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就像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样,刘亦婷名气被捧得直追雷锋。 现在嫁了矮一头那么丑男人,开个皮包公司,很多大妈说7位数收入哪来的,到底100百万还是900万? jeso1 发表于 2024-01-19 19:44
是的。。。她妈口气很大的,说她女儿看到贫穷的小孩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头也不回的嫁白男开起了为富人洗钱的皮包公司,反而是当时接受采访时实话实说说想留在美国发展的回国了。。。她妈还说她曾经有个学习不好的同桌,然后刘亦婷学会了如何和学习不好的人打交道😅就是骨子里的利己,但是很会包装 girlinblack 发表于 2024-01-19 18:27
前两天还看到帖子说即便是朗朗也找了腰细大奶的整容网红,说明弹琴并不能提高艺术品味。 Goldenwater 发表于 2024-01-19 17:01
普通中产没什么问题。很好。 但是也的确是一个例子印证推娃无意义。打鸡血一样推入名校,其实跟普通不推的家庭一样,大部分成普通中产呗。 qgp 发表于 2024-01-18 20:23
楼主觉得鸡娃鸡成啥样才不叫梦碎呢? meiyu 发表于 2024-01-18 21:11
re这句话 不知道美华鸡娃到底是为了什么 suhuavip 发表于 2024-01-18 21:21
发展挺好的了, 下面的链接有她老公的照片,缺点就是太矮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128666 springtree2 发表于 2024-01-18 20:30
她不是普通中产 她是中上产吧 pevcmao 发表于 2024-01-18 21:44
种下龙种,收获跳蚤 如果现在和普通人一样,何必当初,快快乐乐过个年轻时光不好吗。 jeso1 发表于 2024-01-19 02:01
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快快乐乐吗? springday 发表于 2024-01-19 02:25
电子厂厂妹一个月几千人民币是普通人,美国上中产一年一两百万美元也是普通人。毕竟都实现不了小编写的“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贫困的儿童都能上学之类”这样的大志向。世界有几十亿的普通人,普通人之间的生活天差地别,这种网文小编一个月可能赚得还没厂妹多,为了娃将来能找个月入过万的工作都不知道怎么狠狠鸡娃呢。 fishandtree 发表于 2024-01-19 02:51
她去哈佛,一没有绿卡二没有背景,和很多哈佛人比,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而且女性的职业道路也很长,现在说她普通中产,过个10年再看看?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4-01-19 09:32
她也有七位数美刀一年啦。你对哈佛毕业生的expectation 是啥。 章鱼小丸子_V 发表于 2024-01-18 20:29
作者应该写写马云,刘强东,更励志。 怀念2019 发表于 2024-01-18 22:05
不鸡娃就是啥都不干啊,996每月工作250小时和正常上班每月150小时差别挺大的, jeso1 发表于 2024-01-19 09:20
哈佛大学毕业的大部分中产阶层。她家就是当年炒作而己 brookeyang 发表于 2024-01-19 10:44
可能作者认为要鸡成朗朗那样吧,业界顶级大牛这种。 但是朗朗那种太难得了,确实大部分鸡娃钢琴的都成不了朗朗。大部分鸡娃上藤校之后也确实就是普通螺丝钉。 apple44 发表于 2024-01-18 23:18
回复 1楼evangelinee的帖子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 好歹先念個碩士吧至少 phlin 发表于 2024-01-18 21:26
回复 63楼jeso1的帖子 查了一下今年43 43岁女性成功要做到什么程度?先定义一下。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4-01-19 13:48
不评价刘亦婷, 这件事可以对哈佛祛魅了。 顶级学府也未必一定能培养出leader。 ted.hanks 发表于 2024-01-19 15:50
这世上大多数事 花20%的力气就能得到80%的成果 剩下的拿20% 要全拿, 一分不给别人分, 你要再花80%的力气 我自己的教育理念: 那第一个80%是一定要拿的, 剩下的所谓做到极致的20% 性价比太低, 随缘吧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4-01-19 16:10
世界上就几个郎朗,要是鸡娃都能成郎朗,那必定还有更厉害的郎朗郎出现吧 aya_019 发表于 2024-01-19 13:46
我就记得她妈妈那本书里说去哈佛看女儿,用的动词是“访问”。 anning1941 发表于 2024-01-19 15:19
还要过十年?她现在50了吧 jeso1 发表于 2024-01-19 10:46
刘亦婷,初代留学网红。她本是一个成都外国语学校1999届的普通女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却也并非优异到值得全国瞩目。
受人提醒,她高考前申请了多所美国名校,并在1999年4月,陆续收到了四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哈佛和哥伦比亚。
还是全额奖学金。
1999年,很多人还没有电脑的年代,一个小姑娘居然凭自己申请考上了全奖哈佛?!
举国震动,新华社发布通稿,大小媒体争相采访报道。《成都商报》给刘亦婷开了四个热线,一下午接的电话就有上千。
那年头大家还写信,读者来信挤爆了商报的信箱,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新手妈妈询问“怎样对五个月大的儿子进行早期教育”;
大学生谦虚求教“怎样学英语”;
军校教育诚恳讨论当下文化和经济……
全国父母眼中燃系熊熊绿火,誓将“哈佛女孩”的培养秘诀搞到手,把自家孩子培养进哈佛。
刘亦婷的母亲和继父大受鼓舞,决定将教子经验倾囊相授,造福全国的花朵,便火速写了一本家庭教育宝典:
《怎样鸡娃》。
《哈佛女孩刘亦婷 素质培养纪实》。
据说,这本书的销量比《哈利波特》还高。
在书中,刘妈妈将教养女儿的全过程做了详述,并摆出了大小成果。方法精彩纷呈,效果尽如人意。
总而言之一句话——令人不适。
刘妈妈怀孕时,读了一本号称“功德无量”的教育类书籍:《早期教育与天才》,大受启发。刘亦婷一出生,就是奔着“天才”培养的。
科学喂养是基础,母乳精确到毫升,遵照发育表添加辅食。她长大之后,每顿饭的油脂、蔬菜、蛋白质都很均衡。
刘妈妈鼓励孩子多读书,亲近大自然,要成为眼界宽广,意志坚定的人。
母亲和继父天天经常和她谈心,鼓励她和父母平等交流。
但是面对一个聪明的小孩,父母的一切教育方式都可能难以推进。为了让女儿成为天才,做母亲的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
比如,对女儿灌输饮食科学的重要性,把食物分成果、蔬、蛋白质等大类。
比如,一边和女儿一起看漫画书,表示遵照女儿的爱好,一边阴阳书中故事对白简单、格调不高。
再比如,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与孩子一起嘲笑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和情歌中的风花雪月。
还比如,长期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动态,鼓励孩子从小写日记,并分享给父母。
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刘妈刘爸频出新招。很多80后和90后都体验过“捏冰”训练——手握一块冰,坚持十五分钟。这个“素质训练方法”就是刘亦婷的继父发明的。
为了杜绝女儿早恋,父母严禁她穿花哨的衣服,发型务必干净利落,并要求她对班上每一个男同学“平等对待”,保持距离感。
当女儿无意中提到,班里有同学想玩“恋爱游戏”时,父母就对她说,恋爱游戏如果随意终止,会让对方心生怨恨。“轻者纠缠不休,重者杀人毁容”。
他们还告诉女儿:“你曾在上学的庐山刚看到过几个蓬头垢面又扎花带朵的花疯子,那都是因为恋爱游戏的对方考上大学,自己考不上,结果失恋而疯的。”
刘亦婷受教,惊恐万分,恍然大悟。
十几年的家庭教育中,刘亦婷就是在这样的引导下长大的。她觉得很幸福,生活在一个平等的家庭。
高一,刘亦婷已经成为了中国父母最喜爱的“别人家孩子”,十分听话,热爱学习,不用扬鞭自奋蹄。
她的身体健壮,每个课间都要爬楼梯、做眼操。走过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涯,也没有得近视眼。
她对爱情毫无兴趣,对异性全无信任。母亲说,她崇拜同龄的学霸,没有任何身份可疑的朋友。
她不追星,不沉迷影视作品和流行音乐,也没有浪费时间的个人爱好。穿朴素的衣服,用朴素的文件,开饭前的口头语是“我今天吃什么蛋白质”。
她喜欢主动和母亲分享日记,在日记中剖析自己的内心,肯定父母的教育理念。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能妨碍她学习。
她唯一的烦恼,是缺失一个“远大志向”。毕竟,她没有任何业余爱好。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在某一天的日记中,她写下了自己的豪言壮志: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我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杠杆(电视剧),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贫困的儿童都能上学;让需要救助的人都得到救助……这沉甸甸的使命感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从此以后,我每一天的努力都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一个敏而好学,懂事沉稳,循规蹈矩的女儿,是中国所有父母的天使吧?
当刘妈妈将以上所有的教育成果分享到书中,中国家长老师疯狂效仿。中国妈妈都在问自己的孩子:你能不能学学人家刘亦婷?
有个网友说,她朋友的爸妈看完刘亦婷的事迹深受感动,要求女儿酷暑在家学习不能开空调,以静心凝神,磨练意志。
据说有些中学里,教导主任、班主任为了让好学生不骄傲,话术都改成了“你比刘亦婷差远了”,“你永远也成不了刘亦婷第二”。
那阵子,中国孩子们都疯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不堪忍受母亲的洗脑式教育,当众对她妈妈喊:“我讨厌刘亦婷!”
一个成绩优异的中学时发表散文:只要努力,我们都能成为刘亦婷!
当年,疯狂的大人和孩子们都很少思考,刘亦婷式的教育意味着什么,刘亦婷式的成功又能带来什么。
20年后,我们终于看清了“天才少女”刘亦婷的人生轨迹。
在哈佛,她继续刻苦学习,攻读经济,偶尔接受中国记者采访。那时候,她依然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
哈佛毕业,她去波士顿(专题)咨询应聘了第一份工作,不过工作的时间不长。
第二份工作,她去了百事,也没有做很久。
之后,她又去了一家对冲基金,但结果也并不灿烂。
后来,她又申请了哈佛商学院,被拒。
可能是觉得自己不适合打工,她就开了一家公司,效益不行,惨淡收场。不过她没有放弃,又与人合伙开了另一家公司,据说是可以“为中国资本提供在美投资途径”。
她最受瞩目的一次,是因为结婚。她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听说也是哈佛的毕业生,工作挺不错的。
其实生活嘛,只要她觉得幸福,就挺好。只不过,这样的人生与她当初的“大志向”——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贫困的儿童都能上学之类,有挺大出入。
后知后觉的父母们看到婚礼照片,才意识到,原来当初光芒(电视剧)四射的天才少女,到头来也是要回归平平常常生活。
刘亦婷的学生时代,中国父母普遍缺少“鸡娃意识”,她就成了改革开放放后第一代被“鸡”成功的娃。
如今,中国家家提倡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中国娃人均高素质,一岁能游泳,两岁懂社交,三岁能认字,四岁背唐诗。
人人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开发右脑无限潜能。孩子一点不如人,父母就无限焦虑,生怕孩子以后走不上人生巅峰。
可实际上,根据耶鲁大学教授Daniel Markovits的研究,鸡娃激得最好的效果,也不过就是当一名赚钱超过普通中产的“精英”。这种精英每天忙着工作,没有时间吃饭睡觉。
这真的是父母们想给孩子们的未来吗?
只有资本笑到最后。煽动焦虑,让父母认同“成功”的单一性和唯一路径,再通过补习班、教育书籍、讲座获取暴利,都是套路。
但这些事,说开了也没意思。如果一个班级30个孩子,29个都是刘亦婷,不当刘亦婷的孩子八成下场凄惨。
其实当刘亦婷也不错,她定然也自有她的幸福。作为一个普通的纳税者,她的人生对社会自有其意义。
她不过是童年过得严谨了一些,放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快乐。
最后只希望鸡娃经济之下,父母们都能想清楚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娃娃们能得到圆满的人生。
🔥 最新回帖
她就是管理刘畅的钱吧,新希望
当初就像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样,刘亦婷名气被捧得直追雷锋。
现在嫁了矮一头那么丑男人,开个皮包公司,很多大妈说7位数收入哪来的,到底100百万还是900万?
那找谁,找刘亦婷?
不是娃的锅,是父母的锅。 绝大多数亿万富翁的父母都是亿万富翁。
🛋️ 沙发板凳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128666
混得挺好的了,难道上个哈佛就得上天啊?天上都装不下名校生了
re这句话 不知道美华鸡娃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
好歹先念個碩士吧至少
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啊
茨威格说过,命运的一切馈赠,都偷偷标上了价格。
有一派說法 說明尼蘇打是個 雅人局...
只看脸,这女的颧骨高得吓人。
可能作者认为要鸡成朗朗那样吧,业界顶级大牛这种。 但是朗朗那种太难得了,确实大部分鸡娃钢琴的都成不了朗朗。大部分鸡娃上藤校之后也确实就是普通螺丝钉。
不为啥,闲着也是闲着LOL.
链接打开第一张照片为啥是杨澜Columbia 毕业照?
我是工人我榮耀
(∩_∩)
对的、她老公好像是同学,比她厉害
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快快乐乐吗?
哈哈哈 估计lz觉得当总统或者得诺奖😂
不鸡娃就是啥都不干啊,996每月工作250小时和正常上班每月150小时差别挺大的,
这样的大志向其实也只能从政才能实现,在中国做个县委书记,也能造福一方
过十年也大概率还是这样吧,美国出头跃迁本来也是很难的啊
还要过十年?她现在50了吧
不好看
怎么知道她有七位数一年
作者可能觉得墙洞的老婆更励志,圆梦女首富。。。
我娃要是这样,我该叫“白日梦想成真”。
那她至少上了自己想上的学校 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人生又不是只为一个终点的结果。 要不然你还可以说反正最后都是死 还不如一辈子吃饱喝足就行 就等于快快乐乐一辈子了
就是她妈妈炒作卖书赚了很多钱,那个耶鲁虎妈一样,炒作半天老了就反悔了,但钱都被她倆赚了不是
世界上就几个郎朗,要是鸡娃都能成郎朗,那必定还有更厉害的郎朗郎出现吧
查了一下今年43 43岁女性成功要做到什么程度?先定义一下。
怎么不画2023 年5% 年增长?
那你说说她现在有啥成就。
哈哈,任何学校都不能呀 leader是天生的,和学校无关呀
我自己的教育理念: 那第一个80%是一定要拿的, 剩下的所谓做到极致的20% 性价比太低, 随缘吧
我正好相反, 花80%的力气得到别人20%的成果,还有20%的可能被别人全拿走。
前两天还看到帖子说即便是朗朗也找了腰细大奶的整容网红,说明弹琴并不能提高艺术品味。
这话说的,首先吉娜挺好的,又美又可爱还很招笑。再者,艺术品味是啥?又酸又mean的人总能找地方下嘴
是的。。。她妈口气很大的,说她女儿看到贫穷的小孩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头也不回的嫁白男开起了为富人洗钱的皮包公司,反而是当时接受采访时实话实说说想留在美国发展的回国了。。。她妈还说她曾经有个学习不好的同桌,然后刘亦婷学会了如何和学习不好的人打交道😅就是骨子里的利己,但是很会包装
我认识一个北京妹妹,她28岁的时候还在H1B 抽签,39岁的时候已经是美国一家12B$公司的VP了,不是银行的VP啊,某科技公司的
写这文章的是有多酸,反而证明了哈佛真是明珠啊。
不是娃的锅,是父母的锅。 绝大多数亿万富翁的父母都是亿万富翁。
那找谁,找刘亦婷?
当初就像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样,刘亦婷名气被捧得直追雷锋。
现在嫁了矮一头那么丑男人,开个皮包公司,很多大妈说7位数收入哪来的,到底100百万还是9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