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在中文语境是褒义,激情杀人给人一种做了错事还冠以好名字的感觉,所以中国民众不待见。前段时间看个新闻,奶奶带一岁多孙子,不舒服打了个盹,醒来孙子在水池溺水了。小红书上发言的很多让这个奶奶去死,让当妈的不要想不通,即便想不通,也要带上奶奶。一命还一命,不论事情情节,这个观念根深蒂固。 激情杀人是 voluntary manslaughter in the heat of passion, 这人当时是 emotionally or mentally disturbed。药的行为就算不完全符合激情杀人,起码也是相关的,以这个作为辩护没问题,法官和陪审团采不采纳不是律师该考虑的事。
🔥 最新回帖
感觉很乱啊,是我快进看的原因吗
🛋️ 沙发板凳
她的点评向来犀利,行业界声誉很高的,
矮油 我们都是小饼干好吧。
当年给药家鑫用激情杀人来洗白,一度声名狼藉。反正不待见她。
喜欢李玫瑾
批評它裝腔作勢是沒錯的 繁花全劇最常出現的詞就是要有腔調
啥意思?难道不是只要看过剧的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影评吗?难道只有影视专业的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哈哈
如果不是专业人员(或者学习过),还是公众人物应该少跨行评论吧。当然我没看过繁华。也有可能是真的烂。但是做公安的喷这个…有点不合适吧
而且艺术作品本来就是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剧是真的烂(不过90%的剧不都是吗?)
繁花里三个女主角没一个干等着霸总养,靠姿色混吃等死,就这一点秒杀99.99%内娱职场剧。
估计你好久不逛隔壁楼了,把我贴那儿的感想paste过来吧。
“我长周末拉着老婆一起1.5倍速看了一大半C妹推荐的沪语版繁花。我能听懂一半儿,老婆主要靠看字幕了。感受一下上海“腔调”还挺有意思的。
看完一半儿才搞明白原来男主开始请师爷学挣钱的本质目的竟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和抛弃自己的初恋女友10年赌约,或者说中了一个激将法。所以全剧似乎就是借用时代巨变和商业操作作为背景板的一个心有所属但男主暖风不断的感情故事,然后用上海“腔调“上色行事做派甚至衣着打扮。说实话对于我这种理工男来说,感觉有点儿太端着了,和看北京的”拔份儿“那种痞子文学有类似感觉。”
她不光是做公安的了,出圈了。窦文涛的圆桌派上有她。她敢说,吃瓜群众表示挺好的。
你根本就没有了解过什么叫激情杀人 什么叫预谋杀人。稍微了解下就知道这根本不是洗白 只是更准确的定义谋杀和量刑。
上个节目就懂影视了?她上节目评论的不都是她专业内的知识吗
当然不是了,影评什么人都可以做,只要看过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发表啊。你可以不同意人家的见解你发表你自己的啊,还有觉得影评只有影视专业的才可以做?
不跟你的帖了,投降。
她是公众人物,和普通人当然不一样。
公众人物都不能随便发表影评?谁规定的?
没人规定 就像王思聪当年评论范冰冰一样。就是和垃圾袋一样能装🤗
不但是一群人把日子过的乱糟糟的,而且是一群人努力费尽的把日子过的乱糟糟的。 一个字,装,贯穿本剧。
那也装不过王家卫。
激情在中文语境是褒义,激情杀人给人一种做了错事还冠以好名字的感觉,所以中国民众不待见。前段时间看个新闻,奶奶带一岁多孙子,不舒服打了个盹,醒来孙子在水池溺水了。小红书上发言的很多让这个奶奶去死,让当妈的不要想不通,即便想不通,也要带上奶奶。一命还一命,不论事情情节,这个观念根深蒂固。
激情杀人是 voluntary manslaughter in the heat of passion, 这人当时是 emotionally or mentally disturbed。药的行为就算不完全符合激情杀人,起码也是相关的,以这个作为辩护没问题,法官和陪审团采不采纳不是律师该考虑的事。
这个角度好,在被墨镜王打得稀烂的时间线里面,我都没意识到~~
你都没看过繁花,怎么就“完全同意她的”?并且认为她“说得到点”
我觉的非常好看 近年来最优秀的电视剧 剧本好 演员好 配乐好 有空间给观众脑补遐想
已经拍成一部通俗娱乐剧了 但王家卫强烈的个人风格仍在 如果你不喜欢花样年华那个调调 不喜欢非线性叙事 大概率你也不会喜欢这部剧
我老公跟着看了一小会 就说了一句:怎么就没个白天?
除了李李和强总 所有的角色都立住了 这样的群像剧太难能可贵了 感谢王家卫肯带来的盛宴
其实,这种上海的“腔调”还是蛮有感染力的,和王朔小说里那种痞子劲儿很有感染力一样。就是深究下去,不容易接地气儿也没法有深度。你往哪个里面扔俩娃四个老头老太太,再把医疗教育养老啥问题都捎上,发现就讲不下去了。
前面有人回答你的问题了,阿宝是先学生意(1987年的秋天),后跟雪芝有10年之约的(1987年的冬天)~~
一个王家卫,一个上海,两关键词一上就够遭一堆黑了。安内靠上海,现在特别需要啊,哈哈
哦,谢谢指出细节,那我再去找来看看。我开始觉着要是被激地要去挣钱还挺make sense的,能解释很多男主角的行为。剧里好像没特别提过他为啥从一个技术员变成那么想学做生意
李玫瑾教授,在一期窦文涛的圆桌派上说过,“如果话不投机,两三轮过后还是为杠而杠,就赶紧走人。” 当时马爷也在那期。哈哈。
赞同
你如果听了她的原话,就知道她就是为了洗白而定义罢了。不过她是弄巧成拙,反而激起民愤,加速药家鑫的死刑。
顺便靠楼推荐大家看“大江大河3”具体名字我老记不住。
剧情靠谱多多多多了。
谁不想发财啊~~正好有个当港商的哥哥,正好遇到一个好时代~~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东邪西毒,还是非常好看的。
不够convincing。我还是觉着这个剧太注重片段场景的描画,而不是人物的连贯性。相比而言同样讲时代背景下的商战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感觉就深很多。
而且洗白还能联系上钢琴呢。 我和你一样,从药家鑫之后基本避开李玫瑾。 刑法上的激情杀人,不是看见激情以为情绪激动就属于,通常受害人存在过错, 但是药家鑫案件里的受害人是因为说了自己要去报案,这个能够属于过错吗? 当然,对于药家鑫来说,这就是对方的错。对李玫瑾来说,大概也是。
哈哈,还真是超长长长长版电影
我也是因为那件事非常厌恶她。开车撞了人怕担责就把人杀了,还捅了那么多刀,这也叫激情杀人?稍微有点人性的也干不出来啊!这都能洗。还有捅许多刀是弹钢琴造成的,她怎么不说是敲键盘造成的?
王传君才是那个小男孩吧
里面让巩汉林演个上海人,然后说演得好像啊~~
你还看过这?
阿宝87年第一次拜访爷叔的时候说是那个从没有联系过的哥哥给他寄来了信,有了香港关系可以做生意,爷叔才改主意决定先考察他的品性。估计是信中哥哥提出的一些想法,想帮衬弟弟。当然,我觉得根源还是雪芝78年去了生活条件更好的香港,阿宝受了刺激,一旦大环境允许就想赚钱。
原著里哥哥78年回来看了阿宝,还送了阿宝邮票册,以及时髦衣服给雪芝
我觉得她们心里的上海形象,可不就是巩汉林春晚小品上演的那些小品么~~所以说繁花不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