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隔壁的英文诗和翻译,想起我长久以来的疑问。不提梨花体,那是垃圾。我指正经的现代诗。请懂文学的网友给解解惑。谢谢 二当家 发表于 2024-01-13 12:42
从审美视点来说,散文的视点是外视点,是偏于绘画的视点。外视点文学具有人物化、情节化的倾向,作家把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在作品里还原为外部世界。因此,小说、戏剧、散文所讲的故事不是实有之人,却是应有之人;不是实有之事,却是应有之事。 《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虽然只是作家的虚构人物,却使读者相信他和她的真实存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满纸荒唐言”中去体会“一把辛酸泪”。散文作家往往采用不在场的叙事策略,回避直说,他对外部世界的审美判断被淹没在他所创造的审美世界中,淹没得越深越好。 相反,诗是内视点文学,是偏于音乐的视点。文善醒,诗善醉。诗遵从的是心灵化的体验方式,心灵化的审美选择与艺术思维。诗人的创作状态是“肉眼闭而心眼开”,得于心而忘于形。诗总是尽量去掉客观性,增加主观性;诗总是尽量去掉可述性,增加可感性。诗人的体验不是淹没在叙述里,而是把外部的客观世界吸收到、融化到主观的内心世界来,让它分解起来,提升起来,净化起来,然后直接说出来。诗不是观,而是观感;诗不是情,而是情感;“感”就是诗人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诗的直接内容。 当下不少诗,叙事成分过多,啰嗦繁杂,让诗下降到散文的地面,而且诗人使用的是酸甜苦辣的“口水”,有的诗甚至就是用回车键把散文分行而已,这是伪诗。 诗与散文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音乐性,形象性,精炼性,这些是任何一种文体都在追求的目标,并非诗歌独有,唯有音乐性把诗和散文分别开来,内外节奏就是音乐性的基础。散文是无节奏的语言,音乐是无语言的节奏,诗是有节奏的语言。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4-01-13 13:59
《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虽然只是作家的虚构人物,却使读者相信他和她的真实存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满纸荒唐言”中去体会“一把辛酸泪”。散文作家往往采用不在场的叙事策略,回避直说,他对外部世界的审美判断被淹没在他所创造的审美世界中,淹没得越深越好。
相反,诗是内视点文学,是偏于音乐的视点。文善醒,诗善醉。诗遵从的是心灵化的体验方式,心灵化的审美选择与艺术思维。诗人的创作状态是“肉眼闭而心眼开”,得于心而忘于形。诗总是尽量去掉客观性,增加主观性;诗总是尽量去掉可述性,增加可感性。诗人的体验不是淹没在叙述里,而是把外部的客观世界吸收到、融化到主观的内心世界来,让它分解起来,提升起来,净化起来,然后直接说出来。诗不是观,而是观感;诗不是情,而是情感;“感”就是诗人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诗的直接内容。
当下不少诗,叙事成分过多,啰嗦繁杂,让诗下降到散文的地面,而且诗人使用的是酸甜苦辣的“口水”,有的诗甚至就是用回车键把散文分行而已,这是伪诗。
诗与散文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音乐性,形象性,精炼性,这些是任何一种文体都在追求的目标,并非诗歌独有,唯有音乐性把诗和散文分别开来,内外节奏就是音乐性的基础。散文是无节奏的语言,音乐是无语言的节奏,诗是有节奏的语言。
形散神不散,散文
形散神也散,现代诗
我也不懂。 感觉诗的句子短一些, 散文的句子长一些, 诗的句子比较不符合语法,经常有一些常规之外的排列组合, 散文的句子比较符合语法, 诗句比较有节奏感, 散文没有那么强的节奏感。
现代诗没有那么多规矩了:)不从理论,单纯从个人感受而言,诗是以“意象”和“节奏”与散文诗分开的。
诗的意象可以天马行空,尽情想象; 散文还是要有“神”,就是中心思想在的,也就是行散神不散的意思。
回车/分行并非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英文有一种诗歌叫做prose poetry,不分行,但仍然具有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音乐性、节奏感、凝练度、修辞手法、意向比喻等等)。 我最近发表了一篇英文散文,最后几行是诗歌。题目是“My Sakura Memoir" (我的樱花回忆录)。篇幅非常短,只有390字,但里面浓缩了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偷袭珍珠港、美国日裔集中营、长崎广岛原子弹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https://www.rednoisecollective.com/sakura-memoir 这篇散文和最后几行的诗歌区别很明显,你应该可以看出来。:)
手动点赞。 散文也可以我手写我心。 诗歌与散文的本质区别在于诗歌的音乐性,以及凝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