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近的一批留学生,现在年龄20到25之间,他们父母大概50岁左右,也就是70后。而70后是最近100年吃了最多红利(房地产和互联网两波红利)的一批人。如果这批父母错过了百年一遇的红利,后面基本就没机会了。所以我猜10年之后的留学生,或许没那么富裕了,毕竟80,90后实际吃到的红利已经没多少了。 之前看过一些人争论说任何时代有各自的红利,但我不太认同,原因是我对红利的理解是,吃到的人必须足够多,而且很容易就能吃到(也就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生活在那个年代)。满足这个条件的红利,最match就是2000年到大概2015年左右的房地产红利,基本上所有大城市的人都吃到了,而且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吃到了。而2010左右开始的互联网红利,你至少得做这一行才能吃到,什么都不做是一点钱都捞不到的,相比之下互联网红利比房地产红利少多了。其他的红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MaJiaAnyWay 发表于 2024-02-05 17:52
差不多,我70后,我国内最好的朋友个个财务自由。但要保佑房子别跌,因为财产大头都是房子。 jenny945 发表于 2024-02-05 18:12
70年代这批父母生的小留是三套房子,父母一套,爷爷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下一代小留的父母即使不买房子,也是6套房子,只会更有钱 头文字D 发表于 2024-02-05 18:08
已经跌了,怎么保佑。。。 fitfitfit 发表于 2024-02-05 18:20
国内搞IT财务自由的跟大基建外贸房地产的人数比起来少多了 桃花朵朵 发表于 2024-02-05 19:07
经济下行,留学生突然断供的也不少。而且现在已经不是高学历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了,留学花个几百万,回国找不到工作或者一个月几千块的大有人在,这几百万一个月一万的发工资也能发个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很多人也不鸡娃了,花钱鸡娃还不如把钱留给孩子。 minijing 发表于 2024-02-05 23:09
留学生如果一年按照50万人民币计算的话,他们每个人都送了几百万人民币给美国。 就算吃到了红利,孩子不给力,还是白白把钱给美国送来。更不要说这些人毕业后买房,又是把国内的红利全部转到美国来。 这些人就是中国的硕鼠。国内普通老百姓那么穷。 本来是让先富带动后富。结果先富卷钱跑了。 hhmouse 发表于 2024-02-05 18:30
之前看过一些人争论说任何时代有各自的红利,但我不太认同,原因是我对红利的理解是,吃到的人必须足够多,而且很容易就能吃到(也就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生活在那个年代)。满足这个条件的红利,最match就是2000年到大概2015年左右的房地产红利,基本上所有大城市的人都吃到了,而且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吃到了。而2010左右开始的互联网红利,你至少得做这一行才能吃到,什么都不做是一点钱都捞不到的,相比之下互联网红利比房地产红利少多了。其他的红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也不好说,以后小孩越来越少,大城市里那么多房子最终会落得没人要。
70年代这批父母生的小留是三套房子,父母一套,爷爷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下一代小留的父母即使不买房子,也是6套房子,只会更有钱
已经跌了,怎么保佑。。。
70后独生子女不多啊,81年才开始独生子女政策的。现在这批小留的父母绝对大部分都是靠自己挣出来的
70后父母都不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的房子要拿来和叔叔姑姑分。
保底3套一线房,一堆大厂股票
基本buff叠满了,可惜这部分人口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要看怎么跌了,一线几十万的房子都涨到一千万,跌个50%也不嫌多吧?但后面的接盘人会不会造反?也没那么容易大跌的。
弯曲有房的码农夫妇只生一个的也符合要求。这种还不少。
只能同意更有房,但是目前看房市开始进入存量期,后面的房到底要谁来高位接盘。
另外依照目前人口数量的发展,感觉越到后面要高位套现就越不易。小一部分高质量房源,在一定时间范围比较容易高位套现,后面的就不好说了。
建议如果有多套的还是把资产分散一下,不要都集中在单一渠道。
确实,就80后一小部分,人口比70后的房产大跃进少多了
但是如果是一线二线省会城市的,爹妈50-60年代人,估计也吃到红利了,所以我说这部分人的子女是叠加buff的
再过几年的留学生,一个人可以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岂不是更爽?再找个一线城市独生子女结婚了可以吃两边12个钱包,想想都幸福呀。
他们不追求可能性了么?🤣
前几年不是说,花大钱给孩子一个可能性,最政治正确了,谈钱的都是没Vision
公有制不除,大陆就是个韭菜地。老江家老习家的钱都在海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