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道听途说。Just another one 对任何平平无奇的EC都适用。我身边就有两个小中男只有乐器特长。一个小提琴进了H,一个钢琴进了S。 uglyduck 发表于 2024-02-15 19:47
Yale admissions office reader Kara Miller wrote an op-ed in the Boston Globe yesterday alleg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Americ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None of this is untrue. Indeed the “university does not admit students in categories.” Each application is read and judged individually, no blocs are formed, no group quotas met. “No particular factor is assigned a fixed weight.” Sure, but that doesn’t reject the claim that race can and does impart negative weight to an application. There’s no “formula,” but I’m sure this equation looks familiar: Asian + 2400 + piano prodigy = oh, just another one. Would this equation be false if that first term were different? Very possibly. Admissions offices can obfuscate all they want, but the fact is that racial considerations are used in rejecting some Asian applicants.
Yale admissions office reader Kara Miller wrote an op-ed in the Boston Globe yesterday alleg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Americ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None of this is untrue. Indeed the “university does not admit students in categories.” Each application is read and judged individually, no blocs are formed, no group quotas met. “No particular factor is assigned a fixed weight.” Sure, but that doesn’t reject the claim that race can and does impart negative weight to an application. There’s no “formula,” but I’m sure this equation looks familiar: Asian + 2400 + piano prodigy = oh, just another one. Would this equation be false if that first term were different? Very possibly. Admissions offices can obfuscate all they want, but the fact is that racial considerations are used in rejecting some Asian applicants.
Yale admissions office reader Kara Miller wrote an op-ed in the Boston Globe yesterday alleg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Americ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None of this is untrue. Indeed the “university does not admit students in categories.” Each application is read and judged individually, no blocs are formed, no group quotas met. “No particular factor is assigned a fixed weight.” Sure, but that doesn’t reject the claim that race can and does impart negative weight to an application. There’s no “formula,” but I’m sure this equation looks familiar: Asian + 2400 + piano prodigy = oh, just another one. Would this equation be false if that first term were different? Very possibly. Admissions offices can obfuscate all they want, but the fact is that racial considerations are used in rejecting some Asian applicants.
体育和音乐也包括美术,是挺矛盾的思维和个性。但是现在就是样样都要,都搞不精,搞个四不像 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也不是为了身体好。我们这里体育特长的都好多伤病。音乐也是,追求难度力度而不是好听。美术也是追求怪异和变态的表达,而不是美感。作为业余爱好,早就走歪了。 每次看小孩表演或者展览,我就会想起那句校训American arts should be about beauty
体育和音乐也包括美术,是挺矛盾的思维和个性。但是现在就是样样都要,都搞不精,搞个四不像 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也不是为了身体好。我们这里体育特长的都好多伤病。音乐也是,追求难度力度而不是好听。美术也是追求怪异和变态的表达,而不是美感。作为业余爱好,早就走歪了。 每次看小孩表演或者展览,我就会想起那句校训American arts should be about beauty 3906 发表于 2024-02-16 09:53
🔥 最新回帖
学音乐去mit干嘛去呢?不合适呀
。
这几样不是挺好,数理化好确保能读个不错的学校找份不错的工作,会弹琴打球好,以后工作之余生活中业余爱好也有了,管它AO看得上看不上呢?
🛋️ 沙发板凳
你既然上来问这种问题,说明你家娃不是自推主动及其喜爱音乐的,趁早想开点,有这功夫学中文,数学,体育运动,编程,baking都实用的多。
考级肯定没用,太容易了。 一般州内得奖的钢琴娃小学毕业前就已经达到十级水平了。高中在州里比赛的曲目比十级难得多。就这样都不一定有用。
是的,完全同意没兴趣/天赋不够的孩子不要死磕钢琴,投入回报比太低。
唯一能想到的用处是common app上奖项和活动填不满时可以填补空白。
什么是mop啊?
关键是各种比赛太多了
T5没用,T20还是有点用的
AO怎么知道你后面不弹了?
没用 钢琴 和中文对上大学都没有用。
我娃连这个都没填,填了餐馆打工
有什么比赛奖项或者EC活动吗?比赛最有说服力。没有的话你随便说我还弹。没用了。
看是什么比赛。有分量的比赛有分量的州那就非常有用。但是能拿到这种前三名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了。
钢琴是花费时间最少的了,一周就一次课,只接送一次。其余时间自己在家练习即可。孩子体育活动才是真的费时间。
天天练琴也是很花时间的,虽然比天天去搞体育稍微好点,因为省了路上的时间。
不但路上时间,练琴时间灵活性比体育还是强很多。
谁说的?别乱说啊。每年进H的钢琴提琴各种乐器好的小中多了。前提是要非常好。
不是有分量的奖对上好大学没用
想弄出来有分量的奖那得又爱又有时间投入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花在学习上搞高GPA呢
实在
ao亲口说的,见到亚裔加钢琴小提琴原话“well,just another one” 你只看到了进h的有学钢琴小提琴,但没有看到别人更突出的特长
还是要看到什么水平。
你钢琴能达到那个水平,别人用同样精力可以在别的乐器上得到更高的成就,跟你竞争的不是无名之辈,都是佼佼者
8级当然没有用,申请材料谁会去写,减分。
不要道听途说。Just another one 对任何平平无奇的EC都适用。我身边就有两个小中男只有乐器特长。一个小提琴进了H,一个钢琴进了S。
我也有认识小中男,钢琴特长,去了s 的。
因为钢琴提琴好的孩子都很聪明还能静下心学习…
Yale admissions office reader Kara Miller wrote an op-ed in the Boston Globe yesterday alleg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Americ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None of this is untrue. Indeed the “university does not admit students in categories.” Each application is read and judged individually, no blocs are formed, no group quotas met. “No particular factor is assigned a fixed weight.” Sure, but that doesn’t reject the claim that race can and does impart negative weight to an application. There’s no “formula,” but I’m sure this equation looks familiar: Asian + 2400 + piano prodigy = oh, just another one. Would this equation be false if that first term were different? Very possibly. Admissions offices can obfuscate all they want, but the fact is that racial considerations are used in rejecting some Asian applicants.
ao原话也是道听途说?学校申请十项ec你只看到了一项,你怎么知道不是其他的ec打动了ao? ao都这么直白的说了讨厌这种stereotype的亚裔申请者,还脸伸过去往上凑
我觉得这属于又一个典型自恨。说实话到高中乐器还出类拔萃的亚裔也没有那么多吧,大部分都放弃了
好得不止一点点,我家有体育娃,全家跟着晚饭不规律,路上来回45分钟。另一个娃学钢琴,简直不要太轻松,每天在家自己练习一个半小时,完全不用父母操心。
一位在MIT任职多年的华裔面试官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华人孩子的画像就是:
数理化好,钢琴弹得好,球也打得好,并不是这些项目有问题,而是这三大件千篇一律,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孩子。
就好比你去买衣服,差不多的卖点,差不多的质量,差不多的价格,一定会引发你的选择困难症,藤校的招生官也是一样的心理,
“招生官很难将不同学生区分出来,做出录取决定也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才会出现条件不如自家孩子的同学,却反而被录取的“不公平”情况,他的简历里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点,击中了招生官。
没那么多?在大学申请的pool里就是千篇一律的
家有男娃的表示想做到“数理化好,钢琴弹得好,球也打得好” 很不容易啊!如果我家孩子能做到这些,不管去什么学校我都会很满意,因为他的素质已经摆在那里了。
聪明是真的,能静下心来学习就不一定了
可在面试官眼里这种学生就是性格分会被扣分的申请者,知道会扣分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改变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不去学钢琴不就完了,学个bass搞乐队在你眼里就不优秀了
真的没觉得,本地钢琴牛师下的高中生最后都去了牛校,当然人家能做出portfolio,得些奖,也不一定是national 级别的。 当然光这些MIT是不好进的,还需要stem 类的奖,但你要觉得只有MIT算牛校那当我没说。
这个面试官听着很自恨,要做到这么多很不容易。
当然不是啊,我只是想说全面发展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不会改变这是个优秀孩子的事实。另外我没有看到现在高中有很多孩子还在坚持弹钢琴,估计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活动对升学来说性价比太低了。
不过这个为啥会导致“性格”扣分呢?这难道不是bias的一种?
这个mit招生官在说什么老黄历了,华人ec早就搞冰球,花滑,击剑,还有网球游泳高尔夫这些。当然华人数理化一直都好,而且不会为了招生官说什么而放弃
学bass跟学钢琴根本不会有区别,招生官眼里看到的还是一项乐器。 那么大学是想要数理化不好,音乐不好打球也不好的学生吗,肯定也不是,换个肤色就要了
藤校AO的水平都很低的。我知道一个中学时作弊,学习特烂的,现在就在藤校做AO。跟他们打交道,首先得降低智商
也可能 full ride,或好专业呢
如果只是学习好+一门EC出彩,想进名校的确还是有难度的,尤其如果是男娃的话。没办法,现在华人升学就是这么卷。
弹钢琴坚持到高中毕业的娃并不多。如果能坚持到高中毕业,也是正面的。我娃钢琴 老师给不少学生写过推荐信。小提琴能弹到高中毕业拿到all state首席,也是正面。 我知道不少上藤校的都有一两个乐器坚持到高中毕业。当然成绩还要好,还要有 别的长处,光靠乐器肯定不行。
哪个州?人少水平不高的州和麻州加州这种州不能比。首席是第一小提琴手,还是第一小提琴section的一员?真的是强州最好的乐团里的第一把交椅,那就非常强了。小中小韩的话,大概率进T5. 小白的话可能就专业学琴去了。
对呀,男娃这三样都行的, 我附近几乎没有。一般占两样的还有。但是钢琴和体育都好的很少。
一般是钢琴拔尖的去比赛,中等的去考级,下面的很多弹弹就QUIT了。
是啊,太武断了。 附近两个去斯坦福的亚裔男生都是钢琴弹得好进去的。
2400?这是哪年的事了? 而且她这里所谓的piano prodigy明显就是‘弹琴还不错’的意思。真的prodigy 现在会有一整份music resume,练过的大曲目,得过的奖项,去过的camps,都要列出来的。 不是考个10级,声称一下会弹琴就可以了的。当年SAT还是2400 分的时候,亚裔的确靠好成绩加弹琴考个10-级,弹得还不错就能进名校。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高中生钢琴提琴水平也比以前高多了。以前音乐学院一年级学的曲目,是现在高中生去audition弹或者拉的曲目。水涨船高,什么都更难了。
现在想进M, 只有这几样,直接不用申请了。不用AO看不上。
钢琴和体育出色都得靠大把的时间堆出来,不过我身边有学习成绩好+小众乐器州首席+体育比赛成绩不错的牛娃。
楼上不同观点里面,“好”的定义太不一样了,有的人觉得娃十级了肯定算好啊,其实十级的全称本来就是业余十级,我认识的那些靠music spike上牛校的,压根不考级,甚至都不屑去参加all state,因为all state也还只能算regional。
不过,AO们是分得清什么叫做好,什么水平是just another one的。
老黄历了。那时候的piano prodigy 可能就指的钢琴考级。只考级确实没用,这跟任何一项平平无奇的EC一样没用。
这种看性格招人的学校,不去也罢(对我说的就是藤校)
为什么非要按照面试官的喜好去培养孩子呢?乐队可以搞,钢琴也可以弹啊,孩子只要有兴趣就坚持学,人生又不是只有上大学。
对,特别是钢琴好到能申请double major 的,会有一定帮助
女娃就容易吗?不都是一样。打球,女生花时间也一样多啊。琴又不分男女。
我家女娃还小,目前看比她哥哥自推自律太多,所以我以为女孩子在高中高度自律实现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会大点。高中阶段的男孩子大部分还是不够自律努力。
体育和音乐也包括美术,是挺矛盾的思维和个性。但是现在就是样样都要,都搞不精,搞个四不像
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也不是为了身体好。我们这里体育特长的都好多伤病。音乐也是,追求难度力度而不是好听。美术也是追求怪异和变态的表达,而不是美感。作为业余爱好,早就走歪了。
每次看小孩表演或者展览,我就会想起那句校训American arts should be about beauty
体育里面有些活动跟艺术还是有相关性的,比如花滑和艺术体操。想兼顾球类运动和音乐艺术可能挑战比较大。
女生stem好是个普遍认可的亮点,不会被招生官挑剔。这点上男生女生待遇确实不同
全面发展是需要花时间的。很多女生是在stem上花的时间没有男生那么多,但是普遍在其他活动中花的时间很多,尤其是学校活动。女生确实有不少是目标特别明确,知道该做哪个活动。
“现在就是样样都要搞个四不像”,我认为这本来就是一种一知半解的误解,之前看过一个详细分析哈佛打官司的时候拿出来的数据,有能达到哈佛认为的顶尖spike的,只要有一项,录取成功率就到50%-70%了,这些学生除去spike之外,可能有其他一两类基本相当于没有,比如搞音乐到专业级别的,体育几乎为零,也没有负面影响。
能达到一项被哈佛评顶级的学生在申请者里面就大概只有1% 。有一项能到次顶级也很有价值,这个pool人数依然不多,录取率大概65%。
能到顶级EC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对升学的理解不一样的时候,如果孩子低年级需要选择是把时间放在攻尖还是补缺上,那走的路就不一样了,你去追求all rounded就肯定牺牲了把spike 再推高一些到次顶级的可能。
不过我家还没完整升过大学,都是根据文章纸上谈兵哈,我就是觉得很疑惑,很多认真分析的英文文章跟华人世界里面的论调真的很不一样的。
问题在于spike是否是顶级,次顶级的定义根据种族浮动。
GPA在学校的排名呢?排名高的话T20。
这么全面厉害的娃也只能 T20? 希望那位层主以后能来汇报一下孩子到底去了哪里。
推大spike有点反人性。大多数人生来是generalist。
T20还不够好吗?哦,忘了问男女。女娃有无限可能。男娃真的不好说。
同意!能自觉做到这些的孩子就是素质高,有责任心,能坚持的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功利地去看待是否对升学有帮助。需要根据升学结果来taylor孩子做什么的,最后结果一定会好吗?
做到这些的家长和孩子,因为付出很多才能做到,所以有很高的期盼。
孩子达不到这些的家长,首先会期盼孩子能做到这些,所以觉得不要求录取学校。就跟饿的人,只想不管大米馒头,能吃饱就很好。
但等你真的达到了,你就会觉得,我孩子付出这么多,凭什么就不能上好学校。等饿的人每天能吃饱饭,就开始心有不甘,想吃大鱼大肉稀奇水果,大米馒头看不上。
选择学啥是为了取悦AO?这走不远吧。
少一些臆想,多一些调查吧。追求all rounded的很多人不光是没有一个领域能算spike,而且一列举成绩很明显就是对很多领域都一知半解。
音乐体育很多方向是有比较清晰客观的等级划分的,就说钢琴吧,这楼里其实看得出还是有几个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