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和音乐也包括美术,是挺矛盾的思维和个性。但是现在就是样样都要,都搞不精,搞个四不像 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也不是为了身体好。我们这里体育特长的都好多伤病。音乐也是,追求难度力度而不是好听。美术也是追求怪异和变态的表达,而不是美感。作为业余爱好,早就走歪了。 每次看小孩表演或者展览,我就会想起那句校训American arts should be about beauty 3906 发表于 2024-02-16 09:53
如果不到国家/国际级别,但数学/科学/美术/音乐都拿过州奖,且跟乐团合作solo过,社团leadership/community service也可圈可点;但英语不强/SAT不突出,最终流向可能是哪? hua1ren2 发表于 2024-02-16 11:20
少一些臆想,多一些调查吧。追求all rounded的很多人不光是没有一个领域能算spike,而且一列举成绩很明显就是对很多领域都一知半解。 音乐体育很多方向是有比较清晰客观的等级划分的,就说钢琴吧,这楼里其实看得出还是有几个懂的。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1:37
“现在就是样样都要搞个四不像”,我认为这本来就是一种一知半解的误解,之前看过一个详细分析哈佛打官司的时候拿出来的数据,有能达到哈佛认为的顶尖spike的,只要有一项,录取成功率就到50%-70%了,这些学生除去spike之外,可能有其他一两类基本相当于没有,比如搞音乐到专业级别的,体育几乎为零,也没有负面影响。 能达到一项被哈佛评顶级的学生在申请者里面就大概只有1% 。有一项能到次顶级也很有价值,这个pool人数依然不多,录取率大概65%。 能到顶级EC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对升学的理解不一样的时候,如果孩子低年级需要选择是把时间放在攻尖还是补缺上,那走的路就不一样了,你去追求all rounded就肯定牺牲了把spike 再推高一些到次顶级的可能。 不过我家还没完整升过大学,都是根据文章纸上谈兵哈,我就是觉得很疑惑,很多认真分析的英文文章跟华人世界里面的论调真的很不一样的。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0:44
T20还不够好吗?哦,忘了问男女。女娃有无限可能。男娃真的不好说。 uglyduck 发表于 2024-02-16 11:32
十八岁在一个领域理解透彻??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4-02-16 11:45
我们村今年MIT早录的一个男孩子,学小提琴,all state 首席,并没有参加更多音乐比赛,学校乐队manager 风雨无阻每周两次到养老院表演,从小学开始坚持了7年,数学成绩也就AIME。 nestie 发表于 2024-02-16 11:59
我是来讨论的,不是来抬杠的,十八岁的同龄人,到什么水平算是同年龄顶级次顶级,追求学术的孩子和家长心里都有一定概念,专心追求钢琴小提琴的也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做不到顶级,跟压根不知道顶级是啥样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吧。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1:52
你家娃如果不是这种专研天性的没必要因为崇拜这种类型的人才而硬掰追求的。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4-02-16 12:05
大家有点太强调STEM,MIT 每年收4000多学生,除了数理竞赛的尖子生,人家当然要招点别的方面优秀的,优秀的娃又不止数理竞赛能体现。听说一个娃被顾问diss,但是早申直接被MIT收了,校内功课很好,排前五,没数竞,有艺术大奖 tingtinglee 发表于 2024-02-16 12:12
我认识的几个音乐娃包括我家的都不敢申请MIT,但是我们都是装作不在意的 ,说M太nerd进去不开心,所以我们才不要去呢,哈哈哈……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2:16
如果只是学习好+一门EC出彩,想进名校的确还是有难度的,尤其如果是男娃的话。没办法,现在华人升学就是这么卷。 crystalhuang 发表于 2024-02-15 21:46
回复 51楼chali1234的帖子 爱好这东西跟着面试官的喜好学真是件很悲哀的事。 maomao1314 发表于 2024-02-16 11:42
钢琴考到abrsm 8级,还不到英国高中申大学考的A-Level程度,大约比16岁中学毕业考的O- level高一点,所以跟spike没什么关系,就是多学一门课。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4-02-16 12:01
据说MIT钢琴系不好招人,STEM好的,可以double major 一下 xjtree001 发表于 2024-02-16 12:40
华裔随大流学钢琴也是很悲哀的事情,家长觉得钢琴高大上,从小就被模板化教育。 chali1234 发表于 2024-02-16 12:41
MIT我们完全没了解过,STEM有个大牛校的音乐教授跟我说过,以前不是很想要double major的觉得不专心,后来发现很多double major进来的孩子有些音乐非常厉害比以前招生还强了,所以现在学校大力推音乐double major,一下子竞争力就上去了。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2:45
有没有用不知道 但是我们老师的学生都是学霸 周围学钢琴的不少也上名校 任何活动重要的是坚持 在高中繁忙之余还考级(演奏级掐的减龄段就是高中最后几年)证明了时间管理能力和持久性 Alicequeen 发表于 2024-02-16 12:07
你要不没娃,要不娃很大了,事实上是学各种乐器的孩子在中学都非常多 nestie 发表于 2024-02-16 12:46
稍有点天赋的孩子小学毕业前就考完最高级了,这个水平的钢琴才艺对高中生来说是不够升学用的 Omnbmh 发表于 2024-02-15 15:17
学各种乐器非常多就不会出现华裔千篇一律的模板化印象了。主流还是钢琴,周围孩子包括自己孩子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被妈妈推钢琴/小提琴。 中学那个乐团要求的第二乐器就是算便玩玩,根本够不上EC的资格。 chali1234 发表于 2024-02-16 12:58
请问这个贴是讲真的还是在说笑话? 公用马甲40 发表于 2024-02-16 13:04
一位在MIT任职多年的华裔面试官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华人孩子的画像就是: 数理化好,钢琴弹得好,球也打得好,并不是这些项目有问题,而是这三大件千篇一律,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孩子。 就好比你去买衣服,差不多的卖点,差不多的质量,差不多的价格,一定会引发你的选择困难症,藤校的招生官也是一样的心理, “招生官很难将不同学生区分出来,做出录取决定也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才会出现条件不如自家孩子的同学,却反而被录取的“不公平”情况,他的简历里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点,击中了招生官。 没那么多?在大学申请的pool里就是千篇一律的 chali1234 发表于 2024-02-15 20:00
doubt 发表于 2024-02-16 12:16 我认识的几个音乐娃包括我家的都不敢申请MIT,但是我们都是装作不在意的 ,说M太nerd进去不开心,所以我们才不要去呢,哈哈哈……
现在的美术,申请时看的不是技术和美感,而是看你怎么能把画的内容,给讲述得高大上,跟dei,环保,左派时政等等拉上关系。比如画个可爱的小孩子跟小狗玩,画得好也一点用没有。要是画一个衣衫破烂的瘦小孩子,抱一只受伤的小猫,随便注解一下是乌克兰还是哪里,录取官会高看你一点。
申请的时候要交美术作品集,乐器video,会有专门的人 review,不是仅由州奖就能预测
我不是特指音乐和体育的spike。Mopper 就有因为短板被大藤拒的。
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推well rounded对很多人也是反人性啊。
都是看各个孩子,因材施教很重要。我举哈佛这个数据例子的本意就是不要认为先预设大学想要什么样的,然后去把孩子当橡皮泥捏,尤其这个预设搞不好其实是坊间传闻,以讹传讹。
爱好这东西跟着面试官的喜好学真是件很悲哀的事。
十八岁在一个领域理解透彻??
我也有同感,如果面试官都和这个一个水平,那真是美国的悲哀!这样下去美国的继续衰落指日可待。小学初中数理学的和屎一样,到大学再不招数理化好的孩子,那国家的希望在哪里?
女生的话数学有州奖+ 那些EC的奖, MIT 可能性很大了
我是来讨论的,不是来抬杠的,十八岁的同龄人,到什么水平算是同年龄顶级次顶级,追求学术的孩子和家长心里都有一定概念,专心追求钢琴小提琴的也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做不到顶级,跟压根不知道顶级是啥样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吧。
看包装,包装的好大藤也不是没可能
貌似MIT在招生方面的确有转型的趋势,有点像藤校的风格了。
你家娃如果不是这种专研天性的没必要因为崇拜这种类型的人才而硬掰追求的。
你说的都对,well rounded都不是硬掰,搞spike 的才是硬掰,跟孩子无关。好吧,我真的不想抬杠,我只是看了一点哈佛数据,觉得跟很多人说的有点不一样,所以讨论一下。我家孩子走什么路,我其实也定不了,你们能给孩子定路线的家长,我认真祝福你们成功,我家还有个小孩子,我也是在摸索学习中的。
MIT一年只收1300多学生。
我认识的几个音乐娃包括我家的都不敢申请MIT,但是我们都是装作不在意的 ,说M太nerd进去不开心,所以我们才不要去呢,哈哈哈……
音乐体育娃进去不会被虐吗?
All state 首席,真的已经很牛了,这么多高中脱颖而出的首席
可能还有计算机,物理竞赛吧
是的。牛娃太多了。华裔牛娃更多。
据说MIT钢琴系不好招人,STEM好的,可以double major 一下,音乐专业 https://mta.mit.edu/music/performance
华裔随大流学钢琴也是很悲哀的事情,家长觉得钢琴高大上,从小就被模板化教育。
那音乐上怎么才算spike呢?是不是一定要参加比赛并出好成绩才行? 单是参加学校乐团是不是肯定不够?
MIT 什么时候开始有钢琴系的?
MIT我们完全没了解过,STEM有个大牛校的音乐教授跟我说过,以前不是很想要double major的觉得不专心,后来发现很多double major进来的孩子有些音乐非常厉害比以前招生还强了,所以现在学校大力推音乐double major,一下子竞争力就上去了。
你要不没娃,要不娃很大了,事实上是学各种乐器的孩子在中学都非常多
而且音乐系越来越不好招人,不招double major 就没学生了
请问学霸们除了钢琴还有别的吗?很难想象保持钢琴突出的同时再搞别的项目,感觉搞音乐很费时间,其实想想任何ec想要好都很费时间,有时候觉得全压音乐上底气很不足啊,怕弄半天不出成绩白白浪费了时间
我们也是打算鼓励娃double major 音乐,如果他一直对音乐感兴趣的话。目前看还行,他每天花在音乐上的时间比学校的学习多
学各种乐器非常多就不会出现华裔千篇一律的模板化印象了。主流还是钢琴,周围孩子包括自己孩子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被妈妈推钢琴/小提琴。 中学那个乐团要求的第二乐器就是算便玩玩,根本够不上EC的资格。
也许很多ABC在小时候都随了大流,但大浪淘沙,到高中还在练的大多是真爱加天赋。小时候学一点钢琴只要不是鸡飞狗跳留下心理阴影,也是有益无害的。
请问这个贴是讲真的还是在说笑话?
学校乐队和交响乐团有很多亚裔,大家学的乐器也确实是五花八门。很多孩子都是用钢琴作为音乐启蒙,小学中高年级就去学别的乐器了。我家老大所在的高中,还在坚持学钢琴的孩子其实并不多了,因为大家可以选择的活动很多,基本在初中就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做的还不错的课外活动。
别的肯定也有 但单说哪个孩子能在某项拿出数一数二的奖项 说实在 不实际 大多数人做不到 就钢琴这个活动来说 如果不走专业 兴趣足够的情况下 拉长时间 从小开始 一天一小时 到高三考演奏级 中间可以做关于音乐的义工和学校活动 任何活动要保有长期性和关联性 显示出你是真的很热爱 比东一个西一个拼拼凑凑一看就是为了丰富简历而做的项目有含金量 你要展现出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苍白的纸 任何活动都要以兴趣为主 考名校固然好 但是人生很长 靠真正在身上的能力才走得长远
5,6年级 10级可以的,尤其是只学考级比赛的曲子
这几样不是挺好,数理化好确保能读个不错的学校找份不错的工作,会弹琴打球好,以后工作之余生活中业余爱好也有了,管它AO看得上看不上呢?
。
学音乐去mit干嘛去呢?不合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