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5人含泪被赶下车后续,整个云南受牵连,嚣张导游拒道歉

n
newegg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听好了我们云南旅游不是做慈善,你买得起你就玩,玩不起就赶紧下车,不要试图拉着我们其他人来当搅屎棍...” 万万没想到,以上这段话竟然是出自云南某导游之口,听话买东西导游就会带着好好玩,不听话不花钱那么就会将游客扔下,语气嚣张放肆,不仅毫不在意的出言辱骂游客,甚至还带有威胁。 知道的这是去旅游的,不知道还以为是花钱去找挨骂的,而面对这种嚣张的导游,当地文旅的回复是已经介入调查。 然而根据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这件事是在2023年7月17日被爆出来的,但直到今日似乎也没看到该地文旅的调查通报。 虽然不知道当地文旅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但就在这个春节期间,云南再次发生强制消费不成将一家五口赶下车的事件,而这起事件中,云南文旅的回应,真的是引发热议了。 根据小政视频2月16日报道,一家五口去云南丽江旅游,因未按照导游要求购买5万元手镯,而被导游赶下大巴。 根据当事人田女士称,他们是一家五口去云南旅游的,为了不购物特地报了1.7万的团,在购买前也曾问过旅行社是否会强制购买,对方进行了否认。 结果刚刚到达云南第二天,导购就一直推荐一款5万元的手镯让她买。如果手镯确实是好,是货真价实的,那么也不是不能商量,但在田女士看来,这副手镯连500元都不值,所以便拒绝了。 但导游还是一个劲劝田女士,田女士却始终不为所动,在看到田女士油盐不进后,导演就将他们一家五口赶下了大巴车,理由是他是公司排名靠前的销冠,他们不买东西就只能下车。 而车上的其他游客基本上都买了玉器,最贵的花了20多万,这一车人买了80多万的玉器。 虽然大家都买了,但田女士却觉得这就是强买强卖,这种动辄就将他们赶下车的举动,真的是一家旅行社该做的吗?那么他们后续的行程怎么办?如果遇到危险,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如果所有旅行社都这么做,那么凡是去旅游的,岂不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此在被赶下来后,田女士就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然而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 旅行社和当地文旅部门给予的答复是;“那位导游现在正在接团,没有时间前来当面道歉” 这个回答是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田女士一家要的不仅仅是道歉,更是一个公道,以及这种行为他们会受到什么处罚,但如今却是什么都没有,就连一个简单的道歉也得等人家有时间才行。 因此在看到当地文旅局的态度后,网友的评论也是一边倒: “之所以云南导游恶行不止,当地文旅局不作为有逃不脱的关系” “千万千万不能跟团去云南,这些年都多少事了”、“云南文旅局不能很好的妥善处理这件事,大家还是别去旅游了” “那位导游现在正在接团,没有时间当面道歉",从云南文旅局的答复来看,我真怀疑云南文旅局,与这家珠宝店乃至导游,是不是一伙的,这么严重损伤旅客的行为,文旋局竟给轻描淡写的答复,实在令人置疑” “找律师在郑州起诉对方旅行社欺诈,在中纪委监委网站上直接实名举报云南文旅局不作为渎职”、“手镯销售店该不会是文旅局的局长家的吧!这下游可摊上事了” “有一种旅游叫云南,有一种欺骗叫云南文旅”、“哎呀,年年都有宰客现象,太严重了,这个旅游局长怎么还干着呢?不下台呀?” 从杭州不理发,到桂林不指鱼,从青岛不吃虾,再到云南不买玉,无论是哪个旅游胜地,都有不少的“宰客”和“强买强卖”事件发生。 但如何处理,如何预防,才是文旅局真正应该做到的,旅客过去是去游玩的,不是去当冤大头的,如果一直这样把游客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那么最终买单的还是当地的口碑。 美食可以替代,美景可以换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选择去哈尔滨和淄博旅游的原因所在。到底是想做一辈子买卖,还是一锤子买卖,到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下定决心斩断乱象,就得看当地文旅局和市场监督是怎么想的。
起舞弄清影
真有这么傻的,跟个旅游团,然后买花几十万买价值几百几千玉器?这家人不是花钱1.7万去的旅游团吗?怎么还要购物?
l
littlefish99
为啥要跟团,不能自由行么
F
Fish112233
同样的话回给导游,来云南旅游不是来做慈善(给你送回扣的)。 其实像我们离开国内太久的,跟团比自由行方便。希望云南旅游局好好管管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