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家产分配故事, 非常有借鉴的意义。

f
fluker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微博上看来, @傻子笙歌, 非常好的案例, 法院判决合情合理。 可供借鉴。

北京,父亲突然离世,没来得及立遗嘱,大女儿提出卖掉父亲1000多万的房子,4姐弟每人分25%,没想到,小儿子却不干了,他认为自己伺候父母40年,给他们养老送终,其他哥姐一毛不拔,不配平分,4姐弟打起了官司,法院这样判了。
(案例来源:北京二中院)
凌晨三点多,储大庆在闹铃声中醒来,睡眼惺忪的起身就往父亲的房间走。
闹铃是他每晚睡前定下的,因为父亲瘫痪在床,他摸索出规律,这个时间他会解大小便,他怕自己睡得太沉,没办法照顾好父亲。
可储大庆万万没想到,等他来到父亲的床前,喊了几声父亲没动静,他伸手一摸,不觉惊叫一声。
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撒手人寰,身体都冰冷了。
储大庆哭着给一个哥,两个姐姐报丧,这个宁静的夜晚,储家因为老父亲的意外离世,而变得慌乱不堪。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储大庆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
他总觉得是自己照顾不周,才导致他发生不测,没有见到四个子女最后一面,也没留下片言只语。
2012年,父母日渐老迈,疾病缠身,因为一哥两姐住的都远,只有他离父母近,他就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
虽然父母都有退休金,完全可以雇一个保姆伺候,但储大庆不放心,还是决定亲力亲为。
从此,他身体力行了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传统美德,一丝不苟,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的一日三餐,饮食起居。
照顾起来他才知道,床前尽孝,承欢膝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买菜做饭,洗洗涮涮,半夜接屎接尿,端水送药。
照顾父母前,储大庆还是个大胖子,几年后,他把自己熬成了瘦猴,还调侃说,就当自己减肥了。
母亲临终前,拉着储大庆的手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儿啊,妈四个儿女,就借上你的力了,你受累了,妈走了,你爸还得拖累你几年,谢谢你了……”
储大庆哭的稀里哗啦的,他虽然四兄妹,但他从不指望其他哥姐。
对父母尽孝,是发自内心的,不能攀比,不能推诿。
父母是他心里的佛,能照顾他们百年,他觉得是自己的幸福,累也值得。
就像父母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自己长大一样,鸦反哺羊跪乳,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他没想到,父亲走的如此突然,让他措手不及,毫无准备,他为父亲闭眼那一刻,自己没在他身边守护而自责。
这一天,一个哥两个姐姐都来了,商量如何处理父亲房产的事。
因为父亲走的突然,没来得及立遗嘱,当然应该开启法定继承模式。
他们三姐弟应该是背后通过气了,大姐开门见山的提议,把父亲的这套房产卖掉,按现在的市场行情,1000万是没问题。
然后,4姐弟平分,每家25%,也就是250万左右。
话音刚落,其他人随声附和,说这样很公平。
可储大庆不干了,他觉得这么分配看似公正,但对自己不公。
他认为,父母都是他养老送终的,平时其他三哥姐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在分割财产上,自己应该多分,他们少分才对。
没想到,三哥姐不答应,在他们看来,父母都有退休金,用不上储大庆花钱,他也就是照顾一下。
但他光说自己的付出,吃父母的,住父母的,沾父母的怎么不说呢。双方协商不成,闹到了法院。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三哥姐认为,父亲没立遗嘱,应该按法定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三哥姐认为,储大庆从1975年开始和父母同住,和父母住一起,当然要照顾父母多一些。
可他光说自己对父母的付出,却不提沾了父母多少光,吃喝用度,还不都是父母花钱,便宜没少占,分财产时还想拿这个说事,要求多分,他们是不答应的,这就太过分了。
2、储大庆很悲痛,原来自己的付出,在哥姐眼里一文不值,倒成了啃老族。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储大庆认为,他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和父母一起生活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不为名不为利,就图个心安。
就像父母子女养大,不指望养父防老,这就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自然而然的事情,却被哥姐们说的如此不堪。
而他们,要么不来看父母,来了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没给父母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既然他尽到自己为人子女的义务,就有权要求多分遗产。
3、法院的判决主持了公道,让这个家庭的纷争尘埃落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而储大庆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对父母亲力亲为的照顾,不是三五天,更不是十年八年,而是40年,这样的孝心感天动地。
相似于弟弟,其他三哥姐,对父母无论是经济上,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没尽到儿女的本分。
所以,法院判决储大庆分得房产份额的70%,其他三子女各继承10%。(人物均为化名
明朗少女
法院判的比较公平
没事去逛街
如果只有房产,法院这样判还挺合理。 如果父母还留有现金,可以房产平分,现金给小儿子。 无论如何,小儿子应该要多得
w
woaixiaodi
老人应该早立遗嘱 免得儿女对簿公堂
K
Kitty1001
这就是个虚拟案例吧。
V
Views
有一千多万没贷款房子还普通人啊
水仙小T
个人认为这样判的公平。四个孩子的家,每人凑一点钱给父母请个保姆容易,尽心尽力照顾父母40年难。说实在话,能尽心尽力照顾父母20年,这样的分法就没毛病,别说40年了。
h
honeysucker
回复 1楼fluker的帖子
照顾父母各家的工作量不同。文中的父亲似乎瘫在床上许多年,照顾这样的老人极其不容易,护工费也非常贵,可能需要两班护工轮流工作,费用很可能超过父母的退休金。小儿子做了这部分工作,平时也没有人补贴他的劳务费,所以他从遗产里获得酬劳是非常合理的。看上去小儿子为了照顾父亲,自己并没有出去工作,说明他牺牲了职业发展以及相应的养老金来照顾父母,他多拿遗产是非常合理的。 相反,有些人家的老人并没有需要这么多年的贴身照顾,可能就需要儿女照顾几个月甚至1-2年就去世了。在此之前老人的退休金一直是补贴同住的孩子的。这种情况下,同住的孩子实际上是啃老多于照顾父母,那就不应该多拿许多遗产。
n
nullb
照顾卧床的父亲,确实不容易
J
JBJ17
照顾卧床的父亲,确实不容易
nullb 发表于 2024-02-16 17:11

四十年也太长了。不是特殊情况,谁会被照顾四十年。谁出力多,谁多拿财产这无异议,但为什么要编一个四十年呀。
g
guogai
2012年到现在夜不是40年啊🤔
父母到底多高寿,需要照顾40年。
如果真照顾了几十年,这么分没毛病
d
dingdang8467
肯定是虚拟的,编的都不合理。实际上中国的法院/律师都是要找关系。判的很随意的。
s
sakura_wind
时间线对不上,这案例实在够扯。 现实上来说,这个“照顾”怎么界定?如果别的子女给了钱或者给了其他相应得帮助只是人不在身边,算照顾么? 这个法律定的操作空间太大,难怪会有这么多案子
n
nickbear
原文提到了,同住了40年,2012年瘫痪后需要24小时照顾
U
UglyMeggieL
很多都是默认谁养老房子给谁的吧
a
azurepiggy~2代
这三个哥哥姐姐真是挺不厚道的。
a
azurepiggy~2代
有一千多万没贷款房子还普通人啊
Views 发表于 2024-02-16 16:56

北京房子值钱,1000多万不算太稀罕。要是不值钱兴许也就没这么多官司打了。
J
JBJ17
原文提到了,同住了40年,2012年瘫痪后需要24小时照顾
nickbear 发表于 2024-02-16 17:32

要是2012年后就24小时照顾,那全拿也该呀。十年呢。
M
Momo99
这个事情做父母的应该早点拿出来解决的。 只谈继承的话,我觉得这个判决有点奇怪。说实在的。实际的情况没有遗嘱的话应该是平分然后加上一些金钱赔偿给这个小儿子。
M
Momo99
10年照顾,按全职保姆十五万一年,价值150万,而不是600万。 全职保姆那是24小时在身边的。一般的儿女不可能24小时。 如果有事先的约定就没问题了。全给也是没话说。
枫叶08
2012年到现在夜不是40年啊🤔
父母到底多高寿,需要照顾40年。
如果真照顾了几十年,这么分没毛病
guogai 发表于 2024-02-16 17:14

就是活到100岁,需要从60岁就开始照顾吗?绝大多数六七十的人还可以帮忙照顾孙辈呢,除非是身患疾病的人,60岁就靠子女了,那多分遗产是应该的
枫叶08
有一千多万没贷款房子还普通人啊
Views 发表于 2024-02-16 16:56

值一千万,又不是买入价一千万。
m
mingrimingyue
2012年到现在夜不是40年啊🤔
父母到底多高寿,需要照顾40年。
如果真照顾了几十年,这么分没毛病
guogai 发表于 2024-02-16 17:14

2012-2024-照顾了12年
c
chop2004
2012-2024-照顾了12年
mingrimingyue 发表于 2024-02-16 20:00

又没说是今年去世的,案例也可以是很多年以前的。 按文中说法,1975年和父母同住,40年就是2015年,且原文说是2012年日渐老迈,疾病缠身,并没有说那时就瘫痪,所以是max照顾了3年。
尜尕
70%都少了,应该100% 至少95%
尜尕
guogai 发表于 2024-02-16 17:14
2012年到现在夜不是40年啊🤔
父母到底多高寿,需要照顾40年。
如果真照顾了几十年,这么分没毛病

原文说了,从1975年开始一起住
小红马甲
其他三个子女明显是对法律一知半解,只知道法律继承,而不知道法律对于同一顺位继承人继承多少的分配也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对被继承人履行了赡养义务的继承人,法律上就要多判给遗产,不是所有情况都平均分配的。
m
mingrimingyue
尜尕 发表于 2024-02-18 14:00
原文说了,从1975年开始一起住

1975开始一起住 说实话 那时候大概率是父母照顾儿子多而不是儿子照顾父母 如果那个时候父母身体没问题的话。如果之前父母照顾儿子多 那么后来父母身体不好了 儿子照顾父母 其实也是应该的 其他子女之前父母相对照顾的少 那么也能理解他们认为儿子后来照顾父母是回报父母之前的照顾。
k
kiim
如果有这么个兄弟姐妹 让我倒贴她都是可以的
照顾父母四十年 这三兄妹多大的脸去争遗产啊 幸好法院判的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