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在北京)十多年前得了这个广泛性焦虑症,一直有持续看医生吃药。刚开始的时候很严重,医生要求不仅要跟她谈话,还要见她老公和父母找病根儿,好像nail了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和夫妻关系的问题,有了一些帮助。现在她说有时候好有时候差,得坚持看医生,锻炼身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开始的时候好了很多,但是她已经接受了大概一直都要deal with 这个病了。祝好运。
需要找做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的咨询师, 多关心可控因素,少想what if。比如说小孩表演前说what if people laugh at me, 事情过后复盘,说“that wasn't too bad”。 多和她说说躺平也不是坏事,家里养得起她之类的。每一代人的活法都不一样,要看具体经济大环境。确认父母自身没有焦虑情绪,如果有,父母自己需要先调节。
回复 6楼小金猪的帖子 美国高中生严肃考虑过自杀比例15%-22%之间,其中一半made a plan.藤校心理有问题的比例40%左右。和升学制度有很大关系,孩子本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却为了好学校各种EC,睡眠严重不够,家长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找医生。 这是女孩数据:Ninth graders who were seriously considering suicide increased from 23.7% in 2019 to 30.7% in 2021 and 10th graders saw an increase from 23.6% to 33.6% over the same period. However, for 12th-grade girls, the risk went up from 24.0% in 2019 to 25.6% in 2021.
一定程度的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焦虑可以让人奋进。但过度的焦虑的确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我自己因为成长的环境也有挺严重的焦虑,是self-diagnosed的GAD。我觉得这么多年来对我帮助很大的书,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the power of now; 还有meditation对我帮助也挺大。然后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行动!一旦做起事情来焦虑感就会降低。
需要找做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的咨询师, 多关心可控因素,少想what if。比如说小孩表演前说what if people laugh at me, 事情过后复盘,说“that wasn't too bad”。 多和她说说躺平也不是坏事,家里养得起她之类的。每一代人的活法都不一样,要看具体经济大环境。确认父母自身没有焦虑情绪,如果有,父母自己需要先调节。 oasis54321zhou 发表于 2024-01-17 14:47
回复 6楼小金猪的帖子 美国高中生严肃考虑过自杀比例15%-22%之间,其中一半made a plan.藤校心理有问题的比例40%左右。和升学制度有很大关系,孩子本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却为了好学校各种EC,睡眠严重不够,家长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找医生。 这是女孩数据:Ninth graders who were seriously considering suicide increased from 23.7% in 2019 to 30.7% in 2021 and 10th graders saw an increase from 23.6% to 33.6% over the same period. However, for 12th-grade girls, the risk went up from 24.0% in 2019 to 25.6% in 2021.
回复 6楼小金猪的帖子 美国高中生严肃考虑过自杀比例15%-22%之间,其中一半made a plan.藤校心理有问题的比例40%左右。和升学制度有很大关系,孩子本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却为了好学校各种EC,睡眠严重不够,家长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找医生。 这是女孩数据:Ninth graders who were seriously considering suicide increased from 23.7% in 2019 to 30.7% in 2021 and 10th graders saw an increase from 23.6% to 33.6% over the same period. However, for 12th-grade girls, the risk went up from 24.0% in 2019 to 25.6% in 2021.
肯定得找therapist,医生啊,吃不吃药看医生再说,不肯定不舒服可以试几个不同的。bbs不是求医问药的地方。离家上大学环境变化是个值得重视的阶段。
研究一下那所私立的学业压力大不大?她选的专业好不好读?
如果压力难,难读的话,建议你们和娃一起准备一些PLAN B,提前考虑好怎么应对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我觉得如果很多事知道最差的情形是什么,最差的情形怎么处理,也许会减轻一点焦虑?
完全没有,我们不推娃,也从没给她定过什么目标,但是她好像天生就心理脆弱
可能是特别懂事的孩子,不自觉就给自己压力,也太要强
她好像特别怕失败,其实失败几次就知道也没啥大不了的,不要怕,不可能永远都是winner
据说压力很大,好处是私校换专业灵活,她自己在积极考虑plan B甚至plan C,连转学都考虑到了。哎,焦虑症总是往最坏的想
你说得对,是特别渴望成功害怕失败,也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的孩子
理解理解,娃天生不一样。不要自责,看病吧,焦虑症其实治愈率,到不影响生活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多和她说说躺平也不是坏事,家里养得起她之类的。每一代人的活法都不一样,要看具体经济大环境。确认父母自身没有焦虑情绪,如果有,父母自己需要先调节。
也可以考虑先休息一年,打工旅行,调整好了再去。因为在好学校就算是换一个相对轻松的专业还是在一个压力大的环境,她换了专业会觉得我本来可以怎样怎样,然后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做这做那,肯定还是会失落的,不如休整好了还是读本来的专业 (assuming 她喜欢本来报的专业)
大学第一年压力最大,学业上的,更多是social 上的,如果交不到朋友,学习又难,很容易引起焦虑。
第一个学期少选一点课,多交朋友,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然后就是父母一直告诉她可以给她兜底。。。。。。看看会不会有帮助吧。
楼主自己可以去多学习一下,关于mental health的,我比较喜欢Andrew Huberman,他自己是个Stanford的neurobiologist,他的频道有很多很长的采访,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mental health)。你多学习一下,看能不能给你女儿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帮助她学着把眼光放远一点,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缺少什么样的安全感?以后怕没钱养不活自己吗?
美国高中生严肃考虑过自杀比例15%-22%之间,其中一半made a plan.藤校心理有问题的比例40%左右。和升学制度有很大关系,孩子本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却为了好学校各种EC,睡眠严重不够,家长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找医生。 这是女孩数据:Ninth graders who were seriously considering suicide increased from 23.7% in 2019 to 30.7% in 2021 and 10th graders saw an increase from 23.6% to 33.6% over the same period. However, for 12th-grade girls, the risk went up from 24.0% in 2019 to 25.6% in 2021.
你家里如果爹妈里有一个是爱焦虑的,要淡化这个人对孩子的影响,让另一个开朗的人多跟娃相处。
完美主义,自推娃等等都可能
CBT靠谱!还有食疗。
现实是高中生每天一推任务回家要完成,必须multi task啊,前一阵放假好很多,现在开学了任务多,又开始紧张了
她的焦虑看起来是和工作前景的不确定有关。是否可以安排一个她觉得踏实安全的职业规划?也许日后可以开一个公司/店让她经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结果也许就可以了。
在哪里上?
还是要积极治疗,有自残倾向有点严重,可能得看医生开药帮助调节大脑化学物质,同时结合CBT之类therapy帮助改变思维模式。天生敏感又要强的孩子是比较容易有这些心理问题。
这种孩子是不是去文理学院更适合?
我注册了一个叫舞象基金会的网站,还捐了六十刀,是赞助会员。 这个网站是几位熟知台湾心理学界的台湾华人设立的。上面有很多心理网课,都是很有资质经验的台湾心理师上课。都是咨询了好些年的。我上这门课放松课收费五十美金,一共上四次课,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有心理方面的疑问还可以给老师写信。老师上课会不指名做解答。我觉得挺不错的。很有意思。上面课可太多了。选择很大。我之前上了他们办的线下工作坊,很喜欢。这次尝试网课也觉得很不错。以后会继续关注的。 另外舞象也请心理师培训很多心理义工,赞助会员可以注册申请义工的陪伴。视频聊天。整理内心的情绪和心结,每次一个多小时。也很有效果。申请一次可以有四次陪伴。如果需要还可以另外申请。
文理学院里衣食无忧的各种二代们更多,地理位置又多是偏远冷
re 这个。卷高中好多孩子睡眠不足,我家的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经历过类似情况, 应该比楼主情况更严重. 这些焦虑症状都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比如缺乏爱, low self respect, .... 这些听起来很奇怪, 因为孩子在外人看来很优秀.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和孩子多深入谈谈, 亚州家庭家长最好多参与一点, 因为有不少压力是家长给的. 赶在入学前, 把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渠道理顺. 只要能保证孩子难受的时候, 第一时间找家长, 就不会出大事. 好的私立大学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 最好一入学就schedule上, 不管状态如何, 每周有个人聊聊天也是个safety net. 不管怎么说, 家长还是要重视一点, 不要试图down play, 这个可以很严重, 自残已经是抑郁的表现了. 我个人觉得吃药不是长久之计, 还是要花时间找到病因, 针对性训练, 改变思维方式. 能靠自己站起来一般来说长远的效果会好一点.
其实楼主家条件这么好, 孩子没工作也无所谓的. 很多华人一代移民的焦虑在孩子那被放大了. 特别是老实孩子, 他们会老焦虑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 从楼主的描述, 明显父母的期望挺高的.
并不. 私立大学这方面的 support多得多. 小课堂的私立大学老师很好说话, 晚交作业, 改考试时间都有商量. 公立学校上百人的课压力大多了.
没有人天生心理脆弱. 能够想到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这种思维模式绝对不是一个被宠的孩子能想到. 可能家长不觉得, 但平常的言行肯定无意识给孩子压力了. 家境好的话直接让孩子take gap year, 玩一年. 让她意识到找不找工作都无所谓, 家里有钱让她花. 上好私立就是为了让她见识见识, 不是投资, 为了毕业后的高薪工作的.
睡眠不足容易造成抑郁症,因为高中孩子除了学习还有其他很多事。
我孩子也是高中进入私高,各方面的牛娃特别多,这些孩子全是想进好学校的,我就是那个给她减压的妈妈,总是说州大也很好啊,保证吃喝,保证当好司机,保证在学校做义工,保证当好耳朵倾听👂她说的。
是的,营养跟上,每天多晒太阳,睡眠保证。这些不足都可能造成抑郁症之类的,同时做几件事培养时间管理,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做家务时来完成,还有就是从小参加的集体活动,训练时间改来改去这些都让孩子自己掌控,家长不要当孩子秘书,小时候也是培养这种能力最好的阶段。美国学校一般高中课业加重,课外事也最多。初中之前很简单,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管理掌控自己所有的事最佳阶段,能够自我掌控自己生活学习锻炼等,上高中时就不会过于紧张。小时候犯点错都没事,不影响任何升学。一般能够自我掌控能力好,也不太会焦虑?
从小自己掌控力好的,才容易焦虑。因为长大了发现,人生大事一般都是out of your control.
让孩子知道事实就好了,不必焦虑,兵来将挡 。人生大事突发事件很快知道怎么处理也是在自己处理了很多事后学会的啊。不从小处理自己的事,有父母总当秘书,就永远学不会在突发事件上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