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一下是好事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 我现在还是喜欢捣鼓东西讨厌人 可以接受eye contact但是没有兴趣 今儿早上吃饭我娃写I think people like me because xyz 然后我被问why do I think people like me 我第一反应是go away, don’t like me 完全不妨碍生活
楼主不要担心,赶紧约早期干预,把孩子送去Day care 再加上家人多和他聊天,带他出去玩,两岁后给他看看动画片,我感觉大概率是语言和社交滞后,这在多语言家庭很寻常的。因为楼主的娃没有对声音、物体敏感,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有sensor issue。我很惭愧我之前也是和楼主那样带娃。 我的女儿20个月的时候也有high risk autisum,主要是不应人,不对视也基本不指物,语言也滞后。当时我也很着急,22个月就开始给她进行早期干预和做我以上提到的点,到两岁半的时候,她的自闭red flag就全部没有了,现在她33个月,语言和社交还是有些滞后,但她能讲双语也能pretend to play和交友,我觉得再努力一把,一定可以在上K之前完全跟上的。我相信楼主的娃也一定没有问题。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自闭,早些干预也能早些脱帽,只要不是重度底功能自闭症,还是很有希望的。
🔥 最新回帖
🛋️ 沙发板凳
赶紧找学区做评估吧
另,自闭是天生的,你不用自责。看能不能early intervention。
真担心。公立资源查一下,私人(准备好钱,) 查一下。对比下,如果两者都是是。那就差不多是了。
这种事情越早干预越会有用。想我儿子18个月话都说不了一个词,现在变成个话痨。而且以前social receptive 基本为0 ,也无法对视,现在4岁可以好好回答陌生人的简单提问,也愿意开始和他们交流自己喜欢的事情,学校也开始集体活动了。真是太多变化。
祝好。
不管怎样先放daycare吧
大人指不会顺着指东西的方向看,因为不感兴趣。 但是夸他他会不好意思,或者做那件事儿更来劲儿
这么小的nt娃应该充满好奇心才是。18个月不会指还不应名,排除听力障碍的话还是赶紧去约评估和干预吧。自闭不会因为父母不陪伴就得的,顶多是程度轻重的区别。如果陪了就好了只是发育迟缓。真的是自闭的话再陪伴也还是会有自闭的特质一直存在。只是轻重明显不明显的区别。
很可能孩子小时候的大脑刺激太少了,没有比较好的促进神经元的连接。赶紧抓住三岁的尾巴强化一下
天生啊,过了一岁就开始指这儿指那儿充满好奇
天生的, sharing和joint attention
这种情况在中国人家庭还挺常见的,见过好几例双职工都不逗孩子讲话、孩子三岁都不开口也不急的。自己带不了就送daycare嘛,得几次感冒也比语言治疗发育受阻强多了。
另外这样带娃需要早早送DAYCARE了,我觉得human interaction太少了。
不同意4。 已经22个月了,不要说浪费不起时间视频教学,连上全天幼儿园都浪费不起了。 建议上半天幼儿园,其他时间专人带出去玩+ 高强度语言输入+ therapy。
请问你娃是确诊还是只是delay呀?
没有,儿医很佛那种
是delay,两岁时每周有专业人员介入训练。
就算是ASD也别怕,ASD是个很大的范围,很多ASD娃大致是“正常”的。我姑姐双胞胎里面有一个就在ASD上,很早就确诊了,我想了想不到一岁半就开始EI,全靠娃的父亲自己是psychiatrist,同事是pediatric psychiatrist给诊断的,不然一般这么小不给诊断。他们当时有个菲律宾au pair带两娃,在本国就是护士,很有经验,尤其是两娃对比着看出来异常,一岁以前就跟姑姐提出娃有点不对头,说起来症状也很轻微。不到一岁的娃,不应名,eye contact差,还有抓握比另一个娃差很多,不主动伸手拿玩具。我刚刚听说很吃惊的,因为在我眼中那娃正常得不得了啊,11个月就能走路,一逗就咯咯笑。不过可能因为我读了很多文献,再次见娃的时候就觉得很多明显红旗了,当时两岁的娃特别喜欢不停地开门关门。我们送的doll house,他也特别喜欢不停地开门关门不断反复。
现在都上小学了,大致我看着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的,小时候说话吐字有点不清楚,现在已经很好了。姑姐是说在学校里跟其他孩子一起差异就明显了,没有朋友,不知道怎么跟人玩,学业上按美国公校标准也delay了至少一年---但在家的话,另一个双胞胎带着大家跟我娃一起捉迷藏我看着也还挺好的。
毕竟ASD的核心指标还是社交障碍。 放到有竞争性的社交环境里面,比如20个人的班级,一下就容易落单。 inclusive的三四个人的小group里面未必明显。
是外婆
Neurotypical 的15个月娃确实不太可能自己玩,他们会缠着人因为他们有正常的social interaction需求。ASD的娃是有可能自己一个人玩的,因为social interaction需求低,这本身就是ASD的一个red flag。
不一定,我家的当时也担心,因为抓住大人的手指东西,工具手。评估后只是delay。
不管是什么,你把娃的social搞起来,speech therapy做起来,强化语言输入,这些不吃亏不上当的事情先做起来。和时间赛跑,一天当成两天甚至三天用。
不是的,我娃2岁多的时候想要什么就抓着我的手去拿,不会自己指,也不会说,后来她也是delay,不是ASD
同样的
同意。我家也有speech delay,用上了训练师,而且五六岁前只讲一种语言不讲中文。后来小学时追上来,中文特流利了。
ASD是基因 别信口开河了 一场空 空你mb
确诊ASD是另外一套系统。强烈建议在联系Early Intervention的同时就联系上,因为这个process一般比较长。ASD一般最早在三岁左右才能确诊,但是诊断ASD可能要involve 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 pediatric psychologist, neurologist,每一个specialist 的wait time 都有可能很长,半年一年都有可能,所以这个process启动越早越好。早诊断才能早有service,这是对娃最好的;如果不是ASD的话早点知道也好呀不是吗。
我朋友家的孩子就这样。女孩,3岁都不说话。后来长大上学就好了。这里本来接触的人就少,不像老美本地人亲戚朋友多。
你们双职工竟然一边工作一边带娃到15个月?这感觉对娃也太不负责了
谢谢,有危险意识,小时候特别胆小,后来带出去旅游带出去玩慢慢才胆大起来的。没发现重复刻板行为,但喜欢按各种开关按钮特别喜欢那种
楼主担心的话,找儿医查一下不麻烦。我家的小的时候不说话,也不爱理人。大概到4岁才说点话。各种症状都符合自闭,然而儿医说不是。 我现在可以肯定他不是自闭,因为他共情能力挺好的。但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比同年纪的小孩要弱。楼主也不要太着急了。
没有亲眼观察无法下结论。 但是特别喜欢按开关按钮有可能属于重复刻板,fixed interest行为。
赶紧越专业人士来评估吧。别人说的都不算数,只有专业人士的才权威。根据你的描述,前半段确实有些让人担忧。 另外,前15个月你们是怎么带孩子的?没有任何幼儿园或者保姆,只靠夫妻两个在工作间隙抱抱孩子吗?这确实不太常见。现在奶奶带孩子,在你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请她多跟孩子说说话吧,带方言口音的话也完全没问题啊,再说东北话跟普通话差距也不大。
会,迈方块会让我拉着手,打字玩具会让我帮他按某个按键,玩小滑梯会看我有没有跟着他保护他
我们俩WFH,我负责上午他负责下午,然后晚上我们加班到半夜1,2点。忙起来的时候我一边带他一边上班,把他放圈里,我坐在圈外工作。他经常过来扒我电脑。工作不太忙的时候我还要给他买东西啥的。就是除了吃饱穿暖没危险,剩下的他自己搞定。我家里玩具啊滑梯啊攀爬架啊买了一大堆。
小娃需要大人跟他们不断的对话互动。
是啊 你这个建议好
正式医生评估,你也好放心。不过,不管是轻微自闭,还是delay, 接下去的一些年,家长都会很辛苦,需要额外的陪伴孩子,提高薄弱的语言和行为表达。
我还有个跟lz娃同龄的老二,说话交流以及和人的互动比你描述的多太多了,所以肯定至少是有些发育迟缓的。早点去看医生总是没错的。
每次华人上看这种贴,就觉得我娃是自闭。小时候症状很明显。然而官方一直没确诊。因为和儿医一对一互动没问题,没有sensory 的问题等。可很多贴里面提到的社交问题,还有语言问题我们肯定有。 我大学教过的自闭的学生,除了极少数,一多半是什么问题都看不出来,连语言都没问题。我对医学上这个自闭诊断已经完全不明白。
这个挺难讲是不感兴趣,还是不会指。反正我家那个这么大的时候是不爱指,并没有确诊。后来大了能说话了,就愿意指了。他上daycare, 别人提起他都是那个不说话的小孩。 后来快4岁开始说话时,好多他的老师碰到我们就说他今天说什么了,特别兴奋。感觉小孩的这些发展和环境没太大关系。我哥也是4岁说话,最后也都挺好,肯定不是社交达人就是了。
和哪一年诊断,哪个州,哪一类医生诊断都相关。 现在asd的诊断率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几倍 蓝州是红州的几倍- 红州很多诊断adhd到了蓝州诊断就是asd 专科医生和儿医的判断也不一样
我家也有一个跟你家的类似,主要是在那个环境孩子有安全感受到鼓励,对自己有正面的感觉。长大以后毫无那时候的痕迹。
不要指责别人了,这几年COVID-19,大孩子都homeschool,大人work from home,谁会让早产新生儿几个月去daycare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