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楼主的理念。遇到过很多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老人,也不愿意学。等我们老了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新科技,不学就脱离社会了。 MMitchell 发表于 2024-02-13 12:44
其实自己还年轻,所以觉得一直还有很多东西不明白,也很喜欢去研究新的领域。这次爸妈过来玩,因为很久没见面了,觉得很开心。但是发现他们的思想还是一直是几年前,想法,说话都是一样的。我试图让我爸去考个驾照,不愿意。每天就在家里看手机,也不干嘛。说给他们报个旅行团出去玩也不去。我怕他们无聊,让他们看看书也不看。我们跟小孩子们在一起说话,有时候小朋友没办法全用中文, 他们就很不高兴,就沉默,然后走开。我是觉得既然这样,自己学一些简单的英文也不是不可以。 我知道我也不能要求父母怎么样,不过也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的热情,要不然就会跟孩子出现代沟。 candyaioyo 发表于 2024-02-13 12:39
何以解忧唯有躺平 pathdream 发表于 2024-02-13 12:51
关键躺久了也无聊,眼睛只想盯在孩子身上 Yuangungun 发表于 2024-02-13 13:03
回复 8楼sunsetdance的帖子 我完全没有要求,只是建议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就是觉得自己不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candyaioyo 发表于 2024-02-13 13:04
要求太高了,看看这版上有多少来了很多年都不敢开高速的剔透玲珑 发表于 2024-02-13 13:35
这个是mindset 或者insights, 有的人有,有的人就没有。我爸爸就是对人对事有好奇心,碰到小孩子,都总能找到话题和小孩对话。到美国就学英语,到欧洲自己就去店里买东西, 各地饮食都会主动尝尝。我妈正好相反,一辈子不会开电视机,都叫人来开关。到了欧洲吃不下任何本地食物,要么我满城找中餐馆,要么她自己在旅馆吃白面包。 MissWW 发表于 2024-02-13 13:39
一般来说,有好奇心的人智商要高一些。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4-02-13 14:26
还是分人,我爸就是新科技分分钟掌握,我妈就属于啥也不想学的那种,凡事反正有我爸替她搞定 fj033 发表于 2024-02-13 13:39
回复 1楼candyaioyo的帖子 活到老学不学到老,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精力。大部分人没有这个精力,所以就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了。 有的人一天睡10个小时还累,有的人一天睡5个小时都精神抖擞。 thatisnotright 发表于 2024-02-13 15:02
回复 35楼sunsetdance的帖子 我只是觉得既然来了这, 没事做就找点事情做。他们天天在家也没事做,家里做饭打扫卫生都有阿姨。天天就闷在房间里面刷手机。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没打算在这常住,就是过来看看,挨着时间就回去了。。。。。 candyaioyo 发表于 2024-02-13 15:49
回复 37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我们小区有中国老人,他们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不往来。因为没打算在这常住就什么也不愿意弄。 candyaioyo 发表于 2024-02-13 16:52
这个还真少见。我们小区几户中国老人组了微信群,办了公交卡,没事就一起坐公交去逛超市。。。 剪秋萝碎米荠 发表于 2024-02-13 18:43
回复 38楼Icd的帖子 就是不开心啊天天板着个脸,只有小朋友回家他们出来看一下, 其他时间除了吃饭就在房间里面。 candyaioyo 发表于 2024-02-13 17:01
我对爸妈没要求,他们想刷手机或者干啥的都随意。我做的,是和他们分享,比如说,我健身的过程以及切身感受到的好处,看到好的书或者新的产品,我会告诉他们哪里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儿。在我持续输出过程中,我妈也跟着一起健身举铁了。拿在美国开车来说,我会带着我妈到处开开,各种适应路况,如果她愿意,再慢慢让老人自己开。学英文的话,我都安排我闺女有时候给他们说些单词~哦,对了,之前有些健身的动作我给他们设计好了,也让娃给录了如何做的视频,我妈跟着做的时候就特开心。分享乐趣,重要的是,要有演技,但他们不愿意的话也没要求rebeccalsx 发表于 2024-02-13 20:29
我知道我也不能要求父母怎么样,不过也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的热情,要不然就会跟孩子出现代沟。
放心吧,我们老了全是人工智能,那时候存款都不值钱了。我们嘴巴动动,人工智能就把政府福利送上门了,大多数老人就跟实验室养的老鼠一样
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去学习跟nian ji
要求不要太高了吧。好不容易见面想要和你们一起hangout也可以理解。开车英文不了解的人是会有畏难心理的。真心不容易的。 楼主可以循序渐进引进一些新内容。比如附近中文学校有的爷爷奶奶每周一起打牌聊天跳广场舞也不错的。旅游先和他们一起找个中文团去一次,熟悉了就可以自己跟团了。
放松也是能力的。慢慢来挺好。
关键躺久了也无聊,眼睛只想盯在孩子身上
我完全没有要求,只是建议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就是觉得自己不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那还不是真的躺平。真的躺平的看啥都顺眼。你说的这种确实要鼓励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上来。从容易上手的事开始入手。
你这一上来就这么高难度的建议。。。将来你娃建议你学个啥高难度的你就是再自推也会有压力啊。。
但是我爸妈刷油管刷小红书比我要勤多了。
驾照有中文考试呀
他们再怎么努力,都很难学会。饶了他们吧
确实。我周围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开高速,出门开车都不愿意开。
一般来说,有好奇心的人智商要高一些。
好奇心有各式各样的,广场舞也是一种啊。。不扰民的话各自安好就好。
大多数家庭应该是按兴趣分工
父母见证了咱们的成长过程,但咱们没有经历父母的那二十几年, 所以代沟不是出现的,而是在那儿的。是不是也需要双向奔赴使之变得模糊一些呢。 另外,你爸爸如果英语不熟悉,还是先别开车了吧,挺危险的。
活到老学不学到老,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精力。大部分人没有这个精力,所以就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了。 有的人一天睡10个小时还累,有的人一天睡5个小时都精神抖擞。
对的,不感兴趣很多时候是能量低。但是楼主的case也不一定的。有人不喜欢开车学语言,但是喜欢学做饭学种花也很好啊。
我只是觉得既然来了这, 没事做就找点事情做。他们天天在家也没事做,家里做饭打扫卫生都有阿姨。天天就闷在房间里面刷手机。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没打算在这常住,就是过来看看,挨着时间就回去了。。。。。
有中国邻居老人走动不?我们这里一些中国邻居老人们互相串门,走路可以到,有伴,有人打太极拳有人一起去游泳,钓鱼,一起包水饺,打牌,聊天,种菜种花,互相剪头发,还挺有伴的。没伴你就请假陪他们一起跟着华人旅游团玩一次吧,看看下次他们能不能自己跟团旅游。
我们小区有中国老人,他们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不往来。因为没打算在这常住就什么也不愿意弄。
就是不开心啊天天板着个脸,只有小朋友回家他们出来看一下, 其他时间除了吃饭就在房间里面。
这个还真少见。我们小区几户中国老人组了微信群,办了公交卡,没事就一起坐公交去逛超市。。。
我们这里老人家也很热乎。不过也有老人家不愿意扎堆的,我公婆就不习惯,但是会自己出去散步旅游,我公公语言没问题。能量也足的。楼主父母可能能量不是很足?楼主陪他们旅行下boost一下吧?
是不是有啥心事啊,谈谈心?
有一个科幻作家为世间的新鲜事物分成了三种(可以自行谷歌找到精确quote),从用户角度 14岁以前就发明了:生活的一部分,没啥特别 14~35岁发明的:这是令人兴奋的发明,会改变世界 35岁以后发明的:什么垃圾,没有用,喜欢原来的方法。。。
我在40岁时拿到新的微软产品,正在斗争适应,看到了这个解释,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开始安心摆烂,不到迫不得已,不学习新东西。
同意楼主。有的人过十几年见面,思想认知上都没有任何进步。两个人认知慢慢不在同一个层面了也就没法做朋友了。和家人比较没有办法,只能存同求异,互相尊重了。
主要和性格有关(学习欲、好奇心、对自身的要求),还有老了精力体力脑力下降,人更易因惰性而怎么舒服怎么来,还有个别老人观念里觉得不用自己做什么都是子女给照顾好了特别有面子(子女孝顺的福气)。 我和这位层主类似,像引导小孩一样,鼓励+潜移默化的影响。半年时间,我妈从整天窝家看电视剧,挂号找子女,一点不运动到每天早上和小区大妈跳剑舞,下午走路40分钟,网上挂号互联网银行基本能自己搞定。每周我俩一起去上声乐课(我们在国内),时常卡拉OK,也会看我推荐的增长见闻的如纪录片等。安眠药也减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