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了很多。养娃焦虑让我开始研究心理学,充实宽广淡定了许多。现在和娃即使有纷争也不慌,会先探索自己,是不是需要充电了?要不要去运动下?做一些冥想或深呼吸?找一些喜欢的事做陪伴自己一会儿?养足精神以后觉得内心能量充盈了再找娃复盘,理一理彼此的思路,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哪些需要学习接受的。养娃以后学会了爱自己,自己心里有爱了才有能力给娃温暖。努力发现娃的闪光点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欣赏自己的优点,其他人的优点。养娃的同时又把自己养育了一遍,不在纠结别人的看法,big plus. 另外养娃也是一个学习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教育体系的运作,义工,和其他家长的交流,看问题的多面性。。 每天早上和娃说Have a good day. Love you. 娃总是回答: love you too! 青春期的洪流已经过去。幸福的果实十分甜美。不经历痛苦,无法了解真正的幸福。回头看看努力的自己,心里很自豪。
面粉不一定Organic , 泡打粉可能含铝, 要健康肯定自己做的好
为啥?华人面包房怎么了?有啥猫腻?
面包馒头升糖快,不吃更健康
照这么说米也不能吃, 肉里油多,水果糖多, 就啃点蔬菜, 还得没有农药的 问题人家给娃吃的, 怕的什么升糖?
re这个。
好多博物馆/剧院如果不是去做娃的chaperone ,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想着去。
去了还能跟着一起听老师专业讲解,回来娃还有作业跟着一起查资料,感觉真的学到很多。
我每次听讲可认真了,有一次讲解了一个带着兜的剪刀的用途,过了两年另一个博物馆又出现了这个老物件,讲解员问娃们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的,愣是没一个娃记得。
跟着娃 我去了好多没去过的农场公园博物馆,我自己以前喜欢看博物馆,是去看历史看地理,但是娃看的博物馆完全不一样 我还跟孩子们一起学会了接受新鲜事物 尝试新鲜游戏
这个赞一下,我娃eight pack,我可弄不了
从小到大过的挺丰富的,爸妈也算琴棋书画各种体育旅游培养长大的。…还没发现养娃很多积极影响。
如果没娃 我有可能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各种球类运动,更多时间陪我的毛孩子,至于艺术和做饭,也会有更多时间去实践和enjoy。
养娃中学到的道理倒是不少 比如相信基因,很多都是随机发生。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轨迹都是。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该说的也要在合适的场合说。
我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给自己点赞😂
求分享经验,你怎么做到的,全靠钢铁般的意志力吗?
就是不把娃看成生活的重心,爱自己第一。至于娃,拿出跟同事交往的情商和能力,当对方是个独立不受管束,但时不时需要你帮忙照顾的下级比较能忍一点
因为我发现管好自己的嘴巴以后育儿效果好多了,和以前张嘴就来,遇事就要解决相比,有些事情缓缓再说,很多时候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自己没肥就还好,就怕老公没肥,孩子没肥,自己一个人孤独的肥起来了
所以不好吃啊,现在华人面包房也有健康好吃的,看你买哪种。
1) 发现每个孩子即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下,也可以有很大不同。进一步理解了不能只用统一的标准。 2) 近距离观察到了人性, 比如嫉妒。。。
谢谢 二是正向反馈的话,能不能理解为二娃会更有竞争意识,为了父母的认可和注意力会更加be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