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当年考公民的时候天天看youtube的视频,有讲解100道题的,有面试过程技巧的。她还花钱报了考公民的课,上了半年说还不如YouTube就没去了。我妈妈记性不好,她看这些视频看了有几年,把我们家的细节用英文背的滚瓜烂熟,最后一次就过了。她喜欢我们这儿的天气和医疗,生活也简单,不需要那么多应酬,她来了美国就没有亲戚之间那些麻烦的事了。我们住一起也没啥矛盾,她也不管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上课,跟同学一块玩,我觉得还挺好的。 Imperio 发表于 2024-02-05 15:28
我妈妈当年考公民的时候天天看youtube的视频,有讲解100道题的,有面试过程技巧的。她还花钱报了考公民的课,上了半年说还不如YouTube就没去了。我妈妈记性不好,她看这些视频看了有几年,把我们家的细节用英文背的滚瓜烂熟,最后一次就过了。她喜欢我们这儿的天气和医疗,生活也简单,不需要那么多应酬,她来了美国就没有亲戚之间那些麻烦的事了。我们住一起也没啥矛盾,她也不管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上课,跟同学一块玩,我觉得还挺好的。 Imperio 发表于 2024-02-05 15:28
有钱没用,要愿意花钱和学习的能力。把钱,或者说遗产调胡萝卜,不肯出去住,还说都是为了你好。不要太多哦
说个极端点的, 赌王一把老骨头, 大家急着往自己家里搬。 说白了, 人不能老了还没钱。 共勉吧
你圈子有问题 我认识的周围的给老人办绿卡的很多 有一边的有两边的 有住一起的有分开住的 都好好的 如果想不通就别想了 人家的家事关你啥事
·
哈哈, 还有人愿意回脑子笨的人,谢谢哈
请问你岳母懂英文吗? 我父母拿了绿卡和我在一起。我爸爸略懂英文,我想着push他把公民考了。我妈妈是怎么都不可能考公民的,字母都认不全。这种是不是就不可能成公民了?
这种真不如留在中国呢。
這個例子多好 一個老人每個月能領一兩千的現金包 還有人幫忙煮飯理家 四個老人一起來 不需要靠w2過活
来了以后什么都不打算做指望你伺候的老人能接受吗?
政府补贴的老人公寓了解一下,另外,美国很多州房子很affordable, 十几二十万就可以买一个townhouse了,平时可以走动,但彼此都有独立空间,不是挺好
我家对面的华人邻居就是....男的爸妈接过来一起住,俩娃,最小的娃带到上小学的时候突然离婚了....女主人搬出去了。当时震惊的我....但震惊了几秒钟也就不意外了……肯定平时矛盾多啊……
我妈妈当年考公民的时候天天看youtube的视频,有讲解100道题的,有面试过程技巧的。她还花钱报了考公民的课,上了半年说还不如YouTube就没去了。我妈妈记性不好,她看这些视频看了有几年,把我们家的细节用英文背的滚瓜烂熟,最后一次就过了。她喜欢我们这儿的天气和医疗,生活也简单,不需要那么多应酬,她来了美国就没有亲戚之间那些麻烦的事了。我们住一起也没啥矛盾,她也不管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上课,跟同学一块玩,我觉得还挺好的。
哪个州啊?生活这么方便,羡慕,大城市吧
你岳母去看病这些怎么解决的呢?
你也有子女,你也会老的。没想着尽孝,先想着矛盾,这不就是自私吗?
独生子女还没到接过来的岁数吧。。我周围的都是60、70后的父母,没有独生子女,也是老人都过来了,主要是年纪大了,还有一部分那个时代国内条件和美国差的大。
你不也挺闲的?
有能力学点英语都能适应,也能出去玩。就怕啥也不肯学,最后还抱怨在这像瞎子聋子听不懂看不懂跟坐牢一样,那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所以不给父母办绿卡接父母过来的都是自私的不尽孝的人?
概率啊
我妈住在离我2个block的房子里,我觉得完美!没有矛盾!
她不会,小学毕业。广东人连广东话都说不好。英文只会签自己名字。 当初付钱(好象$1200)给唐人街一个机构,拿了一些资料和录音带。我把所有英文题目和答案翻译到家乡音一句句教她读,老人家死记硬背半年左右,面试时之前付钱的那个唐人街机构派了一个律师陪她,第一次太紧张没过,第二次遇到一个黑人大妈随便问了几条就通过了。律师会用手势提示题目。问答还是要靠自己。
我请假陪她去。她是换过肾的,刚好是过来美国之前那年在广州换的。每天要吃很多药。试过两次尿道感染进了医院,每次都是我在医院陪她过夜,老婆在家照顾小孩。现在她身体算不错,每三个月看一次家庭医生,半年看一次肾科专家。 本来想说大舅子过来了可以让他做回儿子的责任,但是他不会英文,也只有星期天才休息。所以现在还是我。
挣钱给他们在国内养老啊 起码环境他们熟悉语言不会不通交通不会不便。 如果父母自己有财力有能力能单独居住生活当然移民更好。
你岳母好能干啊!那她换肾已经15+了?保养得很好啊!肾功能还是很好吗?有朋友可能要去排队了,又担忧换了用不久
77岁每天煮9个人的饭菜?
对,目前身体还很好。每天早晚都会在菜园里弄她种的蔬菜,和煮晚饭。 当年好像用了大概16万人民币。05年肾出现问题,在香港排队等同时,又经村里人介绍在广州军医院认识了一个肾科教授,08年换了一个听说是20几岁出车祸离去时的女孩的。
确实要夫妻另一方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当然也要有开明通情打理的父母,才能长时间住在一起。 我们工作忙,孩子上学时间也不方便,主要支持父母单独出门旅行,找找旅行社,或者去其他城市找亲戚朋友住住,时不时让老人调节一下情绪。否则在美国太无聊了。
没有这种金刚钻,如何全家9个人住在一起不鸡飞狗跳
我们家两边的父母都办了移民。
我太太的父母过来和我们小住了一段时间,不习惯这边的生活。回国后一直没有过来,移民身份也过期了。我太太的弟弟在离我岳父母不远的城市工作,以后养老相关的具体事情主要靠他处理。
我父母过来后先和我们一起住了一段时间,积累了很多矛盾。后来就在我们家附近买了个两卧室的Condo,他们付的首付,我们付月供。平常有事我跑腿,小孩周末去爷爷奶奶家,过年过节到我们家聚。
承您贵言啊🙏🙏 在大舅子一家四口还没过来之前我们把房子加建了两房一厅,有独立门户也可以和我们饭厅相通。 他们两夫妇,俩青春期男娃,我们也是两夫妻,俩青春期男娃,加岳母,一共9个。已经两年多了,除了有时侯我还要帮他们处理一些英文方面的东西觉得有点不耐烦之外,其他还算融洽。反正老人家每天看上去都满高兴的,大家都愿意吃她煮的饭,围一桌,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