“新加坡很好,下次不来了”的唯一理由,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 贵。
有多少人还没出机场,就被便利店十几块钱人民币的矿泉水背刺过?
想着省点儿钱去坐地铁,上车后拧开昂贵的矿泉水喝上一口,突然有工作人员说地铁饮水罚款500新币。
约合人民币2650元,真罚。
下了车拿出香烟,想为刚刚“蒸发”的人民币来场祭奠,谁知又被罚了1000新币,约合人民币5342元🚬。
旅途还没开始,就原地痛失8000块的网友们只得在互联网写下了充满血泪的三行诗: 免签不是免费, 中产和破产之间, 只隔着一个新加坡。
“没钱的人,别去新加坡”
新加坡的贵,体现在方方面面。
北上广深中产日常嫌弃的高糖饮料,到了新加坡个个高攀不起。 一小瓶可口可乐,约合人民币11块钱。
想来杯健康点的鲜榨果汁,稍一换算,就要42块人民币。
街头小吃傣味鸡爪,最小份的都接近70块钱。
至于正餐,更是一把辛酸泪。
网友只点了一道新加坡名菜珍宝辣蟹,结账的时候就花出去1222人民币。
说是度假,但大多数中产实际旅游中都不敢放开手脚随便花。
编辑部的同事馍人趁着假期去了趟新加坡,酒店房价才1000+人民币,自助早餐的价格是每人50+新币。 一顿早餐,人均300人民币左右。
吸取了早餐的教训,下午出门吃饭,馍人点餐时谨慎了起来。
一道蒜泥白肉、一盅排骨汤、一份小笼包、一盘虾仁蛋炒饭,外加一份蒜炒菠菜。
拿到账单,换成人民币一瞧,还是大吃一惊:
5道菜人民币600多块,其中包含10%服务费和9%消费税。
截至1月16日,新加坡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5.32。
不兑换成人民币的时候,看着13新币一盘的蒜炒菠菜,馍人觉得价格公道。可转念一想自己花了近70块人民币只吃到小盘菠菜,他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昂贵像把刀,插在每个到新加坡旅游的中产身上。
随便打个车,不到7公里的距离,花了网友82.6元人民币。
如果放在往年,新加坡的物价对中产来说只是一场略贵的旅游。
但这毕竟是2024,讲究性价比的年代。
也许是新马泰的称呼太过深入人心,被新加坡“贵”到的中产们回顾自己在新加坡的花钱之旅时总想起物美价廉的泰国,并拿来对比一番。
新加坡也荣获“性价比最低的东南亚旅游国家”之称。
也别怪咱们中产小气,新加坡连续9年被评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就连本地人都在互联网吐槽:“新加坡物价贵到癫狂”。
食宿虽不便宜,但想想“穷家富路”的老话,中产们也只是在网上抱怨抱怨。
在新加坡旅游的时候,该花的钱一分都没少掏。
真正能掏空中产钱包的,还得是异国他乡的计划外支出。
“素质不过硬的,别去新加坡”
新加坡免签的消息刚出来,“一不小心就变穷光蛋”的热搜便冲上了第一。 高昂的物价不足以让早有准备的中产们破产。
真正的“王者”,是新加坡严格又细致的罚款制度。
新加坡的法律制度严明,事无巨细,执法还格外严格。
在巴黎喂鸽子代表着一种经典永流传的松弛,但在新加坡,喂鸽子一把苞米,就要缴纳500新币的罚款。 换算成人民币约2660元,鸽子吃一顿的钱,够单身中产一个月的伙食费。
在广州地铁,虽然印着禁止饮食的标识,但还是隔三岔五有人在拥挤的3号线痛失自己的茶叶蛋。
可来到新加坡的地铁,吃东西、喝水也不是不行,只是要交500新币罚款。
新加坡,会平等地创飞每个不做攻略的人。
是的,来新加坡之前最省钱的决策不是做游玩攻略,而是研读地方法律法规。
稍有不慎,等待你的就是巨额罚款。
新加坡大部分小贩中心已经实行全面禁烟,公共区域仅保留部分指定的吸烟区。
在禁烟区抽烟会被开罚单,然后痛失1000新币。
也就是说一口香烟的价值,约等于5320元人民币,购买力直逼12克黄金。
新加坡的罚款辐射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完厕所不冲要罚150新币。不多,也就798元人民币,1.5克黄金而已。
温馨提示,马桶冲不干净,也很容易被算入未冲的行列。
在新加坡,如厕的风险高达800块,过马路也是高危行为。
一旦没看红绿灯非法横穿马路,就要被罚50新币,分分钟损失266元,约等于部分朋友一天的基础工资。
吃完饭没收拾桌子和餐具,在新加坡也算违法。
在互联网搜索新加坡,评论区看到最多的帖子就是晒罚单。
网友这顿饭不知花了多少人民币,但没收拾桌子和餐具的罚款就高达1500多块钱。两次罚款,就足够支付北京一间卧室的月租。
这还不算完,新加坡是一个宣扬环保循环利用的国家,路上垃圾桶非常少。
但乱扔垃圾或吐痰的代价是沉重的,轻则罚款300新币,重则2000新币。
1500-10640元的区间,足够把中产三宝lulu、拉夫、始祖鸟的中高端产品尽收囊中。
新加坡深谙人性的弱点,你给环境或公众造成的每一丝伤害,都会以同等的力度击向你的钱包或者自由。
在新加坡旅游,写“xxx到此一游”是一种土豪行为,最高罚款2000新币,或者处以3年监禁。
玩到快乐处,若是在公共场所唱歌打扰到别人,也将会面临罚款和牢狱之灾。
游玩中与人发生争执,吵架时恐吓、威胁他人,在新加坡也可能涉嫌犯罪,最高7年监禁,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或两者兼施。
蹭别人家Wi-Fi,在新加坡也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被定义为黑客行径,罚款10000新币或者处以3年监禁。
蹭一次网的代价,53200人民币,直逼2022年北上广深房价的均值。
新加坡的文明深入每一个细节。
即使是自己在家裸体,被邻居看到屁股,也会被处以2000新币的罚款或者3个月的监禁。 当然,在酒店裸体,被人看到也要被罚。
最细致的是,在新加坡买卖和乱吐口香糖都会被罚款。
为了过口香糖的瘾,网传当地人都坐车到马来西亚吃完口香糖再回新加坡。
关于新加坡罚款的种种细节一出,就成为互联网奇观。
Fine City新加坡,也有了它的一语双关: 是“环境优美的城市”,更是“罚款”之城。
被罚到欲哭无泪的中产们,含恨写下了自己的游玩心得: 新加坡很好,下次不来了。
昂贵的新加坡,为什么让人着迷?
可恰恰是最让中产们痛苦的罚款,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产们喜爱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有北京市的1/20大小,但人口却是北京常住人口的1/4。人口密度在全球国家中排名第二。 城市压力和管理难度巨大。
用严峻的法制倒推文明,成了新加坡独特的治国经验。
有人形容新加坡,是“罚出来的文明”。
细致且高昂的罚款,成就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优美环境和彬彬有礼的市民文化。
在网友晒出的游玩视频中,新加坡的街道总是干净整洁,虽然天气湿热但没蚊子。
身处机场,就能感受到花园城市的魅力,在室内绿植环绕、瀑布悬空的商场开始新加坡的第一波打卡。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置身滨海湾公园,都能cos一波绿野仙踪的出场。
在蓝天的映衬下,福康宁公园的树洞更添神秘色彩,好似分分钟就要上演阿凡达的故事。
来到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鱼尾狮公园,还可以接到新年的第一波“财水”,祈求新年财运连连。
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把整个新加坡都包裹在浓密的绿植之中。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高达70%,堪称“森林城市的天花板”。
中文还是新加坡的第二大语言。这意味,不擅长英文,也可以畅游新加坡。
春节期间,华人聚居的牛车水街头还有亮灯活动,沿街挂满了设计精美的各式灯笼,年味十足。
〓图源:电影《摘金奇缘》
新加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降低了国人出国旅行的语言和饮食门槛,又足以让人体验多元的融合文化和特有的城市生活范式。 从这个层面来说,不论是拥挤的人潮、昂贵的物价还是无处不在的罚款,都不足以成为阻挡人们前往新加坡的理由。
说到底,钱只是中产们看世界的门票。 眼界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 最新回帖
不廉价!因为起码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没有在这个畸形的系统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让自己因为他们的痛苦欢欣鼓舞高呼万岁。 这个世界上你同情但是不能做任何事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同情与不同情,是是否有人性的区别。不必用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false equivalence,50步本来就应该笑百步,试图混淆50步和100步的差距正是某些人想把人都拉回到100步自己的level罢了
他说不定还同情政治庇护 和 走线的垃圾呢
你只有同情,啥也不做,这个同情不廉价吗?
反正我不会欢欣鼓舞的鼓吹国内物价多便宜生活多便利交个外卖快递马上就到还不用给小费,更不会拿这个忽悠美国赚钱中国花。美国赚钱中国花我没觉得有啥愉悦感,我一个小人物就踏踏实实在美国赚钱美国花,起码心里坦坦荡荡。
🛋️ 沙发板凳
马来西亚和泰国也是免签吧,这两个地方好玩的更多
大家听过最多的就是新加坡的鞭刑
吃喝都不行
当然不清楚具体的规定,比如婴儿吃奶瓶可不可以?母乳呢?
昨天刚为娃买了杯鲜榨果汁,就在Costco 边上,用了Uber eat 自取,加价估计 1/3, $13.31。正常价 $9多。(uber eat 买的原因是:AMEX年费卡每个月送的Uber credit 30天就过期)
13新币一盘的蒜炒菠菜,包括稅和小费,我们这南加城市,梦里有。😂
可乐美国本地产,比新加坡便宜得多。俺个人对这种垃圾饮料几乎从来不买回家,不知道具体价格,但是感觉新加坡的可乐贵。
下午出去吃饭,5道菜,出门600人民币,还是要比本地中餐馆便宜一些。
打车6.9km, 82.6 人民币,这个比本地最便宜的 Uber贵不少,我们去机场,25 miles, 便宜的一档,不被Uber算法算计,一半40刀出头。
总体感觉新加坡物价比本地还是便宜一些,南加一城市。
北加的更贵,看了新加坡的,应该会会感觉便宜。
和美国很多地方,物价差不多,估计大体上也对。不过中餐的话,价格差不多的话,质量那就不要比了。
当然hate大妈来了,会猛夸他们家附近的吃喝便宜多了,新加坡是抢钱,也不奇怪。
啊,对,忘了新加坡那么小,地铁肯定长不了... 😅
感觉是这免签吸引外国人去交罚款的 哈哈哈
马桶冲不干净被罚款,这是怎么做到的?新加坡厕所配备了所长亲自检查吗?
我也觉得不能这么直接比矿泉水。值不值的另说。 另外果汁什么的,国内也不便宜吧。我记得麦当劳也要小二十,还不一定是纯果汁。小城市,随便什么饭馆子,不是苍蝇馆子但是也不是大饭店,菜的均价也是四五十。素菜也要二十多。
香港也一样 二十年多前地铁和九广上就贴有警告 禁止吃喝和坐地上 违反罚款可高达数千港币甚至监禁
是
香港地铁可以喝水的,只要是那种盖子可以盖紧的。小朋友的水樽啥的都可以。
最近流行吹捧挣美国钱,到中国花。
看你吃什么了。 吃西餐可是比美国贵的多,还难吃
小是小,从头坐到尾也要一个小时。而且里面什么味道都有,忍者不喝水有时候也很难受的。
水和婴儿奶可以 饮料奶茶不行 执行力度看人 有的是先警告一下 有的上来就要罚款
家里露体不小心被人看了pg 要罚款,你说你正好大号了没有厕所纸拎着裤子去那厕纸然后窗户没关被邻居看见了怎么办?
p用,真要有大国打你导弹饱和轰炸全国很快bbq,飞机根本上不了天
真正执行起来没有那么随意, 别听楼主瞎讲
绝大多数的美国地铁,也不许喝水吧。
至少湾区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湾区捷运系统Bart,从头到尾估计要接近100公里,乘坐接近两个小时。
但是但是但是,这里没人管你喝不喝水。就算你不买票乘车,都没人管。就算你在警察眼皮地下逃票,也没人管。所以那个Bart,上面一定就是臭烘烘的,不能随便坐下,因为椅子上很有可能存在不明液体。
还是新加坡好。
还是要小心,因为根据香港地铁规定,是不允许喝水的。没被处罚可能是大多数警察不在乎,但碰上一个坚持原则的,就麻烦了。
https://www.mtr.com.hk/en/customer/main/mtr_by_laws.html
27. PROHIBITION ON TAKING CERTAIN LUGGAGE, ETC.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OR BEVERAGE No person shall- (b) consume or attempt to consume any food or beverage (whether alcoholic or non-alcoholic) within the paid area
连attemp to consume 都不行。
它也有中文版。 27. 禁止攜帶某些行李等和禁止飲食
任何人不得─ (b) 在已付車費區域內(港鐵公司或第三者從中國任何其他地方運載乘客到香港或從香港運載乘客到中國任何其他地方的任何列車除外)進食或企圖進食任何食物或飲用或企圖飲用任何飲品(不論是酒精類或非酒精類飲品)。
我记得纽约是可以喝的,吃不知道
纽约我可太了解了,MTA也不允许。不过和湾区一样,没人管。警察是吉祥物。
而且纽约规定的很仔细,连罚款多少都给你定好了。罚款25.
纽约地铁的肮脏程度,远胜于湾区的Bart。我第一次在地铁里看到老鼠,就是在纽约。干净程度和国内,新加坡以及日本的地铁没法比,都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东西。
不过按照这个法规,只是车厢里不能喝水,站台上应该可以。香港是只要进入了闸机(paid area),就不能喝自带饮料了。但给了饮水机的exception。
https://new.mta.info/document/36821
1050.7 Disorderly conduct (f) No person shall bring or carry onto a conveyance any liquid in an open container.
照这么说Cancun all inclusive, cruise 都不要去了。
做点儿实事儿,给这边的OCEF捐钱让国内孩子有学上,有改变命运机会;在国内对服务业人员态度好一点,零钱不找;尽量消费提高就业机会。旅游的时侯该享受享受,我又不是范仲淹。
新加坡太小了,又没啥旅游资源,无法吸引到回头客。国内大妈团去几十个车马上挤爆。
别做那些事情不就行了么。
纽约随便,流浪汉还大小便呢
手动点赞
严格说起来,按照你说的,底层挣钱辛苦。人上人卷到死,也辛苦。大家都辛苦。所以并不是人上人剥削底层;他们也辛苦呀。
归根到底,有个原因就是资本家挟持着资本,剥削人,不给开高工资。干脆还是按劳分配算了;不过没资本又怕经济发展不起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产业没升级。整体人均GDP低。 美国是高科技把一大群中低层的人群收入提高了。 墨西哥、印度他们的底层、中层是怎么生活的?高端收入认识都是哪些人?
估计也是靠摄像头吧📸,类似国内天网那种
用不理解这个。新加坡那么热,坐车喝水都不让也太扯了。
罚款多少是另一回事。 地铁规定不让吃喝东西,有标识,但有人就是要做。新加坡的干净和和严格执行惩罚违反规定的人有很大关系,违规成本是真的也是大的。
看吃什么西餐,而且美国西餐好吃的地方也不多 我从来不买美国的牛排,澳洲新西兰都比美国的强
人造景观,玩的确没啥意思。要不星(新)马泰一起。
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做一个正常的文明人 除非有人习惯了出门一口痰,一天2包烟 上厕所不冲马桶,出口就骂人 那您觉得这样文明吗
我觉得是怕撒出来,撒到车厢地板上或者座位上,保持一个整洁的环境还是很好的。而且如果允许瓶装水,那么瓶装茶水行不行?瓶装茶水可以的话,那么瓶装气泡水行不行?瓶装气泡水可以的话,那么其他瓶装饮料行不行?这么细分的话太麻烦了,所以估计统一规定不可以喝东西
我觉得国内其实也应该出台相应的一些措施,至少一二线大城市。比如随地吐痰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高铁地铁上不带耳机直接把声音放出来的,纵容小孩子一直吵闹的),随地大小便的,插队的都应该惩罚,提高全民素质重要一步。
太支持了层主了。
新加坡还有什么抽根烟就罚几千,吃个口香糖也要罚几千,甚至在墙上画幅画还要鞭刑,这是文明国家的做法么?孩子憋不住,在车厢里小个便又咋了?就不能人性化一些?还有什么大声喧哗,那应称作声如洪钟,是中华民族有底气的标志,说明我们挺直腰杆在走上坡路。还有什么加个塞,吐个痰竟然也要罚款,这大概都应该算是辱华了。
美国也一样,超速起步就是过百美元,闯个红灯估计要罚人民币三千以上了。那个HOV lane,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一个人开车凭啥就不能走?也要罚款?
不过国内的人现在也受西方影响,开始搞这个。动辄说高铁上就着臭豆腐吃螺蛳粉的人没素质,什么是素质?传承中华美食传统就是素质。这应该被赞扬为“明大义而不拘小节”。
“板上还一致叫好。哪天罚到自己头上再回来品品”。谢谢你,这么有底气的说出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版上叫好的,也许仅仅是因为这版上的人,绝大多数已经西化了,觉得出门必须守法吧,他们被罚到了肯定都是赶紧自己反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