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rise从大概四年前就开始了这个套路。institutional scale single family rentals. 所以这个趋势从疫情前就开始了。疫情开始收益,因为remote的人都受不了挤在apartment了。本来这些人应该是first-time buyer,结果这两年被挤出去了市场。现在三室两卫1500尺左右的starter home,完全都不上市,只出租。现在二三十岁的千禧一代,除了码农或者其他行业的高薪佼佼者,怕是很难买房了。
私人房东成不了大气候,无法垄断。私人房东手里那一套两套,顶天了10套,对市场就是毛毛雨。私人房东敢乱涨价,就租不出去。 大的机构就不一样,几千几千套的来,覆盖着整个城市或者整个区域,一旦垄断,他们要乱涨,租客没有反驳的能力。 另外,私人房东,手里的房子囤上一段时间,最终也会流入市场,卖给需要房子的个人。比如孩子要读书了,自己需要养老了。你可以说有的人会留给孩子,但是孩子也会出现卖房的情况。那种子子孙孙永远不卖的情况,非常稀少。 大机构和大财团,就不会卖给个人,只会在财团里面流动。所以,一旦房子被他们纳入囊中,这房子就会永远从个人买房市场消失。 过去这些机构只做商业地产,大型公寓,商场,购物中心等。现在资金往,single family home 转移了。
我早就说 现在是美国全面转向租房社会的前夜 以后房价会高到大部分人买不起 类似瑞士 这个只限于西海岸人口密集区
我可是在大农村。 这个lanscape owner几乎是向我哭诉说在她的预算内 买不到房。她的生意看起来很大,在我这旮旯很有名。
我可是在大农村。 这个lanscape owner几乎是向我哭诉说在她的预算内 买不到房。她的生意看起来很大,在我这旮旯很有名。
就不知道哪些财团在垄断这个房地产。
我这儿已经是大片大片的建成的appartment。
记得有篇报道说是Jeff Bezos就要收购大量sfh然后出租。没想到这种做法实施的还挺快的。不知道是不是他干的。
不会的,别把西海岸想的太完美。海景也是很多地方都有,而且美国人(目前还是大多数)中产及其以下的人没有东南亚人那么慕强。大家都在往更affordable的地方搬。更何况高科技未来很多会被ai洗盘。
楼主在哪?
这些个 祸国殃民的王八蛋们!
有可能是买不起还有一种可能是看到租比月供便宜大几百一个月而且也没有首付,首付不够20%的insurance之类的。而且房价未来涨跌不明朗。还有一旦买了房至少要住/长持5+年如果工作调动不灵活之类的。
美国这么大,只有热门区域才会有可能这样。
华尔街等等都有吧。renters nation。own nothing but be happy那一套。这个“新现象”都好几年了。
built-to-rent。
本来交首付还房贷, 就是变相地强迫大家储蓄。
将来大部分人买不起房, 手里的可支配收入就增多了; 你指望美国家庭储蓄, 怎么可能呢。
正解!
我给你点赞了,我也觉得挺好的,就是唯一有个问题,现在公寓的价格租金也高的吓人了,single family要是被公司垄断了,以后租金估计也被垄断的高了。希望不要太多了就好。
东西岸这样只租不卖可以理解,可这种现象都延续到大农村了,我真是惊到了。 要知道这个owner算是lanscape+nursery,我每次去她那儿,都能看到至少5辆卡车进进出出的运石头,不是小生意,她说买不到房,超乎我的想像。
是的,黑石也是,为了响应WEF关于10年之后的“预测”,“You will own nothing but you will be happy. Everything you need you can rent them". Watch this short video from WEF: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MKwENH-m4oU
楼主,能报一下坐标吗?想看看跟那些smart city是不是重合
太黑了吧,这样涨地产税就是挤兑已经拥有房产的人,解决房市就是个借口,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全民无产化
只租不卖就是现在的卖房巿场不友好,或者有价无市,或者降价
you own nothing but you will be happy-查查这句话的出处 估计你就明白了
为啥不给投资 你这这个建议才是不合理
坐标恕不报,但跟smart city不重合。
新区都这样啊。尔湾, 德州。
自住房 1% property tax,投资房 10% property tax,可解。
不过这样版上地主婆们也要骂娘了。
如果你涨投资房的地产税就是变相涨租金,房东成本上去了,租金一定会加上去的
这种starter home也是最适合做投资房的,即使有卖也要抢得过投资者们
看来经济危机不远啦
黑石干的
不是美国人天生爱自由, 是不傻. 除非某集团把美国土地都垄断了.
德州一直每年按市价交税
中产买房的也是一辈子被套牢贷款,房产税。谁比谁更好,都是韭菜,就看怎么被割。
不生娃可解。不租房子他们赚谁的钱。
中国韭菜不生娃,那些房地产商都破产好几个了。
我们再搬到中国去住,把美国地产商搞破产了再回来。
美国反正源源不断的移民,房产商不怕的。加拿大不就这样,本地人早就被price out啦。
非法移民很穷的。 至少账面收入低,只能租低端房子。
只有合法移民才交税。大家都跑了,资本家自己养穷人。
合法移民也不少,再加上国外有钱人还是会来美国投资买房。现在是比烂的世界。长期怎么样不好说,短期资本家和房产商没在怕的
出租房地产税如果变成10%,是打不倒这些机构的,他们一旦形成规模,就进入垄断阶段,到时候,加上去的税,都会变成租金转嫁到租客身上。除了papamam landlord 破产被兼并,让一些痛恨私人房东的人快意恩仇之外,没有别的好处。房租月月涨,affordable housing 就是个笑话。
还是有的卖的。现在的新房子都是三层。都不提lot有多大了,因为没有lot。都是聚居鸟笼式的. 想想爬上爬下都头疼。
像湾区这样都已经没啥美国人了,新搬来的大多都是各种亚洲人,能为房子打一辈子工的那种
不在德州。
建的整个社区的目的就是出租。 fence什么的都是统一建好的。
是的,我跟那个owner的话题就是因为院子的大小引起的。 我去她那儿买茶花,她想着让我多买几颗,我就说我家院子就这么大,已经有几颗了,也买不了多少了,没地方种,,接着我说我很感恩我家的房子还有点院子,还能种点东西,现在新建的都是房子挨着房子,根本没啥院子,她接着就眼眶一红,开始哭诉,,,,。。。。
为什么机构不能这么做?
华人买投资房 是为了孩子能供孩子上私校,有个活路。 机构买投资房简直就是断了老百姓的活路。
年轻人手上好多boomer 的房子好吧
私人房东成不了大气候,无法垄断。私人房东手里那一套两套,顶天了10套,对市场就是毛毛雨。私人房东敢乱涨价,就租不出去。
大的机构就不一样,几千几千套的来,覆盖着整个城市或者整个区域,一旦垄断,他们要乱涨,租客没有反驳的能力。
另外,私人房东,手里的房子囤上一段时间,最终也会流入市场,卖给需要房子的个人。比如孩子要读书了,自己需要养老了。你可以说有的人会留给孩子,但是孩子也会出现卖房的情况。那种子子孙孙永远不卖的情况,非常稀少。
大机构和大财团,就不会卖给个人,只会在财团里面流动。所以,一旦房子被他们纳入囊中,这房子就会永远从个人买房市场消失。
过去这些机构只做商业地产,大型公寓,商场,购物中心等。现在资金往,single family home 转移了。
Bommer 都有几套房子? 不是人人都有两三套,而且bommer不是家家都独生子女哦,另外,好多boomer, 还活着呢。
blackrock 早就把这种资产卖了,说是赚不到多少钱
也就是加州啥的property tax 按原房价算,涨幅每年不能超2%?
大多数别的地方就是随市上涨的
我在镇里的facebook, 韭菜们都在哀嚎,说今年房产税就涨了25%
租sfh的,一般对学区有要求,而好学区一般房产税不低,sfh 出租不怎么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