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英本的申请牛津剑桥不可得兼” pop 发表于 2024-01-30 07:46
申请英国本科大学,牛津剑桥只能选一个,其他学校不限。 宝贝小猪 发表于 2024-01-30 07:59
哇,恭喜,岂不是剑桥牛津都能写在简历上了。 不知楼主可否透露一下,对于非本国学生,学费多少米一年?研究生也是一样的学费吗? nutrilite 发表于 2024-01-30 08:40
牛津的学费根据专业不同,入学年份不同,收费也不同。我闺女一年学费3万多英镑,硕士学费会贵一点,4万英镑左右。 宝贝小猪 发表于 2024-01-30 09:14
美国真该 借鉴这种做法。 shanggj 发表于 2024-01-30 08:42
算下来4年一共17万美刀的学费,剑桥牛津文凭,硕士到手,划算! nutrilite 发表于 2024-01-30 09:19
恭喜lz。为什么全文通称学校为水硕?是不是过谦了?ebc 发表于 2024-01-30 09:19
Lz能否分享一下如何申请英本? Anotherfacet 发表于 2024-01-30 10:08
类似大藤的REA?美国应该各个级别的学校搞成几个大的联盟,一个联盟只能申一所,现在这样大撒网孩子太累了,学校倒是赚饱了申请费 落地花生 发表于 2024-01-30 09:47
女儿学校的康嫂 经常性给学生输出 说英国学校好 只有三年 还便宜 大家应该多考虑 shanggj 发表于 2024-01-30 09:24
恭喜楼主!请问你闺女读的哪方面的专业?看着是要做实验的,难道是工科或者理科? happyniu 发表于 2024-01-30 12:28
我闺女申请大学全过程自己动手,我唯一参与的地方是付申请费。我了解的流程大概是,英国本科申请是在线上统一申请所有的大学,跟我提过的一样,这一步申请人在牛津和剑桥两个之间只能选一个,当然也可以一个都不选,其他学校就无所谓了。然后就是各个学校对申请人的要求都不一样,牛津、剑桥有各自的笔试,学校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学生提供的申请资料(主要是高中的课程和成绩)确定面试名单,然后是面试,疫情后面试大多数改为线上的了,历年数据显示,牛津和剑桥的面试通过率是三分之一左右。 宝贝小猪 发表于 2024-01-30 10:27
英国本科三年,再加一年不亏 slm 发表于 2024-01-30 09:27
闺女今年是英本最后一年,入乡随俗的申请个水硕。大三的课程比较紧张,她就只申请了两所学校,相爱相杀了几百年的牛剑。剑桥的申请截止日期比牛津的要晚,不过闺女的导师是个业内牛人,每天都忙到飞起,12月初卡着牛津的截止时间前两个小时才发了推荐信,顺带着把剑桥的也发了。
闺女在1月11日收到剑桥的面试通知,1月16日上午面试,那几天她本来就忙着做实验,一直没休息好,面试当天凌晨又被宿舍火警惊醒,面试的时候身心疲惫。 1月24日,闺女上午参加完牛津的面试,下午收到剑桥的邮件,申请被PAO了, (申请递交Post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做最后审批,检查申请材料是否有造假情况)。一般来说到了这一步就可以等offer了。 英本的申请牛津剑桥不可得兼,当初申请的时候闺女问我更喜欢哪一个,我说剑桥,毕竟是牛顿大神执教过的地方,结果她转身就申请了牛津。这次水硕申请,她拿到剑桥的offer,也算是替她老爹完成个心愿。
申请英国本科大学,牛津剑桥只能选一个,其他学校不限。
美国真该 借鉴这种做法。
牛津的学费根据专业不同,入学年份不同,收费也不同。我闺女一年学费3万多英镑,硕士学费会贵一点,4万英镑左右。
算下来4年一共17万美刀的学费,剑桥牛津文凭,硕士到手,划算!
恩
女儿学校的康嫂 经常性给学生输出 说英国学校好 只有三年 还便宜 大家应该多考虑
哈哈,“远渡重洋上水硕,不如三本和专科” 原本是天朝的某些人鄙视英国一年制硕士的说辞,2022年一个留学生自黑的《水硕之歌》爆红,随后很多英硕都自称水硕。
类似大藤的REA?美国应该各个级别的学校搞成几个大的联盟,一个联盟只能申一所,现在这样大撒网孩子太累了,学校倒是赚饱了申请费
反正楼主有钱 造呗
我闺女申请大学全过程自己动手,我唯一参与的地方是付申请费。我了解的流程大概是,英国本科申请是在线上统一申请所有的大学,跟我提过的一样,这一步申请人在牛津和剑桥两个之间只能选一个,当然也可以一个都不选,其他学校就无所谓了。然后就是各个学校对申请人的要求都不一样,牛津、剑桥有各自的笔试,学校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学生提供的申请资料(主要是高中的课程和成绩)确定面试名单,然后是面试,疫情后面试大多数改为线上的了,历年数据显示,牛津和剑桥的面试通过率是三分之一左右。
就直接按 现在的体育联盟, 一个联盟里只能申请 一个或者两个。 现在美国这样 一堆无用的竞争 真没意思。
而且牛津剑桥的本科都是小班上课,每门课一个导师对4个以下学生。只有在泛泛讲解某些基础知识的时候,才有几十人的lecture。
Science 类的专业,具体就不多说了。
在政治正确方面,英国大学比美国要温和很多,比如说牛津的学生如果上一年考试成绩优异,下一年开始可以穿一种俗称“学霸袍”的长袍,这个传统延续了上百年。前些年有人跳出来说这样会给成绩不好的学生带来压力,要求取消这个传统,牛津直接回怼,怕有压力就别来了。
英国高中生好像最多只能申请5 所大学,包括牛津或剑桥。
那本科修的学分会不会比美国的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