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根据说整机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你可以找找前波音员工现已退休的Ed Pierson 的采访,他直言波音生产过程中缺陷很多,公司为了赶进度把很多质检的步骤都省略了,不只是max,所有现在在生产线上的波音机型包括777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是还没表现出来而已。以后不但要避免做max,最近几年生产的所有波音飞机都有安全隐患,现在看到的只是tip of the iceberg 另外航空专业人士针对最近max的事,共识是假如发生在巡航高度,后果会是灾难性的,一来很多人都不会扣安全带在机舱走动,二来绝对有haul loss的可能性,不是你说的什么危险性不大。
有点后怕,去年坐过同型客机
https://theaircurrent.com/feed/dispatches/united-finds-loose-bolts-on-plug-doors-during-737-max-9-inspections/
🔥 最新回帖
人家支持美国国货
嗯 1人死亡 我就问问 死的这个是你家人的话 你作何感想 尊重事实? 换算可能性?
都是临时工的错
不是你的错觉,turbulence 确实更厉害了,全球变暖的缘故
https://www.npr.org/2023/04/06/1166993992/turbulence-climate-change
🛋️ 沙发板凳
竟然是普遍问题? 当初都是怎么通过质检的?
真是要命了。。
能不能这样理解:Max系列最近又出了事,所以在机械部件检查上会比较抓得紧,反而安全
好吧,要不就每次出行都避免737 Max,不过这样真的有点麻烦
机队总要更新,美国航空公司的平均机龄都有些偏老, 不买 737 买什么
我老公也是这个逻辑,说max 8/9这两年肯定在显微镜下被检查过了,反而安全 但也顶不住新花样层出不穷啊。。。
买空客不行吗!我一直想问美国航司买波音政府有补助还是咋滴
不是说这件事出来跌了8%吗
可以这样理解,但问题是抓的比较紧这个状态能维持多久呢?我感觉坐这个机型是拿生命给波音做质检
他大概说的是美联航
航空公司股票今天都涨了(除了阿拉斯加航空),主要是大盘涨的多,加上油价大跌(沙特砍价卖油为了不让亚洲买家买美国的油)
max 9是max 8加长版,一个流水线上下来的。 max 8没有这次出问题的那个预留紧急舱门,不在停飞范畴内,但有没有松动的“其他部件”就难说了。
还没工资福利。
以后飞机落地也要鼓掌,感谢飞机不x之‘恩。
我去年就有一次订票的时候不是737 max结果飞的那天换成max
希望最近航空公司都好好排查一遍自家飞机啊
现在感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开始掉飞机是软件问题,现在是螺丝松动问题,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哪天就掉链子了
螺母松动,应该怪不到老印身上,组装都是在美国国内。
你相信美国这些企业的显微镜吗?
什么叫危险程度有限。这次好在比较低,高空中可能全机无生还。
高空中机舱漏气也不是没发生过,机舱门掉下去也有过,上蒙皮被掀掉也有过,但都有返回地面。这个问题不在机体强度的关键部位。
1988年 Aloha 航空公司 波音 737-297 在 24000 尺的高空,上部蒙皮被掀掉,仍然安全着陆。
感觉这型号所有飞机得回车间重装那个门,测试强度过关才行
危险程度不大?亏你说得出口。这次幸亏舱门掉落时刚起飞高度不高,要是在一万米时才掉何止旁边的乘客有危险,坠毁都有可能。何况max其他部件是不是有类似的问题根本不得而知。
你不用夸大其词,事实如此:1988年 Aloha 航空公司 的波音 737 在24000 尺高空上部蒙皮掀翻,但成功着陆(67人受伤,1人死亡)。你可以查 Aloha Airlines Flight 243。这是当时降落后的波音 737-200 系列飞机的照片。没有人说这个故障不危险,但要实事求是。飞机因为 Plug Door 出问题整个掉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飞机新事实标准:不存在机体强度的关键部位问题。😂
这个角度舔得遥遥领先!
事实如此,本来航空业就是有危险性,2000年以前美国航空公司几乎年年至少要拍一架飞机,直到2010年后才基本没有发生过大航司拍飞机的事件。航空工业安全性的进步是统计数据支持的。
pandemic 后复产,MAX获准复飞,波音一下子有大批飞机赶着交货,显然是流程、质量管理一塌糊涂。
这个可能是螺丝没拧死,也可能是设计问题:原先是紧急出口的话每次 (或几次) 起降都会检查;改成封死面板后,不会常检查,飞几次可能震松了。
事发后,是Alaska Air 是当事人,显然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对18架同类机检查后又准备复飞。
FAA 认为有安全问题,对MAX9 下停飞令。
飞机在高空因为depressurization而坠毁的事情绝对有发生过,现在问题是根本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有没有其他部件有这样的问题。即使飞机不坠毁,如果死了哪怕一个乘客都是大事,这次幸好没有伤亡。你倒好,一句“危险程度不大”带过。这次坐在那个door plug 旁边的是个15岁的男孩幸好没被吸出去,假如是你抱着个lap infant坐在那 ,你能想象后果?不担保乘客家属会不会在机上做出极端的事。
那737 max掉下来可不是一架,,,,按照你说的掉下来一架应该安全了
既然说到统计数据,max是现在最不安全的飞机,应该也是有数据支持的。max一己之力在几年内杀死的乘客数量,比很多其他型号整个lifecycle 都多。
傻缺议员们会不会要求查查是不是中国零件?不是的话有没有中国原材料?
是按照乘客数目定的逃生门数量,超过200的那个门就要实有。阿拉斯加这个选了载客170+,不到200,就直接封死了
那就要看看请的工人是不是为了diversity招进来的
你这种个例不能说明问题,波音得在高空多掀翻几次蒙皮,多掉几次机舱门,如果飞机依旧安然无恙的比例依然占多数,才能证明你的观点成立。
很多白人工人也是又懒又笨。这是美国整体问题。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WhfK9jlZK1o?si=9ARLBOp-XegJUcXL
飞机开了个窟窿不危险?失压失温那个不是危险?
没有根据说整机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你可以找找前波音员工现已退休的Ed Pierson 的采访,他直言波音生产过程中缺陷很多,公司为了赶进度把很多质检的步骤都省略了,不只是max,所有现在在生产线上的波音机型包括777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是还没表现出来而已。以后不但要避免做max,最近几年生产的所有波音飞机都有安全隐患,现在看到的只是tip of the iceberg
另外航空专业人士针对最近max的事,共识是假如发生在巡航高度,后果会是灾难性的,一来很多人都不会扣安全带在机舱走动,二来绝对有haul loss的可能性,不是你说的什么危险性不大。
Aloha 243是在夏威夷几个岛之间飞短途的,当时飞机面临解体的危险,命悬一线,如果操纵襟翼,起落架或尾翼的电缆断了也无法安全着路。同样情况如果在大洋上空或者离最近的机场远一点就坚持不下来了。更别说有个空姐为此付出生命。航空安全,任何出人命的事故都是大事,没你说的那么轻巧。
波音这个流氓公司,第一架max掉了后还甩锅飞行员说是操作不当。以后我只坐空客。
当你看到厨房里有一只蟑螂的时候,蟑螂已经成窝了。
东航掉下来不也甩锅了吗。。。
这也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坐等他们明天blame China for it
他可能还觉得敞篷飞机很很拉风呢
有些人洗地的姿势真难看,一个劲说没关系,美国国内自己都非常重视,马上就全部停飞了
同意,老美里面专业非专业的都很关注这件事,就那半桶水不停地在那洗
同问,太吓人了
人家信奉的是“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
爱美国,爱待湾
link里面说的松动是不是指plug door的螺栓和部件? 后面的statement说是和安装有关,需要螺栓再紧固一下?
应该是只检查了MAX 9的plug door。我觉得所有的舱门都应该检查一下,品控太差了。
这个不好甩锅,飞行记录仪和舱内通话的记录仪都已经破解了。
那架飞机不是最近生产的,应该还行。波音生产质量是最近几年大幅下滑的
你还有脸拿这个空难说事儿?Aloha243的空姐当场就被吸飞了,尸体都没找回来。
事实上 Aloha243 还算运气好,因为是在7000多米的地方,所以没有发生爆炸性失压。
土耳其航空981在空中舱门打开造成爆炸性失压,飞机上346人无一生还。你还当是玩儿呢?
也因为这个事故,航公公司和波音做了非常多的改进来避免这个问题, 结果因为737 max,让之前的一些经验教训付之东流,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整个max 系列就币该存在
稳定的旧机型继续生产不就行了,飞机又不是汽车要不断出新款。
波音现在生产出了大问题,这几年生产的旧机型估计也不安全
这是抄了台湾导弹从淘宝买零件的作业?
这个也很难,设计是美国公司,组装是在美国, 出问题的零件结构也是美国公司 Spirit AeroSystems生产的。
只能这个思路才能怪中国身上了。
怎么说呢 我以前是相信美国的regulation的 现在波音这么多幺蛾子以后 确实hmmm…
Aloha那个是空姐被吹走死掉那个吗……那个也很吓人
我没为max说话啊,我瑟瑟发抖 不过有一说一,显微镜scrutiny是连着掉两家以后开始的
不存在没拧紧的问题,又不是人工手动紧的螺丝。都是有torque的。应该就是设计问题。说不定都不是螺丝自己的问题。比如周围组件在某些条件下共振导致螺丝松动?
好日子一去不返 快享受当下今年多旅行吧
777非常可靠。
spirit aerosystem是从波音剥离出来的,剥离的目的之一就是雇佣非工会工人和临时工来降低成本。 波音这些MBA出身的管理层为了短期财务指标和拉抬股价,完全不在乎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工作重心是降成本和借钱回购股票,简直是草菅人命。 波音有民航、军用、航天三大板块,有问题的不止是民航和737 max, 军品方面因为不愿投资研发新机型,战斗机领域相当于等着被自然淘汰,国会为了保住波音,花了五代机的价格采购了一些F15-EX, 结果首批次几乎每架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航天领域也是拖NASA后腿的老累赘了。
搞得我以后不敢在飞机上上厕所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被吸到外面去了。
感觉美国完蛋了
悲观的觉得现在狂吹人工智能是不是因为技术领域都是空心菜,拿饮鸩止渴呢?
航空公司肯定不敢卖那个位置的票了。 诸位只要记住,不要看见有个空位子就随便去坐。
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说是drilling hole的位置没有对准?反正就是挺匪夷所思的
软件还能blame三哥只会ppt,硬件没法指责别人吧
细思极恐