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看的几个是有共同点的,都是父母(尤其是妈妈)活的太卑微,为了给孩子做饭辞职的,打酱油的。。。如果是本人不想工作,喜欢在家那都没问题,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握,为了别人,为了孩子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了的人潜意识更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得不到甚至被人看不上就更失望更痛苦,反过来也会反映在和家人孩子的interaction上。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父母要listen to yourself,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不停的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才是不变应万变,自己开心了满足了和孩子家人的关系才能健康,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一个full filled的人生是怎样的,好的家庭是怎样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事情各种叨唠,各种“提醒”,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提醒在10岁左右就应该结束了,那是父母做leader的阶段,好习惯养成就该放手给孩子一定的信任和自由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父母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consultant,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建议,少做无用的评论。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14 Conversations to have before 14,几乎涉及到了常见的preteen,tween的问题以及父母应该怎样address,怎样谈话。
我娃就是从T2 作天作地没消停过的女娃,从10岁开始,让她自己读了一些关于青春期的Parenting book,书非常有用,帮她理解父母对她的期望和管束,现在能够心平气和的讲道理,比小时候容易沟通的多了。 特别推荐这一本,You and your Adolescent: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ages 10-25 www.amazon.com/gp/product/143916603X/ref=ppx_yo_dt_b_search_asin_title?ie=UTF8&psc=1
在这儿看的几个是有共同点的,都是父母(尤其是妈妈)活的太卑微,为了给孩子做饭辞职的,打酱油的。。。如果是本人不想工作,喜欢在家那都没问题,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握,为了别人,为了孩子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了的人潜意识更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得不到甚至被人看不上就更失望更痛苦,反过来也会反映在和家人孩子的interaction上。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父母要listen to yourself,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不停的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才是不变应万变,自己开心了满足了和孩子家人的关系才能健康,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一个full filled的人生是怎样的,好的家庭是怎样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事情各种叨唠,各种“提醒”,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提醒在10岁左右就应该结束了,那是父母做leader的阶段,好习惯养成就该放手给孩子一定的信任和自由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父母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consultant,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建议,少做无用的评论。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14 Conversations to have before 14,几乎涉及到了常见的preteen,tween的问题以及父母应该怎样address,怎样谈话。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1-18 08:24
我看到层主最后一段立刻想,这跟xx这本书说的一样!看到最后一行一看,哈哈就是它。我不太感冒各种parenting的书,但这本我推荐,它是有唠叨具体该怎么做但可以快速看过敷衍一下,重点是看书里解释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成长需求,家长的角色如何转变。 我学习到的概念完全共鸣层主,到了这个年纪,孩子在完成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接受自己不再是孩子的center of life,家长不应该出现在小孩的social life里,那些鼓吹自己跟小孩处的跟朋友一样的完全就是还把自己强放在小孩social life里,不但没啥好吹的,还请放过小孩。
在这儿看的几个是有共同点的,都是父母(尤其是妈妈)活的太卑微,为了给孩子做饭辞职的,打酱油的。。。如果是本人不想工作,喜欢在家那都没问题,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握,为了别人,为了孩子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了的人潜意识更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得不到甚至被人看不上就更失望更痛苦,反过来也会反映在和家人孩子的interaction上。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父母要listen to yourself,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不停的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才是不变应万变,自己开心了满足了和孩子家人的关系才能健康,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一个full filled的人生是怎样的,好的家庭是怎样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事情各种叨唠,各种“提醒”,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提醒在10岁左右就应该结束了,那是父母做leader的阶段,好习惯养成就该放手给孩子一定的信任和自由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父母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consultant,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建议,少做无用的评论。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14 Conversations to have before 14,几乎涉及到了常见的preteen,tween的问题以及父母应该怎样address,怎样谈话。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1-18 08:24
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乖呢。如果这个乖表示听话,大人让干嘛干嘛,这种乖不会让你的孩子比父母出色,就好像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皮肤一样。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能够情绪稳定地表达观点,达成自己的目标,比乖巧强一万倍。有目的的“作”也是一种能力,也是青春期的孩子寻求自我的一个过程. Bad girls go everywhere, 可惜很多循规蹈矩的父母并不见得理解。
🔥 最新回帖
🛋️ 沙发板凳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家 没那么多的drama
大部分普通teen女娃,既不是完美天使甜心,也不是作天作地drama queen。为了网上别人家娃的极端情况而瑟瑟发抖,完全没必要。
如果实在担心,就把那些楼主提到的言行记录下来,然后读书、咨询,如何避免。跟青春期的孩子硬杠,两败俱伤。有很多书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取其精华,我觉得对我家还挺管用的,孩子越大越甜心。
我娃小时候乖,从来没有terrible2 horrible3 一直乖到8岁。之后开始有点想自己做主,穿衣服各种挑剔,我就让步让她自己选衣服了。 10岁有点不想跟我说话的样子,我就随便,不来打搅我正好爽。到11-12岁又恢复正常了。现在14岁还是很乖的,马上要15了。 今天晚上还在跟我腻歪。
我家闺女从小不难带,从没在外面给我找过麻烦,但是脾气倔。从preteen开始脾气大的啊,我现在已经熬了四年还没出头之日。
我女儿很sweet,preteen,自己负责自己的成绩,课外活动,她需要帮助时我们帮。我各种爱好很多,她喜欢和我一起玩,当然也有不喜欢的,我都随她。相处时彼此尊重对方的boundary,她认可她是孩子,需要我的提醒和suggestion,我会给她,但是她不听我就算了。如果态度方面不respectful,我会说出来,她会道歉。我做错事也会道歉。总之我们关系很好,她会说很多学校的事,我一般就听着,提供清晰价值,有安全相关问题会提出来,其他的一切随她。她常常会很kind,做很多我从没说起的事,对别人和自己都很好,以前小时候很害羞,慢热,交不到朋友,现在初中了,自己闯出一条路来,每节课都发展了几个朋友,不同兴趣还有不同的朋友。我觉得她sweet,kind又很fun,我们都喜欢和她hang out。难怪她现在朋友也多了。
就这?如果孩子走了歪路,你还用这种态度,那孩子就毁了
怎么这版上的一堆人把teen当作玉皇大帝神仙老子供着呢,都他妈是人,谁比谁高级一点
我说了啊,没有原则问题:吸毒,乱性,偷盗,打游戏学业荒废等。
没有原则问题父母就少叨逼叨逼的,能把孩子逼疯也能把配偶逼疯。
人到中年要管住嘴。老祖宗说了,祸从口出。
我家preteen也这样,超级sweet,自己把自己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
但是到了teen以后,荷尔蒙不稳,会有很大变化。孩子自己也在寻找突破口,就像蛹化成羽,会有个探索甚至痛苦的过程。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管太多,那除了生活上关心,适当的提醒,其他就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也相信自己十几年的培养教育。
过多的说教,甚至激化矛盾,有害无益。我看版上的抱怨帖子,除了小时候溺爱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毛病,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
我家的到高中senior的时候就明显好多了。所以我就忍了2,3年吧。
放心 正常青春期也就稍微有点烦躁😫啦不耐烦啦互给点脸色啦但冷静下来还是好孩子,真不至于青春期直接骂娘bitch的,这些都绝不是突然一下子就这样的,肯定有个过程,那个妈妈自己忽视了,都推给青春期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父母要listen to yourself,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不停的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才是不变应万变,自己开心了满足了和孩子家人的关系才能健康,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一个full filled的人生是怎样的,好的家庭是怎样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事情各种叨唠,各种“提醒”,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提醒在10岁左右就应该结束了,那是父母做leader的阶段,好习惯养成就该放手给孩子一定的信任和自由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父母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consultant,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建议,少做无用的评论。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14 Conversations to have before 14,几乎涉及到了常见的preteen,tween的问题以及父母应该怎样address,怎样谈话。
我娃就是从T2 作天作地没消停过的女娃,从10岁开始,让她自己读了一些关于青春期的Parenting book,书非常有用,帮她理解父母对她的期望和管束,现在能够心平气和的讲道理,比小时候容易沟通的多了。
特别推荐这一本,You and your Adolescent: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ages 10-25
www.amazon.com/gp/product/143916603X/ref=ppx_yo_dt_b_search_asin_title?ie=UTF8&psc=1
赞这个。大方向没问题就不要唠叨。没事自己做点喜欢的事,开开心心的不香吗?老公孩子也很喜欢看到一个自得其乐的人,皆大欢喜。
再者要把自己放首位,闺女三年级就跟我说,你是你故事的主角,主角要不好了故事就结束了。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量照顾家人。各位妈妈请先照顾好自己。我的讨好型性格一部分是被娃治愈的。
对于讨好型的,容易没有自信,隔壁楼的楼主也有些这样。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长处不一样。虽然我收入低,学历低,英语差,住房小,经济适用车。这些都不妨碍闺女觉得妈妈好厉害能解决问题。英语差孩子学校活动参与不多,但看到娃被欺负,一定挺身而出,跑到学校义工担任职务,闺女知道她需要的话,我一定在。 有高年级孩子送娃回家和活动,都会去打招呼聊几句。高中很多接送都是高年级同学帮忙的。
我看到层主最后一段立刻想,这跟xx这本书说的一样!看到最后一行一看,哈哈就是它。我不太感冒各种parenting的书,但这本我推荐,它是有唠叨具体该怎么做但可以快速看过敷衍一下,重点是看书里解释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成长需求,家长的角色如何转变。 我学习到的概念完全共鸣层主,到了这个年纪,孩子在完成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接受自己不再是孩子的center of life,家长不应该出现在小孩的social life里,那些鼓吹自己跟小孩处的跟朋友一样的完全就是还把自己强放在小孩social life里,不但没啥好吹的,还请放过小孩。
一样一样的,现在和baby一样喜欢sit on me,她仿佛能找到baby时候的安全感,而我还能从她不断长大的外表中看到她baby时可爱的模样。
个性超强的不甜,这种就离远点。
有个作女,还是要看到背后的心理原因,尽量保持彼此信任的母女关系。
网上提到的青春期问题,很多书里不仅提到而且提供了各种应对思路和建议。小小娃时期就可以开始为青春期打算,如何避雷,等等。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极端表现。但父母多读书,就像给自己准备了工具箱。有可能根本用不到,但需要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到孩子的表面言行,可以立刻联想到书中的建议,结合自家情况应对。
对,父母太卑微了! 养出那种窝里横
高中孩子要求9点睡觉?拿b,c也无所谓?
我感觉性格是天生的, 不会变化太大, 我家老大也是, 特别喜欢say no , 她不愿意的事, 哪怕再小, 真是勉强不了一点,特别自我为中心。 安慰自己说以后不受欺负, 一点不具备讨好型人格 而且在学校和在家可能不一样, 每次和老师谈话, 老师说得我都不相信是她, 忍不住频频翻白眼
我家还在7,8年级
这是一种人格,叫对立违抗性障碍(ODD),不傻的知道怎样做不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不开玩笑么!Teen都高中了,9点睡觉+成绩B C没所谓?这是打算去community college么?
美国孩子跟咱那时候怎么比,我小时候从没叛逆过,也没听说表弟表妹同学搞过事。 这边可远远不止10%叛逆!不是百分之百,至少也得百分之七八十,身边白人华人莫莫家庭都逃不了,当然也就三四年,过后觉得也没啥,当时还是闹心的
😄其实可以换一种说法,你努力学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不需要在麦当劳翻burger了。考上好大学可以交到更聪明的朋友。和聪明孩子一起学习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总之利用事物好的一面去鼓励孩子。
然而搞的鸡飞狗跳就能不去CC吗。
你要说不好的学校那我确实不知道,就好像如果你问我当年国内差中学是不是很多男孩混社会,女孩小太妹我也不了解一样,我说的是版上绝大部分家庭:父母上中产,孩子去好学区的华人abc。摸着良心讲,无论女孩男孩,这边青春期叛逆的也就10%,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正常的,卷学习卷特长,有时说几句脑残混账话,事后该道歉翻篇。我是独生子女一代,我们爸妈当年很多已经意识到要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她们独立思考,我不觉得我们那代人和现在我娃这代人有很大区别。 你想啊,如果abc真跟你说的一样八成叛逆,那华人考学就没那么卷了,反正八成人自废武功好几年,那剩下不作妖的轻松好学校。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九成abc十二年持续卷死卷活,一成自生自灭。
手动赞👍 这个感觉就是我想说的☺️,尤其是后面那几句关于女儿的描写
最烦的就是亲戚朋友说我从小乖、听话、不用大人管。
麦当劳这个我也给孩子说过。不是看不起,而是觉得辛苦挣钱又少。
你搞错了,这里的娃一样可以很乖的,只是和我们小时后的乖的定义不一样,现在的青春期的乖娃就是那种自律性很强的娃,而不是你脑子里想的很听话很顺从的才是乖娃。 我们小区有个出名的乖娃就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各种课外活动,最后上了藤校热门专业。我们这些邻居家长看着都惊心胆战的。觉得骑自行车不安全。但家长说娃太乖了,不让家长送,这也得尊重孩子的意愿,都是他自己安排的活动。并不是你理解的乖。
为什么适当的管理一定会导致鸡飞狗跳,非白即黑?讲道理的娃是大多数。drama queen才是outlier。
父母要求9点睡觉就能乖乖睡觉的孩子,你要求他多花1,2小时在学习再睡觉,就变成鸡飞狗跳?
是正常父母,都不会开贴抱怨
那啥,我从来都很乖。也许等到七老八十会叛逆?
我认识一个一直很乖的人说75岁要试一下吸毒啥的😂
我小时候住校,周围青春期女生都很乖。现在的小孩本事不大一堆臭毛病窝里横,只能怪他们自己怪不着家长。
赞同。
运气好偷着乐就好了,少来教育别人parenting有问题,特别是只有一个娃的。你再生一个试试呢?
好吧,我等哦😂
我也一路乖。但我觉得乖是指不会惹事生非无理取闹,跟个性主见强弱无关。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总会以翻burger为例来告诫孩子不要成为那样不成功的人,但孩子不会瞧不起那些体力劳动者,我们应该反思,应该上进
翻burgur的劳动也值得尊敬,只是这种工作非常枯燥,对于聪明的小孩根本干不长,要和孩子解释清楚。
你女儿很赞。 我也不想我女儿去翻🍔,我是说你要想去也没问题,但这工作你只需要有力气就够了,别说大学连小学高年级都不要,那需要浪费我那么多财力投资你,哪需要社会浪费public resource来教育你,我从今天开始只管你三顿饭和提供住宿,你学也别上了啥眼界体验也没必要了,马上就可以开始翻你心爱的🍔了,恭喜你!
希望是真的………
其实青春期孩子尤其是女生最终还是来自于父母从小的教育抚养没有做好,光觉得给孩子买买买,顺着孩子,社会又对父母严格教育孩子有很大的限制,孩子形成了一定的任性,遇事不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养成遇事冷静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同时给人方便双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