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美华人网)
版上关于国内房子的贴多起来,想起身边两件事。 我有亲戚在北京,靠近西单有两间小平房。那一片的住户情况很复杂,有人是私产,有人是租住的公房。起码20年前就说要拆迁,记住,是拆迁。因为产权混乱,又有各种加盖的小屋,梳理就耗费很多时间。地段好,住户都想大捞特捞一把,价格谈不拢,又耗费很长时间。随着地价越来越贵,这里就越来越拆不起了。于是就一遍一遍各种粉刷,图个“驴粪蛋,皮光”,但依旧改变不了内里大杂院,碎砖头房的情况。当时离亲戚家不远的一条胡同却是顺利拆迁了,里面租房住的人也拿到了很大一笔拆迁费甚至外加分了房,当时给的房子地段还不错,在三环那里。时至今日,法律明确了公租房的处理结果,不是拆迁,而是腾退。也就是说,房本上是多少平米就给多少平米的钱,不算人头。西单的地段再值钱,就算15万一平米,十平米的小平房能有几个钱,六环以外也买不到房了。 亲戚的亲家,是体制内的干部,在市内绝好地段分的大房子,二环以里,学区,医院都很好,物业费低廉,但管理超级好。绿化,清洁,门禁都是一流的。但就是不给产权,只能住,不能买卖。也是N多年前就有吹风,没准儿能低价卖给住户当作单位福利,但至今组织还是咬死这是公房,不能买卖。孩子要结婚单住,只能掏钱给孩子凑首付。当年要是能低价买入,前两年趁着高价卖出,现在别说首付,老两口小两口各一套新房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