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从K就一直强调personal space, ok to say no, anti bully. 我觉得这边长大孩子虽然看起来更加nice, 其实是很拎得清也追求自我的。不觉得真会有底线的困扰。 一个中国没有的问题是race问题,如果学校diversity 不够,也许更容易有身份认同和为了维持朋友压抑自己的问题,这个一代父母比较难代入也很难帮
(这是对于楼主在20层提出的疑问进行探讨,引用错了。) 谢谢喜欢! 其实到最后就是which battle to pick 的问题。孩子会学习(模仿父母)which battle to pick,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练习,最后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从而成熟与睿智。 我觉得我们父母只需要观察和享受他们的成长(trial and error)过程,不必太多的焦虑与干涉。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总结的有偏差还是发言者publication bias, 板上大部分人的论调是如果孩子在外被欺负了,或者事态不明朗的情况下, 做父母的一定要刚,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力挺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做个不好欺负的表率。
职场上的事情, 大家的建议一般是审时度势, 拿好钱财,也是能出气千万别憋着,除非会被裁/减薪。
我就想知道这是不是大部分海外华人尤其是妈妈真实的策略, 这种策略是不是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上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很多人会在他人(甚至自己)面前立fearless的人设, 其实在一点点利益面前就毫不犹豫地跪了。如果自己的内心都搞不清自己到底想着要做什么样的人,如何给下一代做榜样?
相对而言能玩转游戏规则的人群就完全自洽,从这个角度超赞。
来说说我家队友, 一路学业上的天之骄子, 人也是人高马大, 但是家里着重是不能吃亏的那种家教, 小时候妈妈常去学校幼儿园讨说法并以此为荣的。 队友一直很遗憾没有我身边那种君子之交的朋友也更遗憾他身边没有我身边那种出现意外可以托孤的朋友。 按理说女护士女秘书一般不怎么会去折腾男医生, 但是他刚开始工作的那半年简直隔三差五被他们的头去请谈话, 调解护士秘书的不爽, 他回来也天天情绪不好, 每次都觉得不是自己的错, 我听他说了一些事情,真的不能算他的错, 只是他老上纲上线得理不饶人, 得罪了想偷懒的护士。 我让他换个态度, 甚至在没有错的情况下“道个歉,给个台阶”, 他非常不情愿的。 后来他实在受不了经常被请谈话严重影响工作了, 就勉强接受了我平时为人处世的办法,最近也平静了好几年了。 再说说我周围的几个华人朋友(同行), 几个比较“较真的”,都是有本事的人, 不论男女, 基本都是我队友这种情况, 很多大概1-2年就得换工作, 最后都搞得很不开心。
我周围的白女同事, 基本上都是“很刚的”那种 ,貌似她们也很难熬,她们都是那种对其他人背后说她们Bword 都都可以坦然自嘲的那种段位。
各位高手, 你们怎么看呢? 我到底该给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处事的榜样? 我是觉得自己挺没用的, 遇事嘴笨, 事后也懒得纠结那种, 但是貌似日子过得很顺当也不怕人捅我, 这是我最舒服的状态, 但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外受了委屈, 妈妈都不挺她, 老让她放下放下很没有安全感?
楼主你这种显然是最好的啊,吃小亏占大便宜、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已经得到它了,可别被人带歪了。你家队友从小受的那种不吃亏的家教显然已经让他吃亏了呀,高下立见。
层主睿智, 能分享一下您的pick the battle 的秘诀吗?
可惜我队友就是现在也没从心底里觉得我这种中庸之道是上策, 他觉得是息事宁人的苟且。 他还是经常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了。 而且他父母经常给他灌输孩子在外不能被欺负了这种, 甚至给我们家娃买了好多绘本, 专本讲怎么对付幼儿园里被“欺负”的对策, 绘本里写的这些处理方法, 跟我在华人上看到观点很类似, 所以我已经彻底懵了, 这难道就是现在的主流观点? 所以想到这里寻求一下建议。
同意这个
我级别太低, 只能手动点赞。 谢谢层主mm来分享, 看来真的会给孩子安全感啊。 我还得好好琢磨一下什么时候该出手。
我小时候看杂书很多, 很早就接触了儒释道的经典,所以感觉跟我爸妈讲的“放下,退一步”也很类似, 所以遇事没有强烈的不甘感, 偶尔想报仇的气愤上来但马上被理智压制,会觉得自己想的不够大气不够远, 貌似都没有想着让我我爸妈替我出头。 话说我爸妈替我们家族里其他的孩子(没爹或者没妈的那种)出头, 我当时作为小看客, 觉得我爸妈很威武, 但是有点小题大作, 不上台面, 也许我不是当事人, 很难体会那种被长辈撑腰的感觉。
哇塞 护士还有这种厚黑学课程, 怪不得我们差太远了。我们上课光讲怎么做一个有原则有正义感的医生了, 出来就被整啊。
另外职场上,我一般不发飙,发飙就得让对方忌惮我。再就是,我不欺负弱小的人,如果对方就是能力不行,但是态度还不错,我不会嘲笑他。总之职场上混事,有技术能力看家,其他方面不卑不亢吧。
说得好棒👍。 层主能展开分享一下怎么帮孩子摸索善良的底线吗?
哎, 其实也许很多刚开始是别人不经意的善意吧, 但我都觉得他们都是我的贵人, 很是感激, 所以我觉得周围很安全, 好多是善待过我的贵人。
美国学校从K就一直强调personal space, ok to say no, anti bully. 我觉得这边长大孩子虽然看起来更加nice, 其实是很拎得清也追求自我的。不觉得真会有底线的困扰。 一个中国没有的问题是race问题,如果学校diversity 不够,也许更容易有身份认同和为了维持朋友压抑自己的问题,这个一代父母比较难代入也很难帮
层主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呢。 其实我自己觉得自己做的还是挺满意的, 偶尔多说少说一句也无伤大雅。但我不是很确定这样是不是给我孩子一个很差劲的榜样啊? 我对我自己还算满意自己心态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比如可以很平常心对待别人“欺负一下”,毕竟我都修炼了三十多年了。 但我年幼的孩子可能就看到别人都骑在头上干大事了,妈妈也没啥反应,甚至还跟孩子说看开点, 不值得一提, 然后孩子觉得很委屈, 这种情况咋办? 我做最好的自己 , 对自己为人处事也满意, 但貌似不能帮助孩子不成熟的心智。 睿智层主能具体点说说你是怎么调和这种?
说的对,得软硬结合,过犹不及。
护士告医生状的事情比较少见。我只听说过在住院医/Fellow期间有些program(比如纽约)的护士欺负trainee的情况,但做了attending以后还被护士告黑状的事情比较少见。 医生和护士算同事和战友,也是上下级,医生是team leader. 但是在美国即使你是上级也不能对下级呼来喝去不尊重,如果护士犯了错,医生的责任是既要让护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维护护士的尊严,针对的是事情而不是个人,这样不会引起护士的反感。而且有的时候医生要站出来保护护士。有次我的病人当着我的面对护士非常不尊重,护士可怜巴巴的不敢反驳,这时候医生站出来教育病人要尊重护士,可以对护士提要求,但是决不允许对护士yelling. 你如果是好的team leader,护士就不会背后找茬。 和人相处是很大的学问,书本上学不到,完全靠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刚和柔没有对错,完全看什么情况下运用,如何运用。
谢谢您来捧场。 看来护士和医生间的关系 美国和加拿大区别还挺大的。 我们加拿大, 护士是工会保护, 护士们是实际上的老大, 我们平时都得捧着,否则走人混不下去的只会是consultant。 举个例子, 我前几天遇上一个临时跟我搭伙的护士,我们最后有个步骤是之前开过会有文件特别说明过的属于护士职责的活儿, 那个护士懒得做, 就跟我说,“ 你都在屋里了, 你就顺手做了不是很好?” 。 我当时正忙下一个病人, 就请她完成了一个, 她很不高兴, 因为影响她刷手机跟人聊天了, 然后我就懒得跟她刚,麻溜地自己去做了。嗯, 这就是我的日常。
美国也是只有护士工会而没有医生工会。但是至少我呆过的几个医院没有护士欺负医生的情况,护士不会挑战医生作为team leader的地位。但是医生也绝对不能欺负护士,护士工会也是很强大的。
这种情况只听过纽约有。我有纽约的朋友住院医的时候有次发朋友圈,庆祝终于不用亲自给病人抽血了。我们诧异的很,这难道不是护士的职责吗?什么时候护士懒得抽血而让住院医做?但是在纽约某些malignant program就是这样,幸好美国大部分地区不像纽约这么不正常。 你说的护士懒得做的事情让医生去做,这在我们医院不会发生,没哪个护士敢这么使唤医生的。
当年不是不能硬刚,但硬刚的结果未必比现在好。
BTW,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就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不一定能改变什么。我其实是比较像你队友的,睚眦必报,谁都敢怼,这就是我的性格,我观察我爸也是这样的,就是天生的。所以你队友也不定是教育成这样的,可能就是遗传,他家人就这性格。
我也是总跳槽的,不开心我就怼,怼了还不行我就走。这样好不好呢,我觉得eventually 我升的确实没有那些比较能忍,能在一个地方矜矜业业任劳任怨的同事升的快 — 这些同事看似一开始受不少委屈、升的不如跳槽的快、干很多脏活累活,但是熬过去了到后来 (十年的尺度上) 升的都像火箭一样,因为他们打下了基础打下了reputation。这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总是跳槽的很难打下这样牢固的基础。
但是,虽然我知道这些 (不像你家队友不承认😝),但我也没法改变我的性格呀,该怼我还是得怼,不然会内伤。所以就这样吧,和自己和解。我觉得孩子也是,天性还是占大头吧。
(这是对于楼主在20层提出的疑问进行探讨,引用错了。) 谢谢喜欢! 其实到最后就是which battle to pick 的问题。孩子会学习(模仿父母)which battle to pick,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练习,最后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从而成熟与睿智。 我觉得我们父母只需要观察和享受他们的成长(trial and error)过程,不必太多的焦虑与干涉。
非常同意。而且我觉得这种审时度势的人生智慧只能通过生活的锻炼体验才能获得,是个不断学习积累摸索的过程。
我当时听了她说第一遍也巨震惊, 平时就算年轻小护士想偷懒也不敢面子上这么说啊,这位年长的护士就这么赤果果地说了, 我第一次以为我听错了, 她又在不同时间重复了两遍, 我想了一下跟她刚的时间成本, 我就咽了。
谢谢分享, 好开心读到你熬出头, 长了一身本事,现在受人器重, 看来这样隐忍也是可以有回报的。
谢谢层主真诚分享剖析自己, 也让我领略了不一样处事的世界。 说几句可能跟层主不太一样的体会,我觉得不全是遗传吧, 也许言传身教还是有用的。 比如我爸妈老叫我大气点, 退一步啥的, 其实他们自己做得并不好, 只是他们自己总结是自己的吃亏点, 我大概十岁左右就比我爸妈为人处事要大气了, 现在更多时候是我劝他们放下, 我感觉他们自己其实没有办法像我这样从心底里真正跟这些小事和解。
所以我有点着急, 对于孩子 要不要从小养成这样的世界观, 因为如果大家都觉得这种放下的心态很不利于这边孩子的成长, 我可以让我家队友自由发挥, 我可以不介入我的处事方法。
有道理! 我看了这么多推的项目, 就这个辩论最实用。
你可以把你希望孩子改变的地方按照重要性排列出来, 然后从前往后选出来第一项你可以陪孩子一起改变的, 并坚持下去。
谢谢分享, 哎真是一声叹息, 我也觉得是这种, 硬刚我们作为亚裔女实在是太难了, 怕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也就懒得多想。要说性别种族歧视, 我始终觉得, 隐形歧视到处都是, 也无法改变, 自己越把它当回事, 受的伤害越大, 索性任何事都不往歧视上联想, 也就这么回事。
谢谢分享! 看来我们这种性格的人生就是这样的平淡无奇也算是一种顺风顺水吧。 看来还是有共同性的, 性格决定命运。
这个观点有道理, 应该有priority, 抓大放小, 而且儿大不由娘呢。
嗯,我觉得当然后天也是有影响,但天性还是占大头吧。比如你在0-100的轴上是75,在你父母的影响下到了90;但是本来在10的人怎么也不可能到90呀😂
回到楼主最开始的问题,我站楼主,作为一个和楼主相反的人,我也认为楼主的海阔天空是更优解,比起队友的睚眦必报。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等于没有原则的包子。我支持楼主用你的方式引导孩子。
层主大气, 说得好棒👍
没错可大可小的, 希望我娃能早点想明白, 否则我就得为了他一个糖豆撑腰了🤣
我是会有一点较真的。如果我觉得我是对的,别人偏不做,我会有被欺负的感觉。很不爽。而且我会觉得人捡软柿子捏,不希望我成为人得寸进尺的对象。
所以你举的例子很好。我儿子肯定自己做了。我肯定会坚持让护士做。
但我并不是非常不宽容,我娃也不是毫无原则,也会say no。我们都过得挺好。
平平淡淡 不要贪求名利情
不开心的事是之前怼了一个人,后来那块工作直接不让我参与了。这个工作总共就四个人会做。一个技术专家A,一个负责人H,我和E是两个干活的。我自认为对于这个项目,我的了解在A之上,但是他权大位高。A扶持H,H是被我怼的那个。两个月前H突然开始挑我和E的毛病,连着三个工作日不间断发邮件,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我就找了一个全组(我们大组十来个人)在场的机会把她怼了,顺带把组长也怼了(组长和H狼狈为奸)。后来E主动提出这个工作他不干了,我也被移除(没有明说但是排班的时候再也没给我安排这个项目)。然后H开始培训别人上手。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我和E不干了之后,这个项目到现在一直没有进展(之前只有我和E做,一直都ok的)。最近E又被拉回去了。反正拉谁也不愿意再让我做。
怼完没多久是年度考评,然后一周以后得知隔壁组在招的职位和我过去经验十分吻合,就去申请了。然后就很顺利地拿到了offer。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开始,毕竟还是在同一个大领导下面,也不算跳槽。接下来,我要摆正心态,谦虚谨慎,多练习忍功。
层主这个角度很好, 这也是我们一般人想在这样的leader 手下干活。 可惜往往大部分人做到那个位置上也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令我想起了前几天隔壁有位好心分享经历在北美从技术出身做到高管的, 比如任何情况下不贪小利, 不授人以柄,比如跟人说话注意分寸,看似非常小的事情, 但都说得特别有道理, 偶尔做到不难, 一辈子做到很不容易的。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我提的问题,我还应该把孩子引导成与大部分相处舒适的方向, 能做到不纠结自己的得失是一种福气吧。
至于LZ认为,孩子遇到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去刚。你如果希望孩子以后也是这种性格,或者孩子将来会事事都躲在别人的背后,你当然可以积极去做。。
我相信每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都是不同。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她的人生智慧。我们的人生智慧都有天花板。也只能尽心尽责,问心无愧罢了。
谢谢层主分享自己的例子, 我也学习了,我确实看见过类似的, 但是我并非当事人所以不知道结果, 只看到离开核心, 我以为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几乎从来不在公开场合怼人,主要是自己没有实战经历, 有时候还有点语气着急, 瞬间没有武力值了。 但其实那一瞬间我也很想怼。 尤其是那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或者漏洞百出那种, 简直是不怼难以平怒火的那种。 但我后来发现,只要保持礼貌,最快速度平静结束谈话, 我可以扬长避短, 比如可以回来坐下来, 好好理个情绪, 写个email 进行怼,这时候就可以好好调整语气,仔细斟酌一下需要抄送的人, 甚至先找几个人私下沟通一下, 一般我写完了再放一放, 隔一两天再发或者不发。 有时候我写完了, 也就消气了, 理顺了利弊, 很多情况下我就退了。 缺点就是别人觉得我是hello Kitty,事后再怎么怼, 也让大部分吃瓜群众也没看到,觉得我没占理/没本事/好欺负/没原则 you name it。 另外是我居然还有碰过直接不回我和我老板email的, 就当没看见那种, 我也不好再到人家办公室里去说, 嘿, 你服输可以不要装死至少回下信么? 好处就是 it has a paper trail and time stamp,保护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