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验是,他们不喜欢face to face的问答,也不喜欢都是关注他的言行的聊天,压力太大。 最好是找到shoulder to shoulder的机会一起做事,或者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最优解就是去他最喜欢的EC活动那里做volunteer, 基本上各种活动都有boosters的,这样他能知道你支持他,并且愿意为他的兴趣付出时间精力。 然后你就可以聊你volunteer干的活儿,那是跟他兴趣相关的事,但是不是针对他自己,就特别能找到共同话题。
我记得14 conversations before 14那本书里说到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每天放学回到家的时候不要追着问,因为他们需要decompress一下,和我们上了一天班是一个道理,让他们回自己的房间(他们最舒服最安全的地方)放松一下,晚饭时间再全家放松的聊天,这个在我家是最好的时间段,各种话题总是聊的很开心,不局限学校除非孩子主动提到学校的事情,一般我不问。
谢谢!
make sure you have dinner time every day. and you talk about your day during the dinner time.
我没孩子不知道现在小孩子是怎么样的,但我妈就只会唠叨,我事无巨细最好都和她报告一遍,然后再听她老调重弹每日重复各种养生要领希望我生活细节能和她保持同步。这种我觉得不叫沟通。
如果你主动希望沟通,我觉得应该引导话题,而不是简单发问,希望对方承担对话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没啥正经话要谈,那等于就是只期待对方的报告而已啊。
我一直随口问的,今天怎样啊, recess玩什么了啊,有没有空闲和朋友们聊天啊
不过我自己在家不想聊天的时候会很直接的说,现在不太想聊天,希望安静一会,所以孩子有时候也会说现在不想聊天,那就安静地回家呗
我觉得当面说妈妈唠叨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不能接受
我感觉我娃已经忍了我很多年了。我从他上preschool开始就每次接到他就问他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吃了什么午饭啊,有没有什么好玩的,跟哪个朋友玩了之类的(因为我是在不知道跟娃聊什么又一定告诉自己要和娃沟通沟通沟通)。。。能忍到现在说我唠叨也算不容易。
同样的娃
是的,那个张新伟孩子的事儿,我跟孩子谈了,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得回家找家长商量。
你想想你小时候,上高中的时候,是不是巴不得父母滚的远远的?对了,你孩子看你就是这个想法
所以知趣一些,拉开距离,孩子想说,随叫随到,或者大问题上出个主意,平时闭嘴
只要你别聊半天结果拍案而起大骂你小孩数典忘祖就行。。。。前几年有几个爹妈川粉跟ABC翻脸的例子。
感觉娃感兴趣的都跟我不太一样啊。。。
。。。。这当家长的就要搞清楚,大家是想跟小孩聊天多沟通,还是想找到一个兴趣合拍的聊天对象。。。。。。 如果是后者的话,家长还是找同龄人聊。。。 如果是前者的话,试图理解一下小孩的兴趣,不需要很专业,知道个大概就行了,然后聊天中少说多听小孩的表达。 但是不要玻璃心抬杠,不要带着引导的方式去聊。比如小孩瞎扯到随便上个大学就好,家长立即拍案而起说你不能这么像咸鱼。或者小孩有点白左(基本都有点),家长拍案而起说你不知道房租多贵!又或者家长开篇就是,隔壁娃已经打了两年工还是全A。。。。。。。这就完了,而且今后都不用再指望沟通。。。。。。
其实我也不关心学校的事情 如果有事情 在放学前 老师都已经联系过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