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青年学者的辞世——《缅怀晓宏|陈朗:请君重作醉歌行》——欢迎大家讨论学术,生活和家庭

c
ccdywlj
他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应该是彼此滋养的。如果只是工作上的partner还好,做生活上的partner很失败。
nonane 发表于 2024-01-19 10:17

所以她说如果他们只是做朋友,只做志同道和的人,也许会更好。一但进入婚姻,在当下这个环境下,无论中国美国还是哪里,做让步做牺牲的只能是女人。
3
3906
所以说,作者关心的是一个比较世俗的公正问题:两人结婚之后妻子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丈夫临死前对此表示了忏悔,但是这个忏悔是对神的,并不对妻子,甚至在她提出这种忏悔也应当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后也无动于衷。我觉得这是在婉转地表示,丈夫临死前信教是功利或者至少只是理论上的(不代表我本人的看法哈)。
反正这篇祭文让我的感觉就是,怨气好大。😅 不是思君是怨君的感觉。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4-01-19 10:02

怨气大是真的。怨老公,怨学校,怨academia。
作者跟老公关系一直不好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可能正想离婚呢得了绝症了。这真的是命了。自己没有career和收入这个光怪男的不好吧。难道男的拦着她不让她找工作了?就一个孩子,还带孩子填水表做家务。哪个在职女性不也得干这些吗?就是这家娃娃好可怜,成长环境太toxic了
临死前信教不是功利。多少人临死前信教呢。没到那一步不能judge啊。
总的来说,想通过信教得到什么,或者祈祷什么,忏悔什么赎罪,那真是跟魔鬼的交换。我觉得如果有神,神也看不惯的。那样的神不信也罢。
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t
tiantianfadai
所以说,作者关心的是一个比较世俗的公正问题:两人结婚之后妻子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丈夫临死前对此表示了忏悔,但是这个忏悔是对神的,并不对妻子,甚至在她提出这种忏悔也应当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后也无动于衷。我觉得这是在婉转地表示,丈夫临死前信教是功利或者至少只是理论上的(不代表我本人的看法哈)。
反正这篇祭文让我的感觉就是,怨气好大。😅 不是思君是怨君的感觉。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4-01-19 10:02

同感。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要是能重来,别来祸祸我了的意思。
n
nonane
怨气大是真的。怨老公,怨学校,怨academia。
作者跟老公关系一直不好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可能正想离婚呢得了绝症了。这真的是命了。自己没有career和收入这个光怪男的不好吧。难道男的拦着她不让她找工作了?就一个孩子,还带孩子填水表做家务。哪个在职女性不也得干这些吗?就是这家娃娃好可怜,成长环境太toxic了
临死前信教不是功利。多少人临死前信教呢。没到那一步不能judge啊。
总的来说,想通过信教得到什么,或者祈祷什么,忏悔什么赎罪,那真是跟魔鬼的交换。我觉得如果有神,神也看不惯的。那样的神不信也罢。
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0:27

在职女性因为孩子老公受拖累的也不少,身体变差的,工作没精力的,很多抑郁的。没被拖累的是能人,也有可能是运气好,比如说家里老人给力的,老公给力的。 全职主妇,老公弱的,一地鸡毛的,你看这个女的能有多大本事跳出泥潭。这个和前两天讨论的有些黑人的成长环境很相似,跳出来的只是少数。
方肉松
当然这位丈夫当得不是很称职,因为作为唯一评价对象的妻子,含蓄地透出不满意。他们差不多01年本科毕业的人了,搜索履历,一同去地新加坡国立,一个教职一个博后,后又一同去了香港教书,直到19年辗转到美国。难道不是应该讨论下,现在这个社会是多缺少人文社科的生存空间吗?无论是大学的人文社科坑少钱少,还是报志愿时候的鄙视链。号称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仅仅只能容纳科学技术的文明吗?我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这些人文社科了呢?如果都需要,为什么又以不创造实际生产价值,让它们没有存活的基础呢?
g
gongmaa
同感。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要是能重来,别来祸祸我了的意思。
tiantianfadai 发表于 2024-01-19 10:33

我的感觉是她还是欣赏对方的才华的,但是婚姻的琐事生活的压力病痛的折磨把所有曾有过的爱消磨殆尽,只剩下麻木和疲惫
明朗少女
回复 73楼shuijiawangshi的帖子
这位网友受过什么刺激了,说话这么难听。你既然知道陈朗出身名门,说明你好像比较了解他们夫妇。那为什么还故意歪曲事实?说什么她没有干事补贴家用。陈朗在读书之前也一直是有工作的,只不过不是长期工作。读书的时候也在做GSI,很辛苦。UM对老师待遇很差,家属上学没有任何优待。他们还没有绿卡,还得交州外学费。所以陈朗一直在做GSI才能免学费和有一定收入。UM对GSI用得也挺很的。过去两年晓宏患病,住院很多次,最长的一次一个半月,都是陈朗在陪护,家里又有一个幼女,焦头烂额,很不容易。
陈朗家也不是什么富豪之家,父母也都是文化人而已。他们不愿意动用父母的养老金,也是应该的。至于捐款,他们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晓宏情况恶化,收入也要大幅下降,才同意的。而且也都是在朋友同事圈发,并没有广泛传播,大家觉得他们不容易,愿意提供一点帮助,不知道哪里触到这位网友的神经,发表这么多刻薄的评论。
wind_orchide 发表于 2024-01-19 09:45

没有买人寿保险吗?
n
nonane
同感。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要是能重来,别来祸祸我了的意思。
tiantianfadai 发表于 2024-01-19 10:33

要是重来,可以在香港做faculty,找一个菲佣照顾孩子。美国就是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我也认识一个faculty教授,癌症一直工作到死,maybe可以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到死都不愿意放弃。
c
ccdywlj
我的感觉是她还是欣赏对方的才华的,但是婚姻的琐事生活的压力病痛的折磨把所有曾有过的爱消磨殆尽,只剩下麻木和疲惫
gongmaa 发表于 2024-01-19 10:43

所以老早就有人说过了,才华不能当饭吃。生活是一餐一饭,买菜倒垃圾,报税付水电气费,各种帐单还要加上带孩子换尿布大概率还得鸡娃的过程。生活已经这么难,两个人一起承担,一起努力过日子,那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是男人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置于女人和家庭幸福之上,要让女人牺牲自己来供养他的理想,只能说太自私!有才华也是个自私鬼!这下终于成了鬼了。
z
zokiya
现实很多家庭一人担当所有家务的,大多出于无奈并不是心甘情愿,就像很多版上的抱怨帖,要不就是离婚一条路,想维持这个家,只能某一个人妥协,所以婚前要看到这一点,文中看出她是很爱晓宏的,即使有抱怨也许有后悔,但也这样熬过来了,这就是生活残酷真相吧,所以有女儿的特别要一早明白,千万不要因为爱就忽略了对方的这些潜在因素,结婚后有孩子是要过日子的。
陈朗还年轻啊,希望之后有个好好爱她和她孩子的人,再婚找个老美吧,她那么优秀能干,应该不难找。
E
Emilyll
这祭文,怨比爱多,当事人都走了,种种不满抱怨不在生前讲给老公听,身后输出给不了解他们夫妻内情的旁人没什么意义。
明朗少女
在安娜堡,我和朋友们一起为晓宏选了墓地。墓碑将是朝东的——呼应他的名字,面向他最爱的公园,俯瞰那里苍翠的小峡谷。我们曾经在那里玩飞盘、遛狗、放风筝。以后也总会有密西根大学的年轻人们做同样的事情,年复一年。走在墓园里,我第一次注意到西人的墓碑——特别是那些古旧的——是多么的谦卑:只有名字和生卒年月。一些晚近的墓碑上会写:父亲,祖父,丈夫,等等。只有区区几个提到逝者的职业。也许在上帝或生死面前,所有这些只是虚妄。而肤浅如我,恨不得在碑上刻一个二维码,让所有好奇的路人都可以读到他的论文。 看起来太有才的人似乎过不了普通人的世俗的日子啊!
B
BirdOnWire
我觉得这篇文章就是厉害在这里。有真爱,心疼,怀恋,但也有怨念,困惑,不甘。人生本来就复杂如此,男女感情也本来就复杂如此。她把这些都传递出来了。不愧是大藤文科博士。
Cath226 发表于 2024-01-19 04:35

没错,非常厉害。深沉眷恋是真,百转千回怨念也是真。 很特别的悼文,像外科手术医生一样对自己,感情,家庭,学术,社会结构的一篇冷静解析文。复杂但又真实,可以投射无数层面,才能引起如此大共鸣。 才知道作者是作家陈建功的女儿,小时候在收获和小说月报上看过作品的,很久远的名字了。难怪。
祝福她苦痛过去否极泰来好好生活养育女儿走好人生下半场。
明朗少女
女方看起来是真心崇拜男方的 普通女人根本忍受不了这样事业心太强不顾家的吧
z
zhangxx818
这祭文,怨比爱多,当事人都走了,种种不满抱怨不在生前讲给老公听,身后输出给不了解他们夫妻内情的旁人没什么意义。
Emilyll 发表于 2024-01-19 11:02

这女的自废武功,好好的香港教书,辞了,为男人的事业做牛做马,结果也没落到好。。
j
jakon
当然这位丈夫当得不是很称职,因为作为唯一评价对象的妻子,含蓄地透出不满意。他们差不多01年本科毕业的人了,搜索履历,一同去地新加坡国立,一个教职一个博后,后又一同去了香港教书,直到19年辗转到美国。难道不是应该讨论下,现在这个社会是多缺少人文社科的生存空间吗?无论是大学的人文社科坑少钱少,还是报志愿时候的鄙视链。号称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仅仅只能容纳科学技术的文明吗?我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这些人文社科了呢?如果都需要,为什么又以不创造实际生产价值,让它们没有存活的基础呢?

方肉松 发表于 2024-01-19 10:42

需要人文社科不等于全社会供养任何想做人文社科的人
r
ruxianwang
哎,人已逝,let it go 吧。
明朗少女
没错,非常厉害。深沉眷恋是真,百转千回怨念也是真。 很特别的悼文,像外科手术医生一样对自己,感情,家庭,学术,社会结构的一篇冷静解析文。复杂但又真实,可以投射无数层面,才能引起如此大共鸣。 才知道作者是作家陈建功的女儿,小时候在收获和小说月报上看过作品的,很久远的名字了。难怪。
祝福她苦痛过去否极泰来好好生活养育女儿走好人生下半场。
BirdOnWire 发表于 2024-01-19 11:06

她为什么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啊 她爸爸为什么让女儿就这样跟着这个男的 不理解 她的学历还有家庭在哪里都应该过得很好的
j
jakon
现实很多家庭一人担当所有家务的,大多出于无奈并不是心甘情愿,就像很多版上的抱怨帖,要不就是离婚一条路,想维持这个家,只能某一个人妥协,所以婚前要看到这一点,文中看出她是很爱晓宏的,即使有抱怨也许有后悔,但也这样熬过来了,这就是生活残酷真相吧,所以有女儿的特别要一早明白,千万不要因为爱就忽略了对方的这些潜在因素,结婚后有孩子是要过日子的。
陈朗还年轻啊,希望之后有个好好爱她和她孩子的人,再婚找个老美吧,她那么优秀能干,应该不难找。
zokiya 发表于 2024-01-19 10:59

可别再跳火坑了,女的活到中年还恋爱结婚脑才是真惨
q
qqyxgz
想起了华人经济学大家杨小凯,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也是得癌症临终受洗, 在生命终结前也是整理自己的手稿、研究计划、思路…. 文科的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当个宝, 这位青年学者也是同样, “12月9号他的同行好友们从美国各地来看望他,还说列了个问题的单子。那天早晨我问他我是谁,他说他不知道。我报出我的名字,他才明白了。朋友们到来之前,护士嘱咐我不要让他太累。我问他:你学术上的事是不是和罗毅(他系里的同事)交代得差不多了,这一队人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答了,就不用再说了吧?他摇摇头说,这些是不同的问题。”
其实大概率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最多可以发文章评教授涨工资, 何至于最后的时间都不留一点点给自己的女儿

g
gongmaa
现实很多家庭一人担当所有家务的,大多出于无奈并不是心甘情愿,就像很多版上的抱怨帖,要不就是离婚一条路,想维持这个家,只能某一个人妥协,所以婚前要看到这一点,文中看出她是很爱晓宏的,即使有抱怨也许有后悔,但也这样熬过来了,这就是生活残酷真相吧,所以有女儿的特别要一早明白,千万不要因为爱就忽略了对方的这些潜在因素,结婚后有孩子是要过日子的。
陈朗还年轻啊,希望之后有个好好爱她和她孩子的人,再婚找个老美吧,她那么优秀能干,应该不难找。
zokiya 发表于 2024-01-19 10:59

千万别把美国人当成白雷锋救世主,你看看有多少白男杀害华人妻子的。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最重要,有没有男人,结不结婚根本无所谓
c
ccdywlj
这祭文,怨比爱多,当事人都走了,种种不满抱怨不在生前讲给老公听,身后输出给不了解他们夫妻内情的旁人没什么意义。
Emilyll 发表于 2024-01-19 11:02

我觉得她能把这些说出来就是有意义的。至少对她的心理有帮助。能让这么多的人来讨论这个问题,说明这是普遍现象。女人在婚姻中受到的苦,确实应该在男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说出来,那也许还有改进的可能,但是女人从来受到的规训就是要体谅别人,不要让别人难做。最后自己没人体谅,自己做人做的好苦。
明朗少女
想起了华人经济学大家杨小凯,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也是得癌症临终受洗, 在生命终结前也是整理自己的手稿、研究计划、思路…. 文科的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当个宝, 这位青年学者也是同样, “12月9号他的同行好友们从美国各地来看望他,还说列了个问题的单子。那天早晨我问他我是谁,他说他不知道。我报出我的名字,他才明白了。朋友们到来之前,护士嘱咐我不要让他太累。我问他:你学术上的事是不是和罗毅(他系里的同事)交代得差不多了,这一队人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答了,就不用再说了吧?他摇摇头说,这些是不同的问题。”
其实大概率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最多可以发文章评教授涨工资, 何至于最后的时间都不留一点点给自己的女儿


qqyxgz 发表于 2024-01-19 11:15

所以说他们都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无法理解生命到最后还在乎文章有没有被接收 文章比生命还重要吗
3
3906
这女的自废武功,好好的香港教书,辞了,为男人的事业做牛做马,结果也没落到好。。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4-01-19 11:09

michigan确实比香港强点。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最大化了整个家庭的利益。
当时谁能想到发个paper,混个tenure就那么难呢?
很显然,一个UM的tenure track职位就让女方觉得是事业成功 “事业越成功”,需要怎么牺牲了。文科教职,那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不但是谁做都一样,是没人做都一样的。我觉得对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性的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估,是这个悲剧的源头。

t
tiantianfadai
我的感觉是她还是欣赏对方的才华的,但是婚姻的琐事生活的压力病痛的折磨把所有曾有过的爱消磨殆尽,只剩下麻木和疲惫
gongmaa 发表于 2024-01-19 10:43

是欣赏对方的才华,但是生活到现在已经觉得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明朗少女
michigan确实比香港强点。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最大化了整个家庭的利益。
当时谁能想到发个paper,混个tenure就那么难呢?
很显然,一个UM的tenure track职位就让女方觉得是事业成功 “事业越成功”,需要怎么牺牲了。文科教职,那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不但是谁做都一样,是没人做都一样的。我觉得对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性的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估,是这个悲剧的源头。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18

就是啊 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啊 为什么看得这样重呢?女方还要做出那么大牺牲 完全无法理解啊
t
tiantianfadai
这祭文,怨比爱多,当事人都走了,种种不满抱怨不在生前讲给老公听,身后输出给不了解他们夫妻内情的旁人没什么意义。
Emilyll 发表于 2024-01-19 11:02

之前抱怨了啊,可是没有用啊! 对于大多数有“追求”的凤凰男,或者说是“追求”的男性,女方的付出和牺牲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陈朗文章中说的,对于这些人,所谓的社会公平和男女平等只存在于他们的书桌上和家门以外。
j
jakon
她当然怨气大。她从他那里没有得到任何爱的信号,生活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爱的滋养,只有她一味的付出付再付出,最后人、事都一场空,能不怨气大吗?自私的人到死都没有真正考虑过妻子和女儿,这样的老公死了也好,她解脱了。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0:11

是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有怨气有什么不对的。男权癌觉得一个女人受了委屈必须高高兴兴,一表示出怨气就令人厌恶了,觉得怨气本身就是罪。男的如果怨就是怀才不遇楚楚可怜。
s
shubashuba
michigan确实比香港强点。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最大化了整个家庭的利益。
当时谁能想到发个paper,混个tenure就那么难呢?
很显然,一个UM的tenure track职位就让女方觉得是事业成功 “事业越成功”,需要怎么牺牲了。文科教职,那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不但是谁做都一样,是没人做都一样的。我觉得对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性的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估,是这个悲剧的源头。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18

为啥不能女的继续留香港,男的先到michigan,然后看tenure情况而定呢?这么自断退路,太欠考虑了,还有孩子呢。
k
kunpuring
michigan确实比香港强点。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最大化了整个家庭的利益。
当时谁能想到发个paper,混个tenure就那么难呢?
很显然,一个UM的tenure track职位就让女方觉得是事业成功 “事业越成功”,需要怎么牺牲了。文科教职,那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不但是谁做都一样,是没人做都一样的。我觉得对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性的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估,是这个悲剧的源头。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18

michigan sociology tenure 绝对不好拿,至少几篇ASR AJS 这个level (等同ECON里AER level 吧)。可能徐老师2013年就独作发过ASR, 他以为没那么难。 可惜现在学术圈卷上天了,今时不同往日。

g
gongmaa
是欣赏对方的才华,但是生活到现在已经觉得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tiantianfadai 发表于 2024-01-19 11:18

命运专门挑绳子最细的地方下手,如果男方没有得癌症,也许再坚持一会,文章就收发了,tenure就拿到了,女生多年后还可以说自己慧眼识珠。张爱玲的才华名气都大得多,但是也逃不过命运和时代
c
ccdywlj
想起了华人经济学大家杨小凯,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也是得癌症临终受洗, 在生命终结前也是整理自己的手稿、研究计划、思路…. 文科的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当个宝, 这位青年学者也是同样, “12月9号他的同行好友们从美国各地来看望他,还说列了个问题的单子。那天早晨我问他我是谁,他说他不知道。我报出我的名字,他才明白了。朋友们到来之前,护士嘱咐我不要让他太累。我问他:你学术上的事是不是和罗毅(他系里的同事)交代得差不多了,这一队人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答了,就不用再说了吧?他摇摇头说,这些是不同的问题。”
其实大概率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最多可以发文章评教授涨工资, 何至于最后的时间都不留一点点给自己的女儿


qqyxgz 发表于 2024-01-19 11:15

对啊,我没有看到那个男人对自己女儿的一点点的发自内心的爱。好多男人就是这样,有子女当然很好,但要为子女付出就不行,只愿意当个能行使父亲权利能享受父亲亲情的父亲,但一点都不想承担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明朗少女
对啊,我没有看到那个男人对自己女儿的一点点的发自内心的爱。好多男人就是这样,有子女当然很好,但要为子女付出就不行,只愿意当个能行使父亲权利能享受父亲亲情的父亲,但一点都不想承担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1:27

这种就是渣男啊 哪怕再事业成功 女人还是不要嫁这种自私的男人
b
buzhidao2000
大家是不是读文的时候被作者给绕糊涂了?因为她明明写的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她们杰出的伴侣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内心最痛苦地尖叫着。又有多少女人最终用“爱情”说服了自己,抵消了、忘却了心中的尖叫,保持沉默。 但晓宏不希望也不期待这种沉默。当他听到我内心的尖叫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认为那可以被忽略或和他的成就相抵消。“
这句话写的是她丈夫晓宏对老婆程朗为自己的牺牲并不泰然处之,也没有觉得丈夫的成就能让老婆放弃事业这件事变得无所谓。程朗是支持和鼓励老婆搞自己事业的(如果她为此耿耿于怀的话)。
而且似乎晓宏也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的支持而已,陈朗自己写的丈夫在患癌期间,从化疗到重大手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想让老婆分心分精力来陪伴自己。
而关于丈夫的独自努力承受一切,文中有很多细节: "过去两年患癌的时光,他固执地自立着。我说我可以放下一切,脱产照顾他,他断然拒绝了。我说我来帮你研究临床试验,他说这个学习曲线很长的,他自己来就好了。 除非万不得已,他拒绝让我陪他去外州看医生,在机场都用轮椅服务了,还执意要自己从机场开车回安娜堡,理由是坐着的时候是不疼的。 那天我正好要做一个小报告,我说那个不重要,我不非要去,我去机场接你。然而他不同意。 即使在他面临大幅度减薪的时候,他也不想动用一分我父母的退休存款,就想着自己怎么能接着工作而保持一些收入。"
正因为如此,陈朗会在丈夫去世后,晨跑的时候突然想到丈夫再也看不到自己学位毕业拿证的样子了,那一刻,心碎欲裂。 如果晓宏真是个只利用自己老婆来铺垫自己事业的人,他老婆怎么会遗憾丈夫不能看到自己学业上的成绩呢?
但为啥这篇文章还是让很多人读出了程朗的不甘呢(强烈的不甘),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全力以赴牺牲了不少去支持配偶,然而中道崩殂,还没达到事业巅峰,丈夫就得病去世了。 如果是丈夫发迹后找小三,你还可以骂渣男,但得病怎么说呢,你甚至找不到可以骂可以怨的人,除了可怜的躺在病床上的丈夫。
这当然很让人遗憾和无奈,怨恨命运的不公。晓宏是时间社的创始人,应该是才华横溢的。假以时日,应该能有更高的成就,可惜病魔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而作为他的妻子,放弃了很多,出于爱情,出于对未来的期盼,结局却是如此猝不及防,换谁都会不甘。
只能说学术界的路太狭窄了,和工业界完全不一样。工业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出,pip也好被裁也好,只要别太极端,换个地方再赚钱就是了,遭遇事业挫折很容易找个地方重起炉灶。 但学术界,尤其是有些专业学术,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换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全家搬迁,甚至漂洋过海。而且学术界的各种门派,一个人,就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事业上)。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位同行审稿人,明知作者已经时日无多,而且作者已经按照自己的建议改了又改,到最后还是不让发表,直接掐灭了作者此生最后的机会。 这种人在学术界不少见,就是让人恶心又没地说理去。
工业界恶心的人更多,可是工业界大家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朗心中肯定是有恨(不甘)的,命运、际遇、丈夫(爱中带恨,她非常了解丈夫,但越了解也越刻薄,夫妻之间概莫能外),但又很无奈。
R.I.P 让一切的躁动化为虚无,生者好好的活好每一天。








婚纱旗袍晚礼服
人生没有这么复杂的, 女的肯找凤凰男的,本质上脑子就是迷男爱男的仰慕那种。 不迷男人的根本看不上什么凤凰男的人才心地,你凤凰与我何干,当然是我凤凰比较强。 不迷男自己能干的,一听你叫我一tenure红袖添香伺候你的学术工作你别说赚不着几个钱还连个tenure都没有,早就面带微笑给你一面镜子请你滚出了。
文科学术界凤凰男,多数配的是迷男女。大多数结果是男的发考题了,一堆青春小女孩上来了,迷男女死抱着教授夫人位置不放或者被休掉,终结一生。这个已经很多人看穿不干了或者当怨妇在骂,最近最典型的小说就是斯通纳,难看的要命。 这一位是事例比较特殊,男的半途挂了,女的发现为凤凰男奉献了一切,结果啥回馈也没有,心想TM早知如此这个终身教职真是放弃亏了,把最终怨妇(怨社会给自己洗脑爱男,怨老公跟(多半是女的)聊女性主义,怨学术界不赏识自己老公,怨爹妈(你们不要率我了),这部分时间提前了而已。
shuijiawangshi 发表于 2024-01-19 05:31

想到了这部电影 "One True Thing"。女主的母亲患癌,她父亲强制她辞去纽约的工作,回家照顾母亲。从小到大,女主崇拜风度翩翩的教授父亲,而对只知洗衣做饭的呆家母亲略微瞧不上。回家了,她才知道,原来照顾一个家是这么的不容易,原来风度翩翩的父亲背后有诸多不堪:对家人淡漠,要求甚高,长期出轨女学生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对比他更大的佬小心翼翼讨好拍马。
PS,和本文当事人无关。纯粹是看这个回帖想到的。
B
BirdOnWire
她为什么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啊 她爸爸为什么让女儿就这样跟着这个男的 不理解 她的学历还有家庭在哪里都应该过得很好的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4-01-19 11:14

不知道啊,好像19年来的?那会儿正是香港最风雨飘摇的时候吧。可能当时做这个决定也很难,可能觉得很快能找到工作?本来就在美国上过这么多年学啊。但是来了之后赶上Covid,然后老公被确诊癌症。这几年肯定很煎熬啊。有些人是生活幸运儿,但总有人特别倒霉的。
看她行文,理智冷静,以后生活不会差的,看她再读了个社工专业,很适合她的敏感与细腻,祝福。
这文章再结合其他悼文一起看,看了还挺难受的,人倒霉起来生活一下子如山崩塌。想起Covid第一年的晦暗,多少人的世界都塌了。
c
ccdywlj
为啥不能女的继续留香港,男的先到michigan,然后看tenure情况而定呢?这么自断退路,太欠考虑了,还有孩子呢。
shubashuba 发表于 2024-01-19 11:23

因为凤凰男需要女人全方位的照顾啊!没自理能力没生活能力的人怎么一个人去天远地远的地方独自生活?
平明寻白羽
谢谢层主澄清一些事实,我刚刚也在豆瓣看到有人这么说
”徐晓宏这个事我觉得特别能体现umich的又穷又low。就他得癌症以后学校不说积极支持治疗了,竟然还有脸把他转成讲师还是半职的,薪水将近减半。这是巴不得他过得更艰难?而且本来高校的医疗保险就是最便宜的那种,好多好一点的抗癌治疗不包,甚至一些常规检查保险公司都觉得没必要也不包,想做必须要自己出钱,其中的廉价恶心我可以吐槽很多很多天。至于说徐去世留下保险的,大部分高校人寿保险都是默认半年薪水,加上徐之前的减薪,我估计最后家属能拿到两万刀就是烧高香了。“
所以能理解这个捐款,有能力就帮一下,不想帮,也不必苛责。
23urfur12 发表于 2024-01-19 09:57

对的
也见过大学工作的单身中年不幸罹患癌症,被终止合同的。失去了收入,还要自己负担医疗保险。
几年后离世。
命运的残酷有时候就是看不见底的深渊。

明朗少女
不知道啊,好像19年来的?那会儿正是香港最风雨飘摇的时候吧。可能当时做这个决定也很难,可能觉得很快能找到工作?本来就在美国上过这么多年学啊。但是来了之后赶上Covid,然后老公被确诊癌症。这几年肯定很煎熬啊。有些人是生活幸运儿,但总有人特别倒霉的。
看她行文,理智冷静,以后生活不会差的,看她再读了个社工专业,很适合她的敏感与细腻,祝福。
这文章再结合其他悼文一起看,看了还挺难受的,人倒霉起来生活一下子如山崩塌。想起Covid第一年的晦暗,多少人的世界都塌了。
BirdOnWire 发表于 2024-01-19 11:32

社工专业感觉也不好养家啊
一年明月
所以老早就有人说过了,才华不能当饭吃。生活是一餐一饭,买菜倒垃圾,报税付水电气费,各种帐单还要加上带孩子换尿布大概率还得鸡娃的过程。生活已经这么难,两个人一起承担,一起努力过日子,那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是男人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置于女人和家庭幸福之上,要让女人牺牲自己来供养他的理想,只能说太自私!有才华也是个自私鬼!这下终于成了鬼了。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0:56

话说回来,不知道这个mm平时是怎么和她LG沟通的,是不是过于含蓄和隐忍,以退让来躲避矛盾。以她的文风,她老公如果一直都不知道妻子委屈到什么程度,我都不会奇怪。
s
shubashuba
因为凤凰男需要女人全方位的照顾啊!没自理能力没生活能力的人怎么一个人去天远地远的地方独自生活?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1:32

这么一个大男人还能饿死不成?当年不都是一个人出国留学的吗?女的真的不能心太软,大事还是要先考虑自己。
3
3906
社工专业感觉也不好养家啊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4-01-19 11:34

确实如此,都那么多学位了,不应该再读书了,出去要饭都会比再读一个文科学位几年之后的结果强。
再说不是已经要过一次了吗。就拿那笔钱作为启动资金,看看能不能运转起来。
c
ccdywlj
这种就是渣男啊 哪怕再事业成功 女人还是不要嫁这种自私的男人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4-01-19 11:29

很不幸,我就嫁了。当然离了,但陈朗的这篇文章又勾起了我曾经的怨气。我只不过是陈朗的缩小版而已。她的种种怨气,我都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她现在也算是得解脱了。以后的日子,慢慢学习如何爱自己吧。
p
purplecat
这个男人超级自私 整天探讨一些虚幻的形而上的东西 以为挥斥方遒多了不起 实际上不为家庭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 临死了也不给女儿妻子一点时间 就关心着几个意识流的学术问题 说得难听点就是天天在网上和社交圈里吹逼
e
evaearly
大家是不是读文的时候被作者给绕糊涂了?因为她明明写的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她们杰出的伴侣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内心最痛苦地尖叫着。又有多少女人最终用“爱情”说服了自己,抵消了、忘却了心中的尖叫,保持沉默。 但晓宏不希望也不期待这种沉默。当他听到我内心的尖叫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认为那可以被忽略或和他的成就相抵消。“
这句话写的是她丈夫晓宏对老婆程朗为自己的牺牲并不泰然处之,也没有觉得丈夫的成就能让老婆放弃事业这件事变得无所谓。程朗是支持和鼓励老婆搞自己事业的(如果她为此耿耿于怀的话)。
而且似乎晓宏也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的支持而已,陈朗自己写的丈夫在患癌期间,从化疗到重大手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想让老婆分心分精力来陪伴自己。 正因为如此,陈朗会在丈夫去世后,晨跑的时候突然想到丈夫再也看不到自己学位毕业拿证的样子了,那一刻,心碎欲裂。 如果晓宏真是个只利用自己老婆来铺垫自己事业的人,他老婆怎么会遗憾丈夫不能看到自己学业上的成绩呢?
但为啥这篇文章还是让很多人读出了程朗的不甘呢(强烈的不甘),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全力以赴牺牲了不少去支持配偶,然而中道崩殂,还没达到事业巅峰,丈夫就得病去世了。 如果是丈夫发迹后找小三,你还可以骂渣男,但得病怎么说呢,你甚至找不到可以骂可以怨的人,除了可怜的躺在病床上的丈夫。
这当然很让人遗憾和无奈,怨恨命运的不公。晓宏是时间社的创始人,应该是才华横溢的。假以时日,应该能有更高的成就,可惜病魔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而作为他的妻子,放弃了很多,出于爱情,出于对未来的期盼,结局却是如此猝不及防,换谁都会不甘。
只能说学术界的路太狭窄了,和工业界完全不一样。工业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出,pip也好被裁也好,只要别太极端,换个地方再赚钱就是了,遭遇事业挫折很容易找个地方重起炉灶。 但学术界,尤其是有些专业学术,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换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全家搬迁,甚至漂洋过海。而且学术界的各种门派,一个人,就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事业上)。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位同行审稿人,明知作者已经时日无多,而且作者已经按照自己的建议改了又改,到最后还是不让发表,直接掐灭了作者此生最后的机会。 这种人在学术界不少见,就是让人恶心又没地说理去。
工业界恶心的人更多,可是工业界大家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朗心中肯定是有恨(不甘)的,命运、际遇、丈夫(爱中带恨,她非常了解丈夫,但越了解也越刻薄,夫妻之间概莫能外),但又很无奈。
R.I.P 让一切的躁动化为虚无,生者好好的活好每一天。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1:30

是。生命的悲歌,很多元素都是无法受控的。 我当年也有朋友为了结束异地从美国top教职辞职,搬回了老公所在的国内某高校,谁知造化弄人,国内高校政治斗争人士变动,她竟没拿到tenure,她当年在美国可是rising star。我们都为她惋惜,我甚至觉得她老公害了她。明明她当年前途光明,应该是要她老公来就她的,偏偏选了最差的一条路。
b
buzhidao2000
因为凤凰男需要女人全方位的照顾啊!没自理能力没生活能力的人怎么一个人去天远地远的地方独自生活?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1:32

你好好看看原文吧,别在这里瞎抨击。 晓宏患病期间,重大手术和化疗之类的都自己独立去做,不想让老婆分心照顾。 你怎么读出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人家夫妻不想两地分居,愿意在一起,就非要解读成因为男方让女方做保姆照顾自己? 这里一说男人海龟,所有的大妈都建议女方跟着回国(就算有孩子也带着),因为一家人要在一起。 他们俩又没孩子,为啥不能一起跑呢?
只不过因为生病去世,一切变得比较悲催。 要是没有病魔,男的熬出tenure了,女的也在美国settle down找到新的事业点了,岂非皆大欢喜? 事实上他们夫妻的这种选择,很多人都这样做好吧。
因为结果就否定当初的过程,没有必要。
3
3906
这个男人超级自私 整天探讨一些虚幻的形而上的东西 以为挥斥方遒多了不起 实际上不为家庭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 临死了也不给女儿妻子一点时间 就关心着几个意识流的学术问题 说得难听点就是天天在网上和社交圈里吹逼
purplecat 发表于 2024-01-19 11:39

其实说白了就是学术水平低。。。
b
buzhidao2000
其实说白了就是学术水平低。。。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40

无知无畏,还是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学术水平低,让人贻笑大方。
以成败论英雄,是俗人的一大爱好。
这世界上败给命运的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梵高生前也被无数人骂水平低的。
b
birdffly
难道不是文科害人?
B
BirdOnWire
确实如此,都那么多学位了,不应该再读书了,出去要饭都会比再读一个文科学位几年之后的结果强。
再说不是已经要过一次了吗。就拿那笔钱作为启动资金,看看能不能运转起来。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37

也不用如此刻薄,那些捐款看起来是学者圈小范围的,有难处的时候接受一些好意也无不可,那会儿老公被降薪还要极大投入治疗,不懂癌症费用,但平常看个牙医也会有不少copay。要饭都来了大可不必;要你钱了?
陈女士文里有一些自嘲有反思,知世故而不世故,继续做学者当社工都挺好。反正一个女儿现在没有病人要照顾了如果物质要求不太高,日子是可以过好的。
婚纱旗袍晚礼服
谢谢层主澄清一些事实,我刚刚也在豆瓣看到有人这么说
”徐晓宏这个事我觉得特别能体现umich的又穷又low。就他得癌症以后学校不说积极支持治疗了,竟然还有脸把他转成讲师还是半职的,薪水将近减半。这是巴不得他过得更艰难?而且本来高校的医疗保险就是最便宜的那种,好多好一点的抗癌治疗不包,甚至一些常规检查保险公司都觉得没必要也不包,想做必须要自己出钱,其中的廉价恶心我可以吐槽很多很多天。至于说徐去世留下保险的,大部分高校人寿保险都是默认半年薪水,加上徐之前的减薪,我估计最后家属能拿到两万刀就是烧高香了。“
所以能理解这个捐款,有能力就帮一下,不想帮,也不必苛责。
23urfur12 发表于 2024-01-19 09:57

他要是当时在香港的高校,不知道这方面会不会好些。
b
buzhidao2000
也不用如此刻薄,那些捐款看起来是学者圈小范围的,有难处的时候接受一些好意也无不可,那会儿老公被降薪还要极大投入治疗,不懂癌症费用,但平常看个牙医也会有不少copay。要饭都来了大可不必;要你钱了?
陈女士文里有一些自嘲有反思,知世故而不世故,继续做学者当社工都挺好。反正一个女儿现在没有病人要照顾了如果物质要求不太高,日子是可以过好的。
BirdOnWire 发表于 2024-01-19 11:46

这个论坛对捐款有一种病态的求全责备
去苛责对方的人品是否十全十美,事迹悲惨的含金量
也许被以前的两个捐款烂事给吓着了?不至于吧,摔了跤就不走路了?
再说爱捐不捐,你自己不捐就完了,至于的吗,为这事,唧唧歪歪,吵吵嚷嚷。
婚纱旗袍晚礼服
她当然怨气大。她从他那里没有得到任何爱的信号,生活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爱的滋养,只有她一味的付出付再付出,最后人、事都一场空,能不怨气大吗?自私的人到死都没有真正考虑过妻子和女儿,这样的老公死了也好,她解脱了。
ccdywlj 发表于 2024-01-19 10:11

李安成名前,如果他老婆来华人发帖:“老公一心想拍电影当导演,我已经养了他8年。。。”
95%以上的回帖会告诉她: 别生娃 别生二胎 赶紧离 学艺术,家里没矿,你也敢嫁? 告诉他,要么转码,要么离婚 华人在好莱坞当大导演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 就算他成了大导演,等他功成名就,身边全是扑上来的青春美女,你黄脸婆就退位吧 张爱玲说过:女人千万不要。。。
s
shubashuba
李安成名前,如果他老婆来华人发帖:“老公一心想拍电影当导演,我已经养了他8年。。。”
95%以上的回帖会告诉她: 别生娃 别生二胎 赶紧离 学艺术,家里没矿,你也敢嫁? 告诉他,要么转码,要么离婚 华人在好莱坞当大导演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 就算他成了大导演,等他功成名就,身边全是扑上来的青春美女,你黄脸婆就退位吧 张爱玲说过:女人千万不要。。。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9 11:53

有人赌博发财了不等于赌博就是好的。有人的老公成名了,也不等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博小概率事件就是:愿赌服输。
k
kaka924924
社科类的学术研究真的是拼理想啊。 叹息一下,RIP
E
Emilyll
李安成名前,如果他老婆来华人发帖:“老公一心想拍电影当导演,我已经养了他8年。。。”
95%以上的回帖会告诉她: 别生娃 别生二胎 赶紧离 学艺术,家里没矿,你也敢嫁? 告诉他,要么转码,要么离婚 华人在好莱坞当大导演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 就算他成了大导演,等他功成名就,身边全是扑上来的青春美女,你黄脸婆就退位吧 张爱玲说过:女人千万不要。。。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9 11:53

李安的老婆就不是会来华人发帖的那种类型啊,内心强大的女人不需要听别人唧唧歪歪:)
e
evaearly
无知无畏,还是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学术水平低,让人贻笑大方。
以成败论英雄,是俗人的一大爱好。
这世界上败给命运的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梵高生前也被无数人骂水平低的。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1:44

你不用理那个id,他的发言自古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让她带着这份优越感过他的日子挺好的
半杯红酒
李安成名前,如果他老婆来华人发帖:“老公一心想拍电影当导演,我已经养了他8年。。。”
95%以上的回帖会告诉她: 别生娃 别生二胎 赶紧离 学艺术,家里没矿,你也敢嫁? 告诉他,要么转码,要么离婚 华人在好莱坞当大导演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 就算他成了大导演,等他功成名就,身边全是扑上来的青春美女,你黄脸婆就退位吧 张爱玲说过:女人千万不要。。。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9 11:53

人李安老婆自己能赚钱养家啊。人压根儿就不会上来问。
这楼主夫妻俩的专业都是收入低的,别说任何一个单收入,就是两个人都赚钱,也没李安老婆多。
b
buzhidao2000
这女的自废武功,好好的香港教书,辞了,为男人的事业做牛做马,结果也没落到好。。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4-01-19 11:09

结果没落好,不是男人渣,是命运的不幸,因为男人在功成名就前得病去世了。
很多人诟病女方放弃事业从香港到美国陪老公
可这样的选择这里的论坛上无数人都会这么建议啊,老公要海龟/出国/去欧洲,老婆来发帖问自己是否一起跟去, 乌泱泱的人会建议俩人要在一起。
而且从香港到美国,怎么听上去也不是一个差的选择吧,又不是从香港到非洲。
至于一方的事业暂时蹉跎,很多人也都会认为既然是暂时的,将来一定可以东山再起。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完全看不出他们的选择有什么问题,只能说命运不幸而已。
明朗少女
结果没落好,不是男人渣,是命运的不幸,因为男人在功成名就前得病去世了。
很多人诟病女方放弃事业从香港到美国陪老公
可这样的选择这里的论坛上无数人都会这么建议啊,老公要海龟/出国/去欧洲,老婆来发帖问自己是否一起跟去, 乌泱泱的人会建议俩人要在一起。
而且从香港到美国,怎么听上去也不是一个差的选择吧,又不是从香港到非洲。
至于一方的事业暂时蹉跎,很多人也都会认为既然是暂时的,将来一定可以东山再起。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完全看不出他们的选择有什么问题,只能说命运不幸而已。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2:01

华人上老公海归没有很多人建议老婆跟去吧 尤其是女方如果回国不好找工作的那种
婚纱旗袍晚礼服
想起了华人经济学大家杨小凯,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也是得癌症临终受洗, 在生命终结前也是整理自己的手稿、研究计划、思路…. 文科的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当个宝, 这位青年学者也是同样, “12月9号他的同行好友们从美国各地来看望他,还说列了个问题的单子。那天早晨我问他我是谁,他说他不知道。我报出我的名字,他才明白了。朋友们到来之前,护士嘱咐我不要让他太累。我问他:你学术上的事是不是和罗毅(他系里的同事)交代得差不多了,这一队人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答了,就不用再说了吧?他摇摇头说,这些是不同的问题。”
其实大概率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最多可以发文章评教授涨工资, 何至于最后的时间都不留一点点给自己的女儿


qqyxgz 发表于 2024-01-19 11:15

你管经济学叫文科? 你的理科真棒。
半杯红酒
确实如此,都那么多学位了,不应该再读书了,出去要饭都会比再读一个文科学位几年之后的结果强。
再说不是已经要过一次了吗。就拿那笔钱作为启动资金,看看能不能运转起来。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37

很多出国留学的书呆子的通病。一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就再读一个。
都读到博士了,很多工作都可以做的。只不过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降低一下身份。


n
nonane
李安的老婆就不是会来华人发帖的那种类型啊,内心强大的女人不需要听别人唧唧歪歪:)

Emilyll 发表于 2024-01-19 11:59

李安老婆心理很强大,不是看中名利的人。李安成名后,是她陪着老公去买菜。老公愿意做饭还做的好吃,愿意带孩子,比90%男人出色。李安看起来是很在乎老婆的人。
b
buzhidao2000
华人上老公海归没有很多人建议老婆跟去吧 尤其是女方如果回国不好找工作的那种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4-01-19 12:06

男方回国去拼教职(不是去创业啥的),我看到的帖子里,很多都建议女方一起回。
因为所谓的找不到工作,如果在学校拼到教职的话,一般配偶的工作也会考虑逐渐解决。
你看陈朗不就在美国学校又念了个学位,应该是为了工作做铺垫。
学校是事业型单位,解决家属问题是工作内容之一。 当然前提是你要能在学校里混出来。
l
louisa
大家是不是读文的时候被作者给绕糊涂了?因为她明明写的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她们杰出的伴侣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内心最痛苦地尖叫着。又有多少女人最终用“爱情”说服了自己,抵消了、忘却了心中的尖叫,保持沉默。 但晓宏不希望也不期待这种沉默。当他听到我内心的尖叫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认为那可以被忽略或和他的成就相抵消。“
这句话写的是她丈夫晓宏对老婆程朗为自己的牺牲并不泰然处之,也没有觉得丈夫的成就能让老婆放弃事业这件事变得无所谓。程朗是支持和鼓励老婆搞自己事业的(如果她为此耿耿于怀的话)。
而且似乎晓宏也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的支持而已,陈朗自己写的丈夫在患癌期间,从化疗到重大手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想让老婆分心分精力来陪伴自己。 正因为如此,陈朗会在丈夫去世后,晨跑的时候突然想到丈夫再也看不到自己学位毕业拿证的样子了,那一刻,心碎欲裂。 如果晓宏真是个只利用自己老婆来铺垫自己事业的人,他老婆怎么会遗憾丈夫不能看到自己学业上的成绩呢?
但为啥这篇文章还是让很多人读出了程朗的不甘呢(强烈的不甘),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全力以赴牺牲了不少去支持配偶,然而中道崩殂,还没达到事业巅峰,丈夫就得病去世了。 如果是丈夫发迹后找小三,你还可以骂渣男,但得病怎么说呢,你甚至找不到可以骂可以怨的人,除了可怜的躺在病床上的丈夫。
这当然很让人遗憾和无奈,怨恨命运的不公。晓宏是时间社的创始人,应该是才华横溢的。假以时日,应该能有更高的成就,可惜病魔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而作为他的妻子,放弃了很多,出于爱情,出于对未来的期盼,结局却是如此猝不及防,换谁都会不甘。
只能说学术界的路太狭窄了,和工业界完全不一样。工业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出,pip也好被裁也好,只要别太极端,换个地方再赚钱就是了,遭遇事业挫折很容易找个地方重起炉灶。 但学术界,尤其是有些专业学术,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换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全家搬迁,甚至漂洋过海。而且学术界的各种门派,一个人,就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事业上)。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位同行审稿人,明知作者已经时日无多,而且作者已经按照自己的建议改了又改,到最后还是不让发表,直接掐灭了作者此生最后的机会。 这种人在学术界不少见,就是让人恶心又没地说理去。
工业界恶心的人更多,可是工业界大家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朗心中肯定是有恨(不甘)的,命运、际遇、丈夫(爱中带恨,她非常了解丈夫,但越了解也越刻薄,夫妻之间概莫能外),但又很无奈。
R.I.P 让一切的躁动化为虚无,生者好好的活好每一天。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1:30

有比较类似的经历,完全可以理解作者的各种心情。但没法理解女方在UM没有任何承诺的时候辞掉香港的TT,这个不符合学界招聘的惯例 (nonTT的位置还是很容易解决的,不知道文科是不是特别难。)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不断地取舍,每次取舍都有赌的成分在,有时幸运有时不幸,他们只是没熬到可以幸运的那天。
人生成长在于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舍弃什么。祝她越来越好!
b
babyduck
所以说,作者关心的是一个比较世俗的公正问题:两人结婚之后妻子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丈夫临死前对此表示了忏悔,但是这个忏悔是对神的,并不对妻子,甚至在她提出这种忏悔也应当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后也无动于衷。我觉得这是在婉转地表示,丈夫临死前信教是功利或者至少只是理论上的(不代表我本人的看法哈)。
反正这篇祭文让我的感觉就是,怨气好大。😅 不是思君是怨君的感觉。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4-01-19 10:02

是的,读前面半段的时候,几乎以为她是在庆幸自己终于解脱了,后半段读出她的眷恋和神情,但是总体仍然觉得相见不如怀念,这样的爱人留在记忆中对当事人更好
C
Cath226
有比较类似的经历,完全可以理解作者的各种心情。但没法理解女方在UM没有任何承诺的时候辞掉香港的TT,这个不符合学界招聘的惯例 (nonTT的位置还是很容易解决的,不知道文科是不是特别难。)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不断地取舍,每次取舍都有赌的成分在,有时幸运有时不幸,他们只是没熬到可以幸运的那天。
人生成长在于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舍弃什么。祝她越来越好!
louisa 发表于 2024-01-19 12:21

他们这种文科特别难。如果是系里有service course的专业就非常容易,比如基本的数理化,工科基础课,甚至econ,都经常有non tt/adjunct的空缺,毕竟那么多学生要教。labor intensive的专业(做实验那种)还有很多lab manager的职位。比tt肯定差很多但好歹是个full time job。 但社会学、宗教研究,有几个本科生会去选课?也开不了几堂课,估计自己系里的教授能凑够teaching load就不错了。
烟熏三文鱼
大家是不是读文的时候被作者给绕糊涂了?因为她明明写的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她们杰出的伴侣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内心最痛苦地尖叫着。又有多少女人最终用“爱情”说服了自己,抵消了、忘却了心中的尖叫,保持沉默。 但晓宏不希望也不期待这种沉默。当他听到我内心的尖叫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认为那可以被忽略或和他的成就相抵消。“
这句话写的是她丈夫晓宏对老婆程朗为自己的牺牲并不泰然处之,也没有觉得丈夫的成就能让老婆放弃事业这件事变得无所谓。程朗是支持和鼓励老婆搞自己事业的(如果她为此耿耿于怀的话)。
而且似乎晓宏也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的支持而已,陈朗自己写的丈夫在患癌期间,从化疗到重大手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想让老婆分心分精力来陪伴自己。 正因为如此,陈朗会在丈夫去世后,晨跑的时候突然想到丈夫再也看不到自己学位毕业拿证的样子了,那一刻,心碎欲裂。 如果晓宏真是个只利用自己老婆来铺垫自己事业的人,他老婆怎么会遗憾丈夫不能看到自己学业上的成绩呢?
但为啥这篇文章还是让很多人读出了程朗的不甘呢(强烈的不甘),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全力以赴牺牲了不少去支持配偶,然而中道崩殂,还没达到事业巅峰,丈夫就得病去世了。 如果是丈夫发迹后找小三,你还可以骂渣男,但得病怎么说呢,你甚至找不到可以骂可以怨的人,除了可怜的躺在病床上的丈夫。
这当然很让人遗憾和无奈,怨恨命运的不公。晓宏是时间社的创始人,应该是才华横溢的。假以时日,应该能有更高的成就,可惜病魔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而作为他的妻子,放弃了很多,出于爱情,出于对未来的期盼,结局却是如此猝不及防,换谁都会不甘。
只能说学术界的路太狭窄了,和工业界完全不一样。工业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出,pip也好被裁也好,只要别太极端,换个地方再赚钱就是了,遭遇事业挫折很容易找个地方重起炉灶。 但学术界,尤其是有些专业学术,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换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全家搬迁,甚至漂洋过海。而且学术界的各种门派,一个人,就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事业上)。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位同行审稿人,明知作者已经时日无多,而且作者已经按照自己的建议改了又改,到最后还是不让发表,直接掐灭了作者此生最后的机会。 这种人在学术界不少见,就是让人恶心又没地说理去。
工业界恶心的人更多,可是工业界大家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朗心中肯定是有恨(不甘)的,命运、际遇、丈夫(爱中带恨,她非常了解丈夫,但越了解也越刻薄,夫妻之间概莫能外),但又很无奈。
R.I.P 让一切的躁动化为虚无,生者好好的活好每一天。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1:30

觉得你说得特别好,有爱也有不甘,只可惜命运弄人
j
junesnow2010
老话, 门当户对很重要。仔细想想。。。
f
flyingocean
那你会不会没完全读懂这篇文章,
我觉得他妻子在这篇文章里有爱恋,难过,思念,心疼
剑骨琴心 发表于 2024-01-18 23:24

爱恋、难过,甚至对丈夫的疼惜当然有 但对男权制、对当今学术体制的控诉也不少, 她自己丈夫作为身处这种双重结构中的个体,其实即是受害者,也是压迫者。
陈这篇文章现在影响很大,我看到圈内一些男学者也开始反思,觉得自己平时确实忽略了妻子的付出,陈这篇文章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希望他们的反思不是仅仅停留在话语层面)--这应该也是她愿意把这篇文章发表出来的初衷。
烟熏三文鱼
没错,非常厉害。深沉眷恋是真,百转千回怨念也是真。 很特别的悼文,像外科手术医生一样对自己,感情,家庭,学术,社会结构的一篇冷静解析文。复杂但又真实,可以投射无数层面,才能引起如此大共鸣。 才知道作者是作家陈建功的女儿,小时候在收获和小说月报上看过作品的,很久远的名字了。难怪。
祝福她苦痛过去否极泰来好好生活养育女儿走好人生下半场。
BirdOnWire 发表于 2024-01-19 11:06

“复杂但又真实,可以投射无数层面,才能引起如此大共鸣” 没错,我这两天在华人看到这个标题一直都没点进来看,觉得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的消息。直到今天在一个读书群里看到有网友讨论起来才看了相关的内容。陈朗的这篇悼文确实不仅反映了她的小家庭,对学术圈乃至更大的社会层面都很有意义。
m
mangmang
感觉作者难过肯定是有的,但是怨也是很多的。男的到最后还在交接工作搞论文,没时间给孩子留点文字。意识模糊了还在讲课,却不认识牺牲巨大相濡以沫的妻子。怎能不怨
半杯红酒
老话, 门当户对很重要。仔细想想。。。
junesnow2010 发表于 2024-01-19 13:29

我们90年代恋爱结婚的,没几个看家庭的。女人爱才也没错。关键是爱男人不要超过爱自己。
结婚的那一天开始,两个人就是平等的。再忙的工作,再高的事业,也不耽误跟老婆一起分担家务,做饭带孩子。
男人的德行,有自私的天性,也有老婆捧杀的因素。凭什么你要把他置于你之上?
b
buzhidao2000
别再说男方是凤凰男压迫女方,妻子陈朗的笔下的丈夫很要强也很自立,生命的最后关头忍着病体也不想连累家人。 他已经尽力了,虽然有工作狂之嫌,但这是他的热爱,非要以此来指责逝者真的没有必要。
“过去两年患癌的时光,他固执地自立着。我说我可以放下一切,脱产照顾他,他断然拒绝了。我说我来帮你研究临床试验,他说这个学习曲线很长的,他自己来就好了。 除非万不得已,他拒绝让我陪他去外州看医生,在机场都用轮椅服务了,还执意要自己从机场开车回安娜堡,理由是坐着的时候是不疼的。 那天我正好要做一个小报告,我说那个不重要,我不非要去,我去机场接你。然而他不同意。 即使在他面临大幅度减薪的时候,他也不想动用一分我父母的退休存款,就想着自己怎么能接着工作而保持一些收入。“
陈朗的怨更多来自于命运的无常以及美国人文学术界的处境现状。

b
buzhidao2000
我们90年代恋爱结婚的,没几个看家庭的。女人爱才也没错。关键是爱男人不要超过爱自己。
结婚的那一天开始,两个人就是平等的。再忙的工作,再高的事业,也不耽误跟老婆一起分担家务,做饭带孩子。
男人的德行,有自私的天性,也有老婆捧杀的因素。凭什么你要把他置于你之上?
半杯红酒 发表于 2024-01-19 14:00

你的这段话对这个事例没啥适用性
这个事的最大不幸是男方在博事业期得癌去世,没有等到功成名就家人一起享福的阶段。
男人已经很努力了,也没出轨,也很拼事业,只不过没扛过命运的吊诡。
咋就得出女人如何如何? 你这说的就好像说女人不应该结婚,这样的就不会有任何几率做遗孀。
半杯红酒
你的这段话对这个事例没啥适用性
这个事的最大不幸是男方在博事业期得癌去世,没有等到功成名就家人一起享福的阶段。
男人已经很努力了,也没出轨,也很拼事业,只不过没扛过命运的吊诡。
咋就得出女人如何如何? 你这说的就好像说女人不应该结婚,这样的就不会有任何几率做遗孀。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4:07

我是很不同意她的这一段:
我曾经跟我的心理医生说,嫁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怎么可能幸福。你们想要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总得有人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零和博弈。他越成功你越痛苦。我说现在我明白了,人如果要结婚的话,就应该和跟自己爱好不同的人结婚,比如如果你爱虚无缥缈、形而上的东西,就最好嫁/娶一个发自内心热爱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混下去需要效率,而效率需要劳动分工。

命运无常这个确实无奈。可是美国人文学术界的处境现状,这个大环境自己也是知道的啊。既然明知道还选择,那这个结果很意外吗?有自己的passion是好事,可是在义无反顾地投入前,还是要想好生活怎么办。
作为一个人文方面的博士,只在自己遭受社会惯性打压的时候呻吟,却不能有意识地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清醒地抗拒社会惯性的打压,我觉得很悲哀。
E
Emilyll
李安老婆心理很强大,不是看中名利的人。李安成名后,是她陪着老公去买菜。老公愿意做饭还做的好吃,愿意带孩子,比90%男人出色。李安看起来是很在乎老婆的人。
nonane 发表于 2024-01-19 12:19

嗯 就如他说的婚姻里的尊重很重要,而尊重的背后是信任,他们两夫妻有这样的共识才长久~~
H
HHW13
他们舍弃香港已经稳定的生活来美国再次拼搏,可惜造化弄人遇上Pandemic ,丈夫重病,妻子失业,没有美国身份起步艰难。 陈朗再读一个学位也许有身份的考虑,丈夫重病,她需要一个独立的身份以防万一。 她现在读的临床社工并非与之前的宗教博士无关,医院里也有spirit team给病人做精神支持。也许经过家人生死会产生新的感悟,她的事业暂停几年未必就完全没有转机,就算不做faculty, 她可以继续写文章。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不是非要在大学做教职才能发挥她的才能。她完全可以一份美国工作养家糊口,做做自媒体写写文章,也许又是另一片天空呢。
只要不盲目崇拜名校教职这种无意义的光环,生活有无限可能。
s
sclwj
这个悼文难得的很真实,没有粉饰夫妻的关系,也没有拔高丈夫的形象。
事业心都重的夫妻一般都是妻子退让牺牲,其实对大部分人有啥事业需要把家庭把自己奉献了呢,男的分担部分家务孩子理所应当。妻子陈朗应该有40多了还没什么职业道路,当然会有许多意难平。
另外感触丈夫患病期间尽量自理,这真是难得,听说的几个中年患癌的男的都是怨天怨地,甚至怨恨折磨妻子,要求妻子必须陪同所有看诊,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妻子受不了都抑郁。
l
louisa
我是很不同意她的这一段:
我曾经跟我的心理医生说,嫁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怎么可能幸福。你们想要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总得有人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零和博弈。他越成功你越痛苦。我说现在我明白了,人如果要结婚的话,就应该和跟自己爱好不同的人结婚,比如如果你爱虚无缥缈、形而上的东西,就最好嫁/娶一个发自内心热爱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混下去需要效率,而效率需要劳动分工。

命运无常这个确实无奈。可是美国人文学术界的处境现状,这个大环境自己也是知道的啊。既然明知道还选择,那这个结果很意外吗?有自己的passion是好事,可是在义无反顾地投入前,还是要想好生活怎么办。
作为一个人文方面的博士,只在自己遭受社会惯性打压的时候呻吟,却不能有意识地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清醒地抗拒社会惯性的打压,我觉得很悲哀。
半杯红酒 发表于 2024-01-19 14:15

我特别同意她这段话。我和老公是同行,都在学术界(理工科),感同身受。好在我们不断磨合之后,在一个领域下细分,各自找到了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合作可以互补,但仍然会为谁去做都不爱做的事情争执。好在我们早早就确立了一个比较平均的分工,两个人发展得都不错,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怨气。
半杯红酒
我特别同意她这段话。我和老公是同行,都在学术界(理工科),感同身受。好在我们不断磨合之后,在一个领域下细分,各自找到了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合作可以互补,但仍然会为谁去做都不爱做的事情争执。好在我们早早就确立了一个比较平均的分工,两个人发展得都不错,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怨气。
louisa 发表于 2024-01-19 14:48

你们有争执,这就是女人的反抗啊。所以才有今天的结果。反抗了,虽然结果不一定理想,至少会更好一些。
我就是希望每一个女人都要有这种觉悟。整个社会的进步不是靠别人推动的,而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份。
2
23urfur12
他要是当时在香港的高校,不知道这方面会不会好些。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9 11:47

之前是听说香港大学给老师的待遇是很高的,请菲佣帮忙做家务也不会很贵,生活肯定比在美国容易,但是前面某层也提到了香港的学术水平不如美国(文科我不懂,理科是的),所以他们可能是怀着学术热忱和理想来美国找教职吧。香港的公共健康保险,据说体验不错,只是可能排期久些;大学给员工的保险,就不知道了。
就算再不济,香港生病了,回国也方便,还有父母亲友可以帮忙,请人看护也不会特别贵。在美国,学校提供的医疗保险不好,自己又没钱,那真是很难了。
X
Xiaoqinzhong
michigan确实比香港强点。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最大化了整个家庭的利益。
当时谁能想到发个paper,混个tenure就那么难呢?
很显然,一个UM的tenure track职位就让女方觉得是事业成功 “事业越成功”,需要怎么牺牲了。文科教职,那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不但是谁做都一样,是没人做都一样的。我觉得对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性的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估,是这个悲剧的源头。


3906 发表于 2024-01-19 11:18

所有评论,就这条说到点子上了 太看到所谓名校所谓教职所谓tenure 害人害已 一份工作而已
S
SmileOrange
爱与牺牲的不甘,很真实的生活与理想的冲突。 这样的人生故事,很适合拍个文艺片,可以慢慢思考。但是最后还是得回到生活鸡毛蒜皮。
s
sunnyStore
我是很不同意她的这一段:
我曾经跟我的心理医生说,嫁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怎么可能幸福。你们想要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总得有人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零和博弈。他越成功你越痛苦。我说现在我明白了,人如果要结婚的话,就应该和跟自己爱好不同的人结婚,比如如果你爱虚无缥缈、形而上的东西,就最好嫁/娶一个发自内心热爱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混下去需要效率,而效率需要劳动分工。

命运无常这个确实无奈。可是美国人文学术界的处境现状,这个大环境自己也是知道的啊。既然明知道还选择,那这个结果很意外吗?有自己的passion是好事,可是在义无反顾地投入前,还是要想好生活怎么办。
作为一个人文方面的博士,只在自己遭受社会惯性打压的时候呻吟,却不能有意识地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清醒地抗拒社会惯性的打压,我觉得很悲哀。
半杯红酒 发表于 2024-01-19 14:15

我没看懂,汗。
大部人的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不就是要管小孩,报税,理财,做饭,一个家庭总要有人承担。
如果丈夫能够提供足够的情绪支持,大部分家庭也就这样过了。问题的点其实并不在丈夫成不成功,而在于丈夫对妻子的情绪支持有多少吧。相反的丈夫需要妻子的情绪支持,这种需求磨平了曾经的爱情吧。
半杯红酒
我没看懂,汗。
大部人的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不就是要管小孩,报税,理财,做饭,一个家庭总要有人承担。
如果丈夫能够提供足够的情绪支持,大部分家庭也就这样过了。问题的点其实并不在丈夫成不成功,而在于丈夫对妻子的情绪支持有多少吧。相反的丈夫需要妻子的情绪支持,这种需求磨平了曾经的爱情吧。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4-01-19 16:23

难道我理解错了?
我看她那段话的意思就是,两个人都有成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总得有人负责吃喝拉撒。而她家,这个人就是她了。她为了他做出了牺牲。也包括结束两地她来找他吧。
看她后面的描述,她老公还是很能跟她共情的,她的怨恨和不满,应该还是在于她事业的不顺吧。
半杯红酒
所有评论,就这条说到点子上了 太看到所谓名校所谓教职所谓tenure 害人害已 一份工作而已
Xiaoqinzhong 发表于 2024-01-19 15:20

她的这个情节,不单单是名校不名校的问题,很可能婚前父母不同意这桩婚姻。所以她就格外想证明给父母看,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所以这个名校教授的意义,对于她来讲,就格外重要。
z
zhangxx818
你管经济学叫文科? 你的理科真棒。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9 12:11

现在经济学,就是文科。。 说是理工科,那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l
louisa
回复 183楼sunnyStore的帖子
在学术界的人可能会理解吧,都太习惯工作/生活 界限不分明,任何时候都可能工作,或是想工作上的事。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在家不带脑子 (我美国同事的老婆也跟我吐槽,绝不只是中国人这样),挺烦人的。正面想是真心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什么时候都想做。 如果夫妻两个都正常上班拿paycheck,下班带娃,很难理解这种生活模式。
s
silicat
学术界的two body problem,即使留在香港分居两地也有其他的挑战。 他们也曾经为了家庭的未来做出了很多的计划和想象吧。 疾病没办法提前预测。运气的问题。非人力之过。
这篇文章,写出了生活很多无奈和矛盾的一面。
知乎上徐教授的朋友发了一篇文章。徐教授在进行一次大手术前,还在忙于修改文章。他写到,“当天在网上,他的太太陈朗贴出了徐教授最后的文字”:
"My boat just got shipwrecked. And I had a quick repair. I need to sail on in this ocean of life, however underrepaired my boat is. I am glad I have a life companion whose presence in my life keeps me grateful every day. I am glad I have friends like you in my life, as each of us is navigating our unique journey of challenges and accomplishments, suffering and love. (我的这艘小船刚刚遭遇了沉船事故,我进行了快速修复。无论我的小船是否修复得足够好,我都会在生命的这片海洋中继续航行。我非常感激有一个与我相守一生的伴侣,她的陪伴让我每天都心存感恩。我也很高兴自己有像你们这样的好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独特的旅程中航行,这一段旅程里充满着挑战和成就、苦难和爱。)"
q
qqyxgz
学术界的two body problem,即使留在香港分居两地也有其他的挑战。 他们也曾经为了家庭的未来做出了很多的计划和想象吧。 疾病没办法提前预测。运气的问题。非人力之过。
这篇文章,写出了生活很多无奈和矛盾的一面。
知乎上徐教授的朋友发了一篇文章。徐教授在进行一次大手术前,还在忙于修改文章。他写到,“当天在网上,他的太太陈朗贴出了徐教授最后的文字”:
"My boat just got shipwrecked. And I had a quick repair. I need to sail on in this ocean of life, however underrepaired my boat is. I am glad I have a life companion whose presence in my life keeps me grateful every day. I am glad I have friends like you in my life, as each of us is navigating our unique journey of challenges and accomplishments, suffering and love. (我的这艘小船刚刚遭遇了沉船事故,我进行了快速修复。无论我的小船是否修复得足够好,我都会在生命的这片海洋中继续航行。我非常感激有一个与我相守一生的伴侣,她的陪伴让我每天都心存感恩。我也很高兴自己有像你们这样的好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独特的旅程中航行,这一段旅程里充满着挑战和成就、苦难和爱。)"

silicat 发表于 2024-01-19 18:29

each of us is navigating our unique journey of challenges and accomplishments, 
显然陈女士对此不认同
s
silicat
each of us is navigating our unique journey of challenges and accomplishments, 
显然陈女士对此不认同
qqyxgz 发表于 2024-01-19 18:47

这句话是对他朋友说的吧。他的朋友们也在帮助他。
s
skyfi
很多追求功成名就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精力有限,而且太专注以至于不能multi-task。倒霉嫁这样老公的也不要太绝望,孩子总会长大的,女人活得久,现实一点的梦想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有本事有能力的任何时候去行动都不晚。
nonane 发表于 2024-01-19 10:15

徐和陈是追求功成名就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也贴标签歪到姥姥家了。 他们俩就是太理想化了,一路在文科学术界死磕,加上运气不好碰上得病这事。
我认为2个人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科学术这条路不好走,但也有动力一直在坚持,我不认为这种动力是所谓一个教授的头衔,那也太小看这2个人了。真追求这些”名“,他们那么好的教育背景,本身素质在那里,有的是别的选择。
而且我觉得可能正是俩人这种”无畏“,让他们做出了一些外人不理解的选择,比如陈朗放弃香港教职。而且当时19年的香港也情况特殊,外人真不好瞎评判。



S
SmelllyCat
不能苟同。成年人,你放弃的任何东西都是你自己利弊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愿赌服输,为啥不认? 为啥和命运赌输了之后,要甩锅的说是为了家庭付出而放弃的?而不肯承但自己的选择后果。这个老婆没有放弃,只不过家庭和事业自己选了前者。然后现在后悔?实在不理解她长篇大论想说个什么point。
d
daylily
RIP. 不过都是成人了,不论生活和事业做的选择,都已是考虑过在当时能做的最优选择,虽放弃了一些必然是为了得到另一些至少当时自以为更重要的。所以做人认赌服输,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抱怨的。 柴米油盐和形而上其实并不矛盾,只看自己怎么融合觉悟。哲学和宗教的尽头,世界的真相,其实也许就存在每日微不足道的做饭理财家务中。
s
shuijiawangshi
别再说男方是凤凰男压迫女方,妻子陈朗的笔下的丈夫很要强也很自立,生命的最后关头忍着病体也不想连累家人。 他已经尽力了,虽然有工作狂之嫌,但这是他的热爱,非要以此来指责逝者真的没有必要。
“过去两年患癌的时光,他固执地自立着。我说我可以放下一切,脱产照顾他,他断然拒绝了。我说我来帮你研究临床试验,他说这个学习曲线很长的,他自己来就好了。 除非万不得已,他拒绝让我陪他去外州看医生,在机场都用轮椅服务了,还执意要自己从机场开车回安娜堡,理由是坐着的时候是不疼的。 那天我正好要做一个小报告,我说那个不重要,我不非要去,我去机场接你。然而他不同意。 即使在他面临大幅度减薪的时候,他也不想动用一分我父母的退休存款,就想着自己怎么能接着工作而保持一些收入。“
陈朗的怨更多来自于命运的无常以及美国人文学术界的处境现状。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4:03

?男方是凤凰男是女的自己说的好吗, 这不就说了嘛,你爱老公,你就在灵堂上念个悼文就行了,非上公众号发文, 然后全世界都知道你老公凤凰男,结果又要说男的不是凤凰男,晕死.
s
shuijiawangshi
你的这段话对这个事例没啥适用性
这个事的最大不幸是男方在博事业期得癌去世,没有等到功成名就家人一起享福的阶段。
男人已经很努力了,也没出轨,也很拼事业,只不过没扛过命运的吊诡。
咋就得出女人如何如何? 你这说的就好像说女人不应该结婚,这样的就不会有任何几率做遗孀。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4-01-19 14:07

????????? 一个个在这里各种偷换概念,骂癌症骂学术骂其他女的,就是不骂自己蠢. 女人结婚的非常多,但为了老公不要教职的不多好吧. 人文学科一看女的都这样,根本不招女的,你读个博士又如何,见个男的连工作都不要了. 还满嘴女性主义女性自强.
耶鲁被黑得实惨. 博士就业率一看,家庭主妇不要教职转心理医生......晕死了.
P
Papyrus
徐和陈是追求功成名就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也贴标签歪到姥姥家了。 他们俩就是太理想化了,一路在文科学术界死磕,加上运气不好碰上得病这事。
我认为2个人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科学术这条路不好走,但也有动力一直在坚持,我不认为这种动力是所谓一个教授的头衔,那也太小看这2个人了。真追求这些”名“,他们那么好的教育背景,本身素质在那里,有的是别的选择。
而且我觉得可能正是俩人这种”无畏“,让他们做出了一些外人不理解的选择,比如陈朗放弃香港教职。而且当时19年的香港也情况特殊,外人真不好瞎评判。




skyfi 发表于 2024-01-19 19:12

有时候也并非是要追求什么,而是沉没成本太高,不能回头/不愿意回头了。文科能有他们那样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外行人无法想象有多难。如果是二三十岁还能重起炉灶,他们这个年龄如果不破釜沉舟就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道路上硬着头皮走。
其实主要就是得病这件事很不幸,如果不是,徐博士tenure还是很有希望的,陈朗即便无法在umich, 在周围小college找个教职也没有那么难,从去年开始job market还是有一点点回暖的。放弃香港教职其实也没有那么费解,一定是当时两人做了最优化的选择,我就认识夫妻俩从香港归海,女方先找到tt教职,男的过了一两年也在车程2小时的学校找到教职的,熬到头了也就好了。
世事无常,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